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提高乙基纤维素(EC)膜的透气性,本工作系统研究了结构改性和添加物的作用。实验证明EC膜的气体透过速度和选择性受EC结构中取代了羟基的醚基含量,用作铸膜液的不同溶解度参数的溶剂和各类增塑剂的影响。其作用主要是使EC的分子链增加活动能力或形成致密的刚性链。此外,混入过渡金属盐的EC共混膜没有发现有络合和吸附作用,而像分子筛之类的吸附剂能使EC共混膜的气体透过速度明显的提高,说明有选择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带有不同体积大小侧烷基的聚有机硅氧烷,并研究侧基结构对这些高分子膜透气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支链烷基比正构烷基在改善氧氮间的选择性同时,一般要相应对透气性的损失要小得多。对于侧基的异常透气性影响,提出了气体分子透过高分子链节新的机理假设。  相似文献   

3.
采用在多孔氧化铝支撑体上预涂纳米丝光沸石晶种,再用水热晶化的方法制备丝光沸石复合膜.系统考察了反应母液陈化、碱度、盐以及反应温度等因素对丝光沸石晶体在预涂晶种支撑体上成膜化过程的影响.研究发现,膜表面晶体间空隙随反应母液陈化时间的增加而略有增大;高碱度的反应母液不利于连续丝光沸石复合膜的形成;反应母液中盐的浓度对丝光沸石晶体沿各个轴方向上的生长速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膜表面晶体间空隙随盐浓度的增加而增大;晶化温度过高,容易形成细棒状晶体,导致晶体间空隙增大.  相似文献   

4.
醋酸酯淀粉/聚乙烯醇共混膜形态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溶液共混法制备了醋酸酯淀粉(SA)/聚乙烯醇(PVA)共混膜,通过扫描电镜(SEM)观测其表面形貌、X射线衍射仪(XRD)表征其结构、Zwick强力仪测试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醋酸酯化变性及SA与PVA之间的共混比对共混膜的形态结构及力学性能均有影响.随着淀粉醋酸酯化变性程度的增大,共混膜的断裂伸长率增大;当变性取代度达到0.035之后,断裂强度明显增大.增加SA的质量分数,共混膜的断裂伸长率减小,断裂强度先降低后增大;当共混比为50∶50时,断裂强度最小.  相似文献   

5.
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多孔PS膜和PDMS—PS复合膜的断面结构形态,认为复合膜中的PS柱状孔是支撑层,PS界面的微孔层和PMDS的均质涂层组成的双层结构是影响复合膜透气性的主要结构。提出了理论分析的模型与透气量的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基本相符。测定了氧、氮、空气在不同温度下透过PDMS均质膜和PDMS—PS复合膊的透过系数P或透气速率J,给出了lgP或lgJ与1/T符合Arrhenius公式的线性关系。研究了操作参数对复合膜富集空气中氧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6.
三疣梭子蟹育苗池底泥-水界面无机氮的交换通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验室模拟实验,研究了三疣梭子蟹育苗池底泥-水界面无机氮的交换通量;利用改变温度、溶氧以及添加HgCl2的方法研究了温度、溶氧、生物扰动等因素对底泥-水界面无机氮交换通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育苗过程的推进以及温度的增加,三疣梭子蟹育苗池底泥-水界面无机氮的平均交换通量增高;当界面处于富氧状态时,NH4+-N的释放受到抑制,而界面处于贫氧状态时,NO3--N的释放受到抑制;三疣梭子蟹育苗土池无机氮的释放受生物扰动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
通过溶液共混及流涎成膜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C60乙醇胺含量的壳聚糖共混膜。以及含Cu(Ⅱ)的C60乙醇胺/壳聚糖共混膜。研究表明,C60乙醇胺/壳聚糖共混膜具有优异的可调紫外滤光性能,随着C60乙醇胺含量的增加,其紫外滤光波长从200nm红移至400nm左右。在该复合体系中引入Cu(Ⅱ)能有效改善膜的紫外光学性能,同时还初步探讨了这类复合材料的紫外滤光机制。  相似文献   

