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报道了痕量砷在玻璃态石墨电极为基体的金膜电极上的阳极溶出伏安法,在1M硫酸介质中,于+0.20V左右得到一个砷的溶出峰,峰高与砷的浓度在1.0×10-9M~6.0×10-6M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定量下限达1.0×10-9M,相当于0.075ppb,比DDC银法灵敏度高出200多倍.本文并用三角波周期伏安法观察了电极反应过程,证明电极反应属不可逆反应.此外认为砷在电极上的浓集是由于形成了砷-金的金属间化合物.  相似文献   

2.
膨胀石墨电极的制备及用于色氨酸电化学检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化学氧化法制备了膨胀石墨,再以石蜡作为粘合剂制备了膨胀石墨电极,该电极兼备电化学传感器和富集待测物分子,缩短传质过程时间的特点.优化了测定条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种直接测定色氨酸的电分析方法.结果表明:在0.02~0.12 mmol/L范围内,电极响应与色氨酸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0×10-7 mol/L,RSD为2.4%.该电极具有良好的选择性,除酪氨酸外,浓度高达5.0 mmol/L (色氨酸浓度的100倍)的其它8种氨基酸在电极上均没有可测的响应.用该电极测定了医用氨基酸注射液中色氨酸的含量,结果与标称值相符.对色氨酸在膨胀石墨电极表面的富集原因和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砷的化合物具有强烈的毒性,水质分析中对于砷的水质标准有严格的限量,国内外饮水和地面水中砷的水质标准限度为10~50ppb,因此,要求有灵敏的测定水中痕量砷的方法。极谱法测定痕量砷已有一些报导。极谱催化波和示波极谱法能测定砷近ppb级,目前,用金电极的脉冲极谱溶出法测定砷的灵敏度检测下限甚至达0.02ppb,但金电极的制备有一定的技术要求,铜膜电极普通极谱溶出  相似文献   

4.
金膜电极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痕量砷已有报道,但铜、锑、铋存在严重干扰。本文采用Nafion修饰电极同位镀金膜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痕量砷,大大提高了其选择性,铜、锑、铋分别为砷含量的6倍,3倍和6.5倍以下时,不干扰测定;测定灵敏度也较同位镀金膜电极时高。本法应用于标钢和黄河底泥中砷含量的测定,均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5.
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砷已有一些报道,最合适的工作电极是金电极,但金电极的制备技术要求较高,使用时电极处理也较复杂。Daris等用预镀金膜电极测定砷以及彭图治等用同电位镀金阳极溶出法在1N硫酸中测定砷都存在一些缺点。我们用同电位镀金法比较了砷在盐酸、硫酸、硝酸、高氯酸以及氯化铵等溶液中的溶出峰和重现性,在1N硝酸和高氯酸中砷的溶出峰较宽,灵敏度也较低,1N盐酸或0.5N氯化铵(pH3—4)比硫酸更  相似文献   

6.
基于鲁米诺的电聚合效应和该聚合物与镍离子的配位效应,利用层层自组装技术,聚鲁米诺-镍(Ⅱ)复合膜可以层层修饰在石墨电极表面。与电聚合修饰电极相比,氢氯噻嗪在该修饰石墨电极上能够更强烈地增敏鲁米诺弱电化学发光信号。据此,建立了一种高灵敏测定氢氯噻嗪的电化学发光分析新方法,同时也提出了利用自组装膜修饰电极改善电极表面电化学发光微环境从而提高其分析特性的新思路。该方法测定氢氯噻嗪的检出限为3.0×10-6g/L,线性范围为7.0×10-6~3.0×10-3g/L,相对标准偏差为2.3%(n=9)。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金-钯双金属纳米颗粒修饰电极测定痕量砷的阳极溶出伏安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高分辨透射电镜及循环伏安法对颗粒的结构和电化学特性进行表征。采用方波伏安法测定三价砷,探讨了富集电位和方波伏安参数如频率、增幅、波幅以及干扰离子等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金-钯双金属纳米颗粒呈壳-核结构;砷在0.30 V出现灵敏的阳极溶出伏安峰,峰电流与砷质量浓度在0.5~20μ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15μg/L;所制备的修饰电极重现性好,可用于三价砷的重复测定。共存离子Cu(Ⅱ)会影响三价砷的测定,而Pb(Ⅱ)、Cd(Ⅱ)、Zn(Ⅱ)等离子的存在对测定结果无影响。  相似文献   

