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历史数学名题体现和谐之美,和音乐、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作品一样,是人类文化的瑰宝,不因国籍、种族、肤色、语言而异,人见人爱,津津乐道.它们代代相传,又琢磨提炼,跨洲越洋,交融传播,口碑载道.而数学研究性学习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在基  相似文献   

2.
数学离不开解题,数学知识、方法、技能几乎完全是通过解题得到巩固、熟练、升华的.因此,很多老师特别是高三老师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拥有更多、更强的解题本领,把学生“丢进”题海里,让学生不停地做题、做题、再做题;也有人试图借助于高数中的“有限覆盖定理”,构建一定量的题目,对中学阶段数学的各种知识与技能进行覆盖,这种想法不算天真,但变成现实却非易事.现实中用多个“特殊”题目,构成题组,利用题组对重要知识点、重要技能进行覆盖;或通过重要知识点、特殊技能的辐射编造多个题目以达到巩固与熟练的目的,倒是切实可行的.笔者曾这样做过,介绍如下,与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3.
陶然 《中学数学》2023,(24):92-93
“题组教学法”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习惯,选取一组科学、合理的数学问题进行课堂教学的方法.“题组教学法”以问题进行导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以系列问题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完善认知结构.本文中从题组展示、探究交流、讨论辨析、评价总结四个方面探讨“题组教学法”的具体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4.
沈翔 《数学通报》2002,(12):22-22,16
开放性问题教育教学正日益受到关注 ,与之相关的基本问题就是开放性数学问题如何设计 ,笔者在参编《高中数学开放题集》、《初中数学开放性问题》和《高中数学开放性问题》中 ,原创了一些数学开放题 ,现结合实例就如何立足于学生数学现实设计数学开放题谈一点认识 .例 :“回归”变换对于任意一个非零实数 ,它的倒数的倒数是它本身 ,也就是说连续施行二次“倒数”变换后又回到施行变换前的对象 ,我们把这样变换称之为“回归”变换 .1 在中学数学范围内尽可能多的找出这样的变换 ;2 试提出一些与“回归”变换有关的问题 .【分析与解】 :1 …  相似文献   

5.
王志超 《高等数学研究》2007,10(1):34-35,39
数学趣题有着重要的教学和智力训练价值.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若能适当地将其引入课堂,给学生做点介绍,将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6.
周伟萍 《中学数学》2021,(3):17-18,21
APOS理论认为学习者不能直接学到数学概念,而是通过心智结构使所学的概念产生意义.在初中几何模型复习课中,应用APOS理论进行题组设计活动,回顾几何图形的定义,发现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的联系,解决复杂的问题,从而巩固所学知识.  相似文献   

7.
数学教学的成功与否与数学教学设计的优劣密切相关,数学教学设计则往往取决于数学教学理念,数学教学理念是数学教学设计的"导航仪".时下,新的课程改革也在不断影响着人们的教学理念,尤其是教师的数学观、数学学习观、数学教学观.我国学生的数学基础扎实有余却创造力不足——张奠宙老师称之为"花岗岩的基础上盖茅草房"1的现象着实让所有的数学教育工作者担心,我们出于研究教学设计的需要,查阅了不少中学数学教学设计,发现一些老师的教学设计往往被应试教育这一"紧箍咒"束缚,一定程度上影响  相似文献   

8.
叶新年 《数学通讯》2013,(11):111-112
这是一道有一定难度的试题,命题组给出的解答非常漂亮、自然.在考试过程中,很多考生给出了相同的错误答案Eo,20].本文将给出此题的其他三种解法,分析学生产生错误的原因,并谈谈此题的数学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9.
徐兆洋 《数学通报》2012,51(1):41-44
1 数学理解型教学的涵义教学具有理解性,理解是数学教学的内在品质.课堂教学中,教师采取各种方法或手段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积极地、正确地理解.创设情境可以建立日常经验与课本知识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运用变式可以突出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的内涵.搭建脚手架能够创建符合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教学任务,促进学生理解的实现.举例是数学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通过围绕某一主题列举各种典型例题,帮助学生理解有关知识之间的联结,建立比较完善的认知结构.教育技术的动态演示功能使得有时难以用语言描述的数学知识具体、直观、形象,能够促进和加深学生的理解,并且为学生的理解创造各种各样的条件.事实上,教学总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展开的,数学教学内在地包含理解.  相似文献   

