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纪念中国化学会成立50周年,中国化学会曾组织编写了《中国化学五十年》一书,总结了到1982年中国化学工作者在各个领域的工作,其中也综述了高分子科学的研究工作,按高分子合成、高分子化学反应、高分子物理化学及高分子物理4个部分进行了扼要的介绍。时值建国40周年,我们认为继续上述的综述工作是有意义的,并得到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委员会的赞同,我们组织了几位同志对1982—1988年的高分子科学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分期予以刊登。  相似文献   

2.
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委员会组织召开的"高分子科学发展战略研讨会"纪要详细报告.主要涉及高分子科学的国际研究动态与发展趋势、近年具有挑战性的科学问题、及学科生长点;我国高分子科学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应对建议等.  相似文献   

3.
高分子物理的教学在20个世纪50年代就由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首开先河,以后逐步转移到以高校为主,但始终得到中国化学会的大力支持。论文综述了近60年来我国高分子物理的教学概况,特别是近30年来我国高分子物理教学所取得的成就,涉及高分子物理课程教材和高分子物理实验教材的编写、翻译,以及高分子物理的教学研究,涵盖本科生和研究生二个教学层次。论文还重点介绍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分子物理的教学和教学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4.
1.会议概况经中国化学会批准,《中国化学会第17届反应性高分子学术研讨会》定于2014年7月18~21日在常州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南开大学高分子化学研究所,功能高分子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常州大学,常州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省优势学科,江苏省绿色催化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和《离子交换与吸附》杂志社共同承办。欢迎全国各地高分子学科的学者和科技工作者报名参加。欢迎您就下列内容踊跃投稿(只收论文摘要):(1)离子交换材料、吸附材料、高分子催化剂、高分子试剂  相似文献   

5.
徐杰  辛勤 《催化学报》2013,34(3):399-400
为纪念中国化学会成立八十周年, 中国化学会出版了《高速发展的中国化学: 1982~2012》一书. 其中第二十八章为催化部分. 三十年来, 我国的催化事业在基础研究和应用成果转移转化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主要表现在: 一大批研究成果获得国内外各种奖项;学术论文数量和质量显著提高;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 形成了诸多新的学科生长点并取得了重要进展; 人才队伍数量和创新能力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6.
序言     
为了更好地宣传我国高分子科学领域所取得的成就,系统介绍国内各高校在高分子科学领域的研究特点以及发展方向,我刊特别推出高校高分子学科系列专辑,邀请在高校从事高分子科学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撰写成果论文,以期能较为全面地反映这些高校在高分子学科方面的研究水平以及高分子科学工作者的整体风貌。南开大学的高分子学科建于1958年,具有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的特点,本专辑收录了15篇综述,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南开大学高分子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正经中国化学会批准,中国化学会第17届反应性高分子学术讨论会定于2014年7月18~21日在常州大学召开,欢迎您报名参加,并欢迎您就下列内容踊跃投稿:1.离子交换材料、吸附材料、高分子催化剂、高分子试剂2.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3.新型反应性高分子(如高分子膜、纤维等分离材料)4.反应性高分子的合成、应用及表征论文摘要要求具有创新性、指导性,凡已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报告过的或在其他刊物上发表过的论文不予受理。论文摘要应写出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有具体数据和参考文献,图文并茂(约2000字)。  相似文献   

8.
1932年8月4日,中国化学会在南京成立,今年适逢甲子之庆。中国化学会及其各学科委员会和地方学会,组织了一系列庆祝活动;中国化学会所属期刊,也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了纪念。1992年8月23日上午,“庆祝中国化学会成立60周年大会”在北京清华大学主楼学术报告厅举行。参加会议的有在京历届理事、参加华北地区五省市化学  相似文献   

9.
<正>经中国化学会批准,中国化学会第15届反应性高分子学术讨论会定于2010年8月在山东烟台召开,欢迎您报名参加,并欢迎您就下列内容踊跃投稿:1.离子交换材料、吸附材料、高分子催化剂、高分子试剂2.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3.新型反应性高分子4.反应性高分子的应用凡欲向会议提交会议论文摘要者,请于2010年6月30日前将论文摘要(2000字左右)用E-mail发至下面信箱。  相似文献   

10.
经中国化学会批准,中国化学会第17届反应性高分子学术讨论会定于2014年7月18~21日在常州大学召开,欢迎您报名参加,并欢迎您就下列内容踊跃投稿:1.离子交换材料、吸附材料、高分子催化剂、高分子试剂2.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3.新型反应性高分子(如高分子膜、纤维等分离材料)4.反应性高分子的合成、应用及表征论文摘要要求具有创新性、指导性,凡已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报告过的或在其他刊物上发表过的论文不予受理。论文摘要应写出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有具体数据和参考文献,图文并茂(约2000字)。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化学会高分子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吉林大学沈家聪教授主持的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于1992年8月15日在长春召开.大会首先由高分子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冯新德教授致开幕词,中国化学会理事长唐敖庆教授代表中国化学会祝贺中国化学会建会60周年.这次到会代表501人,其中高级职称181人,研究生80人,企业代表18人,国内高分子界主要单位学术带头人除出国的以  相似文献   

