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我们用动物实验研究了磁处理的磁能活化水的生物效应.这个磁能活化水是用4400Gs的磁场处理后得到的.在磁能活化水对高血脂Wister大鼠的血常规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液生化指标、肝组织中有关自由基代谢的生化指标以及老鼠的脾脏系数的影响的研究中发现,在高脂饲料的喂养下实验组大鼠的胆固醇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大鼠,同时实验组大鼠的体重增重也明显小于对照组大鼠,说明磁能活化水有一定的降血脂的能力.同时,在血液流变学的指标测定中看出实验组大鼠的高切粘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的,说明饮用磁能活化水的大鼠的红细胞变形性要好于饮用普通水的大鼠.  相似文献   

2.
血液粘度与人体疾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血液流变学是研究血液流动性和变形性的学科,是物理学与生命科学交叉渗透的新兴边缘学科,是处于生命科学前沿的一门学科。血液流变学分为宏观血液流变学、微观血液流变学和分子血液流变学。在血液流变学的临床指标中,血液粘度,包括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是其基本指标或核心指标之一。流体在管道内流动时,若流速较低,流体质点流动平稳,没有宏观混杂,呈层流。流体作层流时,相接触的两流层间因速度差的存在,会相互产生摩擦力,即内摩擦力。由牛顿粘滞定律,内摩擦力F的大小与相邻流层的接触面积S成正比,与两流层接触处的速度梯度dv/dr成正比,即F=ηSdv/dr。  相似文献   

3.
稀土长期毒性对大鼠体液的1H NMR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现代核磁共振技术,通过分析灌胃给药0.2,2.0,10,20mg/kg剂量的La(NO3)36个月后大鼠血清中某些内源性化合物的变化研究了稀土化合物在动物体内的作用情况及长期毒性,同时对各剂量组三个月后大鼠尿液的1H NMR谱图进行了分析,并通过血液中一些重要生化指标的测定对结果进行了验证.体液中氨基酸、乳酸、N-氧三甲胺、3羟丁酸、葡萄糖、尿素、柠檬酸等重要内源化合物的核磁共振谱峰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意味着动物体内的代谢出现异常.结果表明高剂量稀土的引入可能使动物肾脏和肝脏均受到损害,且受损程度随稀土剂量的增高而渐趋严重。  相似文献   

4.
施娟  王立龙  周锦阳  薛泽  李华兵  王健  谭惠丽 《物理学报》2014,63(1):14702-014702
血液栓塞形成机理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本文将以圆形刚性颗粒在分岔管中的运动模拟血液在微血管中的运动,对血液在分岔管中的栓塞现象作了初步研究.重点研究了当血管发生分岔时,血管中血液流速的变化以及血栓形成的概率.得出结论,压积越大越容易发生栓塞,压差越大越不易发生栓塞.分岔管的入口和分岔处最容易发生栓塞.血液经分岔管后,大管中的压积比小管的高.  相似文献   

5.
磁化水具有比普通水更小的簇合分子,具有硬度、pH值、含氧浓度均增加的性质.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测量了大豆与玉米实验组与空白组的叶绿体的红外光谱,发现两者在酰氨键的振动吸峰处存在一定的差异,实验组的吸收明显强于对照组,说明磁化水对作物的生长发育有一定影响,具有一定的生物效应.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连续相场模型,对内磁能作用下Fe-Cu-Mn合金中富Cu相析出行为进行了研究,得到不同温度、不同Mn, Cu含量条件下的内磁能对富Cu相的平均颗粒半径、体积分数、吉布斯自由能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 Mn含量越低,居里温度越高,内磁能对自由能的贡献越大,且内磁能的贡献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内磁能降低了相结构转变势垒,促进了相结构转变.沉淀相体积分数随Cu含量增加而增加,通过对比有无内磁能对沉淀相体积分数的影响,内磁能作用导致沉淀相拥有更大的体积分数.因此在内磁能作用下,富Cu相具有较大的平均粒径、体积分数和较小的矫顽力,同时预测了合金硬度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7.
研究表明过量高果糖摄入可诱导胰岛素抵抗(IR).葛根芩连汤(GQD)是临床常用的治疗2型糖尿病和胰岛素抵抗的中药之一,但其对果糖诱导的胰岛素抵抗的肠道菌群影响的相关研究甚少.本文采用基于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的代谢组学方法研究了GQD对高果糖诱导的胰岛素抵抗大鼠粪便代谢组的调控作用.通过连续8周给予大鼠10%果糖水喂养,成功建立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GQD治疗组在果糖水喂养第5周至第8周同时给予GQD(18.2g/kg/day)灌胃.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胰岛素抵抗模型组大鼠的饮水量、饮食量、体重和IR指数明显增加,空腹血糖值在第8周明显上升.在第8周末期,GQD治疗组的IR指数较胰岛素抵抗模型组显著降低,并且代谢紊乱得到改善:与胰岛素抵抗模型组相比,GQD治疗组胰岛素抵抗中丙酸、乙酸、琥珀酸、牛磺酸和甘油水平增加;而正丁酸、丙氨酸和谷氨酸的含量降低.这一结果表明GQD能够改善胰岛素抵抗所引起的大鼠氨基酸代谢、脂肪酸氧化和肠道微生物代谢等代谢紊乱状态.  相似文献   