8.
壳聚糖-明胶共混膜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用溶液共混法成功地制备了壳聚糖与明胶共混膜,并用红外光谱, X 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透光率,吸水率及力学性能测试对共混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共混膜中壳聚糖分子与明胶分子间存在强的相互作用及良好的相容性,壳聚糖的引入有利于减小明胶的吸水率,改善其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9.
壳聚糖-淀粉-苯甲酸钠三元共混膜的结构和性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溶液共混法制备了壳聚糖-淀粉-苯甲酸钠三元共混膜,通过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过率(T)表征了其结构,同时测试了其吸水率(Q)、力学性能及抗菌性能.结果表明,当壳聚糖含量为80%时,共混膜的湿态抗张强度(σw)和干态断裂伸长率(εd)均达到最大值;而壳聚糖含量为60%时,共混膜的干态抗张强度(σd)和湿态断裂伸长率(εw)均达到最大值.苯甲酸钠的加入仅对共混膜的σw有一定程度的增强,主要是提高了其抗菌性,且苯环的引入还可以降低膜的吸水性.同时也发现温度的升高对共混膜的σw的影响并不明显,但εw得到很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壳聚糖/羧甲基魔芋葡甘聚糖共混膜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以溶液共混法成功制备出壳聚糖与羧甲基魔芋葡甘聚糖共混膜,用FT-IR,XRD,SEM及透光率测试表征了其结构,并测试了其吸水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壳聚糖与羧甲基魔芋葡甘聚糖在共混膜中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及良好的相容性,共混膜的力学性能随羧甲基魔芋葡甘聚糖含量的增大而得到明显提高,当壳聚糖与羧甲基魔芋葡甘聚糖重量比为7:3时,共混膜的抗张强度最大,其干,湿态热张强度分别达89MPa和49MPa,比屯壳聚糖膜的干,湿态抗张强度分别提高了97.8%及147.5%,该共混膜作为一种潜在的生物基用材料,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利用半峰宽与保留时间的线性关系,对气相色谱填充柱柱效能的测定作了进一步的研究。与分配比为无穷大时的理论塔板数(N_(inf))为指标对不同柱子的柱效能进行了考察与比较。同时,采用计算的方法来替代作图法。  相似文献   

12.
应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钌基催化剂,以水煤气变换为探针反应,并采用TPR、XRD、TEM和活性比表面测定等手段研究了过渡金属对Ru/Al2O3催化剂的改性机制。结果表明,过渡金属(特别是Mo)的加入提高了Ru/Al2O3催化剂的活性和耐热性能,降低了钌基催化剂的还原温度,增大了Ru/Al2O3催化  相似文献   

13.
采用固相法合成了掺杂Eu2O3的Li2WO4多晶固体离子导体材料Li2WO4 xEu2O3(x20.00~0.17mol),并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交流阻抗技术对样品的结构、形貌以及电导性能进行了观察和测试.结果发现,掺入适量Eu2O3可提高Li2WO4基质材料的电导性能.分析表明:非导电相Eu2O3的加入不仅减小了晶粒间电阻。而且使材料的电导活化能大大降低.从而提高了材料的离子电导率.  相似文献   

14.
利用柠檬酸络合法合成了K2NiF4型稀土复合氧化物LnSrCoO4(Ln=Pr、Nd、Eu)并考察了它们对CO和C3H8氧化反应的催化活性,以XRD、O2-TPD、CO2-TPD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Pr、Nd和Eu能形成K2NiF4型稀土复合氧化物,O2和CO2的脱附量与催化剂结构中的Co^2 和Co^3 含量及性质有关,晶格氧参与了CO和C3H8氧化反应。  相似文献   

15.
以Cr2O3为阻燃协效剂,采用多聚磷酸蜜胺(MPP)和笼状季戊四醇磷酸酯(PEPA)复配阻燃剂,制备了具有良好阻燃性能的无卤阻燃PP.研究了Cr2O3用量对PP阻燃性能和协同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少量的Cr2O3即可显著提高PP的阻燃性能;当MPP/PEPA/Cr2O3添加量分剐为12%、8%和2%时,阻燃PP的氧指数高达31.5.TGA、FTIR分析和体式显微镜和SEM观测结果表明:添加少量Cr2O3可以催化MPP/PEPA间的酯化反应.促进体系成炭,形成更致密的炭层.从而提高材料的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程序升温一气相色谱法研究以MgO,SiO_2及γ-Al_2O_3作载休的负载型稀土醋酸盐及其相应纯盐在氢气中的热分解行为。实验结果表明稀土醋酸盐在H_2中的热分解反应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释放出丙酮;2.释放出丙酮,二氧化碳,并形成Ln_2O_3及Ln_2O_3·CO_2;3.生成CO。 在载体作用下,稀土醋酸盐的分解温度降低,其中性载体SiO_2的影响较小,MgO载体使稀土醋酸盐分解温度明显降低。从Y,La到Pr随着稀土离子离子势增加载体的作用反而减小,但从Pr到Nd、Sm、Er随着稀土离子势的增加载体的作用又增强,所有三种载体对醋酸谱的影响均小。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导了以SnO2、ZnO和γ—F?2O3三种半导体金属氧化物按一定比例混合后作为基体材料制成的气敏元件,实验表明,这种元件对C4H10敏感  相似文献   

18.
将掺杂态聚苯胺(PANI)制备成单独的PANI膜电极,研究了该电极在敞开、除氧条件下,在酸性介质中的性质及其与2Cr13不锈钢的电化学偶合行为.结果发现无论是在有氧还是除氧条件下,PANI膜与2Cr13不锈钢以面积比1:1偶合时,PANI均能使2Cr13不锈钢稳定钝化.根据电化学实验及光电子能潜(XPS)表征结果,提出了掺杂态PANI对2Cr13不锈钢的防腐蚀作用来自伽伐尼阳极保护作用,PANI膜在酸性溶液中通过交替电化学脱杂与掺杂为金属钝化提供了必须的阳极电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