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中化学 ,没有对 CO2 气体溶于水这一实验进行演示 ,为了用事实说明 CO2 溶于水 ,有助于学生对 CO2 气体溶于水这一性质的理解 ,本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1 实验步骤(1 )按装置图所示 ,连接好装置 ,检验其气密性。(2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满一烧瓶 CO2 气体。 (3)塞紧烧瓶塞 (注意 :小气球囊内不留空气 )。向分液漏斗中加入适量的冷水 ,然后打开分液漏斗上的活塞 ,向烧瓶内注入一定量的冷水 ,待小气球刚鼓起时 ,关闭活塞 ,振荡烧瓶。    平底烧瓶 (5 0 0 m L)分液漏斗玻璃导管    乳胶薄壁小气球囊双孔橡皮塞2 实验现象…  相似文献   

2.
邹标 《化学教育》2014,35(1):68-69
正1实验装置介绍与优点1.1装置介绍利用固体与液体在不加热的情况下反应制取气体,将制取气体与喷泉实验相结合,设计了快捷、连续、通用的音乐喷泉装置,如图1所示。左边的烧瓶与分液漏斗组合为气体发生装置;倒置的漏斗用来吸收尾气,防止污染空气,同时,喷泉实验结  相似文献   

3.
将钠切成很薄的小片,利用小刀与钠的附着力稀疏的放入硬质玻璃管中。制氯则用研成粉末的高锰酸钾预盛入烧瓶中,用浓盐酸预盛入开关漏斗中。装置如图,都不加热,只须把分液漏斗打开,即有浓厚的氯气射入玻管中,薄钠片与氯的接触面积大,反应速度快其所生之热足以使纳本身达成熔融,故能反应剧烈发出黄光,仅数秒钟就成了洁白的食盐而试管安全无恙。应注意:起初射入之氯要浓,若稀了则反应慢,表面生成之食盐造成隔离状态,以后便无法进  相似文献   

4.
王穗萌 《化学教育》1988,9(4):34-34
制备Cl2、HCl、CO,SO2等气体时,通常需要加热,采用常见的装置,由于在反应加热过程中,气体受热膨胀,瓶内压力较高(大于常压),使分液漏斗中的溶液难以滴加。我们改进后的装置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装置改进的原理是:利用导管(玻管或橡皮管),将分液漏斗上端与蒸馏烧瓶连通,构成一个简易恒压装置,使漏斗液面压力与瓶内压力相等。分液漏斗中的溶液在反应加热过程中便可顺利滴加。这里我们介绍三种连接方法:1.利用“T”型管(即三通管)连接,如图1,2.利用医用大号注射针头连接,如图2。  相似文献   

5.
催化分解H2O2制氧实验,传统的方法是采用MnO2作催化剂。该法有两点不足(1)反应速度过快,不便于集气换瓶,致使氧气逸失,(2)气体产生后,瓶内压强骤然增大,使滴液受阻。虽用液封法可消除受阻现象,但给实验及操作洗涤容器增添了一些麻烦。笔者经过多次探索,用四氧化三铁代替二氧化锰催化分解H2O2,取得了较好效果。1实验操作(1)检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后,预先向烧瓶中加入1~2平匙(1~2g)四氧化三铁固体粉末。(2)量取质量分数为30%的双氧水溶液15mL加水稀释到30mL,注入分液漏斗,塞好连有分…  相似文献   

6.
提高乙醇与浓硫酸制乙烯产率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商月明 《化学教育》1999,20(6):30-31
我们知道,实验室用乙醇脱水制乙烯的反应主要利用了浓硫酸的强酸性,而副反应的发生是由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引起的。笔者设想,对浓硫酸作适当稀释,使之既能保持其强酸性(即催化作用),又能降低其氧化性,从而从根本上有效地减少副反应的发生,提高乙烯产率。为此,提出如下实验方案进行对比研究,寻找最佳稀释点。1实验方案及报告1.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2实验操作在烧瓶里,混合液按实验报告要求依次加入。加浓硫酸时,使烧瓶倾斜,沿瓶口缓慢倒入,塞上配有温度计和导管的橡皮塞,轻轻摇晃,使之混均,立即固定在铁架台上加热…  相似文献   

