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乙二醇-水(EG-H2O)和二甲基亚砜-水(DMSO-H20)混合溶剂中,β-萘甲酸十二烷基酯和十六烷基酯很容易发生簇集.本文研究了簇集体中的β-萘甲酸酯在—40℃3到90℃温度范围内的稳态荧光光谱和时间分辨荧光光谱以及荧光偏振,测定了激基缔合物形成和解离的速度常数,求出激基缔合物形成的活化能,焓变和熵变分别为10.9±0.4kJ/mol,—16.7±0.4kJ/mol和—50±4J/mol·K。A12和A16簇集体分别在—20℃和5℃发生相变.测定了不同温度下簇集体内的微观粘度。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双-β-萘甲酸多缩乙二醇酯(Pn)在不同溶剂中的稳态和时间分辨荧光光谱。在甲醇中与在四氢呋喃中不同,Pn显示很强的激基缔合物荧光。表明在甲醇中疏水的两个末端发色团彼此靠近,亲水的多缩乙二醇链段包于两个发色团外部。热力学和动力学研究求出了Pn分子内激基缔合物形成的焓变是-20kJ/mol,活化能为~8.5kJ/mol,激基缔合物形成和离解的速度常数分别为4.5×108s-1和3.1×108s-1。 相似文献
3.
测试了ω-对联苯基多亚甲基羧酸4-[5′-对联苯基-1,3,4-(口恶)二唑基-2′-]苄酯及其模型化合物2-对甲苯基-5-联苯基-1,3,4-,(口恶)二唑在不同极性溶剂中的荧光发射光谱。它们既能形成分子间的激基缔合物又能形成分子内的激基复合物和三分子激基复合物。实验结果表明,溶剂极性的增加,有利于分子内激基复合物和三分子激基复合物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5.
本文研究了聚醚砜(PES)的二甲基甲酰胺溶液的荧光光谱。发现在通常情况下,浓度在0.0004mg/mL~1mg/mL的范围内,只有聚醚砜的单分子荧光峰。但用波长为280nm的紫外光照射样品溶液能形成激基缔合物,且Ιe/Ιm与照射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6.
在以二氧化硅为核的聚酰胺(PAMAM)树枝状聚合物的外端, 通过表面化学修饰引入了具有发射荧光能力的荧光素分子. 通过稳态荧光方法研究其固体和在水和丙酮的悬浮液中的光物理行为. 试验结果表明, 固体样品中, 在零代树枝状分子(G0F)中, 荧光发射主要是激基缔合物的发射, 在第一(G1F)和第二代(G2F)中只有基态复合物的发射. 在不同的悬浮液中不同的光物理行为表明, 树枝状分子中树枝链间的氢键作用的大小决定荧光素基团间是形成激基缔合物还是形成基态复合物. 这为设计和开发新型“壳-核”型纳米二氧化硅荧光传感器提供了有用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8.
α、ω-双香豆素长链化合物激基缔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α、ω-双香豆素长链化合物详细研究了香豆素激基缔合物的荧光行办,通过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激发光谱,考察了香豆素激基缔合物的发光位置与激发波长,借助单光子技术确定了形成的是分子内的激基缔合物,通过1HNMR谱研究了不同双香豆素长链化合物的构象分布,揭示了在水溶液中由于疏水相互作用促进了长链化合物分子内激基缔合物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借助荧光光谱、吸收光谱、激发光谱以及单光子记数技术,通过环境效应、浓度效应、温度效应详细研究了环糊精对α,ω-双香豆素长链化合物分子内激基缔合物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β-CD仅能加强香豆素单体的荧光发射与寿命,而γ-CD则可降低其形成激基缔合物的活化能,同时使其寿命得以延长。 相似文献
11.
12.
有机化合物的光物理研究——Ⅸ.三苯胺在不同极性溶剂中的时间分辨瞬态光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三苯胺(TPA)在不同溶剂中的时间分辨瞬态吸收光谱,测定了三苯胺在不同溶剂中的荧光寿命。讨论了瞬态吸收峰的归属。在正已烷和乙醇中,观察到了三苯胺的三重态瞬态吸收峰(λ_(max)=430nm)和三重态激基缔合物的瞬态吸收峰(λ_(max)=625nm)。在乙腈中,除观察TPA三重态和三重态激基缔合物的瞬态吸收外,还观测到TPA~+的瞬态吸收峰。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TPA在不同极性溶剂中的光物理瞬态过程及其与溶剂相互作用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3.
聚苯乙烯在溶液中的激基缔合物荧光被发现以来一直引起人们的兴趣[ 1, 2]. 聚苯乙烯激基缔合作用主要与处于基态的苯环层叠对的形成有密切关系. 其形成方式主要有(1)符合n= 3规则的相邻苯环间的相互作用.(2)主链上非相邻苯环间由于链段的卷曲而相互作用.(3)分属于不同主链上的苯环相互贯穿时的相互作用. 由于激基缔合作用是近程作用, 因此利用它研究聚合物线团在稀溶液的变化及由稀溶液到浓溶液的变化是十分有效的[ 3]. 嵌段聚合物在形成胶束时, 一种聚合物分子链段形成核, 在核内大分子链段相互缠结, 相互贯穿. 而另一种聚合物分子链段形成壳, 其链段较为舒展. 因此利用激基缔合物荧光技术研究分子链段在核内的变化也应是十分有效的. 本文研究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嵌段共聚物体系。 相似文献
14.
