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菲湼耳双面鏡是获得相干光源的一种装置,利用它可以演示光的干涉現象,我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普通窗用毛玻璃做成双面鏡,演示效果較好,茲介紹如下: 一、器材:6伏白熾灯泡,蓄电池,可調节的狹縫,双面鏡,放大鏡(可用显微鏡的目鏡)。二、双面鏡的制法:取一块窗用毛玻璃,裁成各长約8厘米、寬約3厘米的两片,将毛  相似文献   

2.
《物理》1955,(10)
关于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高級中學課本物理學第三册第四编光学内容提出兩點意見: (一)原書第155節212頁,講述放大鏡,其中有一段原文是:[放大鏡的作用,跟遠親眼所用的眼鏡的作用相似,就是幫助眼睛加强屈折光線的本領,使眼睛可以看清很近距離的物体,通常所用的放大鏡,它的焦距是在10厘米和1厘米之間,相当於2.5倍到25倍的放大率]。我认為放大鏡的作用,是造成一放大虚像在距眼的25厘米处,使眼能將小的物体观察清楚,至於遠视眼眼鏡的作用,是增强眼球聚光  相似文献   

3.
關於化学电源的理論及電解这一部分教材,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是较為抽象的教材之一。為了使電子及離子的運動等问題获得形象化,我們設計了並製造了電池電解原理示意教学板(簡稱電池电解原理示教板)。由於本學期利用這種示教板进行教学,教学效果比過去有顯著的提高。玆將示教板製造情况、使用方法及改進意见分述於後,供同志們教學時參考及共同研究改進。一、製法 1.溶液槽剖面形象: 示教板(見圖1)表示溶液槽一部分的剖面。 a是170厘米(長)×100厘米(寬)×1.5厘米(厚)木板制成的底板。 a'是一條170厘米×1.5厘米×1.5厘米的  相似文献   

4.
十多年来我們在讲到高中三年級物理光学部分的“吸收光譜”时,因为沒有实驗配合,光凭教师的口述进行讲解,学生疑問较大。在这次教育革命运动中,由于教师們坚持政治掛帅,大干特干,經过多次实驗,終于用普通分光鏡观察到鈉的吸收光譜和太阳光譜。同学們看完实驗,反映較好。現将具体做法介紹如下,希同志們指正。  相似文献   

5.
当物理教師們讲授光學時,往往感觉到進行演示实驗的困难。事实也正是这样:很多光学实驗在暗室裹是看得清楚些,如果为了在講授的过程中同時進行演示实驗,往往要暫時放下黑窗簾,这就引起很多不便。其次,还有些实驗是从没被人想到要到課室去演示的,因而那些儀器的裝置只適於个別观察。这就带給我們現在大班上課時演示的困难。这些困难可以依循下述兩条途徑進行解决:第一,改進演示儀器的裝置和表演方法,以增進所要表演的物理現象的亮度和大小,使这些現象在课室被正常照明時依然能被全班學生見到。第二,对於某些只能由个別学生逐一用自己的眼睛進行观察的实驗,則设法設計一些簡單的代用儀器分發給学生。这些儀器如果確是如此的简單易製,以致可能大量製造並分發給学生每人一件的話,也可以達到全班一次  相似文献   

6.
在通常使用迈克耳逊干涉仪的时候,由于一般所用光束的会聚程度不大,同时干涉仪本身的各部件的线度也很小,因而干涉场所包容的范围是很狹窄的。在这种情况下,如在一般的学校里所作的那样,只能由个別的学生逐一的去观察这一现象,见图1。我們能不能在較多的学生面前表演这一干涉現象呢?事实說明是可以的。如果我們设法让光束以較大的会聚程度投射到干涉仪上,并且使用較强的光源,那么当光束由干涉仪的两个鏡  相似文献   

7.
黄昆 《物理》1954,(12)
不以磁極概念為根據來講電磁學,是蘇聯電磁學教學内容中的一個重要的特點。在蘇聯的大學普通物理教學大綱中以及在福里斯、季莫列娃的普通物理學、巴巴列克西的物理學教程等參考書中,論述電磁現象都不是從磁極的概念開始的。關於這一點它們和资本主義國家的書籍相比較,優越性是十分突出的。在资本主義國家的書籍中,我們也能够找到不從磁極出發來講電磁現象的例子,但是它們和蘇聯的書(特别是福里斯、季莫列娃的書)相比,就有根本的區别。這是因為资本主義國家的書在問題上並沒有明確的目的性,在全部的表述上和處理問題的方法上並没有重視如何正確地認識磁性的本質這一根本問題。  相似文献   

