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自制的聚酯多元醇(PPMBA)、甲苯二异氰酸酯(TDI)、1,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二羟甲基丙酸(DMPA)合成聚氨酯预聚体,再用丙烯酸酯类单体代替有机溶剂对预聚体降黏,封端预聚体后中和分散乳化得包含丙烯酸酯类单体的聚氨酯乳液.向乳液中加入引发剂引发自由基聚合得到复合乳液,最后再加入乙烯基类单体及引发剂合成三层核壳结构的聚丙烯酸酯/聚氨酯复合乳液.研究表明,二异氰酸酯的-NCO与聚酯多元醇中的-OH的物质的量之比(R值)为1.6~4之间时,随R值增加,乳液稳定性增强;DMPA含量在4%~7%的范围内,随DMPA含量的降低,乳胶膜的耐水性提高.通过红外光谱对所合成聚酯多元醇及复合乳液结构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2.
以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封端的水性聚氨酯作为大分子单体,与甲基丙烯酸甲酯及甲基丙烯酸全氟烷基乙基酯在乳液中进行自由基共聚合,制备出具有核壳结构的水性含氟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通过激光粒度分析仪、FT-IR、DSC、TGA、接触角、力学等表征手段,对乳液及其乳胶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还着重探讨了甲基丙烯酸全氟烷基乙基酯的含量对乳胶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得的材料具有预期结构,并且具有优异的表面性能和力学性能,氟单体的引入使乳胶膜的表面能大大降低,而力学性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聚氨酯一聚丙烯酸酯共聚乳液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封端的聚氨酯大分子单体与丙烯酸酯类单体进行乳液共聚,合成了以聚丙烯酸酯(PA)为主链、聚氨酯(PU)为侧链的接枝共聚物(PA-g-PU)乳液,用IR光谱和^1H NMR光谱对该聚氨酯大分子单体及PA-g-PU接枝共聚物进行了表征,并对影响聚氨酯-聚丙烯酸酯共聚合的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聚氨酯大分子单体的加入对乳液聚合的速率造成较大的影响。该体系的表观活化自由能为99.39KJ/mol,Rp∝[I]^0.87,Rp∝[S]^0.12。  相似文献   

4.
双重自交联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合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交联;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  相似文献   

5.
聚氨酯/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研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概述聚氨酯-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制备方法。特别对聚氨酯-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共聚法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和讨论。  相似文献   

6.
核壳乳液聚合法制备含氟硅丙烯酸酯乳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氟醇RfCH2CH2OH和乙烯基硅氧烷VTES为原料合成的氟硅单体,与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在复合乳化体系中通过核壳乳液聚合制备了稳定的氟硅共聚乳液。对氟硅单体和氟硅丙烯酸酯共聚物的结构用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得到了目标单体和共聚物。共聚物的TEM形态观察发现,乳胶粒子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平均粒径在125 nm左右。与丙烯酸酯共聚物相比,氟硅丙烯酸酯共聚物乳胶膜的吸水率降低至8.32%,热分解温度提高了23℃,耐溶剂性与氟硅单体的含量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7.
含氟聚氨酯-丙烯酸酯核壳乳液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封端的水性聚氨酯作为大分子单体,与甲基丙烯酸甲酯及甲基丙烯酸全氟烷基乙基酯在乳液中进行自由基共聚合,制得具有核壳结构的水性含氟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通过激光粒度分析、FT-IR、DSC、TGA、表面性能测试、力学性能测试等表征手段,对乳液及其乳胶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检测,另外,还着重探讨了甲基丙烯酸全氟烷基乙基酯的含量对乳胶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得的材料具有预期结构,并且表面能及吸水率低,力学性能优异。氟单体的引入使乳胶膜的表面能大大降低,而力学性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本文合成了离子 非离子复合型亲水单体 (K6 0 0 ) ,并以K6 0 0、IPDI、聚酯二元醇为原料制备了自乳化聚氨酯乳液 .考察了K6 0 0对乳液外观、粒径、粘度、冻融稳定性、高温稳定性、抗电解质能力、pH值稳定性等性质的影响 .结果显示 ,以K6 0 0制得的乳液具有优异的综合稳定性 ,- 2 0℃ ,18h冻融 5次以上仍然稳定 ;可以耐受 80℃的长期高温 ;可与 10 %NaCl溶液以任意比例混合 ;可在pH =1~ 14的范围内性质稳定 ,说明离子 非离子复合型亲水单体对体系的综合稳定性具有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离子型共聚单体参与下的全氟丙烯酸酯无皂乳液共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离子型共聚单体参与下的全氟丙烯酸酯无皂乳液共聚;全氟烷基丙烯酸酯;无皂乳液;离子型共聚单体  相似文献   

