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向心加速度是描述质点作圆周运动时速度方向改变快慢的物理量,是教学难点.有的教材、教参用下例进行说明:如图所示,两质点A和B分别作半径为R1和R2的匀速圆周运动,速度大小均为v.当两质点速度方向改变π2,质点运动1/4圆周时,所用时间分别为:   t1=T1/4  t2=T2/4因为 T1=2R  相似文献   

2.
物体做圆周运动时,切向有分力产生切向加速度,与物体速度方向在同一直线上,它改变物体速度的大小;指向圆心的分力向心力产生向心加速度.与速度方向垂直且指向圆心,它改变速度的方向;同时具有向心加速度和切向加速度的圆周运动就是变速圆周运动.在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是典型的变速圆周运动.对于圆周运动物体通过最高点和最低点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向心加速度是高中物理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同学们学习中的一个难点.为什么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改变时会存在加速度,初学的同学常常觉得难以理解.新课标高中《物理·必修2》中5.6"向心加速度"这一节中设置了"做一做"这个环节,通过速度三角形的方法解决了向心加速度大小和方向这个问  相似文献   

4.
1教学案例1.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同学们,上一节我们学习了牛顿第一定律,知道力是速度变化的原因,而速度改变快慢用加速度来描述,那么加速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先请大家看一个实验(演示双层轨道实验),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5.
作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在Δt时间由A沿圆周运动到B,具有速度增量Δ=_B-_A,物体的向心加速度为向心加速度的方向与Δt→0时Δ的方向相同,因此,确定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的方向,关键在于确定Δ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在高中阶段我们只讨论了匀速圆周运动.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物理量有角速度、线速度、周期、向心加速度.匀速圆周运动的"速"指的是速率,也就是速度的大小,那么,如果是速度大小改变的圆周运动呢?对于一般的曲线运动,可建立极坐标系来分析其运动规律,如图1.  相似文献   

7.
人教版《物理·必修1》中"加速度"一节虽教了很多遍,可这次备"加速度"一节怎么也备不下去,不同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有差别,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用加速度来表示,单位时间速度变化的多少又非常简单地表示出速度变化的快慢,其数学表达式  相似文献   

8.
“轉動”這個課题從教學法方面來說是最困難的課题之一。困難首先在於作匀速圓周運動的質點的向心加速度的論證。教師一般是用下列的方案來講述這個問題的: (1) 速度是一個矢量,因此只有在它的大小和方向都不改变的情形下才是一個定值。例如,在匀速直线運動中速度就是一個定值。 (2) 在質點的匀速圓周運動中,速度只是大小保持一定,方向則在不断变化着,因此,匀速圓周運動是一個变速運動。 (3) 任何變速的運動,都是有加速度的運動,這就是說,質點的匀速圆周運動是有加速度的運動。 (4) 質點在匀速圓周運動中的加速度在任何時刻都是指向圆心並可用下述公式來計算:  相似文献   

9.
多个物体通过轻绳,绕过多个静滑轮连接起来。含时形式绳子总长度对时间求导一次和二次,得到了这些物体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式。各个物体速度沿相对最近滑轮方向分量之和为绳子总长伸缩的速度。各个物体相对最近滑轮的径向加速度和向心加速度之总和为绳子总长伸缩的加速度。作为一个简单应用,对物理竞赛的3个例子,转动杆连线模型,两物体一滑轮模型,以及绳拉物体模型,作了推广。  相似文献   

10.
郭巍 《物理通报》2007,(10):26-28
向心加速度公式究竟应如何推导?向心加速度的物理意义何在?如何准确地理解a=v^2/R=ω^2R式中各量间的关系?这历来是匀速圆周运动教学中三大较为棘手的问题,也是颇具争议而有待探讨的问题;各种版本的高中物理教材对此也是各持己见.现行人教版基于矢量理论推导向心加速度公式,进而剖析向心加速度的物理意义;粤教版则先通过实验建立向心力的概念,归纳向心力公式,进而推导向,  相似文献   