10.
我国教育界把21世纪的中学数学教学模式定位在“基础 创新”,而数学情景题的解决正能体现这一理念,因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与之相呼应,高考命题加大了情景题的考查力度,成为区分学生能力水平的把关题型之一.  相似文献   

11.
张驰 《数学通报》2001,(3):36-36
正在大学数学专业学习的大学生与其他大学生一样 ,面对当今“信息时代”的要求 ,应当思想活跃 ,富于创新 .既要学习数学知识 ,更应重视数学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根据学习的特征 ,主要应培养他们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能力 .而这种培养和训练 ,应贯彻于平时的教学之中 .去年亚洲地区 2 0 0 0年奥运会足球预选赛期间 ,正值我在上我校数学系 97级的概率统计课 ,学生们大多是球迷 ,为了引起他们的兴趣 ,提高他们的能力 ,在一次习题课中我编拟了如下一道概率题给他们讨论求解 :“9支足球队参加亚洲地区 2 0 0 0年奥运会足球预选赛 ,把 9…  相似文献   

12.
现代数学教学论认为,数学活动的核心是数学思维活动.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重视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数学素质,这对提高中学数学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课堂教学中,实施题组教学,是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在讲评试卷分析这题的解题思路时,笔者请班上的一位成绩较好的同学来分析.他从“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以及“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这两个知识点出发,  相似文献   

14.
研究性学习不是脱离课堂的孤立性的学习,它应当灵活地贯穿于教学之中.笔者着重从明确知识与默会知识之间的关系谈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今的教育体系中,深度学习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其旨在抓住学科知识的核心,让学生在真实的、批判性的环境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且灵活运用,同时深度学习还能促进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二元一次方程组是学生进入初中后首次接触的涉及多个未知数的方程组,它既衔接了七年级上册内容,又为之后解决实际问题做铺垫,因此基于深度学习对二元一次方程组进行教学设计,有利于促进学生灵活运用知识,保持知识的连贯性,发展高阶思维.  相似文献   

16.
卓斌 《数学通报》2013,52(6):40-43
希尔伯特在《数学问题》的演讲中指出:"只要一门科学分支能提出大量的问题,它就充满着生命力,而问题缺乏则预示着独立发展的衰亡或终止."由此可见,问题是数学的心脏.笔者认为,问题也应该是数学教学的心脏.因为只有问题才能引发学生思维活动,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同时,"孤立的问题对学生思维的发展几乎没有什么作用,只有让问题以‘问题串’的形式出现,让学生进行系列的、连续的思维活动,学生的思维才能不断  相似文献   

17.
孙联荣  戴再平 《数学通报》2007,46(12):24-26
按答案的结构不同,我们可以把数学开放题分成四类:(一)有限穷举型;(二)有限混沌型;(三)无限离散型;(四)无限连续型.下面以“单位分数”问题为例,谈谈“有限混沌型”开放题的探究.  相似文献   

18.
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引进数学开放题的尝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夏昌华 《数学通报》2003,22(7):11-12
数学开放题是指那些答案不唯一 ,并且在设问方式上要求学生进行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探索的数学问题 .[1 ] 它最早出现在日本 ,被称为“open endproblem” .随着“改革开放”国策的推行 ,这一先进的数学题型也被介绍到中国 ,并且在中、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笔者在综合性大学经济、管理等专业的《高等数学》教学中 ,也大胆地引进了数学开放题 ,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 必要性与可能性从某种意义上说 ,数学开放题就是在开放的环境氛围中 ,主体以开放的思维积极进行探讨的数学问题 .[1 ] 它对于开发学生的智力 ,培养青少年…  相似文献   

19.
生成适于教学的数学课题是学习教学设计的基础,因此,教师应当明确好的数学课题的标准,平常注意积累适合设计成课题的信息资源,并尝试依据不同的教学要求自主生成丰富多彩的数学课题.只有自己学会如何生成有效的数学课题,才能将数学课题学习这一形式为我所用,更好的为教学服务.以下笔者结合自身的体会对初中数学课题的生成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变式教学是对数学中的问题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情形、不同背景的探究,以暴露问题的本质特征,揭示不同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的一种教学设计方法.通过变式教学,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而能产生主动参与的动力,保持其参与教学过程的兴趣和热情.若能重视对课本习题进行变式训练,不但可以抓好双基,便于搞清问题的内涵和外延,而且还可以提高数学能力. 一堂数学课,就应是一串变式题组成的数学课堂,变式教学,恰能返璞归真,顺应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让学生在探究尝试中获取知识,优化数学思维品质.从而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