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详细介绍了用于研究催化剂表面性质的综合测试装置和操作时的条件。采用高、低温TPD、氢吸附和氢氧滴定研究了铂铈铝催化剂的表面性质。发现稀土元素铈的加入使TPD的TM值等发生了变化,并且使铂的分散度变小。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脉冲微反装置初步考察了有机溶剂处理对催化剂SO_4~(2-)/ZrO_2的活性及选择性的影响,同时通过考察催化剂活化温度及吸附水对催化活性的影响、吡啶中毒试验、TPD分析等,对催化剂催化烷烃反应的活性中心以及烷烃在催化剂上进行异构化和裂解反应的机理进行了探讨。认为主要活性中心是超强B酸中心;串连裂解反应并不是裂解反应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3.
系统地研究了CeO2对负载型混合贯金属催化剂性能的影响,考察了模拟尾气排放条件下铈对催化剂CO氯化性能的影响,并应用XRD、TPD等手段对CeO2在催化剂中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助剂后催化剂活性明显提高.铈的添加改变了催化剂的吸附性能.有利于降低催化反应的活化能。  相似文献   

4.
以城市污泥为堆肥原料,分别以药渣和木屑为辅料,探讨了为期120d堆肥过程中胡敏素的变化及其对五氯苯酚(PCP)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堆肥时间的延长,堆料的总有机碳和胡敏素含量降低;堆料比表面积和孔容变小,而从堆料中提取的胡敏素的比表面积和孔容随堆肥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大,堆料有机组分随时间的延长芳构化程度增加.吸附试验表明,堆置不同时间的堆料和其中的胡敏素对PCP的吸附均符合Freundlich模型,胡敏素的吸附能力占堆料总吸附能力的比例随堆肥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但是由于堆肥的总有机碳含量下降,比表面积和孔容减小,以及胡敏酸含量的升高造成了竞争吸附作用增强,使得2种堆料对PCP的吸附能力随着堆肥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5.
SDBS在潮土/膨润土上的吸附行为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不同温度(15、20、25、30、35、50℃)和离子强度(O.03、0.30mol·L^-1)对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在膨润土和潮土上吸附行为的影响及机理,为有机污染土壤的表面活性剂增强修复提供技术参考.结果表明,低浓度的SDBS在膨润土上的吸附量很小,当大于1/2CMC时则急剧增加;而在潮土上低浓度时较迅速增加,在CMC时达到最大吸附量,接着随SDBS浓度增大而降低.当T〈Tkrafft时,温度升高对SDBS在膨润土上的吸附几乎没有影响;而对潮土其最大吸附量则逐渐下降;当T〉Tkrafft时,SDBS在膨润土和潮土上的吸附量都大大降低.离子强度增大,SDBS在膨润土上吸附量增大,同时急刷增加拐点对应的SDBS平衡浓度变小;而SDBS在潮土上的最大吸附量随离子强度的增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6.
本文合成了两种HZSM-5沸石,用于正已烷的芳构化反应。结果表明,在500℃,常压,WHSV为3.3 h-1的条件上,转化活性>90%(分子),芳烃选择性~50%(分子)。研究了温度、空速对反应的影响。并用吡啶中毒法估算了沸石的酸量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差分脉冲极谱法、常规脉冲极谱法、循环伏安法等电化学方法研究了5-(3,5-二溴-2-吡啶偶氮)-2,4-二氨基甲苯[3,5-diBr-PADAT]在汞电极上的吸附伏安行为,电极还原反应机理。发现在碱性介质中,该试剂在电极上发生2电子的可逆反应;确定了该试剂在汞电极上的吸附等温线模式,并测定了电极反应速率常数k_s值。  相似文献   

8.
用热重一差示扫描量热(TG-DSC)测试方法研究了溴代正丁基吡啶盐[bpy]Br的热稳定性,并通过实验研究了它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能.结果表明:溴代正丁基吡啶的液态温度范围在99.8~400.0℃,发生热分解的起始温度为237.8℃.溶解性实验结果表明溴代正丁基吡啶能溶于极性较大的溶剂,暴露在空气中时具有较强的吸水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Cu ZSM 5、Cu beta、Cu USY和Cu SAPO 34四种铜改性分子筛催化剂,并评价了各个催化剂的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H3 SCR)性能,同时通过X射线衍射(XRD)、H2程序升温还原(H2 TPR)、CO吸附红外(CO DRIFTS)、原位红外(In situ FTIR)等实验技术研究了不同Cu zeolite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对NH3 SCR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u ZSM 5和Cu beta在150 ℃时NO转化率可达到80%左右,表现出优异的低温活性,并且催化剂的温度窗口很宽,在170~400 ℃内都能够将NO完全转化.这很可能与这2种催化剂拥有较低的起始还原温度和较高的Cu+物种含量有关.原位红外研究表明,NH3先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Lewis酸位(Cu n+位)和Brnsted酸位上,进而参与SCR反应,且吸附在Lewis酸位上的NH3物种有更高的低温NH3SCR活性.  相似文献   