8.
血液激发荧光强度分析及应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文章采用荧光分析技术, 对血液激发荧光强度进行研究。给出了有关理论分析, 并给出了正常血样与异常血样(高血糖、高胆固醇)对比实验结果。研究发现:血液中血糖的浓度影响血液的激发荧光,其大致趋势是:在相同波长的激发光激发下,随着血糖浓度的提高,血液的激发荧光强度也逐渐增强, 显然,血液中的血糖也是一种荧光物质,其浓度对血液的荧光强度的影响与理论分析相一致,这表明所得的实验结果是合理的,同时还表明了可以通过比较血液的激发荧光强度来区分血液中血糖浓度的高低;研究还发现:胆固醇含量越高,所得的荧光强度也越强。因此,根据血清的荧光强度可以知道血清中胆固醇含量的高低,尤其是当使用波长位于435 nm附近的激发光时,结果非常明显。文章提出的血液激发荧光强度分析技术,为血样快速检测及疾病诊断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正常和异常血清的共振散射光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乐新  赵志敏 《发光学报》2011,32(2):200-204
用日本岛津RF-5301荧光分光光度计研究了高甘油三脂、高胆同醇、高血糖血清和正常血清的散射光谱及同一生化指标不同浓度血清散射光谱的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正常血清散射光谱与高血脂和高血糖血清散射光谱的特征峰差异明显,可以据此区分正常和高血糖、高血脂血清;同一生化指标不同浓度血清散射光谱的峰值强度随血脂、血糖浓度的增大而增...  相似文献   

10.
血液的荧光光谱特征分析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把荧光分析技术应用于血液分析,给出了正常血液与异常血液用不同光波激发测得的荧光光谱曲线,通过比较正常血液与血糖、血脂及胆固醇异常血样的光谱特性,分析其光谱之间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高血糖全血和高胆固醇、高甘油三脂血清的荧光比正常全血的强,通过荧光强度比较可判断血样是否异常;高血糖全血、高胆固醇血清都表现出特定的荧光峰位,可通过特征荧光峰检测出血清中胆固醇与甘油三脂含量的高低;通过比较Stokes位移的差异,可判断血样是否异常。文章提出的新方法,克服了传统血液检测方法的诸多不足,为血液检测分析提供一种新的途径。与传统的血液检测方法相比,文章提出的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分析方便等特点,其研究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为疾病诊断提供了有用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人体血液红细胞31P NMR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人体血液红细胞31P NMR谱的测量方法,介绍了样品的处理方法和测试参数的选择.发现正常人和病人血液的红细胞在21P NMR谱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可望在临床医学上用于对某些血液病进行诊断和疗效跟踪的检测.  相似文献   

12.
采用量子统计理论的多体格林函数法计算二维单离子各向异性海森伯铁磁体、反铁磁体以及单壁铁磁纳米管的内能,对比铁磁体和反铁磁体的结果.在相同的参量下,反铁磁能量总是低于相应的铁磁能量(相变点除外).由于反铁磁能量随温度上升的速度较铁磁能量快,当温度升高到居里点TC和奈尔点TN时(TC=TN),铁磁能量和反铁磁能量相等.横向关联效应对系统内能的影响较大,不能忽略.  相似文献   

