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通过对252Cf自发裂变所产生的瞬发γ谱的实验研究,建立并扩展了丰中子核144,146Ce的高自旋和八极形变集体带,最高自旋态可达15.对这两个核的八极形变特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252Cf自发裂变所产生的瞬发γ谱的实验研究,首次建立了141Xe、152Ce、153Nd及160Sm 4个极端丰中子核的能级图,最高自旋态可达16+.对这4个核的能级结构特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利用能量为50MeV的12C束流, 通过反应130Te(12C,3n)布居了139Ce的高自旋态. 基于标准在束核谱学实验测量结果, 扩展并更新了139Ce的能级纲图. 139Ce的能级结构具有球形原子核的典型特征, 其高自旋态由单粒子激发形成. 利用经验壳模型计算了139Ce的多准粒子激发态能量, 研究了其高自旋激发态的多准粒子特性.  相似文献   

4.
用能量为95MeV的13C束流,轰击天然厚Ba靶,对146Sm的高自旋态进行了实验研究,观测到17条γ射线和11条新能级,能级纲图延伸到了激发能为103MeV处,在此高激发能区,能级结构仍呈现粒子组态的特性,没有发现长寿命的同质异能态.  相似文献   

5.
用推转壳模型在多维形变空间系统研究了Rn-Th偶偶核的基态性质及高自旋情形下的性质, 其中选取的形变自由度为β2, β3, β4和β5. 计算结果很好的再现了实验提取的转动惯量值. 势能面的研究表明, 随中子数的增加, 基态形状由近球形(N≈130)逐渐演变为八极形变(N≈136)后又发展成为稳定的四极形变(N≥140). 推转计算表明Rn-Th偶偶核的八极形变非常软, 在推转到高自旋情形下, 逐渐变为反射对称形变.  相似文献   

6.
通过熔合蒸发反应160Gd(19F,6n2p)对171Lu的1/2[541]转动带进行了研究,观测到了此带的第一带交叉频率.与相邻偶偶核相比该频率值推迟了约40keV.推转壳模型对单准质子的顺排角动量和能量的计算结果表明πh9/2[541]1/2轨道的形变驱动作用对这种推迟的贡献是不应被忽略的.  相似文献   

7.
利用在束γ谱学实验技术, 通过173Yb(19F,4nγ)反应 布居了188Au的高自旋态, 并对其准粒子带结构进行了研究. 基于实验测量结果, 对原有的双奇核188Au能级纲图做了较大的修改. 通过系统性比较, 对15+以上的能级结构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丰中子核145,147La的八极形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252Cf自发裂变产生的瞬发γ谱的实验研究,建立与扩展了丰中子核145,147La的高自旋态能级图,最高自旋态达到(41/2+)与(43/2).测得的交叉相联的相反宇称带及带间的强化E1跃迁说明在145,147La中形成强的八极形变.对145La的研究表明,具有轴对称形状的四极形变与具有反演不对称形状的八极形变在同一核中产生共存与竞争.在πh11/2带中观测到的带交叉位于ω≈0.26—0.30MeV附近,由推转壳模型计算表明,它是由一对i13/2中子的顺排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9.
应用变分法,建立了反射不对称壳模型(RASM)的基本理论框架.通过计算RASM的本征方程可以得到原子核的八极转动带.在RASM框架下,再现了典型八极形变偶偶核Yrast带的一些基本特征.计算了典型八极形变偶偶同位素222—230Ra的Yrast带,理论与实验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10.
利用重离子熔合蒸发反应12C+48Ti布局52Mn和54Mn核的高自旋态. 用14台高纯锗反康谱仪组成的γ探测器阵列测量γ-γ符合. 经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 发现了52Mn和54Mn核一些新的能级跃迁. 应用OXBASH程序对52Mn核进行了理论计算与分析, 其结果与实验中测量得到的数值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H13串列加速器上,通过重离子核反应122Sn(16O,4n)对A=130缺中子核区的134Ce核的高自旋态进行了研究,建立了134Ce的新的能级纲图,最高自旋态扩展到22.然而实验结果与近期发表的134Ce核的高自旋态结果不同,所谓在134Ce核中存在的磁转动带结构不能被实验证实.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表明,134Ce核的高自旋态结构呈现出重要的形状共存特性在基带以上的回弯处的10+态起源于两个中子组态,基于此10+态的转动带具有γ≈–60°的扁椭形变;另一个10+同质异能态为yrast陷阱,也起源于两中子组态,为具有γ≈–120°的长椭形状;而由两个signature伙伴带组成的强耦合带,则起源于h11/2与g7/2质子组态,为具有γ≈0°的长椭形变带.  相似文献   

