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离子色谱法间接检测原油中的硫化氢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原油中的硫化氢(H2S)经氮气吹脱,碱性双氧水吸收转化为SO4^2-离子色谱法测定SO4^2-含量,从而间接得到H2S的含量。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氮气吹脱-双氧水吸收氧化的实验条件,发现吸收液中双氧水浓度租氮气流量对转化效率影响显著。当双氧水含量为3,0%(φ)、氮气吹脱流量为0.2L/min、吹脱时间为30min、NaOH浓度为0.1mol/L时,H2S转化为SO4^2-的效率最高。方法的RSD为1.18%,原油中硫化氢的加标回收率为89%-111%,检出限为0.042μ/g。该法不受油样粘度和色度影响,适用于原油及其馏分油中硫化氧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刘冰  徐恒泳  张泽会 《催化学报》2012,(10):1631-1635
采用程序升温表面反应技术研究了H2S在CeO2,TiO2和Al2O3三种载体上的吸附和反应行为.结果表明,CeO2具有最强的脱硫能力.系统研究了预处理气氛对H2S在CeO2上吸附和反应行为.发现CeO2的脱硫能力在惰性气氛、还原性气氛、氧化性气氛中依次增强.H2S首先吸附在经预处理的CeO2表面,进一步在Ar氛围下升温脱附时,一部分H2S在673K以下脱附,部分则与CeO2表面氧反应,在473K下产生硫和水,而在473~673K温度范围内,生成SO2.在673K以上,所生成的SO2进一步与晶格氧反应,转化成硫酸盐.后者在873K再次分解为SO2.因此,CeO2表面脱硫过程应控制在673K以下,可避免复杂的再生过程.  相似文献   

3.
基于光诱导电子转移(PET)机理,以7-硝基-2,1,3-苯并恶二唑为识别基团,苯并噻唑染料为信号表达基团,合成一种荧光增强型的硫化氢荧光探针。经光谱学测试和生物学细胞实验证实,相对于其他测试物质(CO2-3,F-,Cl-,Br-,I-,H2PO-4,NO-3,OAc-,HCO-3,SO2-4,SO2-3,Cl O-,Ca~(2+),Cu~(2+),Mg~(2+),Zn~(2+)),该探针对H2S呈现出良好的选择性和灵敏度。当H2S加入到探针溶液后,溶液呈现出蓝色荧光,在467 nm荧光强度显著增强,同时,加标回收实验证实,探针1可以有效地应用于实际样品中硫化氢的性质分析和测定,具有潜在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利用H2S诱导的2,4-二硝基苯醚水解反应来阻断传感器的光诱导电子转移过程(PET),合成了一种新型的荧光增强型H_2S传感器。传感器对H_2S具有显著的荧光增强响应,其荧光强度可以恢复67倍。相对于其他干扰离子,传感器对H_2S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专一性,为监测H2S浓度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并具有较高灵敏度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5.
从活性炭纤维(ACF)的结构特点、未改性ACF吸附H2S和改性ACF吸附H2S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对ACF吸附H2S的研究进展。归纳了ACF的改性方法、ACF吸附H2S的反应机理和动力学研究。总结了相对湿度、原料气组成、生成物和改性方法等工艺条件对ACF吸附H2S性能的影响。展望了改性ACF吸附脱除H2S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6.
基于光诱导电子转移(PET)机理,以7-硝基-2,1,3-苯并恶二唑为识别基团,苯并噻唑染料为信号表达基团,合成一种荧光增强型的硫化氢荧光探针。经光谱学测试和生物学细胞实验证实,相对于其他测试物质(CO2-3,F-,Cl-,Br-,I-,H2PO-4,NO-3,OAc-,HCO-3,SO2-4,SO2-3,Cl O-,Ca^(2+),Cu^(2+),Mg^(2+),Zn^(2+)),该探针对H2S呈现出良好的选择性和灵敏度。当H2S加入到探针溶液后,溶液呈现出蓝色荧光,在467 nm荧光强度显著增强,同时,加标回收实验证实,探针1可以有效地应用于实际样品中硫化氢的性质分析和测定,具有潜在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一种基于聚乙烯亚胺(PEI)溶液的紫外(UV)吸收光谱检测油气田硫化氢(H2S)气体浓度的方法。利用PEI结构中的氨基可与H2S气体反应的特性,测定通入H2S气体前后PEI溶液的UV吸收光谱,并分析了UV光谱吸收峰在230、365 nm附近的吸光度变化与气体浓度的关系。采用标准浓度的H2S气体样品进行浓度标定实验,建立了H2S气体浓度与吸光度之间的关系模型。实验结果表明:通入高纯度H2S气体时,PEI溶液的UV光谱在230 nm和365 nm处均出现较强吸收峰;通入较低浓度H2S气体时,UV光谱只在230 nm处出现吸收峰,该吸收峰附近的吸光度与H2S气体浓度间存在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70 6),系统对H2S气体浓度的检出限可达15.39 mg/m3。基于PEI溶液的UV吸收光谱检测法可为油气田H2S气体浓度的快速、准确测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对比研究了O2,H2S和SO2对La2O2S和γ-Al2O3催化剂上羰基硫(COS)水解反应的影响,与传统的氧化铝催化剂相比,氧硫化镧显示出良好的抗氧性能和一定的耐硫能力.一定量的O2或O2与H2S共存气体对La2O2S的活性几乎没有影响,但却使γ-Al2O3的活性明显下降;SO2的存在会导致两种催化剂活性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在La2O2S上随着温度的上升其影响程度逐渐减弱.利用原位IR技术表征了La2O2S表面物种,用程序升温脱附(TPD)技术分别考察了O2,H2S,SO2单独组分及混合组分在两种催化剂上的吸附行为.研究发现,由于各组分在两种催化剂上的吸附行为不同,使COS在γ-Al2O3和La2O2S催化剂上具有不同的水解反应机理,氧硫化镧催化剂上COS水解反应遵循Rideal机理.由于SO2本身对La2O2S中的品格S^2-起输送作用,因而稀土氧硫化物催化剂具有良好的抗SO2中毒性能.  相似文献   

