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桑色素合钴(Ⅱ)配合体系的热力学性质.Co(Ⅱ)使桑色素380nm(pH5.3)处的吸收峰红移至400nm附近,且吸光度增大.其热力学性质测定显示,在25~50℃范围内,Co(Ⅱ)与桑色素可以生成配合比为1:2的稳定二元配合物;该配合反应为放热反应.基于此,建立了用分光光度法研究配合物热力学性质的方法.该反应体系简单,反应条件容易实现,适于大规模合成应用.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N-亚水杨基苯丙氨酸席夫碱(L)及其与Cu(Ⅱ)和二胺(邻苯二胺,L1;2,2’一联吡啶,L2;1,10-邻菲罗啉,L3和2,2’-联喹啉,L4)的四种三元混配配合物,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和紫外光谱,差热和热重分析等方法对配合物的性质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3.
高分子键联金属钌(Ⅱ)和锇(Ⅱ)卟啉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对羟基苯基)-10,15,20-三(对甲氧基苯基)卟啉(H2Por)在氮气流下分别与十二羰基三钌[Ru3(CO)12],十二羰基三锇[Os3(CO)12]作用得到钌(Ⅱ)、锇(Ⅱ)羰基卟啉配合物[Ru(Os)(Por)(CO)(MeOH)](2和3).2和3分别与氯甲基化聚苯乙烯反应,得到载有高分子链的钌(Ⅱ)、锇(Ⅱ)羰基卟啉配合物4和5.新的金属配合物经IR,UV-Vis,1HNMR光谱和元素分析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4.
以MCl2和配体L(L=1,10-菲罗啉-5,6-二酮)为原料,合成了标题配合物MLCl2,M=NiⅡ,CuⅡ,ZnⅡ,并经元素分析、热谱、IR和摩尔电导表征.三者均为四配位的电中性配合物,热稳定性高于500K,易溶于DMF、DMSO和吡啶,可溶于乙腈和水.它们在DMF中于350nm和315nm附近显示出强的M-L荷移跃迁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两类芳二醛甘氨酸Schif碱配体及其Cu(Ⅱ)、Zn(Ⅱ)、Ni(Ⅱ)、Cd(Ⅱ)双核配合物,并对八种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差热热重分析、紫外可见光谱分析,确证了这些配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1-苯基-3-甲基-4-(间硝基苯甲酰基)吡唑啉酮(HL)及其与Fe(Ⅱ)、Fe(Ⅲ)、Co(Ⅱ)、Ni(Ⅱ)、Cu(Ⅱ)、Ag(Ⅰ)的配合物。用元素分析、IR、UV、溶解性、摩尔电导等方法,推测了配合物的组成。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1—苯基-3-甲基-4-(对硝苯甲酰基)吡唑啉酮及其与 Fe(Ⅰ)、Fe(Ⅲ)、Cc(Ⅱ)、Ni(Ⅱ)的固体配合物,对配合物的元素分析、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溶解性、摩尔电导等进行了研究,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  相似文献   

8.
水溶性双卟啉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光助还原水放H2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一种水溶性的双卟啉及三种Ru,Rh和Pd的金属配合物.对所合成的配合物进行了光助还原水放H2的实验.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两类芳二醛甘氨酸Schiff碱配体及其Cu(Ⅱ),Zn(Ⅱ),Ni(Ⅱ),Cd(Ⅱ)双核配合物,并对八种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差热热重分析,紫外可见光谱分析,确证了这些配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10.
首次合成四种二水一碘羧酸根合铂类配合物[Pt(Ⅱ)(H2O)2 Ⅰ(OCOR)](Ⅰ~Ⅳ)(R=-C6H4NO2,-CsH4NH2,-CH2Cl,-CHCl2).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差热热重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其进行了表征.体外抗肿瘤活性表明,四种配合物对所试的肿瘤细胞表现出较低的活性,只有在10μM浓度下配合物才仅对某些肿瘤细胞有一定的增殖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合成了四种新配合物:二氯化双苯甲醛缩氮基硫脲合铜(Ⅱ)(Cu~Ⅱ(Betsc—H)_2Cl_2),三氯化水杨醛缩氨基硫脲合铁(Ⅲ)(Fe~Ⅲ(Satsc—H_2)Cl_3,二氯化双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缩氨基硫脲合钴(Ⅱ)(Co~Ⅱ(Dmabtsc—H)_2Cl_2·H_2O)及双对硝基苯甲醛缩氨基硫脲合钴(Ⅱ)醋酸盐(Co~Ⅱ(Nitsc—H)(Nitsc)(Ac))。用元素分析和IR测定了化合物的组成,并进行了吸放O_2和CO的试验。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银的不同配体配合物与N_2H_4的反应体系,获得微量铜(Ⅱ)离子的加入,不仅能有效地加快反应速度,提高银的还原沉析率,还获得银的还原沉析率随银配合物稳定常数的增大而降低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6种对称胺的二碘合铂(Ⅱ)配合物cis-[Pt(CH3NH2)2I2](1),cis-[Pt(C2H5NH2)2I 2](2)和cis-[Pt (()-NH 2)2I2](3)以及不对称胺的二碘合铂(Ⅱ)配合物cis-[Pt(CH3NH2)(NH3)I2](4),cis-[Pt(C 2H5NH2)(NH3)I 2](5)和(cis-[Pt(()-NHz)(NH3)I2](6).用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体外抗肿瘤活性表明,不对称胺的二碘合铂(Ⅱ)配合物的抗肿瘤活性明显好于其相应的对称胺的二碘合铂(Ⅱ)配合物,载体基团环己胺可能是非常重要的药效基团.  相似文献   

