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2-(4,5-二甲基-2-噻唑偶氮)-5-二甲氨基苯甲酸(简称DMTAMB)与钯的显色反应.实验结果表明.在pH3.6~4.8范围内.在28%丙酮介质中,DMTAMB与钯可形成稳定的蓝绿色络合物,络合比为Pd(2-):DMTAMB=1:1.络合物表现摩尔吸光系数ε(704)=7.2×104L·mol1·cm1,钯浓度在0~30μg/25ml范围内遵守比耳定律.本法不经预分离用于钯精矿样、含钯分子筛及含钯电镀液样品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高胱氨酸、6-巯基嘌呤和硫尿嘧啶均能与铜离子作用而在汞电极上产生两个吸附波.在柠檬酸钠溶液中,高胱氨酸与铜的络合物在-0.06v(vs.SCE)处产生的阳极化波较为灵敏,其检测限为2×10-8mol/L高胱氨酸,线性范围为8×10-8~1×10-5mol/L.6-巯基嘌呤和硫尿嘧啶在乙二胺介质中与铜产生的络合物波较好,前者在-0.83V处和后者在-0.44V处的阴极波较适合于分析.它们的检测限分别为8×10-8mol/L和5×10-8mol/L,线性范围为1×10-7~1×10-5和1×10-7~2×10-5mol/L.对这三种化合物与铜离子的络合物波的性质和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在水和甲醇的混合溶剂中,邻菲绕啉和 CuCl2·2H2O在己二酸和碳酸钠存在下反应给 出[Cu(phen)2Cl]OH·5.5H2O.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晶体属单斜晶系, C2/c(No.15) 空间群,晶胞参数:α= 2.3322(4)nm, b=3.0286(6)nm, c=0.7503(1)nm, β= 97.80(1)°,V= 5.251(2) nm3, Dc= 1.456 g/cm3,Z= 8,F(000)= 2 384, 5 791个独立 衍射点中,2580个可观测点满足F20≥2σ(F2o),R=0.091,wR2=0.1373.标题配合物的 晶体结构由[ Cu(phen)2 Cl]+配阳离子, OH-离子和结晶水分子组成. Cu原子与1个Cl原子 和分属于2个邻菲绕啉配体的4个N原子配位形成畸变三角双锥,其中两个N原子位于轴 向位置,轴向 Cu-N的键长为 0.1969(6)和 0.1981(5)nm,径向 Cu-N的键长为 0.208 7(5)和 0.210 5(5)nm, Cu- Cl的键长为 0.233 5(2)nm.通过芳环堆积作用,配阳离 子组装形成二维层结构,OH-离子和水分子位于层之间.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2-(5-溴-2-噻唑偶氮)-5-二甲氨基苯甲酸(简称5-Br-TAMB)与钴(Ⅲ)显色的最佳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乙醇介质中.pH=3.7~5.4范围内,5-Br-TAMB与钴(Ⅲ)形成稳定的蓝色络合物,络合比为Co(3+):5-Br-TAMB=1∶2,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684)=1.09×105L·mol(-1)·cm(-1),钴浓度在0~15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用于VB(12)、含钴分子筛中钴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1993年6月至1999年6月共收治直肠癌患者136例,其中手术治疗112例,术后并发肠梗阻6例.1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男4例,女2例;年龄45~刀岁,平均59.5岁.2例病灶位于直肠中上段,距肛缘>7cm,行经腹直肠癌根治术; 4例病灶位于直肠下段,距肛缘<7cm,行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术后发病时间6d~1月,1周内发病4例,2周左右发病1例,1月时发病1例.5例手术治愈.1例死亡. (2)临床表现术后出现腹胀,阵发性加剧腹痛,恶心、呕吐和排便排气停止5例;主要表现为进行…  相似文献   

