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通过FTIR、X线衍射、TGA和DSC等手段对壳聚糖-丝心蛋白合金膜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金膜中壳聚糖和丝心蛋白之间存在着较强的氢键相互作用,根据X射线衍射结果并结合合金膜表现均匀透明、扫描电镜观察未发明明显宏观相分离,认为合金膜是基本相容的。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壳聚糖-丝心蛋白半互穿透合物网络型膜对pH值和离子的敏感性,发现该膜在pH〈3.3时溶胀度剧烈增加;在pH=2时,是否出现溶胀极大值与膜组分的含量及交联剂的含量有关;膜在不同pH值溶液中可交替溶胀和收缩,且这种溶胀-收缩行为重复可逆,同时,该膜在不同离子溶液中的溶胀度亦不同,在相同离子强度的溶液中,此膜在3价离了了中的溶胀度最大。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壳聚糖-丝心蛋白半互穿聚合物网络型膜对pH值和离子的敏感性,发现该膜在pH<3.3时溶胀度剧烈增加;在pH=2时,是否出现溶胀极大值与膜组分的含量及交联剂的含量有关;膜在不同pH值溶液中可交替溶胀和收缩,且这种溶胀-收缩行为重复可逆。同时,该膜在不同离子溶液中的溶胀度亦不同;在相同离子强度的溶液中,此膜在3价离子中的溶胀度最大。  相似文献   

4.
采用氢气泡动态模板电沉积法制备了三维多孔Au掺杂的Pd合金泡沫膜。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分散X射线光谱仪(EDX)、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三维多孔PdAu合金泡沫膜的形貌和结构特征进行了表征。由于特殊的多孔结构和电子效应,Au掺杂的PdAu合金泡沫膜与单种多孔Pd膜相比,在碱性介质中对乙醇的电氧化具有高电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5.
采用氢气泡动态模板电沉积法制备了三维多孔Au掺杂的Pd合金泡沫膜。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分散X射线光谱仪(EDX)、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三维多孔PdAu合金泡沫膜的形貌和结构特征进行了表征。由于特殊的多孔结构和电子效应,Au掺杂的PdAu合金泡沫膜与单种多孔Pd膜相比,在碱性介质中对乙醇的电氧化具有高电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6.
壳聚糖丝心蛋白包药微球的结构和释放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高分子微球的研究与开发十分引人注目.将药物包裹于微球中,经主动和被动控制,进入预定靶器官或组织后缓慢释放出,不仅可降低其毒副作用,还可提高其生物活性利用度,壳聚糖(CS)可作牛血清白蛋白等药物缓释微球的载体[1~3].丝心蛋白(FB)含18种氨基酸,具有多孔性和良好的渗透性[4],也是一种理想的生物材料.壳聚糖和丝心蛋白共混可交联成半互穿聚合物网络(SemiIPN)结构.具有智能水凝胶的性能[5].本实验室已用纤维素铜氨液分别与干酪素、海藻酸钠及魔芋共混制得共混膜,两种分子间存在由次价键力引起的很强的相互作用,使其力学性…  相似文献   

7.
丝蛋白纤维机理的模型——应力作用下丝蛋白构象的转变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本文用喇曼(Raman)光谱和X-射线衍射等手段研究了桑蚕吐丝过程中丝腺体不同部位的丝蛋白的构象变化。发现随应力增加,从前部丝腺开始,丝蛋白产生了β-折叠构象。通过将丝蛋白直接在拉力机上拉伸,用Raman光谱等手段检测,详细研究了在不同拉伸条件下丝蛋白构象的变化,在微观层次上揭示了丝蛋白在应力作用下变性的全过程,并提出了相应的转变模型。  相似文献   

