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报导[(CH_3)_4N]_2K[Mo_2OS_2(NO)_2(S_2)S_5]·H_2O的合成和晶体结构。该化合物晶体属于单斜晶系,所属的空间群为P2_1/c。晶胞参数为:a=13.320(2),b=17.377(2),c=13.269(3),β=107.93(2)°,Z=4。在CAD—4四圆衍射仪上,用MoKα射线收录了3576个独立衍射数据(I≥3σ(I))。晶体结构用直接法解出,经Fourier合成和全矩阵最小二乘方修正,最后偏离因子R=0.045。结构分析表明,晶体中Mo—Mo间距为3.421,二钼原子间未成键。Mo原子周围呈近似五角双锥的七配位构型。本结构的特征在于二Mo原子间除双硫桥外还存在氧桥。  相似文献   

2.
若干新型亚硝基钼硫化合物的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了若干亚硝基钼硫络合物——[(CH_3)_4N]_2K[Mo_2O(S_2)_3S_5-(NO)_2]·H_2O(Ⅰ),Na_2[Mo_4O(S_2)_6(NO)_4]·3H_2O(Ⅱ),[(CH_3)_4N]_2-Na[Mo_2O(S_2)_3S_5(NO)_2]·H_2O(Ⅲ)的结构特征。化合物(Ⅰ)和(Ⅲ)系具有相同的亚硝基钼硫阴离子的新构型化合物,其晶体分属于不同空间群。在这三个化合物中Mo原子均为畸变的五角双锥配位构型,即由5个S原子组成五角双锥的赤道面,一个桥基氧和一个NO基则分别位于五角双锥轴线上的两端。三个结构中Mo原子均通过硫桥和氧桥形成二聚或四聚。硫的配位方式显示出多样性。此外,比较三个结构,说明了Na~+,K~+阳离子对阴离子对称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合成了钼硫原子簇新化合物(NH_4)_4[Mo_3(NO)_4S_(13)]·3H_2O,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晶体结构.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C_i~1—P_1~-,晶胞参数:a=9.535(2)A,b=9.740(2)A,C=15.795(4)A,a=89.85(2)°,β=91.80(2)°,r=99.37(1)°,V=1446.6A~3,Z=2.1903个衍射点参与修正,最终偏差因子R=0.075,R_ω=0.074.此化合物中硫和钼的结合状态是多种多样的.中心两个硫原子分别和三个钼成键,构成三角双锥.除了过硫配位基S_2~(-2)外,还有三个硫原子组成的多硫链.钼原子的配位数为7,采用稍有畸变的五角双锥构型.和钼配位的三个NO基,Mo—N—O是直线型的;和多硫链结合的NO基,S—N—O是弯曲型的。  相似文献   

4.
由贫硫化合物{Mo_3S_4[S_2P(OEt)_2]_4·H_2O}通过加硫获得了富硫化合物{Mo_3S_7[S_2P(OEt)_2]_3·I}(CH_8C_6H_5).化合物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I,晶胞参数为a=10.350(1)A,b=13.931(4)A,c=16.369(3)A,α=103.69(2),β=86.62(1),γ=111.99(2)°,V=2183A~3;z=2,D_c=1.817g·cm~(-3).最终结构偏离因子R为0.042. 簇分子{Mo_3(μ_3-S)(μ-S_2)_3[S_2P(OEt)_2]3·I}属{Mo_3(μ3一Y)(μ-S_2)_3[S_2P(OEt)_2]_3·X}(Y=O,S;X=Cl,I)系列构型.{Mo_3}基本上是一个正三角形,Mo—Mo键长分别为2.721(1),2.724(1),2.725(1)A,Mo的配位多面体为七个硫原子组成的畸变五角双锥,有一个I原子联结着三个(S_2)~(2-)桥基的三个不与Mo共平面的S原子,I—S距离平均为3.169A,比相应的Van der Waals距离(~4.00A)明显地短,显示一定程度的成键作用,簇分子的这一构型是一种较为稳定的结构类型.  相似文献   

5.
本文所研究的晶体系金黄色菱片状。空间群为单斜晶系的P2_1/n。晶体结构主要用重原子法解出,经全矩阵最小二乘方精修,对4387个I≥2σ(I)的独立衍射的最终R因子值为0.047。结果表明,晶体结构由单氧帽中性三核钼簇合物分子所组成。Mo—Mo间距平均为2.626(4),Mo—O间距平均为2.036(2)。每两个钼原子之间还有一个S_2~(2-)基团作二重桥,其中一个S原子基本上处在三个钼原子构成的平面上,另一个处在平面外与μ_3-O原子相对的另一边。此外,每个钼原子还由一个[S_2P(OEt)_2]~-基团中的两个S原子补充配位,使得钼原子的局部配位氛接近于五角双锥。另外,在这三个平面外的S原子的顶部还有一个碘原子对这三个S原子起三重桥联作用,使得簇廓中的部份原子形成扭曲的类立方烷结构。  相似文献   

