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叙述了用偏振中子衍射方法对Fe_83B_17非晶合金和中子衍射方法对Ni_64B_36非晶合金的结构研究。由实验数据计算了每种合金的偏干涉函数(PSF) S_(ij)(Q),和偏简约径向分布函数G_(ij)(r)。并得到原子短程结构上的各项参数。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这一类非晶态合金的结构模型,计算了其一种模型简单单元的中子衍射散射强度,并和实验所得的结果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2.
吴国安  N. COWLAM 《物理学报》1985,34(8):1000-1008
本文叙述了用X射线衍射方法及偏振中子衍射方法对Co81.5B18.5非晶合金的结构研究。利用两种数据处理方法,从实验结果中计算了Co81.5B18.5的偏干涉函数(PSF),Sij(Q),和偏简约径向分布函数Gij(r)。并对这两种结果作了比较。最后计算了一种模型简单单元的中子衍射散射强度,并讨论了这一非晶合金的结构模型。 关键词:  相似文献   

3.
吴国安 《物理学报》1984,33(5):645-653
本文叙述了用偏振中子衍射方法对Fe83B17非晶合金和中子衍射方法对Ni64B36非晶合金的结构研究。由实验数据计算了每种合金的偏干涉函数(PSF)Sij(Q),和偏简约径向分布函数Gij(r)。并得到原子短程结构上的各项参数。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这一类非晶态合金的结构模型,计算了其一种模型简单单元的中子衍射散射强度,并和实验所得的结果作了比较。 关键词:  相似文献   

4.
类金属原子的相对分布是过渡金属-类金属(TM-M)型非晶态合金结构中化学短程序的一个重要特征。本文根据这一思想定义了一个新的制作此类非晶态合金结构模型的判据,并使用此判据制作了几个组分和成分都各不相同的结构模型,分别模拟Ni_(64)B_(36),Fe_(80)B_(20),Ni_(31)B_(19)和Co_(81)P_(19)非晶态合金的结构。所得的各部分径向分布函数G_(ij)(r)都与实验相符。将这些结果与前人的工作作了比较,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Mo,Cu,Co三种不同波长的X射线辐射,测定了Fe_(82)B_(18)二元非晶合金的径向分布函数。比较了不同波长辐射对测定径向分布函数的影响。应用X射线异常色散方法计算了Fe_(82)B_(18)二元非晶合金的偏径向分布函数。在计算时略去了B-B原子对对径向分布函数的贡献,因而简化了计算过程,并相对提高了计算精度。所得结果与国际上使用同类方法或其它方法的结果相近。  相似文献   

6.
在室温下和4.2K下测定了非晶Fe_(80)B_(20-x)M_x合金(M=P,C)的穆斯堡尔吸收谱。利用分布参数拟合程序得到了超精细内场H_i和同质异能移IS同类金属成份的变化关系。利用这些结果考察了非晶合金的微观结构,比较了两类结构模型:Bernal-Polk模型和微晶模型。对比非晶合金和它们的相应晶相的行为得知,这类非晶合金中不存在微晶近程序,Bernal-Polk模型对描述TM-M类非晶合金的微观结构优于微晶模型。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常压至770kbar压力范围内,非晶Co_(3c)B(2c)合金所形成的结晶相的结构,并与Fc-B非晶合金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8.
我们用两种不同直径球的无规密堆计算机模型模拟了Ni_(64)B_(36)金属玻璃的结构,计算了模型的简约部分径向分布函数、角分布函数及均匀度,对结构的化学短程序进行了讨论,我们的计算结果表明,在过渡金属-类金属型(TM-M)的非晶态合金中,类金属原子的相对分布是结构中化学短程序的重要特征,这一特征可以用M-M原子的部分径向分布函数中第二峰的第一个分裂次峰的位置r_c来表征。  相似文献   