10.
含氟丙烯酸酯共聚乳液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混合乳化剂,制备了粒径为40-50nm的甲基丙烯酸全氟辛基乙酯(FMA8)-甲基丙烯酸丁酯(BMA)-甲基丙烯酸(MA)共聚物乳液。通过DSC、、FTIR、^1H-NMR等手段对共聚物进行了表征。考察了乳液的稳定性、乳胶膜的吸水性和耐溶剂性以及全氟单体的含量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描述了通过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丙烯酸树脂水溶胶的合成方法,研究了分子量、亲水基团(羧基)含量对水溶胶粒径的影响,分析了在乳液转变成水溶胶的过程中,体系粘度、透光率、表面张力以及粒子形态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通过葡萄糖、丙烯酸羟乙酯和丁二胺反应,制备了含不饱和双键的糖基功能单体。 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合成的产物进行结构表征确定。 采用紫外光引发接枝聚合技术,将制备的不饱和糖单体接枝聚合到聚氨酯膜的表面,以衰减全反射模式下傅里叶红外光谱对表面接枝反应进行了确认。 通过静态水接触角实验和血小板黏附实验,分别对改性聚氨酯膜表面的亲水性和血液相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改性聚氨酯膜表面的接触角从86°降低到45°,血小板的粘附量由14.36×103 cells/mm2减少到2.57×103 cells/mm2,亲水性明显增强,血液相容性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3.
在均相溶液体系下,运用紫外光辐射引发合成了聚砜与丙烯酸的接枝共聚物。用化学滴定、漫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和热分析等技术对接枝聚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丙烯酸被接枝在聚砜链上;光照时间、单体浓度和光引发剂浓度对接枝率均有较大影响。膜表面接触角的研究表明,接枝共聚物膜的亲水性比改性前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4.
不饱和聚酯/聚氨酯互穿网络聚合物的合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以醋酸酐封端的不饱和聚酯(FUPR)与交联聚氨酯预聚物制备了具有互穿聚合物网络(IPN)的不饱和聚酯/聚氨酯,通过红外,DSC和扫描电镜等分析了FUPR/PUIPN网络形成的动力学,微相分离行为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当FUPR/PU达到某一比值时,产生网络互穿效应,可改善聚氨酯的刚性,提高不饱和聚酯的抗冲性。  相似文献   

15.
含氨基、羟基丙烯酸乳液聚合的稳定性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采用间歇及半连续乳液聚合方式,以过硫酸铵/亚硫酸钠为引发体系,合成了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二氨基乙酯四元共聚物胶乳.系统研究了乳化剂种类和浓度、聚合温度、乳化单体进料方式及进料速率对聚合过程稳定性的影响.聚合温度降低,乳化单体进料速度减慢有利于聚合过程的稳定,采用种子半连续聚合方式比间歇聚合过程更稳定,乳化剂浓度的增加有利于聚合稳定性的提高和乳胶粒子的均匀化.  相似文献   

16.
以过硫酸铵(NH4)2S2O8为引发剂,失水山犁醇单月桂酸酯(Span-20)为乳化剂,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技术,制得了淀粉-丙烯酸接枝共聚物,研究了反应温度、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乳化剂浓度、淀粉用量五种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根据单体的转化率,用线性回归法计算聚合反应速率;然后用作图法确定反应的动力学关系式,并求出反应起始阶段的表观活化能。结果表明,其动力学关系式为:Rp∝[(NH4)2S2O8]0.51[AA]1.18[St]0.81[Span-20]0.62;聚合反应恒速阶段的活化能,在53~68℃范围内为26.00 kJ.mol-1。  相似文献   

17.
聚氨酯-丙烯酸酯杂化乳液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G)、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亲水单体二羟甲基丙酸(DMPA),乙二胺为主要原料,制备了稳定的水性聚氨酯乳液.然后以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为单体,过硫酸钾为引发剂,在不外加乳化剂的条件下,运用物理共混、化学复合和化学共聚三种方法对该水性聚氨酯乳液进行改性研究.用FTIR技术对聚氨酯-丙烯酸酯杂化乳液的结构进行了对比与表征;通过粘度测定、粒度分析、力学性能和耐水性能测试、DSC分析,研究了不同改性方法对乳液及其胶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共聚的改性方法对原水性聚氨酯的耐水性的改良效果最好,能够得到稳定且综合性能较优的聚氨酯-丙烯酸酯杂化乳液.  相似文献   

18.
Organic nano-silica was firstly synthesized by sol-gel method with methyl methacrylate (MMA) and butyl acrylate (BA) in the micelles as dispersing media, tetraethoxysilicate (TEOS) as precursor, hydrochloric acid as catalyst and methacryloylpropyl trimethoxysilane (A174) as modifier. Subsequently, the nano-silica/polyacrylate composite emulsions were directly prepared by in-situ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under the action of the initiator. The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 dynamic light-scattering (DSL), thermogracvimetry (TG)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174-modified nano-silica was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in the acrylate-based emulsions by the sol-gel method. The nano-silica was encapsulated by polyacrylate, and the composite latex particles exhibited an apparent core-shell structure. The A174 could improve the lipophilicity of nano-silica and increase the grafting efficiency of polyacrylate on nano-silica particles. The nano-silica/polyacrylate composite latex film had better thermal stability, and the composite latex particles had greater average size and broader size distribution in contrast to those of pure polyacrylate emuls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