9.
岳金辉 《化学教育》1986,7(2):36-36
我们设计了下面的实验,来证明压强对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一、实验原理 SO2+2H2S=3S↓+2H2O 二、实验用品具支试管两支,30ml注射器两支,50ml注射器一支,SO2气体,H2S气体、橡皮塞、胶帽(管)。三、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  相似文献   

10.
主要通过XPS表征、热力学计算以及一系列设计的评价实验等方法,对硫化CoMo/Al2O3催化剂上H2同时催化还原SO2和NO反应的活性相、吸附活性位以及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金属硫化物相是SO2和NO转化的主要活性相,并与载体Al2O3共同承担H2S转化为单质硫的作用。此外,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晶格空位也对NO转化起着重要作用。催化剂表面的阴离子空位是SO2和NO共同的吸附活性位,SO2对NO的吸附有抑制作用,而催化剂表面的L碱位也是SO2的吸附活性位,NO可促进SO2的氧化吸附。最后,本文从反应分子的吸附与活化、NO的转化及晶格硫的流失、SO2还原到H2S、H2S的转化、晶格硫的补充等5个方面提出了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1.
主要通过XPS表征、热力学计算以及一系列设计的评价实验等方法,对硫化CoMo/Al2O3催化剂上H2同时催化还原SO2和NO反应的活性相、吸附活性位以及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金属硫化物相是SO,和NO转化的主要活性相,并与载体Al2O3共同承担H2S转化为单质硫的作用.此外,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品格空位也对NO转化起着重要作用.催化剂表面的阴离子空位是SO2和NO共同的吸附活性位,SO2对NO的吸附有抑制作用,而催化剂表面的L碱佗也是SO2的吸附活性位,NO可促进SO2的氧化吸附.最后,本文从反应分子的吸附与活化、NO的转化及品格硫的流失、SO2还原到H2S、H2S的转化、晶格硫的补充等5个方面提出了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2.
几年来,除高中教材规定的实验外,我们还根据教学需要补充了一些学生实验。如高一补充了:1、实验室制H2S和SO2;2、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3、用铂作催化剂将NH3氧化制NO;4、实验室制CO2。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在氯乙酰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酸液中的SO42-浓度的测定方法。在酸性(pH≤5.0)介质中,用过量H2O2作为氧化剂,将S2O32-和SO32-氧化为SO42-后,BaCl2沉淀重量法测总硫,根据c(SO42-)=c(总SO42-)-c(SO32-)-2c(S2O32-)关系式,计算法获得SO42-准确含量。该方法简便、可靠,对用氯化法工艺由氯乙酸生产氯乙酰氯过程中由直接水洗吸收法处理尾气所得废酸液及同类废液的分析和废液再利用,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铁腐蚀;硫化氢;H2S对丙炔醇在Fe/H2SO4体系中缓蚀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张筱岑  袁存光 《化学通报》2014,77(11):1131-1134