14.
采用MTT和SRB法研究了新型铂(Ⅱ)类配合物[Pt(Ⅱ)(NH3)(H20)(C6H5~COO)2](ZMC)对人体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又通过流式细胞法,Giemsa染色法、等离子体质谱法研究了它的抗癌机制.实验结果表明:配合物ZMC对HL-60、BGC-823以及EJ三种肿瘤细胞都表现出一定的活性,其对HL-60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强度与顺铂相当,而对其它两种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强度略小于顺铂;阻止HL-60细胞G+M→G1期的进行;在相同浓度情况下其与HL-60细胞的DNA的键合量大于顺铂.  相似文献   

15.
合成金(Ⅲ)、铂(Ⅳ)、钯(Ⅱ)与1,10-菲啰啉-N-氧化物的三种固体配合物,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和紫外光谱、差热分析和荧光光谱对配合物的组成和性质进行了研究,并讨论了配合物的可能结构,配合物中均含有[H(PhenO)]~+大阳离子,在结构上具有氢键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详细报道了二硫纶联吡啶过渡金属配合物M(mnt)(bpy),M=Mn(Ⅱ)、Fe(Ⅱ)、Co(Ⅱ)、Ni(Ⅱ)、Cu(Ⅱ)、Zn(Ⅱ)的红外光谱实验数据.对比二硫纶二甲基联吡啶金属配合物M(mnt)(dmbpy)和二硫纶邻菲咯啉金属配合物M(mnt)(phen)的红外光谱,分析了M(mnt)(bpy)的简正坐标,并结合热谱、电子光谱等性质研究了二氰基二硫纶和联吡啶与金属离子的配位方式  相似文献   

17.
以4-(4-甲基苯基)-4 H-1,2,4-三唑(L1)和4-(4-硝基苯基)-4 H-1,2,4-三唑(L2)为配体,在室温条件下合成2个配合物,{[Cd(L1)(1,3-bdc)(H_2O)2][Cd(1,3-bdc)(H_2O)3]·2H_2O}n(1)和{[Zn(L2)(2,5-sdc)(H_2O)3]·H_2O}2(2)(1,3-bdc=间苯二甲酸根,2,5-sdc=2,5-噻吩二甲酸根)。测试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并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X射线粉末衍射对其进行表征。配合物1是一维链状结构,在π-π作用和分子间氢键作用下,一维链被连接成二维网格结构。配合物2是1个双核配合物,噻吩环与苯环间的π-π作用及分子间氢键作用将双核锌配合物连接成一维链状结构。热重分析表明当温度分别高于300℃和259℃,1和2的配合物框架发生塌陷。固体荧光分析表明配合物1在373nm和430nm处有荧光发射。  相似文献   

18.
用甘氨酸和5-[邻-(2-溴乙氧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甘氨酸尾式卟啉及其锌(Ⅱ)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质谱等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测试并研究了它们在4000-400cm^-1范围内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相似文献   

19.
首次合成两种二水羧酸根合铂类配合物[Pt(Ⅱ)(H2O)2(OOC-CH2NH2)2](1)和[Pt(Ⅱ)(H2O)2(OOC-CH=CHCOO)](2).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差热热重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其进行了表征.体外抗肿瘤活性表明,两种配合物对所试的肿瘤细胞表现出较低的活性,在10μM浓度下配合物对人膀胱癌细胞EJ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25.77%和28.27%.  相似文献   

20.
锌(Ⅱ)没食子酸的配位行为及其与DNA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用紫外光谱,荧光光谱以及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没食子酸(GA)、Zn^2-在接近生理条件下的配位行为及其与DNA的作用.探讨了溶液的pH值对配位行为的影响.计算了GA和Zn^2-在溶液中的配位数,推测了二元配合物与DNA的作用方式.以及DNA对GA-Zn^2-体系的荧光淬灭常数.结果表明GA单独存在时,几乎不与DNA发生作用.当GA与Zn^2-按1:1形成配合物后.可以与DNA发生作用.三元复合物的形成,使体系的吸收光谱红移,荧光强度降低.HPLC的保留时间改变.GA任Zn^2-介导下与DNA发生了较强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