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硫系和磷系添加剂对菜籽油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硫系添加剂T321、磷系添加剂P120和T321-P120复配添加剂对菜籽油抗磨和极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321单剂、P120单剂和T321-P120复配添加剂均能够有效地提高菜籽油的抗磨和承载能力;T321-P120复配添加剂能够有效地改善菜籽油的减摩性能;T321和P120具有协同减摩、抗磨和极压作用,当二者的配比适当时,相应油样的综合摩擦学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2.
聚异丁烯基丁二酰钼添加剂的摩擦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聚异丁烯基丁二酰钼(MoPIBS)在26^#白油中的摩擦学性能,探讨了其同硫系添加剂的复配效果,并用Auger电子能谱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分析了磨斑表面边界膜的化学组成和元素分布.结果表明:在边界润滑条件下,MoPIBS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具有良好的抗磨和减摩性能,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基础油的承载能力;MoPIBS与硫系添加剂复配时表现出较好的协同极压和减摩作用,但抗磨性能变化不大。MoPIBS在磨损表面形成主要由MoO3和含氧有机物组成的边界膜,MoPIBS/硫系复配添加剂则在磨损表面形成含MoS2和FeS的边界膜,这是添加剂具有优异摩擦学性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润滑油品的质量是决定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改进润滑油添加剂的性能并开发其复配技术则是提高油品质量的关键,硫化烯烃和二正丁基亚磷酸酯化为极压抗磨减摩添加剂已经广泛地应用于S-P型齿轮油中,两者者复配使用可以产生协同效应也有一些研究报道,但还未见有关其协同作用机理方面深入系统的研究成果发表,因此,利用HQ-1型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这两常用的典型添加剂复配体系的润滑性能,并用微观分  相似文献   

4.
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环烷酸稀土化合物在26#白油中的摩擦学性能,探讨了其同硫系、磷系添加剂的复配作用,并用Auger电子能谱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研究了钢球磨斑表面边界膜的化学组成和元素分布.结果表明:在边界润滑条件下,环烷酸稀土化合物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具有良好的抗磨性能和承载能力,并具有一定的减摩能力;环烷酸稀土与硫系添加剂复配后极压性能大幅度提高,而与磷系添加剂无协同作用.稀土添加剂在摩擦表面形成富稀土边界膜是该添加剂具有优异摩擦学性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首先通过摩擦学和电化学方法,对比研究了B-N系添加剂(三乙醇胺硼酸酯,TAB)和P系添加剂(磷酸三甲酚酯,TCP)2种有机功能分子高温重载条件下在聚乙二醇(PEG)基础油中的摩擦学行为,以及在盐酸腐蚀溶液中的缓蚀性能.然后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与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表面分析手段对磨损表面和腐蚀表面的微观形貌进行深入研究,并分析讨论了2种有机功能分子的高温润滑承载和缓蚀机理. 2种有机功能分子作为PEG添加剂的承载能力均超过了400 N,表现出优异的高温极压性能.在高温重载摩擦磨损试验中,TAB作为添加剂能够显著降低PEG基础油的摩擦系数和磨损量,表现出良好的减摩抗磨效果;对于TCP而言,作为添加剂可以明显降低PEG基础油摩擦系数,却表现出加剧磨损的现象.电化学试验结果表明,2种有机功能分子都具有一定的缓蚀作用,TAB缓蚀效率优于TCP.结合表面分析结果发现,TAB作为添加剂能够在金属表面形成较强吸附膜以及以硼酸酯、硼的氧化物和氮化物为主的非牺牲性摩擦膜,从而表现出良好的缓蚀性能和优异的高温极压抗磨性能;TCP作为添加剂与金属表面发生了较为剧烈的摩擦化学反应,生成以磷酸铁和氧化铁为主的致密摩擦...  相似文献   

6.
在菜籽油分子中引入硫,合成了一种新型环境友好润滑添加剂(SRO),并利用红外光谱仪对其主要官能团进行表征,通过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SRO在菜籽油中的抗磨与极压性能,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对其磨痕表面元素进行分析,探讨其极压抗磨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硫化菜籽油润滑添加剂在菜籽油中具有优良的极压和抗磨减摩性能;其润滑作用机理为长链菜籽油分子的载体作用、硫的高反应活性以及二者协同作用,在摩擦金属表面形成高强度吸附膜和摩擦化学反应膜.  相似文献   

