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华罗庚先生是世界著名数学家,数学大师。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安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他为中国数学的发展作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他在解析数论方面的成就尤其广为人知,国际间颇具盛名的"中国解析数论学派"即华罗庚开创的学派,该学派对于质数分布问题与哥德巴赫猜想作出了许多重大贡献。他在多元复变数函数论方  相似文献   

2.
数论在中国的发展情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数论的发展是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的.这在纪元以前,孙子所建立的中国除数定理和距今约七百年前秦九韶所发明的解一次不定方程的方法,都是比较突出的例子.到了近代,数论方面的发展更由于早期向苏联学习而有了长足的进步.谈到近代数论,必须要提起数学研究所所长华罗庚在这方面所作过的许多优秀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前言     
<正>王元1930年4月15日生于浙江省兰溪市,祖籍江苏镇江.195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经陈建功、苏步青推荐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工作,在华罗庚指导下研究数论,在解析数论、代数数论以及数论方法的应用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先后任助理研究员,研究员,数学研究所所长,中国数学会理事长等职务,对中国现代数论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了卓越贡献;于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先后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982)、何梁何利奖(1994)、华罗庚数学奖(1999)、陈嘉庚物质科学奖(2000)、吴大猷科学普及著作奖金签奖(2002)、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8)等.  相似文献   

4.
继1999年9月第一届中日数论会议在北京召开之后,第二届中日数论会议于2001年3月12-16日在日本福冈县饭冢市近畿大学举行。会议由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和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NSFC)共同支持,由日本近畿大学教授S.Kanemitsu和中国科学院数学所贾朝华研究员共同组织. 与会学者除来自中国、日本外,还有美国、德国和意大利等国,所做报告涉及解析数论、代数数论、超越数论、近代数论及其它数学领域。中方参加者还有潘承彪、陆鸣皋、张文鹏、蔡天新等人. 《西日本新闻》3月13日起对此次会议连续…  相似文献   

5.
数论及其应用 献给陈省身先生九十大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众所周知 ,数论是数学中最古老最纯粹最优美的一个学科 .不过鲜为人知的还是 ,数论同时也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应用数学学科 .著名国际数学大师陈省身教授早在 1 992年精辟地指出 :“数学中我愿意把数论看作应用数学”,“我想数学中有两个很重要的数学部门 ,一个是数论 ,另一个是理论物理”.在本文中 ,我们将先扼要介绍一下数论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几个主要难题 ,紧接着我们要介绍数论 (尤其是数论中的难题 )在现代密码学 (包括网络与信息安全 )与计算机科学 (尤其是快速并行计算 )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华罗庚教授与王元教授合著的《数论在近似分析中的应用》一书,作为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专著,已于1978年底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本书(为简便起见,以下简称《数论应用》)是近二十年来用数论方法对于多维积分近似计算研究成果的一个系统全面的总结。 众所周知,1859年Riemann引进复变数函数的函数,1896年Hadamard用解析方法证实了素数定理,1921年Hardy—Littlewood创建“圆法”,以及特别是1937年N.M.BoB创造了“三角和方法”解决了大奇数Goldbach问题以来,分析方法渗透到  相似文献   

7.
一九八五年六月十二日二十二时零九分,敬爱的华罗庚同志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他的离去,对于我国数学界、科学界与全国人民无疑是不可弥补的损失。 华罗庚是中国近代数学研究与教学最早的开拓者之一。他是我国解析数论,典型群,矩阵几何学,自守函数论与多个复变数函数论等的研究的创始人,也是我国进入世界著名数学  相似文献   

8.
林开亮 《数学通报》2022,(4):1-4+14
<正>当笔者还是一名大学生时,读到王元院士写的数学家传记《华罗庚》[21],进一步坚定了学习研究数学的决心.博士毕业工作以后,精力逐渐转向数学普及,在《数学文化》期刊上发表了一些文章,有幸得到元老的肯定与鼓励,又坚定了从事数学普及的选择.在元老逝世一周年之际,我们这里分享一个数论研究普及的故事,以示缅怀.  相似文献   

9.
一九八五年六月十二日二十二时零九分,敬爱的华罗庚同志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他的离去,对于我国数学界、科学界与全国人民无疑是不可弥补的损失。 华罗庚是中国近代数学研究与教学最早的开拓者之一。他是我国解析数论,典型群,矩阵几何学,自守函数论与多个复变数函  相似文献   