13.
本文测量了猪、羊、牛血液的声速和非线性声参量以及血液中水、蛋白质、脂肪的含量.把结果与Apfel和Sehgal声参量混合定则作了比较.指出两个混合定则能够反映血液声参量与其水、蛋白质、脂肪含量的关系,但在精确定量上与实验尚有距离.  相似文献   

14.
磁化水具有比普通水曼小的簇合分子,具有硬度、pH值、含氧浓度均增加的性质.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测量了大豆与玉米实验组与空白组的叶绿体的红外光谱,发现两者在酰氨键的振动吸峰处存在一定的差异,实验组的吸收明显强于对照组,说明磁化水对作物的生长发育有一定影响,具有一定的生物效应。  相似文献   

15.
使用自行研制的显微高光谱成像仪采集了正常、糖尿病和药物治疗后大鼠的视网膜组织切片的显微高光谱图像数据。通过对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药物治疗3周组和药物治疗6周组4组共60例样本的显微高光谱数据进行处理,提取其外核丛透射光谱曲线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大鼠视网膜外核丛组织在400~800 nm光谱范围内存在3个谱峰,且正常大鼠视网膜外核丛组织光谱曲线在第113波段的谱峰明显高于糖尿病大鼠相同位置的谱峰。另外,经过注射LCVS1001药物治疗后大鼠视网膜外核丛组织的光谱曲线有逐渐向正常光谱曲线转变的趋势。通过该研究表明,可以利用显微高光谱成像仪来研究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的光谱特征以及物理化学组成等变化。  相似文献   

16.
蒸汽活化提高脱硫剂钙利用率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用小型热态流化床实验台对以CaO为主要成分的钙基脱硫剂石灰乏吸收剂在150~600℃的温度范围内进行了蒸汽活化处理,进而实验研究了这种处理对提高脱硫剂钙利用率的效果。结合化学成分分析和X射线衍射的结果初步探讨了蒸汽活化的机理。研究表明,脱硫剂对水蒸汽的物理吸附明显受活化温度的影响,蒸汽活化后的钙利用率提高显著,可能存在一个最佳活化时间。  相似文献   

17.
蒸汽活化对钙基脱硫剂孔结构及固硫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本文用实验方法研究了在电站锅炉排烟温度条件下,水蒸汽对钙基脱硫剂的活化作用.实验结果表明,蒸汽活化使得脱硫剂孔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并明显改善了脱硫剂的固硫能力.这为进一步了解活化机理及开发省水,经济的排烟脱硫技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基于1H NMR 的代谢组学方法对灌胃给药赭石的成年 Wistar 大鼠血清进行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模式识别方法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并对给药大鼠血清进行生化指标检测.研究结果表明,大鼠体内β-羟异丁酸、乙酸、丙酮、胆碱、甘油磷脂酰胆碱、葡萄糖、乳酸、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和脂质等内源性代谢物浓度发生明显变化,可作为赭石的特征代谢物. 2 g/kg 和 5 g/kg 体重剂量赭石使大鼠机体产生大量活性氧化物(ROS),造成过氧化损伤,导致能量代谢和糖代谢紊乱,糖酵解反应增强,并且对肝功能造成了影响.
  相似文献   

19.
生物力学中片流的边界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边界元方法[1,2]研究了生物力学中肺毛细血管血液的流动,并对肺毛细血管的SFH模型,SFC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给出血液流动的速度场及血管壁上的面力分布和压力分布.对肺毛细管内皮细胞受的切应力,数值计算表明,正常情况下,在0~4.64×10-5N/cm2之间,这与Dewey实验结果[8](0~5×10-5N/cm2)相一致,肺胞的形态将按使呼吸膜受切应力值最小为原则构形.同时,本文方法还可为数值分析心血管内的血液流动提供一种有效的数值方法,这对生物力学和医学工程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20.
HL-2A和HL-1M装置采用了激光吹气注入高Z杂质来缓减大破裂中的等离子体电流衰竭,并给出了初步实验结果。在HL-2A装置上建立了利用MHD扰动的参量预报放电破裂先兆的报警系统,研制了MHD实时检测与处理系统,实现了放电破裂先兆的预报、快速触发激光吹气、形成阻性高辐射等离子体、消耗热能和磁能,缓减大破裂。实验证明,这是一种使得大型聚变实验装置在放电破裂之前显著减少等离子体中热能和磁能,而且能安全终止放电的简单、快速和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