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子活化法研究稀土矿区植物体中稀土元素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5  
用仪器中子活化法测定了我国江西赣南某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区生长的17种不同植物中8个稀土元素的含 研究了稀土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称土矿区植物体内的稀土元素含量较高,其中铁芒萁叶中部属然土含一可达3000μg/g以上,比其它植物叶高2-3个数量级。植物体各部位的稀土含量分布一般为根〉叶〉茎。经球粒陨石归一化后,稀土元素分布模式均与其母土基本相似。然而,在植物从土壤吸收及输送的吕,稀土元素  相似文献   

2.
从赣州某一离子型稀土矿山的不同区域取了3个废水水样进行研究,采用《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的方法检测了其氨氮、硝态氮、亚硝态氮浓度、 COD以及pH值,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检测了废水所含金属元素种类及大致含量,并采用单道扫描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检测了废水所含的稀土元素种类及含量。检测发现废水中氨氮浓度严重超标,高达880 mg·L~(-1);酸度也高达3.8左右;而硝态氮、亚硝态氮和COD的含量很少甚至为0;钙、镁、铁等金属离子在废水中所占比例较高;废水中还含有较多的镧(La)、钕(Nd)、镨(Pr)、钇(Y)等稀土元素,含量分别为0.70, 0.15, 0.25, 0.14 mg·L~(-1)左右。对上述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讨论,结合目前稀土废水处理现状,指出当前探索所遇到的问题以及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以期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离子型稀土矿中钪、钇、镧、铈、镨、钕、钐、铕、钆、铽、镝、钬、铒、铥、镱和镥等16种离子吸附型稀土元素的含量。采用40g·L-1硫酸铵溶液对离子型稀土矿样品进行了间歇式搅拌浸出,对浸出液进行两次高温蒸干处理去除盐分。钪、钇、镧、铈以103 Rh为内标,其他元素以187 Re为内标。16种稀土元素在一定的质量分数范围内与其光谱强度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σ)在0.01~0.08μg·g-1之间。方法应用于离子型稀土矿样品的分析,测定值与国家标准方法测定结果相符,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11)在0.80%~2.9%之间。  相似文献   