12.
通过在束谱学实验方法建立了162Lu的晕转带及四准粒子带的能级纲图. 依据推转壳模型指出,正γ变也会导致Z=71奇奇核162Lu的晕转带发生低自旋signature反转.  相似文献   

13.
146Tb的能级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能量为161—175MeV的32S束流,通过反应118Sn(32S,1p3n)146Tb研究了双奇核146Tb的高自旋态能级结构. 实验进行了γ射线的激发函数、γ射线的各向异性度、X–γ和γ–γ–t符合测量. 基于这些测量结果,建立了激发能达8390kev的146Tb核的能级纲图,其中包括新发现的41条γ射线和新建立的27个能级,并指定了146Tb新发现能级的自旋值. 用一个h11/2价质子和一个h11/2-1价中子空穴耦合、πh11/2υh11/2-1146Gd核实激发态的耦合对146Tb的能级结构进行了定性地讨论.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物理 C》2001,25(10):977-983
通过116Sn(16O,3n)Ce9Ce反应,利用多普勒移动衰减法测量了129Ce高自旋态的寿命.得到的跃迁四极矩表明129Ce的集体性相对于核芯128Ce减弱.这个因增加一个h11/2中子而引起集体性的降低可以解释为由于形状驱动效应产生三轴形变所造成的.正、负宇称带的跃迁四极矩与角动量的关系呈现相似的变化趋势,推测一对h11/2准质子可能对核芯性质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重离子熔合蒸发反应和在束核谱学实验方法研究了奇A 核183Au的高自旋态能级结构. 扩展并更新了183Au的能级纲图. 首次建立了183Au的πi13/2转动带的能量非优先带. 分析并讨论了183Au中πh9/2转动带的能量非优先带和πf7/2转动带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116Sn(16O,3n)129Ce反应,利用多普勒移动衰减法测量了129Ce高自旋态的寿命.得到的跃迁四极矩表明129Ce的集体性相对于核芯128Ce减弱.这个因增加一个h11/2中子而引起集体性的降低可以解释为由于形状驱动效应产生三轴形变所造成的.正、负宇称带的跃迁四极矩与角动量的关系呈现相似的变化趋势,推测一对h11/2准质子可能对核芯性质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重离子熔合蒸发反应142Nd(19F, 6n)155Tm来布居155Tm核的高自旋态. 发现了一些新的γ跃迁, 经过γ-γ符合分析, 建立了新的能级纲图. 利用系统学比较对新建立的155Tm能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利用在束γ谱学技术、通过反应118Sn(32S,1p3n)研究了146Tb的高自旋态能级结构. 基于实验测量结果, 建立了激发能达8.39MeV的146Tb核的能级纲图. 双奇核146Tb相对于双满闭壳146Gd核, 多一个质子和缺少一个中子, 它的低位激发态是二准粒子态, 更高的激发态是四准粒子态, 或二准粒子态与其偶偶核芯低位激发态的耦合. 利用经验壳模型对部分全顺排组态的激发能进行了理论计算.  相似文献   

19.
吴崇试 《中国物理 C》2001,25(3):205-211
系统分析了149Tb中的5条超形变带.在对跃迁能量进行光滑化处理后,采用ab拟合或改进的ab拟合,确切地指定了它们的自旋值.其2,4和3,5两带都分别构成旋称伙伴带.根据它们的脱耦合常数值,指认了149Tb费米面附近相应的Ω=1/2单粒子态.  相似文献   

20.
利用q变形转动惯量的转子模型,系统地计算了148Gd核6个超形变带的E2r跃迁能谱以及相应的动力学转动惯量随转动频率的变化关系.计算结果表明,q变形转动惯量的转子模型不仅能较精确地描述超形变晕带,而且可以描述超形变激发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