7.
浓硫酸的吸水性实验,尤其是浓硫酸对气体的干燥实验,难以用传统的实验手段演示。利用相对湿度传感器进行对比实验,分别测定有浓硫酸和没有浓硫酸的密闭容器中空气湿度的变化,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到空气的湿度在浓硫酸作用下急剧减小,说明浓硫酸将空气中大部分水吸收了,从而得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硫酸可以作为气体干燥剂。  相似文献   

8.
改进了制备氯气、氯酸钾、次氯酸钠的实验,不用蒸馏烧瓶和分液漏斗,改用具支试管和注射器,使该实验试剂用量少,实验用时短,几乎无氯气逸出。  相似文献   

9.
廖林芳 《化学教育》2015,36(7):71-73
将课本中乙醛银镜反应提及的反应容器改成烧瓶,并将试剂的用量和浓度进行量化,同时还将加热的方式进行更改,在短时间内将制镜原理精彩地呈现在课堂上,实验现象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0.
将玉米芯用10%的硫酸均匀喷洒后放入烧瓶中。在烧瓶外罩一个用石棉绳缠着的破喷壶,并在瓶底放二个石棉垫,然后加热,以避免因过热而炭化,温度要保持140°—160℃。加热到80℃时,开始通入250℃以上的水蒸汽,然后将烧瓶内的气体导出冷凝,得到淡醛液。再进行蒸馏(99℃以下)使淡醛液变浓。连续蒸馏二次,即得到98%的糠醛。  相似文献   

11.
一般的玻璃容器(除精密的、有刻度的或专门为加热而用的,如烧瓶、烧杯等外),在吹制或铸制后,都是没有经过“退火”程序的。这种没有经过“退火”的玻璃容器很易炸裂。当它碰到温度稍高(60℃左右)或稍低(0℃左右)都会破裂,或者在盛未冷却的、刚刚稀释的硫酸或刚配好的洗涤液时,更易破裂。甚至在一般条件下,在一年、半年甚至三几个月内也会自动破裂。这样,固然会直接造成该容器的损失,更甚者,是在该容  相似文献   

12.
实输一:反应:制对浪稍基苯 HN03/矛︸l气156.96NO,201.96手植:取一只小三口烧瓶,安上滴液漏一书攫丰仁器及温度针(插至底)。在瓶中倾入31 .5克(0.:mol)澳苯,韭在敞口攫排下自滴液漏斗中慢慢地滴下类已冷 却的混酸(溃HNO:与谈H,50;各4oml混合)。注意在滴加过程中须用冰水浴保持温度在2护C以下。钓挫牛小时至混酸滴完时,移去水浴再撇植携拌半小时。把反应混合物仔系田地倾在5 00 ml冷水中,用玻棒橙动令沉淀下降。冷后用玻蕊漏斗过滤,沉淀须用冷水洗至不显酸性为止。压干,再用热酒精适量(钓3 00 ml)溶解之,冷至窒温乃滤取产品,挫于燥后钓得…  相似文献   

13.
我于1955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大学以来,已受到近二年的高等教育,学习上出现的一些困难,自然原因很多,但有些困难也是与中学学习中的缺点分不开的,下面简单谈一下化学实验方面的问题。大学化学实验第一次是领取仪器,仪器单上印着各种仪器名称,很多同学都认不得。如看见了分液漏斗和乳钵却叫不出它们的名字,分不清烧瓶,圆底烧瓶,蒸馏烧瓶。至于各种仪器的规格就更不知道了。第二次实验为基本操作,很少有人作出合乎要求的滴管,弯的玻璃管也粗细不均。试管拿法,加热,移液方法以及实验姿式都各式各样,还得由教师一个个地纠正。装置较复杂的实验,所用时间比实际操作的时间还长,往往由于装置技术不佳而发生漏气等现象,得不出很好的实验结果。上述的情况不只是两三个人,而是大多数同学存  相似文献   

