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在碱性水溶液中合成了一种对称双核桥联配合物(NH_4)_2[Ru(Cym)(L)]_2Cl_2·4H_2O (1)(Cym=对异丙基甲苯,H_2L=1,1-二甲基双胍)。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晶水数目由热重分析法得出。采用MTT法测定了其对4种人癌细胞系HepG-2、A549、Hela、MCF-7的细胞毒性,以临床用药顺铂为对照,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对HepG-2(肝细胞癌,HCC)的作用与顺铂相当。  相似文献   

2.
刘懿  牛淑云  金晶  陈亚东  于战  杨光第 《应用化学》2009,26(12):1439-1444
采用常规方法合成了3种Cr(Ⅲ)配合物:[Cr(en)2ox][Cr(en)(ox)2]•2H2O (1)、[Co(NH2NHCSNH2)3][Cr(ox)3]•7H2O (2)和Cr(acac)3 (3) (en=ethylenediamine, ox=oxalic acid, acac=acetylacetone)。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及表面光电压光谱(SPS)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通过SPS光谱对3种配合物的表面光电性能与其相应的UV-Vis吸收光谱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配合物在300~600 nm范围内均可呈现较好的光伏响应,而且测得的表面光电压光谱峰位置和紫外吸收光谱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3.
在溶剂热条件下制备了系列新配合物:[Cr2(tpc)2(HCOO)2(OH)2]·4H2O (1)、[Ba(tpc)2(H2O)2]n (2)、[Zn2(tpc)2(NO3)2]n (3)、[Pb(Htpc)(NO3)2]·2H2O (4)和[Rh(Htpc)Cl3]·CH3OH·H2O (5)(Htpc=2,2′∶6,2″-三联吡啶-4-羧酸)。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有机配体呈4种不同的配位方式;配合物1~5通过C—H…O/N氢键和π…π相互作用形成了新颖的超分子网络。研究了这些配合物的发光性能。在365 nm紫外辐射下,晶体2~5分别呈现绿色、蓝色...  相似文献   