6.
(C_5H_7S_2)_3[Mo_3(μ_3-S)(μ_2-S_2)_3Cl_7]晶体的空间群为Pnam;晶胞参数:a=17.226(4),b=14.306(7),c=15.074(4);z=4,ρ_(obs)=2.03克/厘米~(-3),ρ_(calc)=2.063克/厘米~(-3)。晶体结构由重原子法解出,并经全矩阵最小二乘方精修,偏离因子R值为0.068。研究结果显示出,晶体结构由三核钼簇阴离子[Mo_3(μ_3-S)×(μ_2-S_2 )_3Cl_7]~(3-)以及环绕着它的平面状的阳离子(C_5H_7S_2)~ 所组成。簇阴离子中,三个处在等边三角形顶点的Mo原子,由一个μ_3—S原子将其联系在一起,同时,每两个Mo原子之间还由一个S_2基团桥联,Mo—Mo间距分别为2.755(1),2.755(1),2.743(1)。此外,每个Mo原子还由两个Cl原子配位,使得Mo原子近邻的所有配位原子一起,形成接近五角双锥构型。簇阴离子中还有一个不与Mo原子直接配位的Cl原子,处在三个μ_2—S_2基团之间,而且与这三个S_2的一端S原子有一定程度的成键。簇阴离子整体接近c_(3v)对称性。用Cottonm~([1])等简化量化方法定性地分析了{Mo_3}体系的M—M成键情况,满意地解释了Mo—Mo间距和分子的磁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的化合物为黑色准八面体状晶体,属斜方晶系,空间群为Pna2_1,晶胞参数为:a=17.815(1),b=16.629(2),c=12.003(1)A,z=4,ρ_(obs)=1.80g·cm~(-3),ρ_(calc)=1.804g·cm~(-3),晶体结构用重原子法解出,经全矩阵最小二乘方精修,对2584个 I≥3σ(I)的独立衍射的最终偏离因子R为 0.048.结果表明,晶体结构由四乙基胺阳离子和三核钼簇阴离子所组成.簇阴离子是单(μ_3—0)帽三核簇,Mo—Mo间距平均为2.60(2)A.在与μ_3—O原子相对的Mo_3。三角形面的另一方,每两个Mo原子之间各由一个C1原子桥联.这七个原子形成一种缺顶点的畸变类立方烷构型.另外,每个Mo原子还由其他三个原子补充配位成接近八面体构型.这些配位原子是两个乙酰基的氧原子和5个氯原子.乙酰基的两个氧原子分别与相邻两个Mo原子配位.簇阴离子接近于C_m对称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所研究的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_1/C。晶体结构由重原子法及差值Fourier合成解出,最小二乘方修正,对3261个I≥3σ(I)独立衍射的最终R因子为0.040。晶体结构由两套四乙基胺阳离子及三核钼原子簇阴离子组成。在簇阴离子中,三个钼原子呈等腰三角形分布。Mo—Mo间距为2.601(1),2.608(1)及2.642(1),表明金属原子间较强的成键作用。一个μ_3-O原子及一个μ_3-Cl原子分别处在三角形的上下与钼原子形成三角双锥簇核。每两个钼原子之间还各由一个与钼三角形共面的μ_2-Cl原子桥联。此外,每个钼原子还有两个端基Cl原子作为补充配位,从而使每个钼原子的配位成为稍为畸变的八面体。  相似文献   