7.
采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 C60 添加剂对液体石蜡的抗磨和极压性能的影响 ,并与 2种国外的商用润滑油添加剂进行了极压性能对比研究 .发现 C60 在较高速度范围内具有一定的极压与润滑作用 ,其经过适宜的改性处理可望成为优良的润滑油添加剂 .  相似文献   

8.
C60的摩擦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C60添加剂对液体石蜡的抗磨和极压性能的影响,并与2种国外的商用润滑油添加剂进行了极压性能对比研究,发现C60在较高速度范围内具有一定的极压与润滑作用,其经过适宜的改性处理可望成为优良的润滑油添加剂。  相似文献   

9.
将萃取-溶剂热法制备的二硫化钼微球(MS-MoS2)和商业级胶体二硫化钼(CC-MoS2)添加到液体石蜡(LP)中,采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和SRV微动摩擦磨损试验机对润滑体系的极压性能和抗磨减摩性能进行对比研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对磨斑表面形貌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表明:萃取剂Cyanex 301对MoS2具有良好的表面修饰作用;添加MoS2能够有效改善基础油的极压性能和抗磨减摩性能;当MoS2质量分数为0.5%时,Cyanex 301修饰MoS2 LP的摩擦系数和磨损体积损失比CC-MoS2 LP分别降低了15.4%和81.7%;其磨损机理可归因于边界润滑条件下的化学吸附膜、化学反应膜、化学沉积膜以及滚动摩擦.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一种新型S-N无灰添加剂(DBTT);利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单剂DBTT、磷酸三甲酚酯(TCP)以及含不同质量比的DBTT和TCP的复合添加剂在500N加氢基础油中的摩擦学性能;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磨损表面形貌和元素化学状态.结果表明:合成的DBTT在500N加氢基础油中有良好的溶解性;所考察的添加剂都能有效提高基础油的承载能力;在一定条件下单剂DBTT和TCP能够有效提高基础油的减摩和抗磨性能;DBTT/TCP复合剂在基础油中表现出协同抗磨效应和增摩效应.含上述添加剂的500N加氢油在摩擦过程中发生摩擦化学反应,生成混合边界润滑膜,从而起减摩抗磨作用.  相似文献   

11.
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镧与硼酸酯的协同减摩抗磨作用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油溶性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镧(LaDDP)和有机硼酸酯(OB)的减摩抗磨性能,探讨了LaDPP与有机硼酸酯的协同减摩抗磨作用及其协同摩擦化学反应机理;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和俄歇电子能谱仪对比分析了磨斑表面典型元素组成、化学状态和深度分布。结果表明,LaDDP和有机硼酸酯具有优良的减摩抗磨性能,且二者具有优异的协同减摩抗磨作用,其主要原因在于稀土元素镧促进了有机硼酸酯的分解及硼的渗透,生成了由La、La2O3、B2O3、FeS、硫酸盐和磷酸盐等组成的边界润滑膜,形成了镧与硼的渗透层。  相似文献   

12.
无机硼酸盐润滑油抗磨添加剂的发展现状   总被引:20,自引:7,他引:20  
本文结合作者自身多年从事的有关研究,对无机硼酸盐润滑油抗磨添加剂的发展现状作了综合介绍。文章在简要阐明了无机硼酸盐的分子结构和制备方法之后,着重就其抗磨性能和抗磨作用机理之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进行了归纳与分析,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人们对这类添加剂目前的研究和认识水平。文章最后还强调指出,无机硼酸盐与含S、P、Cl添加剂的配伍性及其分散体的稳定性和抗水性等都还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不同结构含磷极压剂润滑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金属加工润滑中常用的三种不同结构的含磷极压剂,使用SRV研究了其摩擦系数随温度、摩擦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过程,并使用SEM和EDX对SRV试验件的磨斑进行了分析.结合其热失重分析结果说明,磷酸酯分子的反应活性和热稳定性决定其抗磨极压润滑性能.使用ERICHSEN金属板材成型试验机模拟评价不同添加剂的冲压性能,提出了高效应用三种不同结构含磷极压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环烷酸亚锡的合成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成了油溶性环烷酸亚锡,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环烷酸亚锡作为26#白油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对比考察了其同硫系和磷系添加剂的复配作用,并用俄歇电子能谱研究了磨斑表面边界膜的化学组成和元素分布。结果表明:所合成的环烷酸亚锡的锡含量(质量分数)为18.1%,其在25℃和-10℃下均具有较好的油溶性;在中低载荷条件下,环烷酸亚锡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抗磨性能,并具有一定的减摩能力;环烷酸亚锡与硫系添加剂具有良好的协同效应,其主要原因是环烷酸亚锡在摩擦表面形成了含锡的摩擦表面膜。  相似文献   