4.
南方马尾松松针挥发油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郝强  哈成勇 《分析化学》2000,10(3):300-302
采用水蒸了蒸馏方法从中国南方新鲜马尾松松针中提取出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共分离出91个峰,各组分经数据库标准图谱核对,得到分子结构。其中36种化合物的含量较高,占总离子流的83.05%,主要是单萜和倍半萜,以及少量萜烯的醇、酯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5.
铀与稀土元素同属大离子亲石元素,尤其与钇组稀土关系更密切,因此南岭高铀花岗岩往往同时是铀和离子型重稀土矿床的成矿母岩。国内外研究资料表明,高铀花岗岩中的铀主要以原生铀的形式存在于晶质铀矿中,在强烈风化过程中大部分发生活化转移,而采矿活动对此有显著促进作用;国外众多含铀湿地的发现及其研究资料表明,山区湿地是铀的"高效过滤器"和"沉淀池",花岗岩风化转移到水体中的微量铀经长期累积,可在湿地富有机质土壤和沉积物中富集至(3000~4000)×10^-6,而采矿和农垦活动可将湿地经几千年累积富集起来的铀释放到居民的生活环境中,因而被视为是一种环境风险。因此建议加强母岩高铀离子型稀土矿区的湿地放射性调查和环境保护,以保障湿地对重金属的天然过滤功能,避免湿地束缚铀的释放,这对保护矿区水质和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离子型稀土矿浸出液除杂和产品沉淀过程中,高效固液分离对全工艺连续化生产和产品质量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也是整个离子型稀土生产流程自动化、智能化的关键步骤。研究表明:在浸出液除杂、沉淀工序添加0.25 g·m-3 JH2002絮凝剂,利用其电性中和作用和吸附架桥作用,可使Al(OH)3胶体、碳酸稀土颗粒迅速团聚形成絮凝体,进而加速沉降过程;浸出液循环除杂过程的沉降速率为31.43 mm·min-1,除杂上清液循环沉淀碳酸稀土产品过程的沉降速率为24.67 mm·min-1。碳酸稀土产品经煅烧后,所得混合稀土氧化物产品的稀土总量为93.8%,主要杂质Al2O3,Fe2O3,SiO2含量均很低,优于GB/T 20169-2015《离子型稀土矿混合稀土氧化物》标准值。此外,经过循环絮凝沉降的沉淀母液用于离子型稀土矿浸取,基本不会对浸出结果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7.
赣南离子型稀土浸矿开采过程中,因大量使用(NH_4)_2SO_4作浸矿剂造成土壤氮化物累积,引发矿区土壤及水体氮化物的持续严重污染。通过模拟土柱实验,测定原矿土壤(未开采的稀土矿土壤)和一般土壤(矿山周边的普通土壤)在模拟浸矿过程中氮化物的污染含量,研究氮化物在土柱实验中的迁移特征及规律。结果表明:浸矿过程中,原矿土壤和一般土壤中氮化物主要以铵态氮形式存在,说明铵态氮是导致稀土矿区土壤污染和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同时由于土壤的固氮作用、淋滤过程中铵态氮向下迁移及减少的共同作用,致使试验中原矿土壤和一般土壤铵态氮含量总体随天数表现为降低、升高、再降低趋势;并且与一般土壤相比,原矿土壤中稀土离子和NH~+_4会发生交换解析作用增加原矿土壤的固氮作用,同时稀土的存在会增加土壤本身对氮化物的吸附能力。研究结论为赣南离子型稀土矿浸矿过程中氮化物的迁移规律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前,云南已形成了以离子吸附型稀土矿为主,砂矿型、伴生型、沉积型稀土矿为辅的稀土矿床分布格局。95%以上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分布于北纬26°以南腾冲-盈江-陇川和临沧-勐海-带岩浆岩分布区,成矿母岩以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的二长花岗岩为主;砂矿型稀土矿主要分布于勐海与金平-带山间盆地;伴生型稀土矿主要产于滇中地区沉积磷块岩矿床和铁氧化物-铜-金型(IOCG)铁铜矿床。腾冲花岗岩带与临沧花岗岩带La,Y异常分布区是寻找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最有利区域,特别是已发现矿床(点)外围区域;滇中-滇东北地区沉积磷块岩矿床、IOCG型铁铜矿床伴生的稀土资源潜力巨大,今后开采过程中应注意对稀土元素综合利用,同时应注意矿床开采后的尾砂、废弃物是否有稀土元素富集;滇东北宣威组粘土岩分布区具有与贵州赫章-威宁地区沉积型稀土多金属矿相似的成矿条件,其稀土找矿潜力巨大,沉积型稀土多金属矿有望成为中国三稀矿产资源新的来源。在今后地质工作中应加强矿床成矿规律、选冶工艺方面的研究,完善与健全矿床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9.
乌江流域沉积岩风化过程中稀土元素的富集与释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乌江流域石灰岩、白云质灰岩、白云岩、硅质岩、页岩和砂岩等沉积岩的13条风化剖面为对象,运用R型分层聚类分析和质量平衡计算方法,研究了这些岩石风化过程中稀土元素(REE)的富集与释放及其对植物生长和河水REE分布的影响,目的是为河水物质来源研究和为农业生产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乌江流域石灰土中REE的富集程度显著高于各自母岩、黄壤、上陆壳(UCC)、中国土壤(CS)和世界土壤(WS);(2)沉积岩风化过程中REE的富集特征和机制可能与母岩中REE分布特征以及风化剖面中有机质、铁(氢)氧化物和粘土矿物的吸附有关;(3)沉积岩风化过程中释放的REE可为植物吸收利用;(4)石灰岩等沉积岩风化过程中REE和F。等元素的释放对河水溶解态REE的分布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食用菌中稀土元素的分离富集-ICP-AES法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富集-ICP-AES法同时测定食用菌中的稀土元素,排除了高含量的K、Na、Ca、Mg等非稀土元素的基体干扰,并对分析谱线的选择、样品消解方法、仪器工作条件和分离富集条件进行了研究。方法回收率为92.2%~104.2%,相对标准偏差为1.4%~9.7%。  相似文献   

11.
颗粒粒度分布是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石(风化花岗岩)的基本物理性质之一,对矿石的渗透性能、水-岩相互作用及物理力学性质等都有重要影响,从而影响离子型稀土矿体的开采及其边坡稳定性。以大埠稀土矿床为例,探讨离子型稀土矿石的颗粒粒度分布型式及其成因。水洗筛分结果表明,大埠稀土矿石总体细砾-粗砂和粉-黏粒含量高,其中间组分含量低,呈现出"双峰"式分布特征。通过Q型聚类分析将大埠稀土矿石划分为4种颗粒粒度分布型式,即"左倾双峰"式(A型)、"右倾双峰"式(B型)、"水平双峰"式(C型)和"左抬双峰"式(D型)。成因分析表明,A型和B型分布型式主要是风化程度不同的结果,属于基本的粒度分布型式。水土流失可导致A型向B型转化;细颗粒垂向迁移后再沉积,使局部细颗粒含量升高,则分布型式由B型转化为C型。溶解的Si O2向下迁移,在较深处发生沉淀和重结晶作用,使砾的粒度和含量明显升高,则形成D型分布型式。  相似文献   

