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ZSM—5分子筛吸附分离对二乙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动态法对二乙苯在ZSM-5分子筛上的吸附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温度,脉冲进料量,解吸剂的流速,解吸剂的性质等分离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操作条件:温度为200℃ ̄230℃,常压,以甲苯为解吸剂,解吸剂流量250 ̄350Kg/m^2·h。对二乙苯的单程收率为60,纯度〉95%。  相似文献   

2.
采用过氧化2-乙基己基碳酸叔丁酯为引发剂,研究了苯乙烯自由基本体聚合的动力学过程,考察了引发剂浓度、温度、乙苯质量分数对聚合反应速率和聚苯乙烯分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17℃下,聚合速率(Rp)对引发剂浓度的反应级数为0.42,对苯乙烯浓度的反应级数为1,聚合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54.8 kJ/mol.引发剂浓度、温度、乙苯质量分数的提高导致聚苯乙烯数均分子量分别下降了约30%、20%和15%,其中引发剂浓度的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含腐殖酸金的D201树脂解吸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过改性的腐殖酸对多种含金矿石的浸金效果与氰化法相当,但是没有污染和毒害。我们用多种后处理方法如活性炭吸附法、溶剂萃取法、酸沉淀法、离子交换法等从腐殖酸浸金液中回收金,其中离子交换法的效果最好。从含腐殖酸金的树脂解吸金很困难,我们采用多种解吸剂进行了含腐殖酸金的树脂的解吸实验,找到一种最合适的解吸剂-硫脲,但解吸之前必须对载金树脂用稀盐酸溶液处理。实验研究了解吸时间、解吸温度、硫脲浓度、液固比及预处理过程对解吸率的影响。解吸速度随着解吸时间、解吸温度、硫脲浓度、液固比的增加而加快。其中解吸温度对解吸过程的影响最大,在40℃时金的解吸率只有52%,而到80℃时,金的解吸率达到95%。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黄金生产过程中从载金炭上解吸金的一种新工艺——乙腈蒸馏解吸法的基本原理及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该工艺最佳解吸条件为:液固比为4:1,载金发经过含有50%乙腈0.5%氢氧化钠的预处理液,加热至75℃预处理2h;再经50%的乙腈液75℃预浸1h;最后在80℃蒸馏回流2h。解吸后的金的尾炭品位在50g/t以下,金的解吸率可达到99%以上,整个解吸过程约5—6h。与其它有机溶剂相比,乙腈蒸馏解吸法具有时间短、温度低、解吸率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大孔吸附树脂提取喜树碱的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本文研究了大孔吸附树脂提取喜树碱的方法,包括树脂的筛选,喜树碱溶液的浓度、温度、PH值和盐离子浓度对吸附的影响,解吸剂的选择,解吸剂的PH值、流速对解吸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吸附和解吸条件。  相似文献   

6.
合成异丙苯二次失活FX-01催化剂烧炭再生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以工业合成异丙苯二次失活催化剂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二次失活催化剂在不同温度下再生前后酸种类及其比例、酸含量、晶相、孔结构等性能,并分析了失活催化剂结炭性质及不同温度烧炭再生情况。结果表明:温度大于450℃才能烧炭,500℃可将炭烧除78%,600℃方可将炭烧净。500~600℃烧炭后催化剂酸种类及其比例可完全恢复,酸量可恢复80~99%,晶相、孔结构基本未改变,本征活性恢复66~85%。与一次轻度结炭FX01催化剂相比,要提高烧炭温度。  相似文献   

7.
用化学还原法制备Ni-B/siO2非晶态催化剂,用XRD、SEM等对其非晶态特征进行表征,并用于苯乙酮的催化加氢实验,讨论了加氢反应条件对苯乙酮的转化率及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i-B/SiO2非晶态催化剂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在80℃、氢气压力3.0MPa、反应时间5h条件下,苯乙酮的转化率为100%,其中α-苯乙醇选择性为92.1%,乙苯为4.9%,其余(环己基甲基酮和α-环己基乙醇)为3.0%;在120℃、氢气压力3.0MPa、反应时间5h的条件下,苯乙酮的转化率为100%,其中乙苯选择性为90.2%,其余(α-苯乙醇、环己基甲基酮和α-环己基乙醇)为9.8%.因此,温度改变对产物分布有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采用四种不同的方法制备了系列铁酸镁超微粒子催化剂,考察了其对乙苯和环已烷的氧化脱氢反应性能,结果表明,(D)样品具有最佳的乙苯氧化脱氢反应活性:400℃,O2/C6H5C2H5(mol)=3.0时,乙苯转化率为50%,苯乙烯选择性为80%,苯乙烯单收达40%,催化剂对乙苯氧化脱氢反应的活性随样品的粒径变小而提高;对环已烷氧化脱氢反应则恰好相反,即活性随粒径变小而降低,这种差别归因于反应物分子结构与  相似文献   

9.
采用四种不同的方法制备了系列铁酸铁超微粒子催化剂,考察了其对乙苯和环己烷的氧化脱氢反应性能.结果表明,(D)样品具有最佳的乙苯氧化脱氢反应活性:400℃,O2/C6H5C2H5(mol)=3.0时,乙苯转化率为50%,苯乙烯选择性为80%,苯乙烯单收达40%.催化剂对乙苯氧化脱氢反应的活性随样品的粒径变小而提高,对环己烷氧化脱氢反应则恰好相反,即活性随粒径变小而降低.这种差别归因于反应物分子结构与催化剂表面原子配位结构的匹配作用.ESR结果对比表明,粒径小的粒子的原子配位结构对称性较低.  相似文献   