14.
为防止氨气与空气混和受热发生爆炸,在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操作中,要求先通氢气以排除试管里的空气,再加热氧化铜。还原完毕,先撒去酒精灯,还要继续通入氢气,至试管冷却,以防止还原成的金属铜,遇到空气再被氧化为氧化铜。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要求先加热玻璃管里的氧化铜粉末,再通入一氧化碳气体,停止加热后,不再继续通入一氧化碳,这是因为:一氧化碳是极毒的气体,装置和无毒的氢气不同,操作也必然不相同;再者,一氧化碳虽也有易燃,易爆的性质,  相似文献   

15.
《化学教育》2013,34(5):92-92
1实验原理 2,3-二甲基喹喔啉-6-羧酸(分子量:202.2;熔点:230℃;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易溶于乙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可用于合成有机药物和荧光探针分子,也可作为配体构筑金属有机化合物.2,3-丁二酮与3,4-二氨基苯甲酸反应可制备2,3-二甲基喹喔啉-6-羧酸,其反应式如下: 2实验步骤 在100 mL圆底烧瓶中放入搅拌磁子,加入3,4-二氨基苯甲酸(3g,21 mmol),2,3-丁二酮(1.8 mL,20 mmol),50 mL无水乙醇及10 mL乙酸,安装加热回流装置(注:务必使圆底烧瓶底部不要直接接触电热套).通冷凝水,调节搅拌旋钮至适当转速.将加热旋钮调至100V开始加热,反应液沸腾后继续加热反应1h.稍冷后将反应瓶放入冰水中,玻璃棒搅拌,冷却15 min.抽滤,滤饼用5 mL无水乙醇洗涤,再重复洗涤1~2次.  相似文献   

16.
常用碘量法测定锇是将四氧化锇的碱溶液在装有排气装置的容器中进行,用电位指示终点。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四氧化锇在碱溶液中易受试剂和空气中微量还原物质和氯离子的影响,往往使结果偏低,即使是四氧化锇标准溶液,因受此影响其浓度会随放置时间而变化。如将四氧化锇碱溶液在分液漏斗中酸化,并加入少量过氧化氢,则四氧化锇可被三氯甲烷定量萃取。将三氯甲烷层移入盛有微酸性溶液的另一分液漏斗中,加入碘化钾用标准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即可在萃取用的三氯甲烷中用目视观测终点。方法简便、  相似文献   

17.
《化学教育》1996,17(Z1):43-48
化学高考总复习单元练习八化学实验(A)第Ⅰ卷(选择题,共84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15分)1。下列各组仪器:①漏斗;②容量瓶;③滴定管;④分液漏斗;⑤天平;⑥量筒;⑦胶头滴管;⑧蒸馏烧瓶。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A....  相似文献   

18.
苯在四氯化碳溶剂中以硝酸和疏酸的混合酸为硝化剂在温和条件下进行硝化,硝基苯的产率高,硫酸可以回收再利用。例如,在带有搅拌器、滴液漏斗、温度计和冷凝器的四颈烧瓶中,加入44.4毫升苯和40毫升四氯化碳,将39.5毫升浓硝酸和41.5毫升浓硫酸混合后从滴液漏斗中滴加,维持温度在15~55℃之间,约40分钟滴完后,在55~62℃继续反应30分钟。有机层分别用水、10%氢氧化钠溶液、水洗涤,干燥、蒸馏,先蒸出溶剂可再用。然后收集204~210.8℃的馏份,得硝基苯60.6克,产率98.53%。废硫酸通过蒸馏浓缩后,可重新用于硝化反应。  相似文献   

19.
杨绵艳 《化学教育》2018,39(13):59-60
利用三口烧瓶、打火枪和恒压滴液漏斗等常见的实验仪器设计了一套实验装置,将硫在空气中的燃烧、氧气的制备、硫在氧气中的燃烧以及二氧化硫的吸收处理在一个密闭装置中完成,解决了教材中实验存在的不足。实验改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环保意识,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林振民 《化学教育》1986,7(6):38-40
我曾用塑料试制成若干种化学仪器,通过试用,效果良好。现将部分仪器设计图样和用法介绍如下。一、几种塑料化学仪器1.塑料制“喷泉”装置用软塑料瓶制成如图1装置,用手指按住A孔,并轻捏瓶壁,即有少量水上升,然后松开手指,喷泉形成。2.塑料滴液器代替分液漏斗制取某些气体常用分液漏斗作滴液之用(如制取氯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