研究了在氯乙酰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酸液中的SO42-浓度的测定方法。在酸性(pH≤5.0)介质中,用过量H2O2作为氧化剂,将S2O32-和SO32-氧化为SO42-后,BaCl2沉淀重量法测总硫,根据c(SO42-)=c(总SO42-)-c(SO32-)-2c(S2O32-)关系式,计算法获得SO42-准确含量。该方法简便、可靠,对用氯化法工艺由氯乙酸生产氯乙酰氯过程中由直接水洗吸收法处理尾气所得废酸液及同类废液的分析和废液再利用,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刘怀乐 《化学教育》2012,33(4):72-74
简单说,集约(合)化实验就是把几个独立的简单实验事实和实验现象归并组合成一个实验.例如,把浓H2SO4跟Na2SO3反应生成的SO2气体,依次通过紫色石蕊液、Ba2水、酸性KMnO4溶液;把电石与水反应生成的C2H2,依次通过CuSO4溶液(洗去H2S)、Br2的CCl4溶液、酸性KMnO4溶液;把KMnO4与浓HCl反应生成的Cl2,依次通过NaBr溶液、KI溶液和KI的淀粉溶液.这些实验组合所产生的集约化效果,历来受到化学教学同仁们的广泛青睐.但是早已流行在教材、参考和教辅资料中的一些不恰当的集约化组合,至今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聚丙烯腈活性炭纤维对硫化氢的常温吸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聚丙烯腈活性炭纤维(PAN-ACF)对硫化氢(H2S)有比其他活性炭材料更强的吸附能力。H2S在PAN-ACF上的吸附是一个兼具物理吸附特征的化学吸附、催化转化过程。其化学吸附位主要位于微孔表面。吸附过程为:H2S分子首先被物理吸附进入微孔空间,而后在微孔表面的化学吸附位上进行包含电子转移的化学吸附、催化氧化,在炭表面产生相对稳定的化学结构。  相似文献   

18.
李言  所艳华  汪颖军 《分子催化》2011,25(5):476-483
1979年,日本科学家Hino等人首先合成出SO4^2-/ZrO2固体超强酸并首次将其用于催化正丁烷异构化反应,发现其具有很好的异构化活性.但因在反应和再生处理过程中SO4^2-容易在H2和空气氛围中转变为H2S和SO2,  相似文献   

19.
采用β-萘酚、甲醛、二乙胺或二羟乙胺等为基本原料,通过Mannich反应合成出了两种Betti碱化合物1-[(二乙基氨基)甲基]萘-2-醇(DAL)和1-{[双(2-羟乙基)氨基]甲基}萘-2-醇(BHAL)。考察了硫化氢吸收剂的种类、吸收剂的浓度、吸收温度以及吸收时间对硫化氢吸收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20℃,吸收时间1.5h,n(H2SO4)∶n(FeS)0.6∶0.6(mol),H2S的流量低于0.375L·min~(-1),Betti碱DAL和BHAL作为硫化氢吸收剂,在浓度为1wt%时,对硫化氢的吸收效率都为0.9以上,且BHAL的吸收效率又比DAL的提高了0.05左右;而后通过实验方法对吸收过后的吸收剂提取Betti碱,产率稳定在70%,实现了可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20.
利用迈克尔(Michael)加成反应机理,对硫化氢(H2S)与丙炔酸乙酯反应体系的活性进行了研究。用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对产物1,1'-二丙烯酸乙酯硫醚的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1,1'-二丙烯酸乙酯硫醚的光固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H2S与EP只能加成一次,生成丙烯酸乙酯硫醚结构的产物;产物1,1'-二丙烯酸乙酯硫醚结构稳定,不能与巯基进行亲核加成反应,也不能进行自由基加成反应。利用该研究结果,可以用多官能度邻酯基炔烃衍生物与硫化氢进行迈克尔加成反应,合成具有多硫醚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物,用于材料合成的分子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