9.
本文所研究的化合物为草黄色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晶胞参数:a=11.570(2)A,b=13.093(1)A,c=14.399(2)A,a=102.62(1)°,β=102.15(1)°,γ=111.87(1)°;单胞体积为1870(1)A~3,z=2,Dc=1.960g·cm~(-3).晶体结构通过重原子法及差值Fourier合成解出,经多轮全矩阵最小二乘方修正,最终偏离因子R值为0.055.结果表明,晶体结构是由中性三核钼簇分子所组成.分子中三个Mo原子成等边三角形排布,Mo—Mo平均键长为2.725(3)A,相当于Mo—Mo单键的距离.在三角形面的一方,有一个μ_3~(—S)原子将这三个Mo原子桥联起来,形成单帽三核簇.另外,每两个Mo原子之间有一个S_2基因,起二重桥基的作用.每个Mo原子还由一个[S_2P(OEt)_2]~-基团的两个S原子配位,从而达到畸变五角双锥七配位。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Fe_3(μ_3-Te)_2(CO)_9同Mo_2(CO)_6(η~5-C_5H_5)_2反应合成出标题化合物。结晶学参数如下:空间群Imm2,620个I≥2σ(I)的独立衍射参加最小二乘法修正结构,最终R因子值为0.022。X射线分析表明Mo_2Fe_2形成一蝴蝶型结构,其中两钼原子占据两蝴蝶翼的交界处,Mo—Mo=2.819。两个铁则处于蝴蝶翼的顶端,Mo—Fe=2.932(2)。每个钼原子与一个环成二烯基键联,三个羰基配体以端基的形式与每个铁原子键联。一碲原子处在蝴蝶型开口的上方键联四个金属原子,Mo—Te(μ_4)=2.625(2),Fe—Te(μ_4)=2.713(2)。两个μ_3-碲原子处在μ_4-Te原子的对面,分别处在二个FeMo_2三角面上,Mo—Te(μ_3)=2.678(1),Fe—Te(μ_3)=2.513(3)。整个分子具有严格的C_2v对称性,整个簇骼结构可看成双帽三角双锥构型。  相似文献   

11.
[Mn(H2O)4(NCS)2](18-冠-6)的分子和晶体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文兴  樊悦朋  杜高英 《化学学报》1987,45(12):1143-1146
报导了[Mn(H2O)4(NCS)2](18-冠-6)单晶的X射线结构分析.它的晶体正交晶系.锰(II)与两个硫氰酸根,四个水分子配合形成顺式八面体的配位分子,并通过其中的水分子与18-冠-6以氢键结合.  相似文献   

12.
魏丹毅  郑岳青  林建利 《化学学报》2002,60(7):1248-1252
在甲醇与水的混合溶剂中,经浓硝酸硝化的Ho_2O_3与1,10-邻菲啰啉反应形 成氢氧根桥联的双核钬配合物[Ho_2(phen)_4(H_2O)_4(OH)_2] (phen)_2(NO_3)_4 (phen = 1,10-邻菲啰啉)。单晶X射线衍射晶体结构测定表明晶体属三斜晶系, P1-bar (no. 2)空间群,晶胞参数a = 1.1241(1) nm, b = 1.1439(1) nm, c = 1. 4058 (1) nm, α = 93.989(7)°, β = 98.173(7)°, γ = 108.19(1)°, V = 1.6874(4) nm~3, Z = 1, D_c = 1.737 g/cm~3, F(000) = 880,7752个独立衍射 点中,5702个可观测点满足F_o~2 ≥ 2σ (F_o~2),R_1 = 0.0499, wR_2 = 0. 858。标题配合物由中心对称的双核[Ho_2(phen)_4(H_2O)_4-(OH)_2]~(4+)配阳离 子,邻菲啰啉phen分子及硝酸根NO_3~-阴离子组成。敏个稀土原子与2个邻菲啰啉 配体,2相水分子和2个氢氧根配位形成配位数为8的[HoN_4O_4]四方反棱柱。配位 多面体通过两氢氧根基团形成共棱的[Ho_2N_8O_6]双四方反棱柱[d(Ho-N) = 0. 2549~0.2565 nm, d(Ho-O_(H_2O) = 0.2356, 0.2366 nm, d(Ho-O_(OH)) = 0. 2223, 0.2240 nm]。通过氢键和芳环堆积作用,配阳离子和邻菲啰啉分子排列形成 平行于(10 1-bar)的两维层结构,NO_3~-阴离子位于层之间。标题配合物为顺磁 物质,在5 ~300K区间内遵循Curie-Weiss定律X_m (T + 4.43) = 14.72 cm~3·K ·mol~(-1)(X_m为每摩尔Ho~(3+)离子磁化率),其Ho~(3+)离子的室温有效磁矩为 10.76 B. M.,与Ho~(3+)自由离子的磁矩基本相同,表明稀土离子间不存在磁交换 作用。  相似文献   

13.
蒋安仁  蒋彤  庞震 《化学学报》1989,47(8):800-803
本文作者曾在用过钨酸分解法制备钨酸的过程中发现, 溶液中W与O2^2^-之比始终为2:1, 这一事实说明溶液中有2:1金属过氧配合物形成, 2:1铂过氧络合物[Mo4O12(O2)2]^4^-文献上已有记载, 但类似的钨配合物尚未见报道。本文制备了这二种配合物, 对比它们的红外和Raman光谱, 并用循环伏安法, 恒电位电解法探讨它们的氧化还原分解体系。  相似文献   