8.
作為準確的测定,物理光學的实驗往往需要较精密的仪器在暗室里進行;但如僅僅作為給与學生初步的感性知識以有助於接受物理光学的理論,我們是能够利用一些簡單的器材在不需要改變课室的正常受光的條件下,在白书讲课的過程中進行一些必要的實驗的。下面是幾個只需要用少數簡單的器材便可裝置起來並曾在課室中作過的實驗,由於设備简單,因而能讓每一学生自己參与這些實驗。 1.等倾干涉條紋: 每四、五個學生发給一個戴玻璃罩的家用煤油燈,另外每一個学生單獨的各发給他們一片生物實驗室中常用的顯微鏡上的载物薄玻璃片和一張同大小的黑紙。在燈內不裝煤油而代  相似文献   

9.
在液體導電和法拉第定律的教學中使學生形成基本電荷的概念,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現用教科書,和現在許多教師的教學工作中所用的講叙法拉弟第二定律的方法,是有着重大的缺點的。這些缺點如下。 1.我們知道,在中學化學課程中已經多年沒有化學當量這一概念了。但是在物理教科書中叙述法拉弟第二定律中,沒有任何事先解釋  相似文献   

10.
红外光的发現(1800年)到今年已經有一百六十年了。它的被发现是由于它有显著的热效应。但是在它被发現后的三十年間,人們对紅外光的认識却很少进展,仅知道它服从簡单的光学定律,这主要是由于沒有好的測量热效应的方法。当时除掉簡单的水銀温度計外,別无更好的測量仪器。直到1830年,发明測量小溫度差的溫  相似文献   

11.
金屬電子論     
良好的导电性和導熱性是金属的特征,这是有所区别于其他的幾种固体的(如鹽類的晶体、共價晶体和分子晶体),金屬还有其它的特征如金屬光澤,顯著的範性等。固態的金屬是由金屬原子所集合成的晶体,其原子排列在有規則的點陣之上根據X射线分析,我們知道金属的点阵可以是面心立方体、体心立方体和六角柱体等。原子结合成金屬晶体主要是依靠原子外层的價電子和部分的內层電子。在通常的情况下,这些價電子完全脱離每個原子而離化,自由地在整個晶体点陣中活动,而构成金屬中的自由電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它們可以產生電流,在有温度陡度存在時,它們可以造成導热的現象。在本世紀之初,根據自由電子的概念和經典物  相似文献   

12.
中學物理教学大綱(草案)指出:“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顯然,學生的实驗和教師的演示,在物理教學中佔極其重要的地位。教師的講解,必須配合必要的演示,大綱中所規定的學生應作的实驗必須完成,次數不應减少??我們通過了物理教學大綱(草案)和蘇聯先進教育理論的学习,认識到以觀察和实验為基礎的教學,不但使學生能够了解教材内容的實際意義,並且能培養學生對觀察和研究問題具有正確態度和方法。除此以外,做好講授、演示實驗、和學生实驗的適當配合,学生接受物理知識也會容易一些,獲得的知識也會更加鞏固。下面是我們進行這一項工作的初步體會,希望同志們予以指正。  相似文献   

13.
徐行 《物理》1955,(12)
幾年來,与大學一年級学生的接觸,使我們得到这样一个结论,那就是我們党与政府所採取的提高教育質量,贯彻全面發展的方針已經收到很大的成效。中学教育质量确是逐年提高的,这具体反映在大学一年級新生的水平上,那是很明顯地逐年提高的。我們在这里所說的,不僅限於入学成績的提高,而更重要的,是指入学後所遇見的困难減少了。但是,目前还远不能說,中学教育質量已經提高到差不多的地步了,不是每一个从中学升入大学的学生的水平,已經完全滿足高等学校教学的要求。为了在提高中学教育質量的鬥爭中,只我們一份应尽的責任,我們願意把我們在教学过程中,与大学一年級学生接觸的实际体会,提出來供同志們参考。我們是教物理  相似文献   

14.
在學生學習物理的過程中,常常表現出許多對於物理知識的形式主義的了解。例如,學生在回答問题時能够很熟練的背誦出教科書中的關於物理概念和定律的詞句,但是對它們的意義的了解却非常不够,或者很不透澈。學生能够寫出物理定律的公式,但不能很好地運用它們來解決實際問題。讓我們舉幾個例子來說明一下這個問題吧。高中一年級的學生當學完了牛頓第三運動律後,由於教師的强調,都知道作用和反作用是分別作用在不同的物體上,可是,在他們碰到實際問題時卻忘掉了這一點。例如,當回答‘人為什麼能够跳高’這一問題時,有不少學生是按照如下的理解回答的:‘當人在地面上站着  相似文献   