6.
试验表明,在0.01molL-1NaAc-HAc(pH5.0)底液中,环丙沙星能增强Ce(Ⅳ)氧化Ru(phen)2+3的化学发光强度,据此建立了环丙沙星的化学发光分析法,线性范围为3.6×10-7~1.2×10-5gmL-1,检测限为4.4×10-8gmL-1,对8×10-7gmL-1和5×10-5gmL-1的环丙沙星平行测定9次,其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8%和3.3%,该法用于片剂中环丙沙星含量的测定,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7.
标题化合物二乙胺合三(5-甲基-2-苯并噻唑基)硼烷(C28H29BN4S3(Mr=527.57)的晶体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晶胞参数a=0.397(8)nm,b=1.1742(6)nm,c=1.3100(2)nm,α=104.29(2)°,β=92.99(3)°,γ=98.58(5)°,V=1.3790nm3,Z=2,Dc=1.270g/cm3,μ(MoKα)=2.804cm-1.结构的偏离因子R=0.0648,Rw=0.0737.结构测定表明,甲基取代基的电子效应导致硼碳键键长的平均化,预示杂环对硼原子的π-电子反馈与胺基氮原子对硼原子的反馈有彼消此长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单晶X-射线衍射结构分析表明[Cu_4(H_2O)_2(OH)_4(C_4H_4O_4)_2]·3H_2O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no. 2).晶胞参数: a= 9.730(2) A, h= 10.605(2) A, c= 12.581(3) A,a= 111.40(3)°,β=105.96(3)°, γ= 96.20(3)°, V= 1130.2(4) A°, Dx= 1.941 g/cm~3, F(000)= 660,M_r= 660.43,u(M_Q K_a)= 36.79 cm~(-1), Z= 2 T= 298 K,根据3 935个独立衍射点得到 R(F_o)= 0.062和wR(F_o~2)= 0. 151(F_o~2≥ 2σ(F_o~2).晶体中的基本结构单元为畸变八面体 CuO_6和畸变四方锥体 CuO_5紧邻CUO_6八面体共享棱边形成平行于[100]方向的一维多聚链,且紧邻八面体的三个顶点构成CuO_5四方锥体的三角面、丁二酸根(C_4H_4O_4)~(2-)离子将多聚链连接成三维网络,而水分子位于隧道之内。CuO_6八面体中的 Cu原子与 1个水分子氧、 4个羟基氧和 1个羧基氧配位,其中 1个水分子和 1个羟基居轴向位置(底面 d(CuO)= 1.927~  相似文献   

9.
碱土金属邻苯二甲酸氢盐的振动光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碱土金属邻苯二甲酸氢盐的晶体结构.Ca(C8H5O4)·2H2O为正交晶系,属Pmn21(No.31)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2.7482,b=0,9125,c=0.6926nm,Z=4;Sr(C8H5O4)2·2H2O是正交晶系,属(No.36)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2.8465,b=0.8798,c=0.6980nm,Z=4;Ba(C8H5O4)2·H2O为单斜晶系,属(No.7)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3.1051,b=0.7008,c=1.1781nm,β=100.55°,Z=6.研究了这些化合物的红外和拉曼光谱,讨论了固体样品中邻华二甲酸根与碱土金属离子的配位结构及其对光谱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我们利用EHTS方法首次制备了棕青铜单晶,经EDS谱分析,其分子式为K0.01MoO3研究表明,棕青铜在77~300K温区呈金属导电性,室温电阻率为4.2×10-4Ω·cm,电阻-温度系数为3.6×10-3/K;真空退火后其电阻率减小,氧退火后电阻车增大两个数量级,且在250 ̄300K出现负温度系数。  相似文献   

11.
铜-肌苷的极谱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0.025mol/LH3BO3-NaOH和0.1mol/LKCl支持电解质中(pH6.5),Cu(Ⅱ)-肌苷的络合物在-0.52V产生灵敏的极谱波,据此建立了测定肌昔的新方法.该波波高与肌苷浓度在8.0×10-7~2.0×10-5mol/L范围内成线性关系,此法已成功地用于药物中肌苷的测定.对极谱波的性质和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了新显色剂2-[2-(6-硝基-苯并噻唑)偶氮]-5-[(N,N-二羧甲基)氨基]苯磺酸(简称6-NO2-BTADCABS)的合成,研究了试剂与钯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0.4mol/LH3PO4介质中,6-NO2-BTADCABS与Pd2+形成蓝色的1:1配合物.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存在下,最大吸收波长637.8nm.钯浓度在0—1.2μg/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用双波长法测定,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637.8-510.0=6.12×104.许多共存离子不干扰测定,所建立的方法无需掩蔽剂和分离即可直接测定钯催化剂中的钯,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1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18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患者年龄12~81岁病程7天~2年主要临床表现:下腹部巨大肿块18例,腹胀10例,腹痛3例,腰酸及血尿2例. 1.2检查方法采用 GE Vectra0.5T超导磁共振机,先平扫,包括横断位自旋回波(SE)序列T1WI和快速自旋回波(FSE)序列 T2WI,T1WI:TR 320 ms,TE 20ms,T2WI:TR 2 000 ms,TE 100 ms,矩阵 256* 160,层厚10 mm,间隔2 mm之后肘静脉内注射钆喷酸葡胺(Gd~DTPA)0.1 mm…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银─邻菲琳─二溴苯基荧光酮的显色反应,提出了测定微量银的分光光度法。雕pH为6.5,分子组成比为Ag ̄+:phen:DBPF=1:2:1,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_560=3.24×10 ̄4L·mol ̄(-1)·cm ̄(-1),银含量在0~50μg/  相似文献   

