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玉峰 《化学教育》2013,34(3):55+57
针对中学化学溴乙烷消去反应演示实验教学存在实验条件下反应复杂、演示实验反应方程式的表达与事实不符、实验现象易误导学生3个方面的问题,阐述了由于中学生思维方式和知识水平的局限,中学化学中溴乙烷消去反应内容的教学不宜采用演示实验。  相似文献   

2.
本章演示实验有十几个,着重树立学生对“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概念。其中如溴的扩散、高锰酸钾的扩散都是给予学生“物质由分子构成”初步认识的重要演示。初中化学以原子分子论为中心,所以本章的演示实验要求教师们一定作得清楚正确,以便给以后各章的学习打下基础。这些演示都是初次给学生们看,所以应该在进行演示之先要把仪器的名称,使用的试剂以及演示的目的一一简单地告诉学生;并应对使用的仪器是否明亮光洁,试剂的质量是否合适课前加以检查,即使授课多年的教师也应仔细地准备。此外,对於演示实验的布置必须能达到在演示进行中,使学生们看得清楚;同时把观察的现象随时加以分析,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制备了活性硅胶和硅胶负载溴,研究了乙烯与硅胶负载溴的加成反应,发现硅胶负载溴可较好演示该实验。我们进行了活性硅胶的循环使用实验,发现循环使用5次后,仍能得到不错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溴苯制取实验的绿色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液溴与苯在铁粉催化下的反应非常剧烈,反应容器的温度很高,常规条件下即使使用洗气瓶也仍然有大量溴蒸气以及苯蒸气溢出;另外,由于苯和液溴都易挥发,而试剂的取用以及产物的分离操作都是在敞口条件下进行的,也会不可避免地造成苯与溴的挥发泄漏,污染十分严重。因此,中学化学教师基本上都不做该演示实验了。笔者对此实验重新进行了绿色化设计,利用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粉针瓶和普通小药瓶做实验仪器,实现了实验过程的全封闭操作,解决了污染问题,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徐定华 《化学教育》1993,14(4):49-50
在中学化学教材中,乙烯和乙炔是被当作不饱和烃的典型代表物给予介绍的,而它们各自和溴的加成反应又是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化学性质之一。为此,教科书中既安排了乙烯和乙炔与溴加成的演示实验,又专门安排了内容相同的学生实验。  相似文献   

6.
1.有关原子-分子论的演示实验普通化学课堂实验,波洛西恩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第11页—17页。 (l)溴蒸气在空气和氢气中的扩散因为液态溴(沸点59℃)容易挥发,发出棕色的蒸气,所以能利用来说明气体的扩散。把溴置于不同密度的介质中(空气和氢气),能观察到溴蒸气的不同的扩散速度。 (2)氢气经过多孔筒的扩散这个实验能清楚地表明:气体系由经常处于运动状态的分子所组成,分子的运动速度随气体的种类而异,所取的气体密度愈小,运动速度愈大, (3)溶液中的扩散液体中分子运动的证据:把  相似文献   

7.
孙志宽 《化学教育》1987,8(6):48-48
高中化学(甲种本)第一册第24页和高中化学(乙种本)上册第18页都有“卤素各单质的活动性比较”的两个演示实验,用来说明氯能置换溴和碘及溴能置换碘。这两个实验操作并不复杂,效果一般也较明显,但教师必须在课前预备好新制的氯水和溴水,否则实验效果就有问题;同时,由于溴和碘在水中的溶解度小,所以只好选用汽油作溶剂才易于观察比较,这样所观察到的并不是单质的嗅和碘,而是它们的溶液。  相似文献   

8.
1问题的提出现行高二化学课本(人教版)中苯与溴反应的演示实验笔者发现存在以下问题:(1)实验时由于溴易挥发,有剧毒,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影响了师生健康。(2)反应不易控制。由于反应物和催化剂一次加入,反应比较剧烈,不易控制反应速率。(3)产品不易检验。生成的气体中混有一定量的溴蒸气,造成对HBr检验的干扰。鉴于此,笔者从师生身体健康和教学效果出发,对本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2实验用品2mL液溴,4mL苯,CCl4液体,AgNO3溶液,10%NaOH溶液,提拉式铁丝网,脱脂棉,20×200mm、18×180mm具支试管各1支,U型管,试管,橡皮塞等。3实验装置1苯和…  相似文献   

