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带支撑钢框架结构的抗风可靠度二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杆系———层间模型分析高层建筑带支撑钢框架结构的二阶随机风振响应问题。先用杆系模型分析形成了考虑二阶效应的结构刚度矩阵,然后用层间模型把整个结构简化成质点串,进而用等效线性化方法分析获得结构层间位移和速度、加速度的统计量,最后结合工程算例分析了二阶效应对结构风振响应统计量及其正常使用可靠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支撑钢框架结构抗风安全度与舒适度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推导了高层建筑带支撑钢框架结构抗风安全度计算公式,并结合工程算例分析,探讨了结构在不同支撑条件下的安全度和舒适度问题,得出了一些初步结论.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寻高层建筑支撑钢框架结构二阶位移的实用算法,本文通过刚度等效原则,交铁二阶效应等效为结构的负刚度,从而使导出的基本微分方程,在形式上与按一阶理论导出的方程相同。因此,可借用一阶分析方法计算结构的二阶位移,应用非常简便。文末通过算例检验了本文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对高层钢框架-支撑结构二阶随机风振响应进行了分析。对钢支撑引进了三元件模型,形成了考虑二阶效应的结构刚度矩阵。在脉动风荷载的随机模型基础上推导了结构顺风向的随机反应公式,并结合工程算例,探讨了二阶效应对结构风振响应统计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高层建筑和高耸结构抗风设计评述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系统总结了高层建筑和高耸结构抗风设计的国内外研究成果,首先介绍风振反应和风振控制的研究进展情况,且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评述,然后提出若干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心支撑钢框架结构是目前我国多、高层钢结构中广泛采用的一种结构类型。其支撑跨柱是重要的传力构件,罕遇地震下必须保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本文介绍了目前国内外有关规范支撑跨柱的设计方法,并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给出了支撑跨柱的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7.
带支撑钢框架结构随机地震反应及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杆系-层间模型分析高层建筑带支撑框架钢结构的二阶非线性随机反应问题:用杆系模型分析形成了考虑二阶效应的结构弹塑性刚度矩阵,并用牛顿-拉夫逊迭代法分析了结构屈服后的刚度特性,然后将屈服后刚度系数a用其相应的位移延伸系数μ来表达,为动力非线性分析创造了条件;动力分析时采用层间模型,把整个结构简化为质点串,进而用等效线性化法分析获得结构层间位移和速度的统计量。最后,结合一个60层的带支撑钢框架结构的算例,分析了二阶效应和场地类别对结构变形统计量及抗震可靠性的影响,得出具有实用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唐建成 《科技信息》2008,(34):120-120
钢结构是适合创新的住宅结构体系,结合实际,简要介绍了高层建筑中,对钢结构的选用、设计与施工。  相似文献   

9.
高层建筑消防设计中若干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健辉 《科技资讯》2008,(34):64-64
高层建筑消防设计是建筑工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本人近几年的工作实践中经常遇到一些多发性的问题,各方的看法不一致,本文主要探讨高层建筑消防设计中若干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10.
基于可靠度的钢结构体系稳定设计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可靠度的钢结构体系稳定设计理论,提出了通过抗力分项系数验算结构稳定性的方法.在确定分项系数时,考虑了结构的材料和几何初始缺陷,使用基于响应面函数的蒙特卡罗模拟方法对结构进行二阶弹塑性分析.通过3个典型算例,比较了此方法与现有稳定设计方法所得结果,分析了现有稳定设计方法在不同情况下的误差及其原因,明确了计算长度方法和二阶弹性分析方法的适用范围,验证了此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不同支撑刚度K型偏心支撑钢框架的抗震性能,对5个具有不同支撑截面的试件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为保证耗能梁段先行剪切屈服而支撑不屈曲,支撑应具有足够的刚度;支撑长细比较小的试件滞回性能较好,而长细比过小则会降低结构的延性和耗能性能;对于长细比较小的支撑,其翼缘宽厚比应严一些,而腹板高厚比则可适当放宽;支撑斜杆与横梁的连接焊缝发生断裂破坏的可能性较大,在施工中应对该处焊缝的焊接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并根据有限元模拟结果提出了设计和施工建议。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用于控制高层钢结构建筑风振反应的粘弹性阻尼器(VED)设计方法,通过计算整体结构的有效阻尼比,建立了设置VED结构抗风设计的风振系数和脉动增大系数的调整公式,得到了设置VED结构在顺风向和横风向的层加速度计算方法,并以例子证明了VED是一种有效的耗能减振构件,它有效地减小了结构顺风向位移和横风向风振加速度。  相似文献   

13.
