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清政府就排华大案与美国政府的交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世纪中期以后,清政府对海外华人的态度由海禁特为保护。面对在美国出现的排华运动和暴力排华大案,清政府通过外交交涉以保护旅美华人的利益。由于当时中国积贫积弱,倍受列强欺侮,所以清政府官员虽竭力交涉,最终只取得了一些微薄的成果。  相似文献   

2.
朱景琪 《世界博览》2014,(23):62-63
无论生活是优越还是清苦,旅居美国的中国人,特别是一些老年人,因为种种原因,不少人的精神生活无法得到满足,时时感到孤单和冷清几年前我和老伴到加州探亲,抵达后不久便见到一位远房亲戚。这是一个住在旧金山郊外的80多岁的老人。虽然我们第一次简短的见面是在三年前,但是她像是见到了久别重逢的近亲密友,满脸是笑,又是让座,又是倒水,说这问那,好像有谈不完的话题。  相似文献   

3.
张辉 《科技信息》2011,(34):203-203,205
伴随着1972年中日友好条约的缔结,1978年名古屋和南京的友好城市关系的确立,来名古屋工作生活的中国人越来越多,华侨社会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通过分析名古屋华侨的发展史、人口构成、经济生活、社会组织、民族认同等问题,对名古屋华侨社会进行了全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华侨是中华民族在海外的一个支系,福建是著名的侨乡之一,抗日战争时期,东南亚的闽籍华侨大力支援祖国的抗战事业,为祖国的抗战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从历史渊源、历史事实和历史作用三个层面进行阐述。认为早在西汉时期,中华民族就与中南半岛各国进行了广泛的交往。在近代中外交流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华侨华人对促进东南亚各国的开发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尤其是突出表现在东南亚锡矿开发方面。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从古代中国人移居海外到近代华侨社会形成的漫长历史过程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保护贸易政策思想的发展,介绍了代表发展中国家利益的保护贸易理论,并指出,保护贸易政策与自由贸易政策统一于在对外贸易中实现本国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8.
华侨是中华民族在海外的一个支系,福建是著名的侨乡之一,抗日战争时期,东南亚的闽籍华侨大力支援祖国的抗战事业,为祖国的抗战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关于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原因,历来为史学界所重视,许多前辈和同行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一些细致深入的探讨,笔者对此深感敬佩。但其中一种观点,即以为清廷战败的原因仅仅是由于英人船坚炮利,本人认为此说似有些偏颇。无庸置疑,在鸦片战争中英军所使用的武器比清军的武器先进得多,并且武器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国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它也使中国人民在经历了一百多年的磨难后,懂得了“落后要挨打”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贸易保护理论阐述了国际贸易保护的合理性并对现实中贸易干预政策的存在性给予科学的解释,但传统贸易保护理论的前提条件是生产要素的不可跨国流动性。在投资贸易一体化条件下,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可以跨国流动,这对传统贸易保护理论提出严峻挑战,也需要对新形势的贸易保护政策走势进行理论研究和探讨。本文回顾了传统贸易保护理论,分析了其存在的合理笥,并指出传统贸易保护理论与新形势下的困境。  相似文献   

11.
清末新政之教育改革,在学习西方先进教育制度基础上,伴随着对中国以科举制为核心的传统教育制度的解构,促成了许多新的具有现代化特征的积极教育制度因素的大量出现。这次教育改革从教育立法、教育结构、教育管理、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角度推动着中国教育制度的近代化,完成了中国的教育制度由传统向近代的历史更替,实现了中国之教育制度由无系统向系统化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概述日本、欧美学术界、中国关于经济外交概念的研究状况,从纵向(历史上)和横向(现实中)两个方面对以往有关经济外交的定义和解释进行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经济外交的新定义及简要的论证分析.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根据冷战后国际政治和中国国际环境的深刻变化,提出了正确认识和把握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建立公正合理和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尊重多样性促进不同文明共存,建立新的国际安全观等一系列外交思想。这是对邓小平外交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在实践中对中国外交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美苏关系、中苏关系、中美关系的变化,中国两次调整了外交政策,即由“一边倒”调整为“两个拳头打人”,进而发展为“一条线”、“一大片”。两次调整的外交理念明显不同,前者的主要依据是意识形态;后者是以民族和国家的利益为主要标准。因此,这一时期的外交政策,在战略重点和策略风格上也就存在着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5.
当前农民增收困难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市场经济基本要素分析,存在着市场主体、客体的制约因素,农村市场体系不健全,以及国家宏观调控与世界市场的挑战问题.为此需要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农村经济体制,走农村市场化、产业化、城镇化和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略论清朝经营黔东南苗疆政策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朝对黔东南苗疆的经营大致可分为绥抚期、开辟期、苗汉分治期以及开放期等,前三个时期由于国内政治背景迥异,清朝对其实施了各不相同的民族政策,对于巩固西南民族地区的统治曾发挥了积极作用;苗疆最后进入开放期,是在成同苗民起义沉重打击下,清朝在苗疆的行政机构趋于瘫痪所致。  相似文献   

17.
桐油作为中国特产,在中国种植和使用已有千年历史。随着桐油进入国际市场,成为一种国际商品后,桐油的用途不断地被发掘出来,它不仅成为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更是被广泛运用于军备方面,这使中国的桐油贸易如日中天,桐油成为了国民政府重要的经济物资和创汇来源。在桐油贸易中,美国占有重要的份额,桐油对美国的经济和军备影响较大。抗战初期,国民政府用桐油打开了美国对华援助的大门,改变了美国对华的政策。  相似文献   

18.
中国大学百年发展历程中的制度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百年来中国大学的发展史,一定程度上是一部制度演化史,是“活的制度史”,不是死的制度史,制度本身不断获得突破。以“制度突破”为统筹,以“七个时期”为划分,百年历程遵循“制度碰撞”-“制度嫁接”-“制度坚守”-“制度借鉴”-“制度异化”-“制度纠错”-“制度明晰”的道路演进。  相似文献   

19.
由于受到美台关系的重大影响,中国第一代领导人在收复台湾,统一祖国的策略上经历了一个曲折变化的过程。建国初期,准备武力解放台湾;五十年代中期,谋求和平解放;五十年代后期,实行“一个中国”原则下的“联蒋抗美”政策;自六十年代初期起,形成以“一个中国”为核心的“一纲四目”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