10.
一个数论定理的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华罗庚著“数论导引”一书中的一个定理推广为 定理:对于一切奇素数 p≥5,恒成立sum from k=1 to p-1 1/(tp+k)≡0 (modp~2) (t 取整数)  相似文献   

11.
一九八五年六月十二日,敬爱的华罗庚教授和我们永别了。我们为失去一位伟大的数学家、杰出的教育家和忠诚的爱国主义者而十分悲痛。 华罗庚教授以他非凡的才华和过人的勤奋,在半个多世纪的岁月里,对数学作出了多方面的卓越的独创性的贡献。他是中国近代数学研究的先驱,是我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  相似文献   

12.
2003年的全国初中数学联赛和全国初中数学竞赛中,都出现了一种新型综合题,即数论与几何的综合题.这类问题融数论知识于几何之中,能较好地考查灵活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进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两个数论问题的恒等式构造解法300142天津河北区北站铁三院站场处李文虎已故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在其名著《数论导引》(1957年版)第323页中曾说:“解不定方程一有趣味之问题,惜者吾人迄今未能得其诸整数解答之公式”.笔者查阅1984年翻译出版的日本...  相似文献   

14.
华罗庚同志手迹华罗庚同志一九八五年六月十二日在日本东京大学的报告提纲华罗庚教授在数论上的贡献华罗庚教授在代数与几何上的贡献华罗庚教授在多复变函数论上的贡献华罗庚教授在应用数学方面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正>陈景润(1933-1996)、福建闽候人,20世纪解析数论方面最杰出的数学家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氏定理’的创立者,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方面取得国际领先的成就.世界级的数学大师、美国学者阿·威尔(A Weil)曾这样称赞他:"陈景润的每一项工作,都好像是在喜马拉雅山山巅上行走."邓小平同志这样评价陈景润的:中国有一千个就了不得.1933年5月22日,陈景润降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庭,父亲收入微薄,加上姊妹太多,一  相似文献   

16.
黄且园 《数学通报》2006,45(6):7-13
1数学的美学标准王元教授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他于1930年4月30日生于浙江兰溪(原籍江苏镇江).195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他是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的研究员.曾任研究室主任、所长、所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数学会理事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当时称学部委员).解析数论是他的主要研究领域.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初,他首先在中国将解析数论中的筛法用于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并证明了命题3 4,1957年又证明了2 3,这是中国学者首次在这一研究领域跃居世界领先的地位.其成果为国内外有关文献频繁引用.此时的王元只有27岁.其后,他与华罗庚合作致力于…  相似文献   

17.
于丽荣  罗里波 《数学学报》2005,48(5):1029-103
我们推广了中国剩余定理,用于研究数论模型,并在非标准数论模型中对比分析若干数论定理.  相似文献   

18.
王元 《数学进展》2001,30(4):289-292
本文综述了解析数论近70年来在中国的发展及中国数学家在这一领域的重要贡献,特别是华罗庚及陈景润的重大成就。  相似文献   

19.
IMO中的数论     
与数论知识有关的命题,在数学竞赛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以1-31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为例,在总数186道试题中,数论题约40道。除少数几届外,几乎每届都有一道数论题,其中八届有2道,一届有3道题。从难度看,依IMO的标准较易的有17道,中等的有8道,较难的有15题。本文将就IMO中出现的这些数论题,谈谈所需的基本知识和解题方法。应强调指出,本文是以IMO为背景的,对于仅参加一般竞赛(包括全国高中竞赛)的学生,本文的“基本  相似文献   

20.
数论进入了应用学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引言 长期以来,数论被认为是脱离实际的。于是,产生了两种极端的观点,一种为数论的无用而洋洋得意,典型的例了是Hardy在《一个数学家的自白》中所称颂的,认为数论是“洁身自好,出污泥而不染”。另一种为数论无用而悲叹,如Gamow所著”《从一到无穷大》中的一段话:“……,迄今为止,数学还有一个大分支没有找到什么用途(除了智力体操的作用外)……”。实际上,这些观点都是陈旧的。近几十年来,数论,特别是初等数论(包括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