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报道了反相离子对液相色谱-柱后衍生化学发光检测方法分离测定痕量的钴(Ⅱ)、铁(Ⅱ)、铜(Ⅱ)、铁(Ⅲ)及铬(Ⅲ).利用弱络合性的乳酸作为淋洗剂,加入适量的十二烷基磷酸钠作对离子试剂,研究了分离条件、发光条件及二者的匹配方式等因素对分离检测的影响.测定线性范围分别为(g/mL):Cr(Ⅲ)5.0×10-9~1.0×10-5;Fe(Ⅱ)2.0×10-9~1.0×10-5;Fe(Ⅲ〕8.0×10-9~1.0×10-5;Cu(Ⅱ)8.0×10-11~1.0×10-5及Co(Ⅲ)1.0×10-11~1.0×10-5.检出限分别为:10pgCr(Ⅲ),0.4pgFe(Ⅱ),20pgFe(Ⅲ),1.0pgCu(Ⅱ)及0.01pgCo(Ⅱ).  相似文献   

2.
从皮肤点状出血的日本鳗鲡中分离出产酸克雷伯氏菌菌株B12,经福尔马林灭活后,注射新西兰兔,制备免疫抗血清,G蛋白亲和层析纯化得到抗体(IgG),以固定于微孔板的IgG作为捕获抗体,Eu3+螯合物标记的IgG作为检测抗体,建立了产酸克雷伯氏菌的夹心型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检测法(TRFIA),并研究了抗体浓度、免疫时间及离解时间对检测的影响。本方法检出限为5.0×103 cfu/mL;线性范围5.0×103~1.0×107 cfu/mL,相关系数达0.99以上。交叉反应表明其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板内和板间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5.64%和2.27%。将本方法标准化后,检测了29份人工感染的日本鳗鲡样品,包括鳃、肾、肠、肝和肌肉组织,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陈晓惠  杜建修 《化学学报》2011,69(6):745-751
研究发现, 在金纳米粒子存在下, 异烟肼与鲁米诺反应可产生强的化学发光. 采用响应曲面优化法中的Box-Behnken设计, 对试剂浓度进行了优化. 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 相对化学发光强度与异烟肼的质量浓度在5.0× 10-9~3.0×10-7 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方法的检出限为4.1×10-9 g/mL异烟肼, 相对标准偏差为1.3% (1.0×10-7 g/mL异烟肼溶液, n=11). 该方法已用于片剂、注射液和人血清中异烟肼含量的测定. 同时, 对化学发光反应的可能机理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黄克靖  余晟  王兰  甘甜  李梅 《化学学报》2012,70(6):735-740
采用滴涂法和电沉积法制备了石墨烯/铁氰化钴复合膜修饰玻碳电极. 用扫描电镜对该纳米复合膜进行了表征.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对苯二酚(HQ)、邻苯二酚(CT)和间苯二酚(RS)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实验结果表明, 相对于裸玻碳电极和石墨烯修饰电极, HQ, CT 和RS 在石墨烯/铁氰化钴修饰电极上的氧化峰电流显著提高. 利用差分脉冲伏安法测定, HQ, CT 和RS 分别在1.0×10-6~1.5×10-4 mol/L, 1.0×10-6~2.0×10-4 mol/L 和3.5×10-6~2.5×10-4 mol/L浓度范围内与氧化峰电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关系数分别为0.991, 0.993 和0.992. 信噪比为3 时, HQ, CT 和RS 检出限分别为2.0×10-7, 2.1×10-7 和3.5×10-7 mol/L. 将该方法用于水样分析, 回收率为95.6%~106.1%.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生物素-链霉亲和素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BAS-TRFIA)高灵敏检测嗜水气单胞菌的新方法.以兔抗IgG包被微孔板,加入嗜水气单胞菌菌株B18和生物素化IgG,生成的夹心复合物用Eu3+-链霉亲和素作为示踪物,Eu3+可与离解增强液形成时间分辨荧光(TRF),通过TRF值对病原菌定量.方法的检测限为1.0×102 cfu/mL,在1.0×10~1.0×106 cfu/m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0.9716.用该法检测时,不同来源的嗜水气单胞菌以及其它气单胞菌均呈阴性.板内和板间的变异系数分别小于5.00%和9.00%.所有相关检测试剂37℃恒温放置6 d后,检测性能无明显改变.对60份人工感染的美洲鳗鲡组织样品,包括肝、肾、肠、鳃和肌肉等组织进行检测,阳性检测率为98.33%.结果表明,BAS-TRFIA法检测嗜水气单胞菌,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操作简便,该方法为水产养殖病原菌检测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微量热法研究过氧化氢酶反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微量热法和热动力学方程研究了过氢化氢酶反应.该反应遵循Michaelis-Menten动力学,298.15K和pH7.0时,其米氏常数、酶转换数以及摩尔反应焓分别为2.36×10-2mol/L、1.20×104s-1和-83.67kJ·mol-1.过氧化氢酶反应后期对底物是一级反应,其总反应速度常数和一级速度常数分别为ko=6.31×105L·mol-1·s-1和k1=6.31×105/[Eo]s-1.该反应服从Ogura机理,其酶-底物三元复合物的分解速度常数为6.00×103s-1.  相似文献   