9.
单个地利用非晶物质对X射线、中子和电子的相干散射,可以计算其原子、电子或分子密度全径向分布函数(RDF),也可以同时利用这三种射线的干涉函数求解偏径向分布函数(P-RDF),以获得更精细的结构信息. 作者已报道了一个根据广角度X射线数据计算全径向分布函数的通用计算机程序[1](此程序已修改移置到通用的IBM-PC微机上).阚香兰等人[2]介绍了一个用 BASIC 语言编写的根据电子衍射数据计算非晶高聚物径向分布函数(RDF)的程序.本文简要介绍我们在IBM-PC 微机上用FORTRAN 语言(绘图程序用BASIC 语言)编写的根据中子散射数据计算各…  相似文献   

10.
在80—380K之间对(Fe_(1-x)Cr_x)_(84)B_(16)(x=0.01—0.46)非晶态合金的绝对热电势S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磁性非晶合金的S(T)行为并不都是非线性并有一个浅的极小。少量Cr(x≤0.05)的加入使S的绝对值减小,并使S(T)的极小消失;当Cr含量较多时,样品磁性变弱,S(T)从典型的磁性非晶合金的非线性行为过渡到接近于非磁性非晶合金的线性行为。对x=0.15,0.25的样品,其居里点正落在我们测量的温度范围内,经过仔细的测量,在居里点T_c附近没有看到S的反常。  相似文献   

11.
金龙焕  常龙存 《物理学报》1980,29(10):1275-1282
用X射线衍射方法分析非晶态合金Fe5Co70Si15B10,Fe78Si1OB12和Fe80B20的结构,由测得的衍射强度数据计算了这些合金的结构因子和径向分布函数(RDF)。为得到二元非晶合金Fe80B20的部分径向分布函数(PRDF),用两个高斯型函数之和弥合Fe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2.
本工作用X射线衍射技术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和内耗测量等手段研究金属-类金属非晶态合金Pd_(80)Si_(20)和Pd_(77.5)Cu_6Si_(16.5)中子辐照前后的微观结构变化。结果表明,辐照在两种样品的对关联函数g(r)以及径向分布函数RDF(r)上都引起明显的变化;辐照后样品的晶化温度和晶化热有所提高,结构变得更加无序,Pd_(80)Si_(20)非晶态合金的内耗在T相似文献   

13.
李哲夫  贾彦彦  刘仁多  徐玉海  王光宏  夏晓彬 《物理学报》2017,66(22):226101-226101
Sm_2Co_(17)型永磁合金大量使用在上海同步辐射光源储存环的永磁型波荡器上,在受到长期辐照后会发生磁性能损失的现象,进而影响同步辐射光的品质.为了探索其潜在的微观机理,本文首先对Sm_2Co_(17)型永磁合金所处混合辐射场的粒子及相关物理量进行了计算分析,确定引发磁性能损失的主要粒子是中子.然后采用Ar离子模拟中子辐照损伤的方法对其进行辐照,采用透射电镜对其辐照前后的微观形貌及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探讨,采用振动样品磁强计对永磁合金辐照前后的饱和磁化强度进行了分析对比,并讨论了微观结构演化与宏观磁性能变化的联系.结果表明,Ar离子辐照后Sm_2Co_(17)型永磁合金饱和磁化强度的不可逆损失与微观结构变化有直接的关系,其2:17相从单晶结构转变为非晶结构是造成其磁性能损失可能的微观机制.  相似文献   