8.
采用阴极共沉积氢气泡动态模板法成功地制备了AuPt合金薄膜,这种三维分级多孔结构是由连通的枝晶壁构成。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别对泡沫膜的形貌、物相、表面组成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由于多孔结构、电子效应和集合效应的影响,AuPt合金对甲酸的电催化氧化表现出高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9.
磷酸化壳聚糖膜的仿生复合修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仿生构建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复合材料是制备骨修复材料的一条有效途径.以甲醛和磷酸为反应试剂,采用均相反应法制备出壳聚糖(CS)的磷酸化衍生物-甲基磷酸化壳聚糖(NPCS).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结果表明,改性后的CS分子结构和元素组成发生显著变化,偶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测试显示NPCS的取代度可达到0.5左右.用模拟体液(SBF)处理CS和NPCS膜,扫描电镜(SEM)观察和能量色散X射线分析表明,NPCS膜表面沉积了磷酸钙盐.由X射线衍射分析得知,NPCS膜表面形成的是低结晶度的羟基磷灰石(HA).接触角测试结果表明,经改性或修饰后,材料表面的亲水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PAN预氧丝环化程度的定量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恒温定长方法制备聚丙烯腈(PAN)预氧丝, 并测量该预氧丝长周期多层结构的小角X射线衍射谱. 解析图谱发现, 经不同预氧化时间所得预氧丝的长周期L均为11.7 nm; 当预氧时间从20 min增加到210 min, 预氧丝中环化结构相的体积分数X0/L从7.9%增加到86.5%. 而应用广角X射线衍射法测得同批的预氧丝试样环化指数AI值则小很多. 因此, 用X0/L定量表征预氧丝环化程度更为严格准确.  相似文献   

11.
以壳聚糖(CS)为稳定剂, 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非负载型NiB非晶态合金催化剂(NiB-CS); 并用 X射线衍射(XRD)、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透射电镜(TEM)、选区电子衍射(SAED)等表征方法研究了催化剂的非晶性质、原子组成及粒径大小等. 考察了催化剂对糠醇加氢制四氢糠醇反应的催化性能, 并与没有壳聚糖保护的NiB催化剂进行了对比. 结果表明, 加入壳聚糖制得的NiB-CS催化剂的活性组分NiB粒径更小, 表面活性组分浓度更高, 催化活性更高.  相似文献   

12.
首次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非晶态Ni-W-P合金微粒.应用X射线衍射(XRD)、差热分析(DSC)、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方法对该微粒进行了表征.考察了该微粒催化环戊二烯加氢的活性,并与Ni-P非晶态合金对比,发现少量的W的加入改变了Ni-P的加氢活性.  相似文献   

13.
壳聚糖氧化自组装膜的制备及其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高碘酸钠和壳聚糖溶液反应,成功制备出壳聚糖氧化自组装膜。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法对氧化自组装膜进行了结构表征,并对膜的吸水率及其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当壳聚糖为3 g,而高碘酸钠加入量等于0.010 g时,得到壳聚糖氧化自组装膜的最佳的抗张强度,干膜为54.32 MPa,湿膜为29.11 MPa,相对壳聚糖膜分别提高了17.52%和26.78%;并且得到了最佳的阻水性,其吸水率为78.51%,相对于壳聚糖膜降低了6.88%。  相似文献   

14.
蚕丝纤维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 ,不同的环境条件对其力学性能有一定的影响 ,但其力学性能主要取决于形成纤维过程中所形成的以分子链 β-折叠结构及其沿纤维轴方向高度取向为特征的丝纤维凝聚态结构 [1,2 ] .因此在丝纤维的形成及丝蛋白膜的人工制备过程中 ,丝蛋白分子链的构象及其构象转变一直是研究的重点[3~ 6 ] .以蚕丝蛋白 (Silk Fibroin,SF)稀溶液在常温下浇铸的 SF膜一般以无规线团 /α-螺旋为主的构象状态存在 ;经热处理、极性溶剂 (如甲醇等 )处理、应力作用或共混入一些能与SF形成分子间氢键的聚合物组分后 ,SF膜的构象将从无…  相似文献   

15.
采用氯化钙-甲酸溶解新方法,制备了氯化钙含量分别为1.50%(w,质量分数)和3.00%(w)的新型丝素蛋白膜SF-1.5和SF-3.0。运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和X射线衍射技术对样品的分子构象和结晶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利用热重技术对比研究了两种膜的热稳定性和热分解特性,依据Kissinger、Ozawa和Vyazovkin模型,考察了氯化钙含量对丝素蛋白膜热分解反应的热力学参数和动力学参数以及其机理函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丝素蛋白膜SF-1.5中蛋白分子主要以β-折叠结构为主,丝素蛋白膜SF-3.0中蛋白分子构象主要以无规卷曲为主;SF-3.0膜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分解温度、活化能和活化焓均低于SF-1.5膜,SF-1.5膜的热稳定性优于SF-3.0膜。另外,利用Achar法和Coats-Redfern法研究发现:丝素蛋白膜在190.00-330.00°C的热分解过程遵循二维扩散(圆柱形对称)机理。  相似文献   