7.
提出间氨基酚(MAP)-H2O2-辣根过氧化物酶(HRP)伏安酶联免疫分析新体系,并用于南方菜豆花叶病毒(SBMV)的测定.以线性扫描二阶导数伏安法检测HRP催化H2O2氧化MAP的产物,用于游离HRP及SBMV的测定,灵敏度均高于经典的ELISA显色光度法.本法对HRP测定的线性范围为1.0×10-8~1.0×10-6g/L,检测限为3.8×10-9g/L;对SBMV测定的线性范围为4.0~5000ng/mL,检测限为4.0ng/mL.用所建立的方法测定病毒感染病叶澄清液的最高稀释比为1∶1.5×105,并与现行的ELISA显色光度法进行对照,二者相关性很好.  相似文献   

8.
采用不同H2O2含量的芬顿溶液对碱木质素进行预处理,并结合快速热解,探究轻质生物油中含甲氧基化合物含量的变化规律,同时研究了芬顿溶液对木质素结构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轻质生物油中含甲氧基团的酚类化合物峰面积从AL(未处理碱木质素)的7.3×109下降至13-FML(H2O2含量为13 mL/g芬顿溶液预处理碱木质素)的5.2×109,减少了0.29倍。而含甲基团和乙基团的酚类化合物峰面积从AL的3.9×109上升到13-FML的7.2×109,增加了0.85倍。同时,轻质生物油产率从22.4%提高到28.7%。通过FT-IR、1H NMR和13C NMR分析发现,芬顿预处理使木质素凝缩性结构单元减少,甲氧基含量降低,为后续快速热解产生低甲氧基含量的生物油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9.
李静  郭展辰  赵旭  马玉花  韩萍  封顺 《色谱》2015,33(11):1210-1213
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尿液中4种肾脏病常用药物依那普利、氨苯蝶啶、呋塞米及缬沙坦含量的方法。色谱分离选用WondaSil C18-WR (150 mm×4.6 mm, 5 μ m);以10.0 mmol/L乙酸铵溶液(pH 3.90)和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于254 nm波长下检测,18 min内实现了4种药物的分离分析。结果表明依那普利、氨苯蝶啶、呋塞米、缬沙坦分别在0.15~300 mg/L、0.05~100 mg/L、0.75~750 mg/L、0.05~10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检出限依次为1.38×10-2、7.67×10-3、3.69×10-2、1.16×10-2mg/L,平均加标回收率在89.49%~99.2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 n=3)在4.12%~9.44%之间。结果表明该方法样品处理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为肾脏病患者尿液中的治疗药物浓度监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用毛细管区带电泳-电化学检测法同时测定复方芦丁片及果汁中芦丁和L-抗坏血酸的含量.研究了电极电位、电解液浓度和酸度、电泳电压及进样时间等对电泳的影响,得到了较为优化的测定条件.以直径为300μm的碳圆盘电极为检测电极,电极电位为1.0V(vs.SCE),在25mmol/L硼砂-50mmol/LNaH2PO4(pH8.0)运行缓冲液中,上述两组分在12min内完全分离.芦丁和L-抗坏血酸浓度分别在1.0×10-6~2.5×10-4和5.0×10-6~2.5×10-3mol/L范围内与电泳峰电流呈现良好线性关系,检测下限分别为8.0×10-7和3.3×10-6mol/L.9次测定含5.0×10-5mol/L芦丁和2.5×10-4mol/LL-抗坏血酸的试样溶液,峰高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85%和1.65%,5次测得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73%和99.68%.  相似文献   

11.
SeparationandDeterminationofBasesbyCapillaryZoneElectrophoresisZHAOTao,LIUQi-ping,CHENGJie-ke(DepartmentofChemistry,WuhanUniv...  相似文献   

12.
抗癌光敏剂ZnPcSP在溶液中的存在状态及其对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两亲性抗癌光敏剂磺基邻苯二甲酰亚胺甲基酞菁锌(ZnPcSP)单体与聚集体的可见吸收光谱特征以及溶剂组成对其聚集平衡的影响,得到了ZnPcSP在一系列溶剂中的聚集平衡常数.进而研究了存在状态对ZnPcSP的S180肿瘤抑瘤率的影响.ZnPcSP在生理盐水中主要以三聚体形式存在,而在CEL溶液中,则主要以单体形式存在,后者对S180的抑瘤率是前者的8倍  相似文献   