10.
在酸性条件下采用失重法测量了吡啶及其衍生物对纯铝的缓蚀性能.用AM1量子化学计算方法优化计算了这类化合物分子的几何构型、电荷密度、轨道能级等量子化学数据.文中讨论了其吸附机理  相似文献   

11.
以濒危植物新疆沙冬青和蒙古沙冬青幼苗为材料,研究了低温对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叶绿体色素含量、叶绿体中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氰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等光合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0℃、-5℃和-15℃低温处理后,两种沙冬青的初始荧光(Fo)、Chla/Chlb比值和Car含量随温度降低呈上升趋势,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Chla和Chlb含量随温度降低呈下降趋势;MDA含量、SOD和POD活性均随温度降低旱上升趋势,0℃、-5℃处理48h后,两者的APX活性升高,-15℃处理48h后,两者的APX活性与-5℃时相比活性下降.这说明低温对两种沙冬青的光化学效率都有一定的影响,其光合机构通过增加过剩光能的热耗散来抵御低温对比合系统的破坏,另外较高的抗氧化酶活性保证了两种沙冬青在低温下能够维持一定的光合作用,保护光合系统免遭活性氧的损伤.比较分析两种沙冬青幼苗光合生理受低温的影响,初步说明蒙古沙冬青比新疆沙冬青对低温的适应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12.
鉴于噻唑丙烯腈和吡啶两类化合物的优点,本文以丙二腈、2,6-二氟苯乙酮、2-氯吡啶酸为起始原料,经五步反应,设计合成了3个新的3-(2氯吡啶-3-基)-2EE4(2,6-二氟苯基)噻唑-2-基]3取代丙烯腈类化合物;并利用^1HNMR、IR、MS,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初步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3个化合物在测试浓度下均具有一定杀菌杀虫活性.  相似文献   

