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有机电致发光红色发光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有机金属配合物、分子内电荷转移化合物、稠环芳香类化合物以及齐聚物等几类有机电致发光红色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它们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并对有机电致发光红色发光材料未来的研究方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聚集诱导发光(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 AIE)化合物因在生物和化学传感、发光材料、显示等领域具有重要价值而备受关注.作为一类重要的功能分子,有机氟化合物在化学和材料等领域被广泛研究.汇总了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性质的有机氟化合物,并进行了分类讨论.AIE有机氟化合物包括氟代的四苯基乙烯(TPE)衍生物、二苯乙烯基蒽(DSA)衍生物、氰基二苯基乙烯衍生物和二苯乙烯基苯衍生物等常见的AIE化合物,也包括聚合物、碳硼烷簇合物和室温磷光化合物,还有其它一些含氟结构.AIE化合物氟代后,稳定性一般会提高,氟原子参与分子间相互作用,导致聚集态的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导致发光性质的改变,如发光增强、发光波长红移(蓝移)或发光量子效率及发光寿命提高等.最后,对AIE有机氟化合物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近年来有机偏振发光及其发光材料和成膜技术的发展进行了综述。重点从材料化学结构与偏振发光的关系出发,系统地讨论了几类发光材料的性质、定向排列成膜的方法及其有机偏振发光器件的制作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综述了有机园偏振光发光材料的新发展,讨论了几种园偏振发光材料的发光性质和特征以及它们在信息显示器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陶然  乔娟  段炼  邱勇 《化学进展》2010,22(12):2255-2267
有机发光二极管在信息显示和固体照明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二十多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显示和照明必需的蓝色发光材料,特别是蓝色磷光材料是目前有机发光材料研究领域的瓶颈,其稳定性和效率亟待提高。本文总结了近年来蓝色磷光有机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系统介绍了蓝色磷光染料和主体材料这两大类材料的分子设计思想和发展动态,以及它们在有机发光二极管中的应用,并对蓝色磷光有机发光材料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高分子发光材料具有良好的溶液加工特性,是发展低成本、大面积平板显示和固体照明器件的重要基础材料。聚苯乙烯类发光材料在合成方法上具有聚合方法简单、无需使用催化剂、无卤素原子残留等优势,在化学结构上具有非共轭主链结构和易于引入功能化侧链等特点,在发光特性上具有宽带隙特征,近年来发展成为一类重要的高分子发光材料。本文从材料和器件角度,围绕聚苯乙烯类荧光材料、聚苯乙烯类磷光材料和聚苯乙烯类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的分子设计和电致发光性能,综述了聚苯乙烯类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分析总结了其未来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7.
汤炜  邴研  刘旭东  姜鸿基 《化学进展》2023,(10):1461-1485
有机发光材料的光电性能与分子的化学结构、构象变化的灵活性以及分子间相互作用密切相关。从结构上看,二苯甲酮的羰基和苯环具有很高的可化学修饰性,本文从材料合成角度首先综述了近年来基于二苯甲酮框架的多功能有机发光材料的构建策略,主要包括多取代二苯甲酮、用杂原子作为桥连基团以及以C=C偶联和苯环为中心直接偶联等三种策略。已经基于此开发了多种多功能有机发光材料,主要包括荧光材料、贵金属磷光配合物的主体、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聚集诱导发光材料和纯有机室温磷光材料等。最后,还展望了基于二苯甲酮框架的多功能有机发光材料未来的研究重点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长余辉发光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90年代发现和发展起来的铝酸盐体系长余辉发光材料是一类重要的新 型能源材料和节能材料。本文主要综述了最近几年来铝酸盐体系中长人科辉发光研究进展。指出了氧化物体系长余辉发光材料的特点和优势,总结了新型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基质和激活剂种类、性质及其对稀土 离子 长余辉发光性能的影响和作用,概括了长余辉发光模型,并提出了今后研究和应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高分子发光材料具有可溶液加工的特点,适于制备低成本、大面积发光器件,在平板显示和固体照明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近年来,高分子发光材料在发光机制、材料体系和器件性能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进展,各项性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本文从材料和器件角度,围绕高分子荧光材料、高分子磷光材料和高分子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的分子设计策略,总结和评述了高分子荧光材料的颜色调控和效率提升途径,高分子磷光材料的磷光掺杂剂、高分子主体、拓扑结构等因素对发光性能的影响规律,以及高分子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的设计原理和典型材料体系.同时,分析了高分子发光材料未来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0.
有机/金属有机力致发光材料因具有外力作用诱导产生发光的独特性质,其在冲击力、应力、张力或压力等作用力的传感以及显示、照明及成像等领域具有巨大应用潜力,近年来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综述了自1980年以来的有机/金属有机力致发光材料(稀土金属有机配合物材料、过渡金属有机配合物材料、纯有机小分子材料和纯有机聚合物材料)和发光机理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提出了有机/金属有机力致发光所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我们自己的工作总结和概括了稀土发光材料和贮氢材料最近几年来的研究和应用新进展。  相似文献   