13.
以芳香二磺酰氯和芳香二酚为原料,三乙胺作缚酸剂,二氯甲烷作溶剂,采取一步成环法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芳环单元不同的芳香寡聚磺酸酯桥联大环化合物。 合成产物的结构用IR、1H NMR、13C NMR和MALDI-TOF等技术手段进行了确认。 并对合成方法、紫外光谱和变温核磁结构研究进行了有价值的探讨。 化合物3~5的DMF溶液的最大紫外吸收峰在266 nm处,化合物6在267 nm处,摩尔吸光系数分别是4.65×104、5.61×104、5.09×104和9.98×104 L/(mol·cm);检出限分别是2.15×10-7、1.78×10-7、1.96×10-7和1.00×10-7 mol/L。 变温核磁数据证明,苯环上连有支链有利于固定构象,可以通过这种方法合成结构固定的杯芳烃。  相似文献   

14.
Two alkynyl functionalized 3D frameworks with different structures were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for selective and sensitive detection of Fe3+ ions and nitroaromatic compounds through fluorescence quenching.  相似文献   

15.
6-苄基腺嘌呤(6-BA)属五大类植物激素中的细胞激动素类,其主要功能为促进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植物激素的分析大多采用光度、荧光、色谱和免疫等方法[1].用电化学分析方法对6-BA进行研究,不仅可望发展一种新的分析测试方法,也可较方便地研究6-BA...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Ni2+-胆红素和Ni2+-2,2'联吡啶-胆红素在微碱性介质中的单扫描极谱行为和电极反应机理.在Ni2+-胆红素体系中.于-1.0V处产生络合物的催化前波;而在Ni2+-2,2'联吡啶-胆红素体系中,则于-1.5V处产生催化氢波.这2个体系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10-6~5×10-6mol/L和2×10-7~8×10-6mol/L.  相似文献   

17.
Ring-opening polymerization of ε-caprolactone catalyzed by rare earth chloride dissolved in N,N-dimethylformamide and adding a small amount of propylene oxide was studied.The optimum conditions for the ring-opening polymerization of CL are as follows.In the bulk polymerization: n(DMF)/n(LaCl3)=10,n(PO)/n(LaCl3)=20,aging temperature: 30 ℃,aging time: 1 h,c(CL)=7.91×10-3 mol/L,c(LaCl3)=1.58×10-5 mol/L,the polymerization carried out at 30 ℃ for 1 h,yield=83.3%,Mν=1.93×104.In the solution polymerization: n(DMF)/n(LaCl3)=10,n(PO)/n(LaCl3)=20,aging temperature: 30 ℃,aging time: 1 h,toluene as the solvent,c(CL)=4.22×10-3 mol/L,c(LaCl3)=8.43×10-6 mol/L,the polymerization was carried out at 30 ℃ for 2 h,yield=62.9%,Mν=1.21×104.  相似文献   

18.
吡柔比星在钴离子注入修饰微电极上电化学行为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吡柔比星在0.1mol/LHAc-NaAc(pH=5.05)缓冲溶液中,用Co离子注入修饰碳纤维微电极进行研究,得到一良好的还原峰,峰电位Ep=-0.520V(vs.SCE).峰电流与吡柔比星浓度在1.0×10-7~6.0×10-6mol/L范围内成线性关系,检出限为5.0×10-8mol/L.用于病人尿样测定,回收率在91.6%~106.7%之间.吡柔比星的还原为可逆吸附过程,伴随着两个电子、两个氢离子参加电极反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俄歇电子能谱(AES)两种表面分析技术对Co离子注入修饰微电极的表面状况、表面元素组成及深度分布进行测定.实验表明,Co离子确实被注入到碳纤维表面上.扫速对催化效率的影响实验证明体系存在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9.
广谱抗菌素四环素是一种亲癌化合物,近年来已成为诊断、治疗肿瘤的一种重要的荧光探针,并用于临床检查和治疗中。已报道的检测四环素的极谱、比色、色谱、紫外分光光度、荧光和微生物等法大多复杂且费时。而四环素能与Eu~(3+)形成稳定螯合物,且四环素-Eu~(3+)-TOPO-十二烷基磺酸钠多元络合物体系能发射很强的Eu~(3+)的特征荧光,所以我们提出了用上述多元络合物荧光体系来检测四环素的新的荧光方法,并将该法用于人体血清和尿中四环素的测定。结果表明,该法的检出限为1.2×10~(-8)mol/L,比Eu~(3+)-四环素二元荧光体系的灵敏度约提高两个数量级,且具有简便、快速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