田凯  肖亚明 《工程与建设》2006,20(3):214-216
文章介绍了中心支撑框架和偏心支撑框架,并对各自的受力性能进行了比较。通过算例,比较了中心支撑框架和偏心支撑框架的地震响应,得出偏心支撑框架抗震性能比中心支撑框架优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梁远森  许红  王云昌 《河南科学》2005,23(5):699-703
从计算与实测的角度,分别介绍了获取建筑结构自振周期的几种主要方法.简述了周期计算方法适用范围;着重介绍了结构周期实测的脉动分析法,并将该方法与其它两种周期实测方法进行了比较,指出了方法所得实测结果差异的实质.最后通过计算周期与实测周期的比较分析,指出了对计算周期进行折减的必要性以及周期计算经验公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抑制屈曲支撑的钢框架结构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对比分析抑制屈曲支撑与普通钢支撑构件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滞回性能,比较了2种支撑钢框架体系在单调、往复水平荷载和地震荷载作用下的抗侧力和抗震性能.基于ANSYS对结构构件和体系进行了分析,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抑制屈曲支撑可在拉压循环荷载作用下均达到屈服,拉压承载力基本一致,恢复力模型可简化为对称的双线型,其滞回曲线稳定饱满,滞回耗能能力大大优于普通钢支撑.同时数值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也得到了很好的吻合.抑制屈曲支撑相对于普通钢支撑可进一步提高钢框架结构的后期刚度、极限承载力和耗散能力,更大地降低了结构的地震响应,提高了结构的抗震性能.因此抑制屈曲支撑较普通钢支撑更适于在有更高抗侧力和抗震要求的钢结构中应用,其更为简单的恢复力模型也使结构体系的分析和设计十分简便.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巨型钢架结构二阶位移的实用算法,本文从简化结构计算模型入手,采用连续化概念和刚度等效原则,将格构式巨型构件等效为实腹式构件,获得巨型钢框架结构的等效模型,并用一列假想的承担各楼层竖向荷载的刚性杆与其并联,获得该结构的二阶简化计算模型,据此建立结构的二阶分析刚度方程,并用工程实例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实用性与可靠性,算例表明:次结构对结构总体抗侧移的贡献很小,可忽略不计,在计算结构整体位移时,可不考虑等效节点域剪切变形的影响,该方法无需迭代即可完成结构的二阶分析,计算快速方便,且精度能满足工程设计的要求,可供结构方案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7.
王柯  李天  高明辉  张哲  李光 《河南科学》2004,22(5):673-676
多层钢结构住宅体系具有抗震性能好、施工速度快、环保等诸多优点,是目前国家大力提倡的一种住宅结构体系。本文以工程实例计算说明了这种体系结构自振周期和变形的特点,及在风和地震作用下其控制荷载的规律,这些结果为钢结构住宅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超高层巨型钢框架结构失效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有限元软件对某超高层巨型钢框架结构进行Pushover非线性弹塑性分析,分别改变巨型框架梁布置或巨型框架梁高,得到各自失效模式.比较不同结构失效模式下的最大侧移,找出具有最优结构构造形式的巨型钢框架结构.将最优巨型钢框架结构中的失效支撑替换为防屈曲支撑,重新通过Pushover分析其失效模式,与原最优巨型钢框架结构的失效模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部分采用防屈曲支撑改变了巨型钢框架的最弱失效模式,使其抗震性能得到明显提高.通过逐步将失效支撑替换为防屈曲支撑,得到具有最优经济性能和抗震性能的超高层巨型钢框架结构.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弯曲型耗能梁塑性变形能力,提出一种带骨式削弱的弯曲型耗能梁K形偏心支撑结构。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削弱起点a、削弱深度c及耗能梁加劲肋间距等关键设计参数对带骨式削弱的弯曲型耗能梁K形偏心支撑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对比削弱模型与Base模型之间的承载能力、刚度及耗能能力等性能指标。结果表明,当削弱起点a取值在2hf~3hf之间、削弱深度c取值在2tf~4tf之间及加劲肋间距为0.7bf左右时,削弱模型与Base模型各性能指标相差不大。带骨式削弱设计及加劲肋间距能够使耗能梁端部翼缘更大区域出现弯曲塑性变形,提升耗能能力,为后续进行弯曲型偏心支撑结构抗震性能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高层筒体结构的整体稳定及二阶位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层建筑结构的整体稳定及非线性分析在结构设计中具有重要意义。该文用转换B3样条函数模拟结构板壁横截面的翘曲位移,通过势能变分原理,导出微分方程组,利用样条有限杆元法对高层建筑筒体结构的整体稳定及二阶位移进行了求解。求解中考虑了结构板壁中面剪切变形的影响,能描述剪力滞后现象。该方法适用于任意横截面形状的高层建筑筒体结构及剪力墙结构等的稳定及二阶位移分析。与其他方法相比,该方法有前期数据准备简单、计算量小、收敛快、精度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