15.
研究了含萘脲基多足化合物溶液的稳态和瞬态光物理行为.由于分子内不同足间脲基的相互作用干扰了萘基的π-π叠合,使分子内萘基的激基缔合物生成受到影响.实验表明:由于三足化合物存在着给电子叔胺基团,因此当萘基被激发时、可因分子内的光诱导电子转移而导致荧光猝灭.正因如此,在三足化合物归一化后的稳态光谱中激基缔合物的发光强度很弱.用皮秒级单光子记数技术测得该化合物的瞬态荧光为三指数衰变过程.其中最长寿命的物种,即属于生成激基缔合物后再分解为萘激发态的部分仅占总量的4%,与稳态的结果相一致.工作表明对这类可用作荧光化学敏感器的三足化合物,如利用其激基缔合物的强度变化为其识别外来物种的敏感部位并不适合.相反,如引入的外来物种能影响化合物的分子内光诱导电子转移,进而影响萘基的发光强度,则是一较好的判别外来物种是否已进入主体的标志. 相似文献
16.
本文测定了N,N′-双-β-萘甲基哌嗪(DMNP)在苯与乙腈混合溶剂中的荧光光谱。在乙腈含量<5(mol·dm-3)时,乙腈猝灭DMNP苯溶液的荧光符合Stern-Volmer方程,表明极性溶剂分子乙腈与DMNP分子内激基复合物存在着相互作用。随着乙腈含量的增加,DMNP分子内激基复合物(exci-plex)荧光的猝灭与红移以及分子内激基缔合物(excimer)的逐步形成则仅与体系的极性有关。文中还讨论了DMNP激发态复合物形成的机理。 相似文献
17.
含S、N为配位原子的Sehiff碱型化合物,由于它们的平面型结构和分子内氢键传递性质而有可能用作分子器件基础研究,其Pt(Ⅱ)、Pd(Ⅱ)、Ni(Ⅱ)、Cu(Ⅱ)和Zn(Ⅱ)等配合物则常具有抗癌等活性,本文测定丁含S、N和O原子为配位原子的[CuL(CH_3CN)]_2(C1O_4)_2的晶体和分子结构,对其结构特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不同链长的β-萘甲酸烷基酯(An)在乙二醇-水(EG-H2O)和二甲基砜-水(DMSO-H2O)混合溶剂中的荧光光谱, 以及添加物(无机盐、长链饱和烷烃、糖淀粉)对An荧光的影响. 长链An在混合溶剂中很容易形成激基缔合物, 表明疏水作用促使长链分子相互簇集. 测定了不同链长的分子发生簇集的临界浓度和临界溶剂组成. 分别添加长链烷烃和糖淀粉都能引起激基缔合物的荧光强度减弱和单体荧光强度的增强, 表明An和长链烷烃共簇集, 与糖淀粉形成包结物. 研究了在簇集体中An形成激基缔合物的动力学和热力学, 测定了激基缔合物形成和解离速率常数、活化能和热焓的变化. 证明了簇集体中基态发色基团之间并不具有激基缔合物的构型, 在一定温度下, 簇集体会发生相变.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不同链长的β-萘甲酸烷基酯(A_n)在乙二醇-水(EG-H_2O)和二甲基砜-水(DMSO-H_2O)混合溶剂中的荧光光谱,以及添加物(无机盐、长链饱和烷烃、糖淀粉)对A_n荧光的影响.长链A_n在混合溶剂中很容易形成激基缔合物,表明疏水作用促使长链分子相互簇集.测定了不同链长的分子发生簇集的临界浓度和临界溶剂组成.分别添加长链烷烃和糖淀粉都能引起激基缔合物的荧光强度减弱和单体荧光强度的增强,表明A_n和长链烷烃共簇集,与糖淀粉形成包结物.研究了在簇集体中A_n形成激基缔合物的动力学和热力学,测定了激基缔合物形成和解离速率常数、活化能和热焓的变化.证明在簇集体中基态发色基团之间并不具有激基缔合物的构型.在一定温度下,簇集体会发生相变. 相似文献
20.
An ewacylpyrazolone Schiff base and its metal complexes were synthesized. The electrochemical behaviour of complexes was studied. In non-aqueous solvent, the new Schiff base 1-phenyl-3-methyl-4-(2-thenoyl)-5-pyrazolone-2-alanine (HL) was synthesized by the reaction of 2-alanine with 1-phenyl-3-methyl-4-(2-thenoyl)-5-pyrazolone and its complexes UO2(II), Cu(II), Co(II) and Fe(II) were obtained from refluxing a solution of Schiff base and metal nitrate. The polarographic wave of Cu(II) complex was determined at 1.24V(vs.SCE) in the medium of HAc-NaAc (PH=4.6). On the basis of elemental analysis and molar conductance, the general formula of the complexes, UO2L2?H2O,CuL2?2H2O,CoL2?2H2O and FeL2?2H2O, were given. They were characterized by IR, UV-visible, 1H NMR, 13CNMR, thermal analyses and magnetic momen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tal ions except UO2 2+ exhibit six coordination in the complexes. The peak current is produced by the reduction of Cu2+ in the copper complex, and the number of electron transfer is 1 at electrode reaction.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