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 毫秒
1.
《珠算与珠心算》2021,(1):F0002-F0002
2021年1月8日上午,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财科院)珠心算研究院、珠心算研究中心与中国珠算心算协会(以下简称中珠协)在北京联合召开《中国珠心算发展报告》课题启动视频会。财科院纪委书记、中珠协常务副会长程北平,中珠协副会长汪以力、王卫达、陆萍,财科院珠心算研究中心主任、中珠协副秘书长文志芳,中珠协秘书长赵相翼,副秘书长刘芹英、倪晓晶,以及课题组成员等领导和专家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2.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全国第八次课程改革已经影响到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从办学思想、教育观念、课堂教学到教育环境、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学习心理等等,都正经历着一场变革。教学方面更强调树立大教育观,拓宽教学渠道,延展学习空间,提高学习的效率,激发学习的热情。显然教育是在于思想、知识、心理、品格、身体等各方面素质的发展、发掘和培养,而不是单纯追求知识的数量增加。在珠心算教学这片天地里,也正接受着这次洗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自主、生动、活泼的发展已成为当前广大珠心算教师的共识。  相似文献   

3.
一、课题的立题背景 珠算是我国古代的重大发明之一,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我们祖先的智慧的结晶。在长达几千年的历史中,珠算曾对中华民族的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直到今天,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与普及,珠算才渐渐退出了中国人民的主体生活。  相似文献   

4.
算盘(abacus)是一种古老的运算器材,在中国已流传有千年之久。所谓珠算式心算abacus—basedmentalcalculation,AMC)就是藉由训练可在脑海中想像有一个算盘存在,然再藉此运用于心算,处理庞大的数字运算,其中包含加减乘除皆可应用。虽然珠算教育已经从台湾小学生的正规教育中废止多年,但是珠算式心算的教育却已悄悄在世界各国逐渐扎根,在数字计算及脑部潜能开发方面逐渐展现其强大的魅力。  相似文献   

5.
一、课题的启动情况2004年1月至6月,中国珠算协会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在财政部和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制订了标书要求,以内部邀请招标的方式,由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制订研究方案,经教育部组织的以柳斌同志为组长的、由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北师大的教育学、心理学专家为成员的专家组论证通过。  相似文献   

6.
本文简述了珠心算的定义和功能,提出了普及型珠心算与竞技型珠心算的概念,论述了山西省《珠心算地方课程的开发与应用》课题在普及型珠心算教育中,实验珠心算与小学数学相融合的探索与创新。  相似文献   

7.
珠心算古来有之。史料记载,在珠算盛行的明、清时代即出现珠心算,手按算盘不用拨珠即能进行复杂的计算。当时称为“善算者”,是天才的个人行为。而现代珠心算教育,是在小学珠算教育与小学数学“口算、笔算、珠算三算结合教学”基础上创新发展起来的新事物。它能有效地开发儿童智力潜能。  相似文献   

8.
珠心算是在中国传统珠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心算技能,它具有“计算快捷、开发智力”等特点。随着越来越多的学生学习珠心算,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珠心算对学生后续学习发展究竟有着怎样的作用。课题组通过对珠心算实验学校实地调研、珠心算学生问卷调查的相关数据和资料分析得出:通过珠心算学习,在小学阶段可以达到“一科突出、多科受益”的目的;在初、高中阶段可以发挥“正向迁移、省时高效”的作用;在大学及工作中可以产生“提升智能、磨砺意志”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一、课题立项以来的开展情况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 珠心算是中华民族优质的文化遗产,珠心算是在珠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芦荻西小学金雁里校区自1992年开始就在师生中进行珠心算教学实验研究,1994年10月经广东省科委批准,由省、市珠协有关专家与学校珠心算教师组成实验小组,进行为期三年有目的,有计划,按步骤的实验。  相似文献   

10.
本文是"珠心算开发儿童智力脑机制研究"项目实验结果之一。是山东潍坊医学院院长王滨主持下的课题组,通过对学珠心算和未学珠心算60名儿童进行磁共振成像测试得此研究结论的综合报告。本刊围绕中国珠算协会2004年提出"珠心算教育具有开发儿童智力潜能作用研究"课题,将连续发表或转载各个专项实验结果,以期让社会全面了解珠算为何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又为何我国政府要申报珠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1.
为充分发挥《珠算与珠心算》会刊在保护传承珠算文化、推动珠心算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运用会刊指导珠协工作和引导珠心算教育健康发展,现将中珠协2012年会刊征订宣传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