15.
玉米(Zea mays L.)cdc2基因的染色体原位杂交物理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报道了玉米低拷贝cdc2基因非放射性标记的探针染色体原位杂交的物理定位.供试探针为玉米,p34cdc2的cDNA克隆cdc2ZmA,片段长度仅为1.3kb.原位杂交检测结果表明,该基因位置在第4染色体及第9染色体长臂,同时在第8染色体长臂亦有杂交信号检出.3处信号检出位置距着丝粒距离和长臂长度百分比分别为54.79±2.516,87.94±1.537和25.86±0.856在第4、9和8染色体上信号检出率分别为24.6%,12.3%和6.6%.本文还就非放射原位杂交技术以及cdc2基因在玉米基因组中的物理位置与其功能间的关系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猪卵母细胞的电激活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体外成熟卵母细胞,电场强度为 1 250 V/cm ,脉冲时程为40、60 μs时,效果较好,一次脉冲激活率可达85.3% 和87.1% ;而对于体内成熟卵母细胞,电场强度为1 500 V/cm ,脉冲时程为40、60 μs 时,效果较好,一次脉冲激活率达85.7% 和88.2% ;增加脉冲次数并不能显著提高激活率,反而使卵母细胞裂解率显著增加;激活液选用0.3 m ol/ L甘露醇(含0.1 m m ol/ L Mg S O4 )时,添加 0.1 m m ol/ L Ca Cl2 ,获得较好的激活率(87.8% )电脉冲激活卵母细胞后进一步培养,体内和体外成熟卵母细胞的发育率并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缝管原子捕集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Ag,Au,Bi,Cd,Co,Cu,Ga,In,Ni,Pb,Pd,Sb,Zn等13个元素的原子捕集与释放条件.结果表明,缝管高度和火焰状态对灵敏度影响极大.在最佳实验条件下,捕集1min,测得Ag,Au,Bi,Cd,Co,Cu,Ga,In,Ni,Pb,Pd,Zn的特征浓度分别为8.1×10-4,1.7×10-3,3.5×10-3,3.7×10-5,1.6×10-2,1.8×10-3,1.6×102,3.6×10-3,2.2×10-2,2.4×103,4.7×10-2,1.8×10-3,1.3×10-4mg·L-1,比常规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的灵敏度依次提高62,106,254,270,5,28,131,271,3,83,5,239,77倍,本法测定了环境、生物、医药和金属等试样中痕量元素.  相似文献   

18.
在水和甲醇的混合溶剂中,经邻菲绕啉、丁二酸钠和CuOl2·2H2O反应合成得到标题配合物,[Cu2(phen)2(OH)Cl(C4H4O4)]·8H2O.单晶 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晶体属单斜晶系, P21( No. 4)空间群,晶胞参数:α=0.7708(1)nm,b=1.7861(3)nm, c=1.2489(2)nm,β=9689(1)°,V= 1.7070(5) nm3,Dc=1.557 g/cm2,Z=2,F(000)=824,4282个独立衍射点中,3348个可观测点满足F20≥2σ(F20),R=0.062,ωR2=0.1634.[Cu2(phen)2(OH)Cl(C4H4O4)]·8H2O配合物由双核铜[Cu2(phen)2(OH)Cl(C4H4O4)]络分子和晶格H2O分子组成.每个Cu原子与邻菲绕啉上的2个N原子、丁二酸根上的1个羧基O原子、1个桥联Cl原子及桥联氢氧根上的O原子配位形成高度畸变的三角双锥.通过Cl原子、氢氧根及丁二酸根一端羧基的桥联作用,相邻三角双锥形成“蝎子”形的双核[Cu2(phen)2(OH)Cl(C4H4O4)]络分子.分子间的芳环堆积作用致使双核络分子排列形成平行于晶  相似文献   

19.
甲基营养细菌No1甲胺脱氢酶是以色氨酸-色氨酰醌为辅基的一种特殊氧化还原酶.粗酶液经纯化后,其比活力和收得率分别为5.1nmol·g-1和28%.该酶的分子量为67000,等电点为8.3和8.5,组成它的大、小两个亚基的分子量分别为37000和15000.甲胺脱氢酶有较好的耐热性,它能催化包括一级甲胺和二胺在内的底物反应,与甲胺反应的Km值为26.6μmol·L-1,最适pH为8.0.其酶催化反应可被Cu2+抑制.该酶的吸收光谱是,在328nm和426nm呈现两个特征峰  相似文献   

20.
主要通过x射线衍射和穆斯堡尔谱等手段研究金属间化物(Sm_(1-x)Y_n)_2Fe_(17)N_y(x=0,0.2,0.4,0.6,0.8和1.0;2<y<3)中镱原子的择优占位、氮原子的占位以及结构相变问题。由实验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当x>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