8.
设计了一种由2个石墨电极短路相连组成工作电极的新的电化学池装置.操作时首先通过外力按压使极少量固体微粒粘附在其中一个石墨电极表面上,然后在溶液存在下将微粒夹紧并固定在2个石墨电极表面之间进行电化学测定.电化学转化过程中生成的可溶性物质被封闭在2个石墨电极表面之间而得到测定.用该技术对钯沉积在氧化铝上而组成的催化剂的电化学行为以及黄铁矿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兼具可电解粘合剂碳糊电极和固体微粒伏安法(voltammetry of microparticles)技术的优点而避免了各自的缺点:即不使用粘合剂,从而消除了粘合剂中杂质产生的氧化或还原电流的影响;可测定电化学转化过程中生成的可溶性物质;分辨率好、易于操作.  相似文献   

9.
在铜或硒存在下利用悬汞电极阴极溶出测定砷已见报道,但使用玻碳电极进行砷的测定尚属少见。砷的阳极溶出法因汞电极中汞的氧化干扰而无法进行。本实验采用就地镀铜玻碳电极作工作电极成功地进行砷的阳极溶出法测定。 (一)操作步骤加入适量的砷、铜及硫酸溶液到50ml容量瓶中使砷的最终浓度为1.0×10~(-7)mol/L-9.0×10~(-6)mol/L,铜(Ⅱ)为4.0×10~(-6)mol/L,硫酸为0.6mol/L。将溶液转入石英电解池中,通氮除氧5min,在-0.60V沉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以镀金玻碳电极为工作电极的计时电位溶出法测定中药材中砷的含量。选择富集电位为-0.40 V,溶出底液为2.5 mol.L-1硝酸,在+0.13 V(vs.SCE)电位处获得一灵敏的砷(Ⅲ)的二次微分电位溶出峰,且该溶出峰的峰高与砷的质量浓度在2.0~10.0μg.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S/N)为1.0μg.L-1。方法用于中药材金银花和田七中痕量砷的测定,回收率分别为96.7%和107.1%。  相似文献   

11.
砷及其化合物有毒并且是致癌物质,水及某些生物链中砷的含量是环境监测中不可缺少的指标。砷也是寻找某些矿物的指示元素。因此,建立准确、快速、灵敏的痕量砷的分析方法是十分必要的。作为测定砷的方法主要有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原子荧光光谱法。在原子荧光法中光源必须应用无电极放电灯,而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则可应用无电极放电灯或空心阴极灯。据文献介绍,无电极放电灯具有比空心阴极灯更高的强度、较好的原子吸收灵敏度和线性,但稳定性不如空心阴极灯,寿命比较短,且需要专用的电源。因此有时还必须应用空心阴极灯。砷导电性差、性脆,在常压下加热只升华而不熔化,这给砷阴极的制作带  相似文献   

12.
近来,曾报导利用在电极上共沉积生成金属间化合物的作用来提高电化学溶出伏安法的灵敏度和选择性。硒与铜或碲与铜共沉积于铂电极和石墨电极上能生成二元金属间化合物,在悬汞电极上这两对元素也存在共沉积现象并且已用于测定硒或硒与碲。我们研究了在酸性氯化铵-硫酸铵底液中,硒、碲在汞电极上与铜的共沉积作用,认为于-0.25和-0.5伏电解时硒与铜生成两种不同组成的二元金  相似文献   

13.
对于碘化物在铂电极和热解石墨电极上的氧化行为,玻碳电极上的计时电位法均已进行了研究。锌焙烧矿中微量银的分析常采用火试金法或原子吸收光谱法,但测定值后者常高于前者。电流滴定有较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以铂电极为指示电极电流滴定半导体材料银-镓-硫中的银已有报导。我们探讨了碘化物在旋转玻碳电极上的氧化波,并应用于锌焙烧矿中微量银的电流滴定,采用氟化铵和EDTA掩蔽干扰元素,矿样可不经分离直接滴定,方法简便。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一种测定砷及其氯化物中痕量硫的灵敏方法。此法采用了高效还原系统,用S~(2-) 选择电极和电子计算机研究了该系统的还原动态,证明这种系统能使HI还原剂效率较传统装置高10倍。检测方法采用作者过去研究的阴极解脱伏安法.砷及三氯化砷中硫的检出限分别为0.05和0.005微克/克。  相似文献   

