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南京海关动植物与食品检测中心(以下简称本中心)是国家农兽药残留和蜂产品检测重点实验室、国家进出口动物源性产品残留监控基准实验室、认监委等四部委批准的首批食品复检机构之一,也是海关总署首批(仅6家)国家级进出口食品质量安全风险验证评价实验室。本中心先后获得14项国内外权威资质,是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能力验证计划提供者、原食药监总局保健品注册检验机构和特殊食品验证评价技术机构,并在全国率先成为国际分析组织(AOAC)独立验证实验室,以及新西兰麦卢卡蜂蜜协会(UMFHA)在中国的独家官方授权检测实验室。中心现有研究员12人、高级职称20人、博士10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13人,具有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占总人数的46.67%;实验室总面积1万平方米,拥有560多台(套)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和相关配套设备,设备原值达1.3亿元。
近年来本中心走出一条以科研创新为核心,以检测技术为支撑,以保障执法为前提,以市场开拓为导向的实验室科学发展之路,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获原质检总局科技兴检奖42项,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奖等其他省部级奖16项,主持完成58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订,获得专利32项,荣获原质检总局"科技兴检先进集体""全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先进单位"、江苏省政府"江苏制造突出贡献奖先进单位"、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状"等集体荣誉。与美国、新西兰、法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多国权威机构开展多领域、深层次的科技战略合作,签订了多个科研合作协议,获得外部科研经费近1000万元。本中心将不断强化技术能力建设,跃浪争先,争创一流的人才、一流的技术、一流的设备、一流的管理、一流的环境,为全国海关系统执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为建设国际最具竞争力的海关监管机制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4.
5.
6.
任何一门科学的发展都离不开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需求,分离科学的发展也不例外。材料科学与环境科学的发展,具有特殊结构、高分离效能或高选择性的新型固定相的研究与开发以及新型样品预处理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高效液相色谱的研究手段。
一般认为,固定相的选择是气相色谱的“专利”,而液相色谱通常通过流动相体系的改变来便捷地调节分离选择性。最近,这一局面已经被打破! 材料科学的迅速发展,尤其是近年来纳米技术的发展带动了新型固定相和分离介质的快速发展。随着新型固定相的不断问世,液相色谱不仅在分离模式的选择方面增加了发展的空间,在同一个分离模式下也有更多对选择性有细微差别的固定相可供选择。尤其是在制备色谱中,通常对流动相中可以添加的溶剂、缓冲盐等有诸多限制,改变分离选择性的最好途径将是选择合适的固定相种类。 相似文献
7.
9.
10.
随着生物、医药、食品、化工领域对离子态化合物分析需求的日益增加,离子态化合物的色谱分析越来越体现出其重要性。特别是以离子色谱为代表的液相色谱新技术层出不穷,离子色谱已经不再局限于环境水溶液中常见阴、阳离子的检测,其分析对象更趋广泛,面对的基质更为复杂,许多用传统分析技术无法解决的分析难题可望采用离子色谱及相关联用技术来解决。就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结果来看,除了化学学科外,离子色谱已经应用于上百个不同的领域,而其中应用最多的领域是生物化学(“Biochemical Research Methods”)、环境科学(“Environmental Sciences”)和食品科学(“Food Science Technology”)。特别是在生物化学方面的应用近年来呈不断增长的趋势,已经代替了传统的以环境科学研究方法为主的局面,说明离子态化合物的色谱分析也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正在向着更新、更广、更具挑战性的方向发展。
本专栏由南京大学练鸿振教授提议组稿,恰逢第16届全国离子色谱学术会议在宁波召开,在中国分析仪器学会离子色谱专业委员会和全国色谱领域同行的大力支持下,由浙江大学朱岩教授、南京大学练鸿振教授、宁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金米聪研究员合作完成组稿,汇集了国内近年来部分活跃在离子态化合物色谱分析领域工作者们的最新研究成果。特别要感谢《色谱》给我们从事离子态化合物研究的色谱工作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 相似文献
12.
13.
