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采用两次烧结的固相反应法,制备了高质量的名义组分为Bi_(1.92)Pb_(0.37)Sr_2Ca_2Cu_(3.03)O_y的2223单相多晶样品,其零电阻温度为107K。研究了烧成温度和冷却速率对样品的单相性和T_c的影响。结果表明,烧成温度对样品的单相性起决定作用,冷却速率对其影响不大。但是烧成后冷却速率的变化可以使2223相的T_c至少在10K的范围内移动。缓慢冷却使其T_c向高温移动,这与通常在2212相中见到的移动相反。T_c的变化主要归因于超导体中氧含量的变化,而氧含量、载流子浓度、T_(co)以及正常态的电阻行为等因素之间存在密切相关。当样品充分吸氧过程基本完成后,冷却速率的变化,对样品的颗粒T_c影响很小,但对体T_c仍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4.
Bi2O3—Sb2O3二元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 X 射线衍射及差热-热重分析方法研究了 Bi_2O_3-Sb_2O_3二元系在 N_2和空气中的相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 N_2中发生自氧化-还原化学反应5Bi_2O_3+3Sb_2O_3→4Bi+6BiSbO4在空气中 Bi 和 Sb 分别主要以+3和+5价的形式存在.Sb 在 Bi_2O_3中的溶解度不超过3mol%.形成三种化合物:Bi3SbO_7、Bi_5Sb_2O_(12.5)和 BiSbO_4.前两者为包品反应产物,后者为固液同份化合物.BiSbO_4的熔点为1276℃.BiSbO_4与Sb_2O_4属共晶反应.并讨论了Sb 对 Bi-Sr-Ca-Cu-O 体系形成超导相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叙述了Bi系高温超导体的制备工艺对其超导性能的影响,以及对样品进行电击穿实验等。结果表明,高温烧结,液氮淬火,低温退火,缓慢降温有利于生成高温超导体相;超导样品是由一些颗粒连接而成,样品Tcd越高其击穿电压越低,而其伏安特性曲告诉我们在超导样品中有一类似半导体结存在。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 Bi 系中可能存在一种 T_c>100K 的2212相作了进一步的论证.化学分析显示普通的2212相中 Cu~(3+)含量为~10%,而2223相和 T_c>100K 的2212相中 Cu~(3+)的含量却大于30%.从 DTA-TG 实验中观察到普通2212相和2223相失去晶格氧的量为0.8%,而含 T_c>100K 的2212相的样品失去晶格氧的量为~2%,说明这种2212相受氧含量影响更大.文中还介绍了一种简易判断样品中是否存在2223相和普通2212相的经验方法. 相似文献
7.
用化学动力学探讨了Bi系超导相形成的机理,提出反应活化能是控制超导相形成的关键因素。在纯Bi系2223名义成份下,2212相的形成满足“晶核形成生长”自催化动力学模型,其动力学方程为α_(2212)=1—exp(—k_(2212)t~(2.5))。2223相的形成较好地符合“收缩晶核界面”反应模型,动力学方程为1—(1—α_(2223))~(1/3)=k_(2223)t。以0.35molPb替代Bi后,2212相形成的动力学规律没有本质改变,但是2223相的形成表现出区域反应的自催化效应,其相应的动力学方
关键词: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Bi(2223)超导体屏蔽筒的磁屏蔽效应,从而得出了屏蔽效果与超导体的微观结构、临界电流密度、屏蔽空间大小有关,以及双筒套构的方法可进一步增强磁屏蔽效果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固相法合成系列名义组成为Bi2-xNbxSr2Ca2Cu3Oy(x=0—1.0)的样品,电学和磁学测量表明,当掺入x=0.2—0.3的Nb有明显加强2223相生成的作用,配比为Bi1.7Nb0.3Sr2Ca2Cu3Oy时最佳;当掺Ba以部分取代Sr后有明显协同Nb促进2223相生成的作用,比单掺Nb效果更为显著,其中以Bi1.7Nb0.3Sr1.8Ba0.2Ca2Cu3Oy为最优组成。热重分析(TGA)实验显示,掺Nb(Ba)后样品在~600°C出现吸氧增重;XPS中的O1s峰显示掺Nb(Ba)后除~531eV的主峰外,在~529eV的肩峰更加明显;讨论了Nb(Ba)对晶体结构的可能影响。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定向凝固法生长 Bi-Sr-Ca-Cu-O 的2212相超导单晶进行 X 射线衍射分析,发现在晶体的 c 轴方向有两种周期,分别是30.80(?) 和15.40(?),分属于两种2212相,2212-30相和2212-15相.根据衍射分析结果,讨论了可能的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1.
12.
We have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 the doping effect on the Bi2Sr2Ca2Cu3Oy superconductive material. After entering into the crystal lattice, Pb and/or Sb atoms cause not only variations of the temperature condition during the sample preparation process, but also variations of structures and superconductivity. By analyzing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we have come to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Pb and/or Sb atoms enter into the Bi-O planes, preferably occupy the sites of Bi ions, regulate the crystal structure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oxygen ions in Bi-O planes and nearby lattice sites, thus benefiting the formation of the high-Tc phase and improving the superconductivity. 相似文献
13.
14.
15.
品质优良的110K超导体(Bi,Pb)2Sr2Ca2Cu3Oy的单相多晶样品已制备,其零电阻温度为107K。讨论了2201相,2212相和2223相的形成和转变以及淬火温度对其的影响。测量了样品的复磁化率,结果表明超导体晶粒间的Josephson结的耦合强度与样品的制备过程有关,对不同热处理的样品测其比热;△c(107K)=5.3J/molK,索末菲常数v=34.6mJ/molK,比热跳跃与热处理 相似文献
16.
Rutherford backscattering (RBS) measurements of 4.2 MeV Li and 2.4 MeV He ions were done for YBaCuO and GdBaCuO high-Tc, superconductor films deposited on MgO and SrTiO3 single crystalline substrates and for their bulk samples. Energy spectra of both ions were calculated using the RBS analysis program rewritten by the authors. Comparisons between these two non-destructive tech-niques showed some advantages in analyzing the layer thickness and composition ratios of those thin films by MeV Li ions backscattering. Estimated errors are within 7 % for the measured elemental con-centrations and l0 % for the layer thickness in our experiments. A brief discussion is also made of the results. 相似文献
17.
18.
氧化物高温超导体Tc与内层轨道关联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研究7大类40多个铜氧化物超导体系中Cu-O面最近邻阳离子(A),我们发现了一个重要的规律——所有的A的内层p能级都与O的内层2s能级(-29.16eV)非常接近,分布在从-22.85~-3_4.80eV之间的一个窄小的区域内,而且此区域内没有任何非超导原子的p能级.详细的电子结构计算表明,所有的A的次内层p轨道都与Cu-O面上的O的内层2s轨道之间存在着轨道耦合关联,而且内层的关联强度与该体系的最高临界温度(Tc)成正比,关联强度越大,瓦越高.因此我们认为:A与O间的内层轨道耦合是高温超导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由双带模型,在BCS理论的框架内,唯象地引进调制势函数Ф,研究了固溶体Mg1-xRxB2和MgRxB2-x(R为某掺杂元素)的超导临界温度,我们看到在Ф=0.2处出现了一个超导临界温度Tc峰,这显然与掺杂的物质种类、比率及均匀程度有关,我们的研究结果与M.J.Mehl等人1根据BCS理论密度方程计算基本一致,也与杨帆等人2通过ab initio计算相吻合.对已有实验结果的拟合发现,目前实验制备出的MgB2型超导体的Ф值均已大于0.4.这些结果为我们今后的实验研究工作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