9.
在初中化学课程的全部教学中广泛进行实验,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使学生获得清楚、正确和巩固的化学知识,同时也奠定了学生的辩证唯物观点。现在来谈谈我们对演示实验的几点体会。希望同志们给以批评和指正。 (一)作演示实验时,为了使学生清楚了解各种现象的发生,向学生交代关于仪器的使用、装置技巧、名称、性能是很必要的。例:在实验室作制取大量或少量氢气、氧化-还原反应、制取蒸馏水、演示灭火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等实验时,我们为了使学生了解实验的装置和实验的全部过程,在实验室里放着同样的装置两套。一套是装配齐全,准备着演示实验用的;另一套是准备着向学生进行交代随时拆卸用的。这样作,能促使学生主动地观察所发生的现象。并且为学生掌握实验操作技术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1 教材中的消去实验及疑惑 溴乙烷的消去反应作为卤代烃重要的性质之一,是课堂教学不应回避的演示实验.以下是几种不同教材对该实验的处理情况:  相似文献   

11.
邓海燕 《化学教育》2022,43(15):95-97
设计了一个全新的电解水演示实验,将太阳能电池、电解水制氢、氢氧燃料电池一体化构成一个整体的演示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系统了解与氢相关联的储能用能技术和基于氢的洁净能源的开发和应用,激发学生利用化学知识服务于国家绿色发展理念的使命担当。  相似文献   

12.
胡正会 《化学教育》1995,16(10):42-43
最近,我校进行了自建校以来首次高中化学实验操作竞赛。中学化学教学大纲要求加强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以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知识、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  相似文献   

13.
王先锋 《化学教育》2013,34(9):62-63
从装置图中可以看出此实验存在以下不足:(1)所需仪器繁多且特殊,此装置看上去美观,笔者在装配时,很难找到两个小型分液漏斗,改常规大小的分液漏斗致使装置庞杂,操作不便,无法组织学生实验或探究性实验,据调查,许多学校甚至演示实验都不能正常开设。  相似文献   

14.
张登云 《化学教育》1980,1(4):41-42
氨氧化制硝酸的演示实验,对学生掌握氨氧化制硝酸的工业生产原理及观察催化剂的催化现象有良好作用。几年来,在多次演示实验中,我们对催化剂的选择、氨气浓度的控制以及实验装置等问题进行了一些摸索和改进,通过本演示实验,能使学生观察到氨氧化放热使催化剂烧红,生成的一氧化氮被氧化为红棕色的二氧化氮,二氧化氮被水吸收生成硝酸等非常鲜明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孙桂清 《化学教育》1991,12(4):32-33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而演示实验是化学教学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本文就化学演示实验的做法谈些浅见。一、演示实验的目的和要求一定要明确,教者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并交待给学生,演示前要做到:1.向学生说明演示的题目;2.向学生简要介绍实验装置;3.指出要求学生注意观察的部分;4.强调注意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钠在氯气里燃烧的演示实验,是一个最好的例子说明氯气的化学性质是非常活泼的,它和金属能够起化合反应,同时放出大量的热,这个实验又能说明物质燃烧新的概念。因此钠在氯气里的燃烧是一个最有价值的演示实验,由于反应生成物是学生熟知的物质——食盐(2Na Cl_2=2NaCl)。这样演示实验可以使学生获得极深刻的印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演示实验,在化学课的课堂教学上,占着很重要的位置。如果演示能正确地完成,可以使学生获得正确而深刻的印象,容易掌握而牢记着科学知识。现在各中学所采用的高级中学化学课本,其中有许多演示实验,在演示时需特别注意的。这次我们在我校师资训练部的教学工作中,课前准备时,对这些实验,曾经集中力量,一一加以研究和试验,大部分已得到掌握实验的技术,能保证在课堂教学时,有把握地演示出满意的结果。现在把几个比较普通而重要的写出来,备教学时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刘继能 《化学教育》2015,36(7):65-67
利用2个注射器对空气成分测定的实验装置改进后,看起来很普通,但它的作用绝不平凡:具有巧、轻、便、安全、简易、实用等特点,不仅能快速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同时还可以做:如气体制取、萃取、分液等多个实验——一(“仪”)器多用.真正体现了实验仪器的多功能化,“用时短、现象明显、易于观察”的演示实验原则,符合实验的真实性和科学性要求,提高了化学演示实验的效率.  相似文献   

19.
以正溴丁烷的制备实验为教学案例,对有机化学实验短视频辅助实验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该种教学模式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实验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改善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李霖 《化学教育》1998,19(7):33-34
中学化学实验由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两部分组成,教师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提供示范,学生学会自己动手实验是中学化学实验的立足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