15.
奇異粒子     
对于沒有专門知識的人說来,基本粒子世界是十分奇异的。因为,在原子核里和在基本粒子的相互作用中出現了这样一些自然規律,它們在能为我們知觉直接感知的宏观世界里是不一定涉及到的。然而,对于那些在自己的研究工作中已經习慣了实际应用微观世界規律的物理学家們,这些規律就不是奇怪的。不久前发現了一些基本粒子,如果物理学家自己都把它們称为“奇异粒子”,这些粒子該会具有多么不平常的性貭啊!基本粒子的这些性貭是很难用通俗的話来讲明白的,但是本文打算尝試一下。  相似文献   

16.
在我們这个時代里,原子物理學在日常生活中的重大意义愈來愈顯著。天然的和人工製备的放射性元素日益廣泛地用於医学和生物學,帶电粒子的加速器成为高等學校的设备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苏联,世界上第一座原子电力站已經建成,並在勝利地工作着。面臨着科学和技术思想的这些成就,面臨着原子論的这些迅速的勝利,有時看起來好像是这一切都幾乎是突然發生的,是毫无準备的,完全意料不到的。当然,事实並不是如此。实际上,由最初的一些模糊的猜測,抽象的理論和彼此矛盾的实驗。过渡到实际的結果和技術上的成就,是經过了全世界兩三代的学者幾十年緊張和忘我的劳動而後才得到的。其实,科學家們最初接觸到与原子核物理  相似文献   

17.
‘抛體運動’是生活經驗中常接觸到的一種運動形式,但是在中學物理教學中指導學生進行這一課題的學習卻是比較困難的。現用課本把‘拋體運動’放在運動定律和運動的合成之後進行教學,是有其深長的意義的。但是叙述稍嫌簡略,因此在教學時,怎樣掌握教學大綱的精神,既不能把這一部分教材輕易地忽略過去,又要防止形式主義地向學生介紹空洞的結論,並須避免超出高一學生的智力範圍與數學水平而引用艱深的數學公式,這許多問題都是值得研究的。這裏我們提出我們對進行這一課題教學的幾點意見,請同志們指正。(一) 首先說明我們對於‘拋體運動’在高一物理教材中所處地位的認識,和根據這些認識而確定的教學要求。‘拋體運動’是在講過  相似文献   

18.
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物理學”第三册84頁上叙述了一個實驗,用來說明離子在電場作用下的移動軌跡。它的作法如下:如圖,在一張長方形濾紙上塗以硫酸鈉溶液和酚酞溶液,並把紙放到玻璃板上,然後在紙上放一條被苛性鈉溶液浸過的白線。如果在這條線的兩邊和線距離相等的地方,在紙上放兩個電極並 通以電流,苛性鈉的氫氧根離子(OH~-)向陽極移動,在它通過的路程上便出現了深紅的顏色。我們仿做這個實驗時,曾經失敗過;但經過了研究和改進,多次實驗的結果,證明上面  相似文献   

19.
建築聲學成為一門較有系統的科学至多也不过三十年,可是現在已經成為聲學中一個主要的部门。它的内容是不斷的在充實和發展着。由於这門科学所研究的對象是关於設計和處理為各種不同使用目的的建築物的聲學問題,因此牽涉到的理論智識和工程技術是相當廣泛的,例如聲學、電子学、建築和電訊工程、音樂原理和欣賞、語言學和语音学,以及生理學等等。很明顯的,這門科学的推動需要掌握上述这些智識的?覀兊呐献?但是從這门科学的發展歷史來看,我們不得不承認物理工作者在這方面所起的主導作用。  相似文献   

20.
光柵的衍射現象是一個比較復雜的问题。这個問題的講述,不僅是在中學、就是在大學都要遭遇到相當的困難。教材的內容繁、授課的時間短,是發生困難的主要原因。所以同學們学完以後,還經常感覺到許多的問題未能解决。本文特依據一般光学書籍上的材料加以整理,以備希望作進一步学習的同志們參考。根據我個人的、很不成熟的教學經驗,認为在講述干涉和衍射前,有幾個基本的物理概念(例如光程差和相干光源等)必須先使同學們徹底瞭解,因此本文的第一段就對於這些概念作一番较为深入的说明;干涉和狭糢的衍射是光柵衍射的基礎,所以在二、三兩段分别作了一個簡单的介紹;光栅方程和光柵衍射條紋的强度公式是光栅衍射现象的兩個主要問題,本文所討论的對象也只限於這兩方面,將在第四段内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