4.
通过水热/溶剂热合成的方法制备了3个Zn(Ⅱ)/Co(Ⅱ)配合物{[Zn(H2L)(H2O)3]·H2O·0.5H4L}n(1)、{[Co(L)0.5(4,4'-bpy)]·0.5H2O}n(2)和{[Co(L)0.5(pbmb)(H2O)]·H2O}n(3)(H4L=5,5'-(hexane-1,6-diyl)-bis(oxy)diisophthalic acid,4,4'-bpy=4,4'-bipyridine,pbmb=1,1'-(1,3-propane)bis-(2-methylbenzimidazole))。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为一维链结构。2为拓扑符号为(64·7·8)(6·72)的三重穿插网络结构。3是拓扑符号为(4·62)(42·62·82)的(3,4)-连接的二维网络结构。配合物1呈现出较好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5.
两种具有氢键网络的Ni(Ⅱ)-咪唑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和磁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合成了两种配合物晶体[Ni(im)6](NO3)(OH)(H2O)4(Ⅰ)和[Ni(im)4(H2O)2][C6H4(COO)2](Ⅱ)(im=C3H4N2).晶体结构测定表明,晶体(Ⅰ)属于六方晶系,空间群P63/m,a=0.8985(10)nm,c=2.1002(4)nm,V=1.4685(4)nm3,Z=2,R=0.043,Rw=0.045.晶体(Ⅱ)属单斜晶系,空间群C2/c,a=2.2207(4)nm,b=0.7665(2)nm,c=1.6043(3)nm,β=120.60(3)°,V=2.3503(9)nm3,Z=4,R=0.056,Rw=0.079.两种配合物在结构上的突出特点是通过氢键形成了三维无限伸展的氢键电荷传递体系,对分子间电子传递有调节和促进作用,从而对晶体的磁性质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4种氮氧自由基桥联的五氟丙酸镍双核配合物[Ni(pfpr)2]2NITR·nH2O.对该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和热重-差热分析,测定了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电子顺磁共振和摩尔电导。讨论了配合物的结构,测量了[Ni(pfpr)2]2NITPhCl·4H2O和[Ni(pfpr)2]2NITPhOMe·4H2O的变温磁化率(4~300K),表明配合物具有非正规自旋态的Ni(Ⅱ)-Cu(Ⅱ)-Ni(Ⅱ)三核体系的磁行为。通过与理论公式拟合,得到交换积分J值分别为-152.8cm-1和-174.6cm-1,表明镍-自由基-镍之间有较强的反铁磁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水热方法合成了4种Sm3+配合物, 即{[SmZn(2,5-pdc)2(tp)0.5(H2O)]·2H2O}n(1), [Sm2Zn2(C6H5COO)10(Imh)2(H2O)2](2), {[Sm2(NO2C6H4COO)6(H2O)4]·H2O}n(3)和{[SmN(CH2COO)3(H2O)2]·H2O}n(4)[2,5-pdc=2,5-吡啶二羧酸根, tp=对苯二甲酸根, C6H5COO=苯甲酸根, Imh=咪唑, NO2C6H4COO=对硝基苯甲酸根, N(CH2COO)3=氨三乙酸根]. 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确定了其晶体结构. 在室温下测定了其红外光谱、 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以及在近红外区和可见区的发射光谱. 结果表明, 4种配合物在近红外区或可见区均出现Sm3+离子的特征发射. 这是形成配合物后, Zn-配体部分和配体对Sm3+离子发光的敏化作用所致. 此外, 讨论了不同有机配体或d过渡金属离子对Sm3+离子发光的影响, 并分析了配合物中Sm3+离子的近红外发射带位移、 劈裂和加宽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以5,6-苯并咪唑二酸(H3bidc)为有机配体, 在水热条件下通过控制反应温度得到了2个镁配合物[Mg(Hbidc)(H2O)4](1) 和 [Mg(Hbidc)(H2O)5]·4H2O(2). 通过单晶及粉末X 射线衍射、 红外光谱、 元素分析和热重分析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配合物1和2均为单核分子, 分别以不同的堆积方式通过氢键构筑成三维超分子结构. 值得注意的是, 配合物2的结构中捕获了由氢键连接的环状四聚体水簇(H2O)4. 配合物1和2的电荷布居分析结果与晶体结构的讨论一致. 此外, 固体荧光分析表明, 配合物1和2在室温下具有较强的蓝光发射.  相似文献   

9.
张力嫱  王莹 《合成化学》2019,27(2):109-113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一种新型的镍配合物{\[Ni(bipy)(H2O)4]·(H2Dhbs)2·(H2O)4}n(H2Dhbs=2,5-二羟基苯磺酸,bipy=4,4′-联吡啶),其结构和性能经FL, IR,元素分析,X-射线单晶衍射和TG表征。结果表明:bipy与镍离子配位,形成链状结构。H2Dhbs-配体没有参与配位,仅起平衡结构电荷的作用。在结构单元中,\[Ni(bipy)(H2O)4]2+, H2Dhbs-和自由水分子之间通过氢键连接。与配体相比,配合物的荧光发射峰发生了红移,最大发射峰位于464 nm,荧光寿命为2.081 7 ms。  相似文献   

10.
设计、合成了2种配合物:[Ca(Phen)(Nap)2]n(1)和[Mn2(Phen)2(Nap)4(H2O)](2)(Phen=菲咯啉,HNap=1-萘甲酸)。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X射线单晶衍射和热重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测定了配合物的激发光谱、发射光谱,以及配合物对人肺癌细胞(NCI-H460)、人乳腺癌细胞(MCF-7)、人肝癌细胞(HepG2)的体外抑制活性;利用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分光光度法研究了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配合物1、2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具有很好的镜像关系,且配合物2的斯托克斯位移大于配合物1;配合物对3种癌细胞都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但是2更优于1;配合物1和2与小牛胸腺DNA以静电作用发生沟面结合,结合常数分别为5.83×103和6.46×103L·mol-1。  相似文献   

