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小波变换技术的荧光光纤温度传感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武金玲 《光子学报》2009,38(5):1149-1152
提出了一种荧光光纤温度测量系统.采用双光路双通道测量方式以及化学镀膜和热处理工艺相结合的微小荧光探头制作技术,在研究微弱信号的检测和处理技术的基础上,选用小波变换技术对荧光信号进行消噪处理.系统的温度实验、标定实验和重复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温度分辨能力.  相似文献   

2.
武金玲  王玉田 《光子学报》2006,35(10):1514-1517
通过对光纤荧光温度传感器中影响系统准确度的荧光寿命检测技术的研究,利用双参考信号、脉冲调制激励光源的锁相检测技术对荧光光纤温度传感器的荧光寿命进行检测,推导出测量荧光寿命的数学模型.给出了应用该技术的温度测量方案及实验结果,该方法具有高的信噪比且对激励光泄露有很强的抑制作用.系统的输出信号可以准确地进行长距离传输且很容易与计算机接口.实验表明,该方法是有效和实用的,达到了系统要求.  相似文献   

3.
采用激光加热小基座法生长出掺Cr3+的蓝宝石光纤荧光温度传感头,它具有结构紧凑,耐高温等特点,测温范围从室温到450℃。使用基于小波变换的数据处理方法,有效去除信号中的噪声,提高了信噪比。在对荧光测温机理和有关光纤技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与调制荧光信号相关的双参考源相位锁定测量方案,可在无激励光干扰的情况下对荧光寿命进行实时测量。根据噪音和信号在小波变换下表现出的不同性质,提出以小波变换为基础的温度信号特征提取及消噪方法。与其它处理方法相比,小波变换方法可以克服傅里叶变换对突变信号不起作用的缺点,同时又比Gabor变换具有可变窗口的优点。该方法可以缩短测量时间,提高测量分辨率。  相似文献   

4.
由于真实气体效应,高超声速流场的研究仍然依赖于大量的实验.流场温度是实验的重要参数,目前只能通过具有非入侵性质的光学测量手段获得,然而,由于多方面的难题,鲜有对高焓流场参数测量的报道.文章介绍了利用激光诱导荧光(laser-induced fluorescence,LIF)技术对JF-10氢氧爆轰激波风洞产生的高焓实验气流温度的测量工作.搭建了用于脉冲式风洞的LIF测量系统,使用了NO分子作为荧光组分.因为高焓流场实验条件苛刻,本实验对传统的激光设置进行了调整,使用了平行于拍摄方向的竖直平面激光激发NO,使荧光信号更为集中,获得了清晰的LIF图像.利用双线测温法(two-line thermometry,TLT)测量高焓自由流中NO分子的转动温度,从而确定气流的平转温度.测量结果表明,JF-10实验气流的平转温度为600 K.   相似文献   

5.
鼻咽癌光谱诊断系统中的荧光光谱信号处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蔡声镇  李步洪  蔡坚勇  谢树森 《光子学报》2003,32(11):1375-1377
利用激光诱导荧光技术开发了用于早期鼻咽癌诊断的自体荧光光谱系统系统由风冷氩离子激光器、自行研制的单色仪和高灵敏度、智能化的信号采集和处理系统组成文中重点讨论了系统中自体荧光光谱信号的处理技术,其中包括荧光光谱信号的分光和检测技术,以及用LabVIEW开发的信号处理和控制平台荧光光谱信号的处理结果表明:系统不仅实现了荧光光谱信号的同步显示,而且极大地提高了信号的信噪比,这为系统的临床应用奠定了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宋伟  李东坚  谢伟  张文松  寇晓阔 《光子学报》2015,44(1):112003-0112003
为了实现对高压电气设备的非接触温度监控,设计了中远距离(0~1.5m)非接触荧光光纤测温系统.该系统利用稀土荧光材料的荧光温度特性,通过测量物体表面荧光物质的受激荧光寿命获得物体的温度信息;通过增加聚光透镜和聚光锥罩,提高探测器接收到的光能量.实验获得荧光强度曲线及被测对象温度,实现了对温度的非接触实时测量,测量误差低于1℃,满足高压电气设备的非接触温度监控要求.  相似文献   

7.
王茜蒨  魏光辉 《物理学报》2002,51(5):1031-1034
介绍了一种由三倍频Nd∶YAG激光器、单色仪、光电倍增管以及信号采集处理系统构成的激光荧光谱寿命测量系统及其测量原理和方法,讨论了如何去除激发光脉冲宽度和探测系统响应速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并实际测量了一种应用广泛的燕山机油的荧光谱寿命.本系统具有简便、快捷、准确以及成本低等优点,适合用于未来实用化机载水面监测激光荧光雷达遥感系统中 关键词: 激光诱导荧光 荧光寿命 Nd∶YAG激光器 光电倍增管  相似文献   

8.
从室温到1800℃全程测温的蓝宝石单晶光纤温度传感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沈永行 《光学学报》2000,20(1):3-87
表述了从室温到1800℃测温范围的全程测温的蓝宝石单晶光纤温度传感器。该光纤传感器综合了光纤辐射测温技术和光纤荧光测温技术的特点,利用特殊生长的端部Cr^3+离子掺杂的蓝宝石单 光纤,使两者有机地结合实现用单一光纤传感头达到大范围的温度测量,介绍了端部掺杂的蓝宝石单晶光纤的生长方法,分析了它的荧光温度特性、光纤传感头上荧光信号与热辐射信号的相互干扰以及光纤温度传感器的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给出了实验  相似文献   

9.
同时测量荧光光纤温度和应变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海丽  孙伟民  张聪 《光子学报》2007,36(7):1281-1284
利用掺杂铒元素荧光光纤的试验样品实验测试了荧光寿命的温度特性,并得到荧光寿命在不同温度下的应变响应关系.试验表明,荧光寿命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与温度相比荧光寿命随应变的变化很小.提出了一个潜在的同时测量应变和温度的传感器模型.  相似文献   

10.
燃烧流场浓度、温度空间分布的精细测量对发动机燃烧室设计、计算流体动力学模型建立以及数值仿真软件的验证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平面激光诱导荧光(PLIF)技术具有对象选择性、高测量灵敏度、测量信息量丰富、实验开展简单等优势,尤其是OH-PLIF浓度及温度测量技术以其理论成熟性及技术方便性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但该技术在煤油燃烧场的应用受到较大限制,原因在于煤油燃烧场残余煤油对OH荧光信号造成较大干扰。针对OH荧光分布测量时煤油干扰问题,开展了OH及煤油吸收谱及荧光发射谱理论及实验对比分析。其中煤油蒸汽吸收谱由氘卤灯通过煤油蒸汽前后的光强强度比获得,相比于OH在260~320 nm波段的孤立吸收线,煤油吸收为宽带吸收,煤油吸收线完全覆盖OH激励线,在煤油燃烧场在此波段对OH激励测量时,激励煤油产生荧光不可避免。另一方面,通过调节激励波长,测量获得OH/煤油混合荧光与煤油荧光发射谱。煤油蒸汽荧光发射谱为中心分别位于290及340 nm的宽带信号,OH荧光主要集中于波长300~320 nm,煤油荧光发射谱范围覆盖OH荧光,结合吸收谱测量结果,说明在煤油燃烧场燃烧不充分时,在280 nm波段激励测量O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