16.
运用时间分辨红外光谱研究再生蚕丝蛋白膜在高浓度醇溶液中(醇含量≥90%) 的构象转变过程.研究结果表明,丝蛋白膜在纯甲醇中可以发生构象转变,但是在 纯乙醇和纯异丙醇中却几乎不能发生构象转变.进一步研究发现,当乙醇和异丙醇 溶液中的水含量达到7%—8%时,丝蛋白开始发生构象转变.在研究的醇溶液浓度 范围中,丝蛋白发生构象转变的速率随醇溶液中水含量的增加而增大.根据实验结 果,认为丝蛋白膜在溶液体系中(无论是有机溶剂溶液还是离子溶液)发生构象转变 ,膜的溶胀是一个前提因素,其原因在于溶胀可使分子链获得运动的空间,从而通 过氢键重组而发生构象转变.  相似文献   

17.
以膨胀石墨担载壳聚糖,采用金属诱导化学镀法制备了负载型Ni-B非晶态合金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选区电子衍射等技术研究了壳聚糖对Ni-B催化剂非晶性质、组成、形貌、粒径及分散度的影响.以环丁烯砜加氢制环丁砜和对氯硝基苯加氢制对氯苯胺为探针反应,考察了壳聚糖对负载型Ni-B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催化性质的影响,讨论了壳聚糖用量及水溶性壳聚糖的相对分子质量对催化剂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介质的引入能够提高活性组分的分散度,减小活性组分的粒径,从而明显提高了催化剂的催化加氢活性.当壳聚糖在载体表面形成单层分散时催化剂活性最高.分子质量相对较低的水溶性壳聚糖有利于生成粒径小、分散性好和催化活性高的Ni-B非晶态合金催化剂.  相似文献   

18.
利用液态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Fe68Si32合金的液态结构,获得了结构因子、径向分布函数、原子间的最近邻距离和配位数.结果表明,在1250~1450℃范围内液态合金的最近邻距离为0.259~0.260nm,配位数为10.3(±0.2);液态合金的结构因子在Q=15.5nm-1处有一明显的预峰存在.根据预峰的特性,建立了Fe68Si32熔体的结构模型,即体心立方结构的有序Fe3Si原子团以共面的方式形成Fe3Si面心立方超结构(DO3);合金在1250℃的径向分布函数的Gauss分解结果与合金的面心立方模型吻合较好.预峰的产生是面心立方超结构原子团中Si原子之间相互关联的外在表现.Fe68Si32合金的固态X射线衍射显示合金中含有Fe3Si相,而且其特征峰与合金的结构因子的峰位基本一致,表明Fe68Si32合金的液固态结构之间联系紧密.  相似文献   

19.
在制备具有良好力学性能的蚕丝纤维/丝蛋白复合材料的基础上,采用力学测试、扫描电镜以及广角X-射线衍射等手段,考察了溴化锂预处理和甲醇后处理这两种方法对蚕丝纤维/丝蛋白界面性能的影响.力学测试的结果表明,在相同纤维含量(如20 wt%)的情况下,采用6 mol L-1溴化锂对定向排列的蚕丝纤维预处理10 min,所得的蚕...  相似文献   

20.
为改善壳聚糖对细胞的特异性吸附,采用水溶性碳二亚胺将生物活性短肽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丝氨酸(RGDS)固定到壳聚糖膜的表面,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检测固定多肽前后的壳聚糖膜表面,发现反应后壳聚糖膜表面氮元素含量增大,Nls和Cls曲线拟合谱中酰胺键增多,表明RGDS短肽已固定到壳聚糖膜的表面;人角膜缘上皮细胞体外培养实验表明,固定RGDS后壳聚糖膜的细胞黏附率有了明显提高,固定RGDS后的壳聚糖膜在角膜组织工程支架等方面有更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