14.
我们采用简化了的X射线异常色散的方法测定了二元非晶合金Fe_(82)B_(18)的偏径向分布函数(PDF)。样品为10mm宽及0.038mm厚的薄带。采用单色化了的Mo、Cu及Co辐射。测定了三条相应的径向分布函数(RDF)的曲线。然后在逆付立叶变换之后对于Cu及Co辐射干涉函数S(K)可在K值增加的方向稍加延拓。而对于Mo辐射S(K)可在K值减小的方向稍加延拓,因此Cu及Co辐射的S(K)可与Mo辐射的S(K)在同样的K值区域内对应。在计算非晶二元合金Fe_(82)B_(12)的PDF时忽略了B-B原子对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用Mossbauer谱分析方法研究了配料原子比为Fe_(70)B_(30),Fe_(55)B_(45)和Fe_(30)B_(70)各样品经机械合金化所形成的合金相的结构特点及其非晶相在退火过程中的转变。揭示出此类非晶相与相应的Fe-B化合物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高熵合金突破了传统合金的组成框架,呈现出独特而优越的力学性能.然而,作为合金家族近年来出现的新成员,高熵合金的潜在变形机制亟需进一步揭示.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纳米孪晶Cr_(26)Mn_(20)Fe_(20)Co_(20)Ni_(14)高熵合金在拉伸载荷下的力学性能,从原子水平揭示了孪晶界对纳米孪晶Cr_(26)Mn_(20)Fe_(20)Co_(20)Ni_(14)高熵合金变形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纳米孪晶Cr_(26)Mn_(20)Fe_(20)Co_(20)Ni_(14)高熵合金的屈服强度随着孪晶界间距的减小而增大,呈现Hall-Petch关系.然而,孪晶界间距存在一个临界值,使得高熵合金的屈服强度在该值前后对孪晶界间距的敏感度发生了明显改变.研究指出,随着孪晶界间距的减小,纳米孪晶Cr_(26)Mn_(20)Fe_(20)Co_(20)Ni_(14)高熵合金的变形机制发生了从以位错滑移主导到以非晶化相变为主的转变.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设计和制备高性能的高熵合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用四端引线法测量了Fe_(100-x)B_x(12≤x≤24)、(Fe_(1-x)Co_x)_(84)B_(16)(0.02≤x≤0.08)和(Fe_(1-x)Ni_x)_(84)B_(16)(0.02≤x≤0.08)非晶态合金的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实验结果得到,这三个非晶态合金系列在低温区都呈现出电阻率极小,极小值的温度T_(min)都在20K以下。电阻率极小的出现认为是类Kondo效应的贡献。在T>T_(min)温区,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用推广的Ziman理论作了解释。  相似文献   

18.
侯志鹏  苏峰  王文全 《物理学报》2014,63(8):87501-087501
通过在Co_(82)Zr_(18)合金中添加过渡族元素Cr的方法,利用快淬工艺,制备出了Co_(82-x)Zr_(18)Cr_x(x=0,2,3,4)快淬合金薄带,利用磁性测量、X光衍射、热磁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磁性能、相组成、微结构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Co_(82)Zr_(18)合金中添加少量的Cr可以使其矫顽力(iHc)显著提高,其中,Co_(79)Zr_(18)Cr_3快淬薄带经600℃退火处理后iHc=6.5 kOe.相分析发现,600℃退火后的Co_(79)Zr_(18)Cr_3快淬薄带由单一Co_(11)Zr_2相组成,Cr原子进入到了Co_(11)Zr_2相的晶格之中替换了原子半径相对较小的Co原子,这导致了Co_(11)Zr_2居里温度(T_C)的降低却使其磁晶各向异性场(Ha)显著提高;另一方面,通过微结构研究发现,未退火的Co_(79)Zr_(18)Cr_3快淬薄带由50—80 nm的等轴晶粒组成,经600℃退火后,其晶粒形态并未发生改变然而晶粒尺寸却增长到400—500nm。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计算机制作的模拟Ni_(64)B_(36)非晶态合金的结构模型作为初始位形,分别在自由边界、固定边界、周期边界和准动态平衡边界条件下,用不同于以往的松弛方法进行了能量极小化计算。通过分析和对比松弛前后各模型的各种结构参数的变化,讨论了各类边界条件对松弛模型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利用单辊方法制备的非晶Nd_3Fe_(81)B_(16)合金的晶化及其对磁性和Mossbauer谱的影响。发现在非晶Fe_(81)B_(19)合金中用3at%Nd取代B,使非晶Fe_(81)B_(19)合金的晶化温度提高88℃。在适当的退火条件下晶化后样品在室温下的磁性是:σ_2=189emu/g,σ_r/σ_5=0.7,_iH_c=2.15kOe,B_r≈12kG,_bH_c=2kOe,(BH)_(max)≈8MGOe。与目前广泛使用的六角铁氧体相比,_bH_c相近,但B_r和(BH)_(max)远比六角铁氧体高。这种材料仅含有少量的Nd,因此可能开发为一种新的廉价永磁材料。本文对少量Nd的添加对非晶FeB合金的晶化温度,磁性和Mossbauer谱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初步探讨了高矫顽力的来源,认为它的磁化和反磁化过程可以用畴壁钉扎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