12.
正经中国化学会批准,中国化学会第17届反应性高分子学术讨论会定于2014年7月18~21日在常州大学召开,欢迎您报名参加,并欢迎您就下列内容踊跃投稿:1.离子交换材料、吸附材料、高分子催化剂、高分子试剂2.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3.新型反应性高分子(如高分子膜、纤维等分离材料)4.反应性高分子的合成、应用及表征论文摘要要求具有创新性、指导性,凡已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报  相似文献   

13.
为纪念我国著名化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和爱国民主人士曾昭抡先生诞辰100周年,1999年7月在北京成立了“纪念曾昭抡先生诞辰一百周年活动筹备委员会”。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丁石孙、全国政协副主席卢嘉锡、民盟中央名誉主席费孝通和教育部部长陈至立为名誉主席,北京大学校长陈佳铒任主席,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所长朱道本、中国化学会理事长宋心琦、北京大学化学学院院长林建华、武汉大学化学学院院长秦金贵、民盟中央副主席谢颂凯和湖南湘乡市委副书记廖继良任副主席,北京大学化学学院党委副书记何元康任秘书长。1999年9月…  相似文献   

14.
经中国化学会批准,中国化学会第17届反应性高分子学术讨论会定于2014年7月18~21日在常州大学召开,欢迎您报名参加,并欢迎您就下列内容踊跃投稿:1.离子交换材料、吸附材料、高分子催化剂、高分子试剂2.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3.新型反应性高分子(如高分子膜、纤维等分离材料)4.反应性高分子的合成、应用及表征论文摘要要求具有创新性、指导性,凡已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报告过的或在其他刊物上发表过的论文不予受理。论文摘要应写出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有具体数据和参考文献,图文并茂(约2000字)。凡欲向会议提交会议论文摘要者,请于2014年5月31日前将论文摘要用E-mail发至下面信箱。  相似文献   

15.
前言     
李忠安  谭必恩 《高分子通报》2023,(11):1377-1380
<正>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是我国高分子学界最为重要、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学术盛会,自1954年起每两年举办一次。本次会议将于2023年10月13~17日在武汉举行,由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学科委员会和华中科技大学主办,华中科技大学承办,十二所在武汉的高校协办。为庆祝报告会的召开,《高分子通报》编辑部特组织本期专辑,以展现华中科技大学高分子学者的学术风采。本次专辑共包括15篇论文,  相似文献   

16.
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基础研究王葆仁奖实施条例(1996年修订)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基础研究王葆仁奖是经中国化学会第21届理事会第8次常务理事会于1985年10月21日通过,并获中国科协批准而设立的。起始的奖励基金人民币一万元由已故中国化学会理事兼高分子委员会...  相似文献   

17.
第一轮通知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委员会定于1992年7月在长春召开1992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以下简称高分子′92)。高子分′92将有大会报告10篇,每篇45分钟,邀请报告30篇,每篇30分钟,主要介绍国内外动向与作者的系列成果;论文报告460篇,每篇20分钟;不设展讲。高分子′92重视科研成果的转化,将设成果展览厅,以推动科研、教学与企  相似文献   

18.
1985年8月24日,在中国化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联合举行的“祝贺王葆仁先生从事化学工作六十周年”大会上,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化学会理事、著名化学家王葆仁先生,将其著作的稿酬一万元捐赠给中国化学会,作为我国高分子基础研究奖金的基金,以每年所得利息,奖励在高分子化学研究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化学工作者。  相似文献   

19.
聚合物科学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建华 《化学通报》2014,77(7):631-653
本文对2011~2013年我国高分子科学重要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全文分为高分子化学、响应性高分子、高分子物理、高分子组装、超分子聚合物、光电功能聚合物、生物医用高分子、石墨烯/聚合物复合体系、聚合物杂化体系和高分子工程等10部分。近年我国内地学者发表的高分子领域研究论文总量跃居世界第一,论文引用数跃居第二,在诸多分支领域中学科发展水平大幅提高,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的研究成果快速增多,国际影响力逐年提高。我国高分子学者通过基础研究,为高分子工业技术水平提升和创新也做出了许多贡献。本文还对本学科前沿、发展趋势进行了介绍与展望。文中共引用了227篇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20.
正经中国化学会批准,中国化学会第19届反应性高分子学术研究会研究会定于2018年8月24~26日在南开大学召开,欢迎国内外高分子学科的学者和科技工作者报名参加。欢迎您就下列内容踊跃投稿(只收论文摘要):1.离子交换材料、吸附材料、高分子催化剂、高分子试剂2.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3.新型反应性高分子(如高分子膜、纤维等分离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