中药在中国有着几千年的临床使用经验。随着民众对药品有效性和安全性认识的加深,中药质量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中药质量控制也随之成为保障中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和中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中药的复杂性、多样性和物质基础研究的局限性,中药质量控制技术的发展成为中药质量控制的关键。随着中药物质基础、药理活性研究的深入和现代分离分析技术对复杂体系分析能力的提高,中药质量控制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在认识到中药药效是多靶点、多成分的协同作用特点后,多指标成分定量成为中药含量测定的发展趋势。近年来,着重于从整体上进行质量控制的指纹图谱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并已被国外认可,成为建立国际性中药质量标准的技术纽带。各种色谱、光谱技术在指纹图谱中的运用及利用现代分离和检测技术获取海量数据,使人们对于中药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海量数据的化学计量学分析更成为鉴别中药真伪、优劣的科学依据。
中药质量控制是一个不断认识和深入的过程,新问题、新理念和新技术的层出不穷为我们提出了一个又一个的新课题。随着研究的深入,各方面的研究成果将为中药质量控制提供更为丰富的科学依据,中药质量控制技术也必然随着中药整体研究水平的提高而发展,并为中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做出巨大贡献。由于色谱技术在中药质量控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本刊特别邀请了部分具有突出贡献的色谱专家、学者撰写了相关学术论文,在本期编辑出版了“中药质量控制”专栏。希望通过这些专栏文章所介绍的工作及思想,广集思路,不断创新,为进一步提高中药质量控制的研究水平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15.
16.
《色谱》2016,34(1):1-1
非常感谢《色谱》杂志主编张玉奎院士以及编委会各位专家的鼓励和信任,让我作为本专刊的客座主编。非常感激本期的所有作者把他们宝贵的研究成果贡献给该专刊发表;我尤其感谢老一辈著名色谱学家傅若农教授以及Y. Okamoto教授亲自撰稿,让我们倍受教育和鼓舞。
近几年我国在手性色谱领域又取得了一些成绩,如将手性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用于现代手性色谱分离研究(J Am Chem Soc, 2011, 133: 11892; Anal Chem, 2014, 86: 1277;Chem Commun, 2015, 51: 3566; Chem Commun, 2013, 49: 5201),报道了可在350 ℃以上高温工作的手性固定相(Anal Chem, 2014, 86: 9595),研究了在气相色谱中目前手性选择性最广的手性柱(Anal Chem, 2015, 87: 7817),综述了用有规立构的手性聚合物拆分对映异构体(Chem Rev, 2015, DOI: 10.1021/acs.chemrev.5b00317)等。本专刊的作者一直活跃在国内外手性色谱领域,其中不乏具有国际影响的手性分离研究团队。 相似文献
17.
《分析测试学报》2017,(2)
<正>质谱是一种按照离子的质荷比对不同大小的离子进行分离和检测的方法,测出离子准确质量即可确定相应化合物组成。早期的质谱法主要用于元素的同位素分析、小分子的分子量测定、化学式的确定及结构鉴定等。质谱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归功于两个软离子源的出现,即电喷雾电离源(ESI)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源(MALDI),这两种技术所具有的高灵敏度和高质量检测范围,使得质谱检测生物大分子变得更加容易,质谱学由此进入了生物质谱的新时代。2004年,美国普渡大学Cooks教授在ESI离子源研究的基础上,发展了一种电喷雾解吸离子化(DESI)技术,该技术无需复杂的样品前处理、 相似文献
18.
19.
反相液相色谱(RPLC)是当前色谱分离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色谱模式,依靠疏水固定相与溶质之间的疏水相互作用实现弱极性和中等极性化合物的高效分离。但是,RPLC 对极性化合物(如寡糖、强极性寡肽、药物等) 的保留很弱,甚至不保留。反相离子对色谱(RPIC)、离子交换色谱(IEC)和正相色谱(NPLC)等可以作为RPLC 的补充,用于极性化合物的分离。然而,它们又各自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满足当前复杂样品的分离和表征需求。
亲水作用色谱(hydrophilic interaction liquid chromatography, HILIC)作为一种分离极性化合物的液相色谱模式,其概念最早由Alpert 于1990 年提出。HILIC 的主要特征是使用类似于NPLC 的极性固定相和水/有机溶剂(通常是乙腈)作为流动相,其中水是强洗脱溶剂。与NPLC 类似,在HILIC 模式下化合物的保留时间随其极性增强而增加。HILIC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一方面是因为强极性化合物的分离问题引起了各个研究领域的重视,包括药物分析、食品分析及蛋白质组学等领域都不同程度地涉及极性化合物的分离问题;另一方面是由于HILIC 具有其自身的优势。首先,HILIC 模式对强极性和亲水性化合物具有很好的保留和分离选择性,是解决各类强极性和亲水性化合物分离问题的可靠手段。其次,HILIC 模式使用的流动相体系相对简单,操作方便,而且克服了NPLC 的流动相溶解性差、保留时间对流动相中水含量十分敏感以及质谱兼容性差等问题。此外, HILIC的分离机理与RPLC 完全不同,两者的分离选择性有很好的正交性,适合用于构建HILIC-RPLC 二维色谱系统,是解决复杂样品分离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近十年来,HILIC分离材料、分离原理和分离方法开发等领域均取得了巨大进展,在食品、药品、天然产物、蛋白质组以及代谢组学等分离分析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成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