12.
将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原矿样品加工至0.149 mm,使用35 g/L硫酸铵溶液(pH为4.0)作为浸取剂,提取浸出相稀土元素.考察了提取浸出相稀土元素时,样品粒度、浸取剂浓度及用量、浸取剂酸度、浸取方式、浸取时间等条件的影响,确定最佳试验条件,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样品溶液中浸出相稀土的总量...  相似文献   

13.
广西产马尾松与湿地松针叶精油化学成分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水蒸气蒸馏法从广西产马尾松和湿地松的针叶中提取精油,探索了松针投料量和提取时间对产油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松针投料量700 g,提取时间5 h。在此最佳条件下马尾松和湿地松针叶的产油率分别为0.45%和0.19%。用气相色谱(GC)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等方法分别对两树种的针叶精油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从马尾松针叶精油中分离出64种化学成分,鉴定了其中的20种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8.59%;从湿地松针叶精油中分离出73种化学成分,鉴定了其中的29种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4.23%。两树种针叶精油的主要化学成分大致相同,但在含量上有较大差别。马尾松针叶精油中α-蒎烯的含量约为湿地松的2.6倍,但其β-蒎烯含量低于后者。单萜和倍半萜是构成马尾松和湿地松针叶精油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食品中痕量稀土元素的离子交换预富集-ICP-AES在线分析方法;筛选出4种对各稀土元素具有较好富集性能,并适于微型富集器使用的高效树脂(包括离子交换树脂、鳌合树脂和螯合纤维树脂),该分析系统可用于矿泉水、贻贝、牡蛎、茶叶等食品标样中ng/ml及μg/g级痕量稀土元素测定。所得结果与推荐值相吻合。该分析系统测定精密度符合痕量分析要求,富集倍数可达17—30倍,检出限为0.08—5.5ng/ml  相似文献   

15.
16.
为了探讨古海洋环境演化对海山富钴结壳稀土元素富集的制约,本次选取西太平洋Lamont海山具有多层结构富钻结壳L1作为研究对象,逐层取样分析研究,认为古海洋环境演化以及磷酸盐化作用对不同稀土元素的影响不同:Ce含量受海洋生产力水平的制约,与形成时古海洋生产力水平呈正相关关系,但受磷酸盐化影响并不显著;而磷酸盐化对富钻结壳中其他稀土元素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导致老壳层中稀土元素相对较少,而重稀土元素则相对增加.另外富钴结壳壳层在生成后可能仍然继续与周边海水发生稀土元素交换,导致壳层生成得越早,其重稀土元素相对于其他稀土元素越富集,而Eu则越亏损.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重庆市江津区表层土壤中稀土元素(REE)含量和空间分布特征,采集156件土壤样品,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其稀土元素含量。采用统计学和地质统计学分析了表层土壤中稀土元素含量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江津区表层土壤中REE含量范围为99.06~222.28μg·g~(-1),平均值149.07μg·g~(-1),低于中国土壤REE背景值(163.86μg·g~(-1))。江津区表层土壤的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呈现向右倾斜的轻稀土富集型。δEu和δCe平均值分别为0.57和0.91,表现出明显的Eu负异常和微弱的Ce负异常。不同地质时代地层上覆表层土壤中REE含量具有显著差异性(p=0.0350.05),下白垩统窝头山组(K_(1w))和侏罗系(J)地层上覆表层土壤中稀土元素含量高于三叠系(T)地层。江津区中西部地区表层土壤中稀土元素总量较高。  相似文献   

18.
离子型稀土开采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日 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以多时相Landsat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通过波段提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裸土指数(Bare Soil Index,BSI)和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  相似文献   

19.
南黄海表层沉积物稀土元素分布与物源关系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对南黄海295个表层沉积物样品稀土元素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分析,结果表明,南黄海表层沉积物稀土元素平均含量为188.39μg.g-1,稀土富集与重矿物有密切关系;稀土元素的球粒陨石配分模式均呈现Eu负异常,模式具负斜率,表明表层沉积物物质主要来源于大陆地壳。从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区域变化来看,南黄海东部沉积物来源于朝鲜半岛,西部沉积物来源于黄河和长江物质输入,中部细粒沉积物主要与黄河及长江物质东南、东北扩散有关,东南部为朝鲜半岛及黄河、长江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用改性PVA树脂,从水中富集痕量合成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SNS),进一步用SNS与钡盐和磷钼酸定量地形成难溶缔合物沉淀,使SNS与共存物分离浓缩。用Mo-邻苯二酚紫-溴化十二烷基吡啶(DPB)显色反应(表面摩尔吸光系数εmax值为3.1×10^5L.mol^-1.cm^_1)体系分光光度测定与SNS定量缔合的Mo,从而间接测定水中痕量SNS。方法用于江,湖水中痕量SNS的测定,获得较好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