12.
严子昂  邹雷  马骧 《有机化学》2020,(7):1814-1822
纯有机发光材料由于具有低毒性、易制备和应用广泛等特点而被广泛关注.近年来,本课题组设计了多种新颖的、具有可调控多色发光性质的超分子体系.对于磷光材料的构建来说,诸如溴和碘的重原子以及氧之类其他具有孤对电子的杂原子可以起到促进系间窜越(ISC)的作用.主-客相互作用和聚合等方法也为磷光体提供了刚性环境,以抑制其非辐射跃迁.另外,非共价作用因其具有动态的特性,能对刺激做出响应.因此,主-客相互作用与疏水作用、π-π堆积以及多氢键作用等非共价作用也被用于根据外界刺激调控磷光或荧光的发射强度和波长,实现了发光单体本身不具备的丰富发光性能.除总结上述进展之外,还为未来的研究提出了可能的方向,例如在设计有机磷光材料时,不仅要提升其量子产率,也要拓展发射波长范围,以及构建能够对外界刺激进行响应的智能发光材料体系等.  相似文献   

13.
稀土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综述了稀土元素掺杂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总结了硫化物、钛酸盐、硫氧化物、硅酸盐、氧化物和磷酸盐等基质体系的红色长余辉发光,并指出硫氧化物和磷酸盐等基质是最具有发展前景的红色长余辉发光体系,讨论了Eu^2 在硫化物、Pr^3 在钛酸盐以及Eu^3 和Sm^3 等稀土离子在硫氧化物和硅酸盐等体系中的红色长余辉发光机制。介绍了传统的高温固相法以及溶胶.凝胶法、微波合成法等稀土红色长余辉材料的制备技术。提出了从基质材料、制备技术和稀土离子发光机制入手是稀土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今后研究与开发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一种蓝色有机发光材料的合成及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种蓝色有机发光材料的合成及性质;蓝色发光材料; 空穴传导; 电子传导; 咔唑; 邻啡咯啉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总结分析当今发光材料研究进展,阐述了有机、无机荧光材料的特点并对主要荧光材料的最新进展进行概述。重点分析了以介孔材料为载体的复合荧光材料的优点及其研究现状与进展。  相似文献   

16.
两种新型双极有机小分子发光材料的合成与发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设计和合成了两种新的具有“双极(bipolar)”性质和发光性能的有机小分子化合物N-[4-(5-(2-苯基喹啉-4)-1,3,4-噁二唑-2)苯基]-N'-苯基-N,N'-二苯基-1,1'-联苯基-4,4'-二胺(TPDOPQ)和N,N'-双{4-[5-(2-苯基喹啉-4-基)-1,3,4-噁二唑-2]苯基}-N,N'-二苯基-1,1'-联苯基-4,4'-二胺[TPD(OPQ)2]. 用1H NMR, MS和元素分析进行了表征, 研究了化合物的热稳定性和光致发光性质, 并用循环伏安法测定了其电化学性能. 结果表明, 这两种合成的有机化合物同时具备空穴传导和电子输入双重功能, 光致发光性能优良, 热稳定性好, 能形成均衡薄膜, 因此可作为制作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候选材料.  相似文献   

17.
多功能有机及聚合物电致发光材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机、聚合物薄膜电致发光是近几年来国际上一个研究热点。有机、聚合物材料载流子传输能力较差,因而人们将目光转向具有载流子传输能力的多功能电致发光材料。本文主要就多功能材料的类型、合成、功能等方面作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8.
稀土有机螯合物发光研究进展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16  
总结了稀土有机螯合物结构与发光性能的关系:配体最低三重态能级与稀土离子激发态能级的匹配是中心稀土离子能否发光的主要因素;螯合物结构的平面性和刚性是中心离子发光效率高低的重要因素;适宜的第二配体的加入一般导致螯合物分子刚性和稳定性增高,因而有利于能量的传递,致使中心离子发光效率增高,但也不能忽视第二配体加入所引起光能的吸收和能量传递过程的竞争;配体的耐热,耐辐射性是配合物能否作为材料的必要因素,自行设计,合成了5类25种新的有机配体及其相应的二元,三元稀土螯合物,研究了这些螯合物的配位性质,发光性能,发光与结构关系及发光机制。提出并发展了稀土离子发光和电子振动光谱作为配合物和生物分子结构探针的两种新的方法。将稀土-β-二酮的发光螯合物与树脂制成荧光塑料;利用铕和铽螯合物的发光和免疫反应,检测了体液中生物活性物质的含量,证实以稀土离子替代放射性同位素作为标记物,有希望替代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成为常规的临床检验方法,利用Tb^3 荧光检测了植物中生长激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19.
20.
有机分子电致发光材料进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由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在彩色平板显示等领域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已引起广泛的关注。与无机物相比,有机发光材料具有高荧光效率、颜色的广泛选择性及易成膜性。本文主要介绍近年来有机分子电致发光材料最新的发展,并特别讨论了齐聚物和含载流子传输单元的发光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