15.
目前电位溶出法常用的工作电极为汞膜电极,常用的氧化剂为溶解氧或汞(Ⅱ)和铬(Ⅵ)。在伏安溶出法中,采用金膜电极仅用于碲、砷、汞、锗等离子的测定,在电位溶出法中也有报导,但就地镀金膜电极电位溶出法尚未见记载。我们经过研究,成功地采用就地镀金的金膜电极对铜、铋、锑、铅进行了测定,蓝对该方法的机理进行了定量推导和探讨。本文进一步用就地镀金膜电极对锡进行了测定,溶液中的Sn(Ⅳ)和Sn(Ⅱ)首先被还原富集于金膜  相似文献   

16.
为适应大批量试样的分析,发挥离子选择电极直接电位法的快速、简便及相对稳定的优点,确定用含氧酸分解试样,在碘化钾、二氯化锡的稀硫酸介质中用锌粒还原,使砷呈氢化砷与其它杂质分离,采用含已知量的硝酸银的标准溶液与硝酸钾的混合溶液吸收,用银离子电极测定银量减少间接确定试样中砷的含量。  相似文献   

17.
砷的催化极潜测定虽有文献报导,但实际应用于矿石分析的尚不多见。作者在试验研究碲(Ⅳ)-碘化钾-硫酸体系中砷的催化波的基础上,拟定了锌精矿中砷的催化示波极谱测定方法。该方法不经分离,利用 EDTA 络合多种共存离子,可测定0.0x%~2%的砷,方法简便快速,获得了满意的结果。在 JP-1A 型示波极谱仪上,以滴汞电极为指示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试验研究砷的催化波的结果表明;在4.32N H_2SO_4-4.8微克/毫升 Te(Ⅳ)-0.16N KI-0.001%动物胶底液中,砷呈现一  相似文献   

18.
负载茜素红S的纳米磁性碳粉修饰电极测定牛白蛋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于巧玲  李建平 《分析化学》2006,34(2):247-250
采用化学沉积法在纳米碳粉上合成磁性Fe3O4颗粒,纳米碳粉吸附茜素红S后通过磁力附着在石墨电极上,制成了负载茜素红S的纳米磁性碳粉修饰电极。研究了该电极在0.014 mol/L H2SO4-0.2 mol/L KC l溶液中对ARS-牛白蛋白的电还原作用,考察了多种实验条件对峰电流的影响。在-0.45 V电位下,牛白蛋白浓度在1.5×10-8~9×10-7mol/L范围内与线性扫描伏安法还原电流成反比,从而实现对牛白蛋白的测定,并初步研究了电化学反应机理。此方法制成的磁性纳米颗粒修饰电极集分离、富集、测定和更新于一体,具有更新方便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用循环伏安法在石墨电极和ITO导电玻璃上制备了藏红T聚合物薄膜修饰电极,研究了电聚合过程及循环伏安性质.聚藏红T膜修饰石墨电极在pH 6.81的PBS中循环扫描,有两对氧化还原峰,峰电位分别为Ep,a(P1)=-0.5 V,Ep,c(P1)=-0.575 V,Ep,a(P2)=-0.36 V,Ep,c(P2)=-0.425 V,而且聚合物较稳定.测定了聚藏红T膜的可见光谱性质.实验表明,聚藏红T膜修饰电极对多巴胺有明显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丝素膜修饰电极pH电荷选择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丝素膜的带电特性,其等电点在pH4.5附近,利用丝系膜在等电点前后的两性荷电特性和电荷之间的静电作用,研制了丝素膜修饰石墨电极,多巴胺在膜中的表观扩散系数为2.65×10^-7cm^2/s,其电极反应异相电子转移速率常数为8.9×10^-6cm/s,电极用于神经递质类化合物体系的测定中,验证了此修饰电极的pH电荷选择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