13.
通过等温吸附实验,探究了三氯甲烷(CHCl3)与二氯一溴甲烷(CHBrCl2)、二氯乙酸(Cl2CHCOOH)在活性炭上的竞争吸附关系,同时探究了在低浓度条件下CHBrCl2和Cl2CHCOOH浓度变化对活性炭吸附CHCl3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活性炭吸附CHCl3和CHBrCl2符合Freundlich模型,对Cl2CHCOOH的吸附符合Langmuir模型;活性炭对3种消毒副产物均为优先吸附,吸附能力由大到小依次为CHBrCl2、CHCl3、Cl2CHCOOH;低浓度条件下,活性炭对消毒副产物的吸附效果随体系中物质种类的增加而降低;低浓度条件下,Cl2CHCOOH的浓度变化对CHCl3的吸附效果影响不大,但吸附效果随水体中CHBrCl2浓度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14.
以2-乙烯吡啶和苯乙烯为单体采用乳液聚合法得到2-乙烯吡啶/苯乙烯共聚物,用于反刍动物营养物质包囊薄膜材料。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聚合条件是2-乙烯吡啶/苯乙烯=60/40,温度取85℃,乳化剂取单体的4.0%,引发剂取单体的0.5%,pH取10,反应时间5h。此方法具有反应温和,容易控制的优点,适合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15.
报道了6-二茂铁基-2,2-联吡啶(fcbpy)配体和4-二茂铁基-2,2,6,2″-联三吡啶(fctpy))的Mn(I)配合物1([Mn(II)(fctpy)2](ClO4)2·2H2O)的晶体结构.电化学研究结果显示:联多吡啶取代基的吸电子诱导效应使二茂铁部分的氧化电位发生了明显的正移.而配体fctpy与其配合物1的结构比较表明:Mn(I)离子的引入对配体部分的键长却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光质对金线莲组培苗生长和代谢物质积累的影响,本文以福建金线莲(Anoectochilus roxburghii)和台湾金线莲(A.formosanus)组培苗为实验材料,在红蓝光2:1(R2B1)、红蓝光1:2(R1B2)和白光(W)3种LED光处理下培养60 d,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结合标准品测定槲皮素、异鼠李素、山奈酚、阿魏酸和绿原酸含量。结果表明:两种金线莲在R2B1下株高、叶长、叶宽、鲜重、叶绿素和5种酚酸类化合物含量均达到最高,在R1B2下可溶性蛋白含量均达到最低。R2B1下福建金线莲总酚含量(3.33±0.22)mg·g-1显著高于白光,而R1B2下台湾金线莲可溶性糖(4.06±0.22)mg·g-1和总黄酮含量(1.37±0.07)mg·g-1显著高于白光。R2B1下福建金线莲中槲皮素含量和异鼠李素含量分别达到(36.52±0.91)和(61.35±2.45)μg.g-1,台湾金线莲中绿原酸含量达到(40.09±3.79)μg.g-1。R2B1可以作为金线莲组织培养的适宜光配方,为LED在金线莲组培方面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用磁控溅射法在Si(111)基片上以不同溅射功率沉积LaNiO3(LNO)薄膜,基片温度370℃,对沉积的薄膜样品进行快速热退火处理(500℃,10min)。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精确测量不同溅射功率沉积的LNO薄膜退火前后的组分情况。分析发现:LNO薄膜经退火处理后,其中的Ni/La的比值随着溅射功率增大而越接近理想比1:1,其导电性能也越好。另外,我们以相同工艺制备了不同厚度的LNO薄膜顶电极,四探针电阻测试仪和红外椭圆偏振光谱仪测试其电学与红外吸收性能,实验发现:(1)LNO薄膜的电阻率随膜厚的增加而降低,在大约300nm厚时略又有增加趋势;(2)LNO薄膜的红外吸收系数随其厚度的增加而增加,且随红外波长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8.
过渡金属(Mn、Fe、Ni、Zn、Co)修饰对铜铈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有明显的影响.Fe和Co的修饰对铜铈催化剂的CO氧化活性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在110℃时,CO的转化率即达到99%;尤其Co的修饰增加了铜铈催化剂上CO转化率为99%的温度‘窗口’宽度约30℃,而Mn、Ni和Zn的修饰对铜铈催化剂的CO氧化活性则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不同过渡金属修饰对铜铈催化剂的氧化选择性均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脉冲微反装置初步考察了有机溶剂处理对催化剂SO专一/Zr0:的活性及选择性的影响.同时通过考察催化剂活化温度及吸附水对催化活性的影响、毗陡中毒试验,TPD分析等,对催化剂催化烷烃反应的活性中心以及烷烃在催化剂上进行异构化和裂解反应的机理进行了探讨.认为主要活性中心是超强B酸中心;串连裂解反应并不是裂解反应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壬基酚异构体[4-(1-乙基-1-甲基-己基)酚](4-NP65)对小鼠睾丸Sertoli TM4细胞黏着连接相关分子表达和分泌雄激素结合蛋白(ABP),抑制素B(Inhibin B)的作用。不同浓度4-NP65(0、0.1、1、10、20、40μmol·L-1)作用于TM4细胞24h,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RT-PCR测定TM4细胞波形蛋白(Vimentin),N-钙黏着蛋白(N-cadherin),黏着斑蛋白(Vinculin)mRNA的表达情况;Elisa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ABP和Inhibin B的含量。结果4-NP65在低剂量(0.1、1、10、20μmol·L-1)对细胞存活率无显著影响,在高剂量(40、80、100μmol·L-1)能显著降低TM4细胞存活率(P<0.01);4-NP65剂量依赖性增加Vimentin mRNA表达,降低Vinculin、N-cadherin mRNA的表达;4-NP65呈剂量依赖性降低ABP的分泌量,与对照组比较,在20、40μmol·L-1处理组有显著差异(P<0.05),而Inhibin B的含量在20、40μmol·L-1 4-NP65处理组有显著降低(P<0.05)。4-NP65对小鼠Sertoli TM4细胞具有生殖毒性作用,黏着连接是其作用的可能靶点之一,4-NP65可能通过影响TM4细胞黏着连接相关分子的表达和TM4细胞分泌ABP、Inhibin B引起雄性生殖系统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