10.
2,3—二甲基吡嗪合成工艺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谦和  尹笃林 《合成化学》1997,5(2):189-192
报道了以丁二酮和乙二胺为原料,对液相合成2,3-二甲基吡嗪的方法进行了改进,考察了反应温度,溶剂用量和脱氢剂等对反应影响,确定了合成2,3-二甲基吡嗪的优化条件为,丁二酮:乙二胺(摩尔比)=1:1.05;丁二酮:溶剂无水乙醇(体积比)=1:10,缩合反应温度:-5℃,时间:1h,脱氢剂:DHKM-12,脱氢温度:80~85℃,时间:1h2,3-二甲基吡嗪的产率按投料丁二酮设计达65%。  相似文献   

11.
聚合物对多壁碳纳米管的包覆改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探讨了聚合物对碳纳米管的包覆改性.将多壁碳纳米管(MWNTs)通过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酸(体积比=3∶1)处理,使其带上羧基.将羧化MWNTs与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苯乙烯双组分接枝聚苯乙烯(PS-g-(GMA-co-St))通过溶液共混方法,使其接在MWNTs上的羧基和GMA所带的环氧基团之间发生酯化反应,实现MWNTs表面接枝上PS-g-(GMA-co-St).扫描电镜观察表明,羧化MWNTs平均管径约为40nm,而接枝上PS-g-(GMA-co-St)的改性MWNTs管径可达约100nm.用四氢呋喃(THF)对表层包覆的PS-g-(GMA-co-St)刻蚀后,其直径降回到约40nm,这和先前观察到的羧化MWNTs的直径基本一致.对刻蚀后的MWNTs样品的FT-IR分析也表明MWNTs表面上存在接枝PS.表面经过PS-g-(GMA-co-St)修饰后,可以形成包覆层,为MWNTs在聚合物基体中分散、制备纳米功能材料提供了途径.  相似文献   

12.
以五甲基茂基三苄氧基钛〔Cp*Ti(OBz)3〕和甲基铝氧烷(MAO)组成的催化体 用本体法合成出苯乙烯-乙烯共聚物Poly(S-co-E)。考察了共聚温度,共聚时间 ,A1/Ti摩尔比,主催化剂浓度〔Ti〕等条件对共聚反应的影响。共聚产物经沸丁酮,沸四氢呋喃(THF)连续抽提分离,发现共聚物主要存在于THF可溶级分中。可溶级分经DSC,^13C-NMR,WAXD,DMA等手段分析,证明苯乙烯-乙烯共聚物为  相似文献   

13.
14.
近年来文献中出现了一些以歧化催化剂用于炔烃聚合的尝试[1-4],例如以WCl6-ph4Sn、MoCl5-ph4Sn体系进行炔烃聚合反应,均有活性。我们在烯烃均相催化歧化反应的研究中,试探了将此类催化剂用于乙炔聚合,结果是:(1)试验过的7种催化体系均能使乙炔聚合,生成黑色不溶的高分子,红外光谱测定表明,得到的聚乙炔是顺式和反式结构的混合物,此外,部分乙炔尚三聚环化成苯;(2)不同催化剂作用下乙炔聚合和烯烃歧化的活性和选择性没有平行关系;(3)几种催化体系对乙炔高聚和环化三聚的选择性不同(见表1)。  相似文献   

15.
借助溶热法制备了一种亲水及生物相容良好的Fe3O4磁性纳米粒子,用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直接对所得磁性粒子表面改性,然后用戊二醛偶联法制得了固定化猪胰脂肪酶.表征研究显示,所得磁性粒子粒径约200 nm,具有良好的单分散性和磁响应性.考察了戊二醛浓度、给酶量和反应时间对脂肪酶固定化过程的影响,并通过游离酶与固定化酶的比...  相似文献   

16.
钠改型天然斜发沸石的铵离子交换平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分别来自国内三个产地和澳大利亚的天然斜发沸石样品进行了铵离子交换性能的研究,在25℃下测定了样品的总交换容量和平衡等温线,根据测定的平衡等温线,提出了表示沸石平衡情况的双孔道组合模型,并用文献报道的结果对模型进行检验,此模型不仅与实验结果较好地符合而且也适用于文献报道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用脉冲色谱法研究了异丁酸(IBA)在Fe-Pb-磷酸盐催化剂上的可逆吸附及不可逆吸附规律以及H2O预吸附对IBA不可逆吸附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异丁酸在此催化剂上吸附及氧化脱氢反应机理提供某些信息。  相似文献   

19.
分别测定了纯煤样和浸浸煤样的小角X线射线散射,基于GBC理论假设,采用相关函数法计算了原位担载于两种烟烟上FeSO4的粒径分布,考察了助剂NaS和尿素的添加对其粒径分布的影响。计算结果与XRD表征结果相似,FeSO4在两种煤样上的最可几粒径为4nm左右,分布范围0.5~8nm。助剂对FeSO4粒径分布的影响较小,它们的添加主要是改变了催化剂前驱体的活性组成。  相似文献   

20.
柠檬酸在D354树脂上的离子交换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研究了大孔型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D354分离水中柠檬酸的相平衡和动力学。Langmuir方程能够良好地关联等温线。建立了离子交换过程的孔扩散模型,并以正交配置法与Gear法结合进行数据拟合。结果表明,液膜阻力对交换过程具有重大影响,简单线性推动力模型能够很好地描述液膜传质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