14.
蒋彤  蒋安仁  周勤伟 《化学学报》1989,47(12):117-1173
用热分析、程序升温超高真空质谱、真空原红外光谱等技术研究属于VskaIIb4:2钼、钨过氧配合物K~4M~4O~1~2(O~2)~1、K~4W~4O~1~2(O~2)~2.4H~2O的热分解行为, 前者中两个过氧基同时分解(278℃), 后者分两步进行(180和342℃), 每步分解一个过氧基, 4:2钨过氧配合物出现在180℃分解的原因是由于结晶水的作用。比较钼、钨过氧配合物分解温度, 发现VaskaIIb型配合物的热稳定性都比VaskaIIa 型的高。  相似文献   

15.
[Mo_2FeS_8O_2][Et_4N]_3·CH_3CN晶体属三斜晶系,PI空间群.α=9.998(1)A,b=13.868(3)A,c=16.796(3)A,α=74.66(2)°,β=85.41(1)°,ν=72.21(1)°,Ζ=2.结构参数经块矩阵最小二乘法精修后,最后的偏离因子R=0.037,R_w=0.034.平均键长Mo—Fe为2.722A,Mo—S为2.358A,Fe—S为2.244A,Mo—O为1.697A.结果表明:标题化合物是一个结构新颖的原子簇化合物.它是由一个三价原子簇阴离子与三个一价的乙基季铵阳离子靠静电引力结合在一起,又溶剂合一个乙氰分子的原子簇化合物而形成.  相似文献   

16.
在水溶液中合成了二乙三胺五乙酸与镧铜异核配合物兰色棱柱状晶体, 用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 其结构式为{[La4Cu9(DTPA)6(H2O)16].26H2O}n, DTPA为二乙三胺五乙酸根。晶体属三斜晶系, 空间群为P1, 每一晶胞中有1个配合单元, 形成网状结构, 晶胞参数如下:a=1.5635(5), b=1.6496(6), c=1.7116(3)nm, α=89.07(2), β=73.91(2),γ=65.82(3)°V, V=3.839nm^3, Z=1, Dcalc=1.822g/cm^3, Dex=1.831g/cm^3。配合物中镧离子有两种配位方式, 配位数一种是8, 另一种是9, 其配位多面体分别为双冠和三冠三角棱柱体; 铜离子也有两种配位方式, 配位数一种是6, 另一种是5, 分别形成八面体和四方锥型配位多面体。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了[Cr(H2O)3(NCS)3](18-冠-6)配合物的单晶X射线结构 分析 , 并基于分析结果, 对分子的结构特点和晶胞中的堆积方式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Lundquist,林谦次郎等都曾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钴(II)与硫氰根的配位作用.最近,孙嘉彦等采用平衡移动法研究多级配合物体系时,log[A/(A_(max)—A)]=nlog[R]+logβ_n,作图应得一条曲线,只有当[R]在适当范围内才能使曲线斜率(配位比)接近整数.鉴于文献报道对硫氰酸钴(II)配合物的研究尚未完善,我们在紫外光谱区域,用改善了的方法,测定了硫氰酸钴(II)各级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和摩尔消光系数.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导了硫氰酸铀铣(18-冠-6)铵和硫氰酸铀酰(18-冠-6)钾两种固体配合物的合成。由测定其物理常数及谱学数据, 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为[(C12H24O6)M]2UO2(NCS)4H2O(M=NH4, K)。X射线结构分析确定了二种单晶的结构。铵配合物属正交晶素, 空间群为Fdd2, 钾配合物属单斜晶系, 空间群为C2/c。  相似文献   

20.
Et4NI,NaSCH2CO2C2H5和Mo(CO)6在乙腈中反应制得一种新的双核钼(0)配合物[Et4N]2-[Mo2(CO)8(SCH2CO2Et)2](1), 电化学和反应性能研究指出1在电位~-0.43V发生一有趣的双电子一步氧化, 产生[Mo2(CO)8(SCH2CO2Et)2], 若氧化反应在配位溶剂中进行, 则其部分羰基被配位溶剂分子所取代成为[Mo2(CO)6(SCH2CO2Et)2L2](L=CH3CN).在1中, Mo…Mo不存在金属键以及MoS2Mo核骨架完全不同于氧化的产物Mo(I)配合物. 这结果完全证实了双电子一步转移是由于双金属中心的金属-金属键的形成或断裂伴随桥联双金属中心结构的重排而产生的推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