11.
黄国龙 《物理实验》2004,24(3):29-31
在同一参照系中,描述物体运动可以运用不同的坐标系.在不同坐标系中,描述物体运动量的变量虽然不同,但是它们相对同一参照系的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是相同的.在解答力学问题时,正确灵活变换坐标系,常能揭示物体速度、加速度等运动量间的约束关系,突破解题难  相似文献   

12.
匀速圆周运动是曲线运动章节的教学重点.现行高中及中专教材均以两节的篇幅来讨论这种运动.一节是建立匀速圆周运动的概念,引入描述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4个量,即周期(T)、频率(v)、角速度(ω)、线速度(v),并讨论这4个量的关系.另一节则从受力的角度讨论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及向心加速度.共涉及6个量.由于这6个量之间彼此存在一定的关系,这就使圆周运动具有较多的公式.如果学生能熟练掌握这些公式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律,解题就能  相似文献   

13.
理解"加速度"概念常见的错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职物理教材对加速度概念是通过四个层次展开的: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牛顿运动定律,阐明了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强调了加速度的矢量性;在匀速圆周运动中,加速度从“恒定”过渡到大小不变而方向变化;在简谐振动中,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改变.  相似文献   

14.
向心加速度是高中物理的重点内容,但是现行人教版等教材并没有设计对向心加速度的精确测量,这导致在教学中学生往往缺乏对向心加速度大小的直接感知。基于此,本文结合深度学习理念设计以项目学习为主线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利用手机传感器和phyphox软件直接对向心加速度进行精确测量并探究其大小的表达式,以此促进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高一物理中匀速圆周运动部分,关于向心加速度的推导,直到现在还存在着不同的意见,下面简单地介绍一下我是怎样在平抛运动的知识基础上,利用运动合成的方法推导出向心加速度公式的。匀速圆周运动在教材中处于平抛、斜抛运动之后,因此在讲解向心加速度之前,可以先复习一下有关平抛与斜抛物体运动的知识。我们把平抛物体的运动,看成是由两个分运动合成的(图1):  相似文献   

16.
重力加速度在物理教学中是一个重要的力学概念,但在中学教学中是逐步使学生加深认识的.初中是这样提出的:质量为1kg物体的重量是9.8N,因此g=9.8N/kg.这一等式暗示了g是重量和质量的比值,并没有明确g是一个什么物理量,当然也没有引出加速度这个概念.高中教材在直线运动的自由落体一节中才明确指出g是重力加速度.于是g就作为描述在落体运动中速度改变快慢的一个物理量而出现.由实验测出g值约为9.8m/s2.是矢量,方向始终竖直向下.这样g既具有一般加速度共性的一面,又有其个性一面.在牛顿第二定律之…  相似文献   

17.
郑金 《物理通报》2011,40(10):83-85
有关细绳跨过定滑轮牵连两个物体的运动问题,如果其中一个物体沿水平方向运动,另一个物体沿竖直方向运动.由于那段倾斜绳的一个分运动是绕定滑轮转动,将对牵连物体产生向心加速度;因此求解平行于斜绳方向的纵向加速度不仅要考虑因速  相似文献   

18.
我们在讲匀速圆周运动时,首先遇到的物理概念是向心加速度和向心力,以及反映它们间关系的曲线牛顿第二定律.学生们正是围绕着向心加速度,向心力和曲线牛顿第二定律,产生了一系列的模糊概念,有的甚至是错误的概念为此,在教学中作一些引深的讨论是有助于概念的掌握的.  相似文献   

19.
抛体运动的描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质点运动学的任务在于描述质点空间位置的改变.本文通过对抛体运动的描述,总结出描述质点平面运动的一般方法及抛体运动在下面几种坐标系下的运动学方程、速度、加速度的不同形式.  相似文献   

20.
我一直关注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对向心加速度a=v2/r或a=rω2的物理阐述,但始终没听到对这个问题的满意解释,也未看到满意的相关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