15.
在超声波作用下,将经油酸表面修饰平均粒径为20 nm的纳米Fe3O4微粒分散于板带钢冷轧轧制液中,在MRS-10A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了其对钢/钢摩擦副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透射电镜分析了纳米Fe3O4的相组成和微结构,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磨损表面形貌.利用四辊冷轧试验机进行了轧制液润滑下的板带钢冷轧试验,考察了纳米Fe3O4添加剂对板带钢冷轧润滑的效果.结果表明:纳米Fe3O4作为轧制液添加剂能有效提高钢/钢摩擦副的抗磨性能、降低摩擦系数,同时表现出良好的板带钢冷轧润滑效果;含纳米Fe3O4的轧制液可明显降低带钢最小可轧厚度,并改善轧制带钢板面质量.  相似文献   

16.
合成了两种含噻二唑有机硼酸酯添加剂,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质谱对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对两种化合物的热稳定性进行了考察,发现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利用四球式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化合物作为锂基润滑脂添加剂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这两种杂环硼酸酯添加剂能大幅度提高锂基润滑脂的承载能力,并具有良好的抗磨减摩性能,是一类性能优异的新型高效润滑脂添加剂.采用软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光谱(XANES)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这两种添加剂的摩擦学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显示钢球磨损表面形成了含氧化硼、铁的硫化物、铁的氧化物、硫酸亚铁以及有机含氮络合物等多组分的混合边界润滑膜,从而使润滑剂的极压性能和抗磨性能得到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7.
有机钼及其复合纳米润滑添加剂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采用X-P型销-盘摩擦磨损试验机和MRS-10J型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N68MD、N68ME、N68和SAE404种含有机钼及其复合纳米润滑添加剂的润滑油的摩擦磨损性能,分别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电子衍射能量谱仪分析了摩擦副的磨损形貌及其磨损表面元素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在N68MD润滑时,钢/钢摩擦副具有较低的摩擦系数和磨损量,并且具有良好的抗极压性能;在N68ME润滑时,钢/钢摩擦副除了表现出很小的摩擦系数和良好的抗极压性能以外,还表现出优异的自修复功能,这是由于有机钼与纳米铜协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以从头计算Hartree-Fock分子轨道法计算了苯并恶唑,苯并咪唑,苯并噻唑,二氢噻唑以及哌嗪五种母核的36种含氮杂环衍生物的量子化学结构参数.依据摩擦学定量构效关系理论,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对这些化合物进行了磨损定量构效关系研究,建立了合理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含氮杂环衍生物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抗磨能力与化合物的偶极矩和总能量相关性较好,并对母核性质具有较强的依赖性.所得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可用于指导新型润滑油添加剂分子的设计及合成.  相似文献   

19.
极压添加剂对陶瓷涂层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作者用HQ-1型环-块试验机考察了几种极压添加剂对陶瓷涂层摩擦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陶瓷涂层的磨损性能明显地依赖于摩擦副材料的选择和极压添加剂的种类,而其摩擦性能对此却不很敏感;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和磷酸三甲酚酯对Cr_2O_3/Cr_2O_3、Cr_2O_3/WC、Cr_2O_3/ZrO_2和Cr_2O_3/TiO_2涂层摩擦副都具有良好的抗磨效果,而PN剂显示的抗磨效果却很差,甚至还有明显的增磨作用。通过电子探针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对TiO_2涂层试块的磨损表面观察发现,润滑油及其极压添加剂在摩擦过程中于磨痕内外都形成了吸附膜,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和磷酸三甲酚酯的抗磨性能主要归因于它们在陶瓷涂层表面的物理吸附。  相似文献   

20.
Three different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s, namely, rheology, particle sizing, and x-ray diffraction (XRD), were used to study the effect of anionic additives on the properties of bentonite suspensions. The three additives were sodium carboxymethylcellulose, xanthan gum, and sodium dodecyl sulfate. Flow curves were obtained from shear stress–shear rate measurements, and the viscoelastic properties were determined from oscillatory and transient measurements. Mineralogical data were evaluated by XRD and the particle size analysis performed by light scattering technique. The presence of the surfactant modifies the face-to-face interactions and yields changes of the mixtures rheological behavior at low deformation rates. Polymers act by coating each clay particle and prevent their agglomeration. Therefore, the additives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mechanisms of destructuration and structure reorganization as well as the mixtures viscous and viscoelastic behavio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