11.
系列Co-M(M=Cd,Zn, Co)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光电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水热合成方法得到了3个Co-M配聚物: [CoCd(mal)2(H2O)4]n(1), [CoZn(mal)2(H2O)4]n(2) 和[Co2(mal)2(H2O)4]n(3)(mal=malonate). 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了各配聚物的结构. 3个配聚物都是由丙二酸构筑并具有2D层状结构, 通过氢键进一步将2D层网联成3D无限网络结构. 通过表面光电压谱(SPS)对3个配聚物的表面光电性能进行了重点研究, 并与其相应的UV-Vis吸收光谱进行了对比. 结果表明, 这3个配聚物在300~600 nm范围内均表现出正的光伏响应, 而且SPS和UV-Vis光谱之间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硫代烃基四氮杂卟啉2,3,7,8,12,13-六(甲硫基)-17,18-一(二噻英)四氮杂卟啉[H2Pz(dtn)(mt)6]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MPz(dtn)(mt)6,由元素分析、质谱、1HNMR、UV-Vis和IR光谱对其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循环伏安测试结果讨论了H2Pz(dtn)(mt)6的电化学性质,证明H2Pz(dtn)(mt)6的还原过程为单电子连续传输过程,属于CE机理.研究了H2Pz(dtn)(mt)6对正极材料MnO2在锂离子电池中的修饰作用.结果表明,H2Pz(dtn)(mt)6对改善锂离子电池的初始充放电容量和循环次数都有明显的增加.  相似文献   

13.
通过引入质子化的1,3-二(4-吡啶基)丙烷(1,3-dppH22+)和双(咪唑-1-甲基)苯(1,4-bixH22+)作为阳离子模板,采用水热反应,得到3种基于1,4-萘二膦酸(1,4-ndpaH4)配体的钴萘二膦酸配位聚合物:(1,3-dppH2)2[Co4(1,4-ndpa)(1,4-ndpaH)2(1,4-ndpaH2)]·6H2O (1)、(1,4-bixH2)0.5[Co(1,4-ndpaH)](2)和(1,4-bixH2)0.5[Co2(1,4-ndpaH)(1,4-ndpaH2)(H2O)2](3)。对配合物1~3分别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单晶X射线衍射、...  相似文献   

14.
合成和表征了4种新型配合物[Cu2(TPHA)(NO2-Phen)1](ClO1)2·H2O、[Cu2(TPHA)(Me-bpy)1](ClO1)2、[Mn2(TPHA)(NO2-Phen)1](ClO1)2·2H2O和[Mn2(TPHA)(Me-bpy)1](ClO1)2(TPHA:对苯二甲酸根阴离子;NO2-Phen:5-硝基-1,10-菲绕啉;Me-bpy:4,4'-二甲基-2,2'-联吡啶).测定了配合物的变温磁化率,并求出了交换积分J分别为-5.04、-6.52、-0.68及-0.73cm-1.  相似文献   

15.
Cu(Ⅱ)-家蚕丝素蛋白质配合物的配位结构和高次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家蚕丝素蛋白质在不同pH条件下经均相和不均相配位反应制备了Cu(Ⅱ)-丝素配合物,用可见光谱、电子自旋共振波谱(ESR)、X射线衍射(XRD)研究了其配位结构和高次结构.在碱性条件下(pH=10.60),丝素肽链主链的4个氮原子螯合Cu(Ⅱ)生成具有近似平面四方Cu(N)4结构的配合物;而在酸性条件下(pH=4.30,5.88),主要是丝素肽链的侧(端)基羧酸根键合Cu(Ⅱ)生成Cu(Ⅱ)(-COO-)(H2O)3和Cu(Ⅱ)(-COO-)2型配合物.讨论和描述了不同条件下生成的Cu(Ⅱ)-丝素配合物的高次结构.  相似文献   

16.
以多苯并咪唑配体1,1,4,7,7-五(2-苯并咪唑甲基)-二乙基三胺(DTPB)为主配体, 合成了锰(Ⅱ)配合物[Mn(DTPB)Ac]Ac·8H2O(1)和[Mn2(DTPB)(NO3)2(H2O)2][Mn2(DTPB)(NO3)2(H2O)(CH3OH)]·(NO3)4·5CH3OH·H2O(2), 并对其进行了表征. 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黏度实验研究了配合物1和2与DNA的相互作用, 发现这2个配合物均能与DNA结合, 并对配合物与DNA作用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直角光散射(RALS)技术研究了配合物1和2促进DNA凝聚的性质. 结果表明, 在近中性条件下2个配合物都能促使DNA凝聚.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了不同凝聚体的形态.  相似文献   

17.
姜爽  张雁红  刘红霞 《合成化学》2019,27(5):357-361
以含草酰胺桥的单核配合物CuL(H2L=2,3-二氧-5,6 ∶13,14-二联苯基-9,10-环己基-1,4,8,11-四氮杂十四环-7,12-二烯烃)为前驱体, Zn(ClO4)2·6H2O为金属中心,NaN3为辅助配体,DMF为溶剂,采用扩散法合成了一例新的三核金属配合物[CuL(DMF)2]2Zn(N3)2,并通过元素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X-射线单晶衍射、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磁性分析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构分析表明:该配合物(CCDC:1835721)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分别为a=9.618 8(19) , b=9.878 5(18) , c=14.555(3) , α=100.898(3)°, β=101.384(3)°, γ=109.661(3)°, V=1 226. 9(4) 3, Z=1。磁性研究表明:配合物中顺磁金属离子Cu(II)之间存在弱的反铁磁性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滴定、稳态荧光猝灭和溴化乙啶竞争键合实验研究了Ru(Ⅱ)配合物[Ru(bpy)(H2iip)2](ClO4)2{bpy=2,2′-联吡啶, H2iip=2-(吲哚-3-基)-咪唑[4,5-f][1,10]-邻菲罗啉}的酵母RNA键合性质. 结果表明, 二者键合模式为嵌入键合, 其键合常数为7.09×106 L/mol, 比小牛胸腺DNA的键合常数大, 且比同类配合物[Ru(bpy)2(H2iip)](ClO4)2的酵母RNA键合常数大.  相似文献   

19.
高分辨NMR研究金属盐对水溶性铑膦配合物分子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高分辨NMR研究了NaCl、NiSO4、CuSO4、Fe2(SO4)3和Cr2(SO4)3对水溶性铑膦配合物HRh(CO)(TPPTS)3[TPPTS;P(m-C6H4SO3Na)3]分子结构的影响.31P(1H)和1HNMR谱显示,于室温下在HRh(CO)(TPPTS)3中加入的NaCl或NiSO4对配合物的特征31P(1H)和1HNMR谱峰无明显影响;当加入CuSO4后,配合物的Rh-H质子峰强度弱化明显,进而消失,且原配合物的特征磷谱峰强度减弱,新生成的磷物种谱峰逐渐成为磷谱的主要物种.当加入Fe2(SO4)3或Cr2(SO4)3后,三价金属离子的强顺磁性使NMR灵敏度下降,谱峰宽化,该2种盐均易与水溶性铑膦配合物产生强烈的相互作用,易使配合物特征谱峰消失.实验结果表明,上述金属盐对配合物结构破坏性大小的顺序为;Fe2(SO4)3>Cr2(SO4)3>CuSO4》NiSO4~NaCl.  相似文献   

20.
关磊  刘泽汉  任冰洁 《合成化学》2019,27(11):904-908
以4,5-二羟基苯-1,3-二磺酸钠(Na2H2L)和4,4′-bipy为原料,采用水热法与Co(NO3)2反应合成了新的含氮配体钴配合物[Co(4,4′-bipy)(H2O)4]·H2L·2H2O(1)(H2L2-=4,5-二羟基苯-1,3-二磺酸根离子,4,4′-bipy=4,4′-联吡啶),其结构和组成经X-射线单晶衍射、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热重分析表征。晶体结构解析表明:钴离子与4,4′-bipy和水分子配位,形成扭曲的八面体配位构型。H2L2-配体没有配位,仅起平衡电荷作用。在结构单元中,[Co(4,4′-bipy)(H2O)4]2+, H2L2-和自由水分子之间通过氢键相连。配合物的荧光发射峰与配体相比发生了蓝移,最大发射峰位于357 n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