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分析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研究生波谱分析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的特点,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提出我校的课程改革应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指导下,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逐步建立基于"知识+能力+素养"的人才培养模式。经过两个学年的教学实践证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王福成 《化学教育》2016,37(11):12-16
在"卤代烃"的教学中,基于探查学生的迷思概念,采用在教师引导下进行实验探究的策略,发展高中生有机物化学性质核心概念的理解能力。主要介绍教学内容分析、核心概念分析、学生情况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评价等。  相似文献   

3.
在综述关于"物质的分离"的已有教学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物质的分离"的教学模型。在学生情况分析和教学内容分析的基础上,整体设计和实施了《化学1》第一章第一节物质分离的3个教学任务,并对教学效果进行了检验。完善了"物质的分离"主题探究教学模型和实施策略。在实施各环节的探究活动中展示了对学生高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训练,促进了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教学设计中通过合理选择教学素材、突显生产生活素材与学科知识的关系,体现物质分离知识的学科价值。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高中化学"学生实验"教学现状的分析,分别从高中化学"学生实验"的选定、设计和评价等方面制定了对策。  相似文献   

5.
《大学化学》2021,36(7)
论辩教学是一种能够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提升教学效果的教学模式,针对当前高师院校"化学教学论"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讲授为主,缺乏学生课堂参与的现状,从课前准备、课堂论辩、课后反思和评价三方面精心设计并实施了论辩教学。基于对学生书面论辩修改稿和学生期末考试作答情况的分析,可以认为实施论辩教学对于提高"化学教学论"课程的教学效果,提升化学专业师范生对化学教育理论问题的认识和理解能力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仪器分析"教学内容及教学对象的特点,针对"仪器分析"课程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的弊端进行改革。从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多方面设计"仪器分析及实验"课程,构建出以学生为主体、基于认知规律、多层次阶梯式的教学模式,以提升学生对仪器分析方法的实际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7.
陈瑞雪 《化学教育》2013,34(1):19-21
"微粒观"是化学学科的基本观念之一,具有微粒观能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深入系统地理解。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微粒观是从不同阶段、不同维度、不同水平进行建构的。"弱电解质的电离"教学设计基于学生"微粒观"的建构,以促进学生对"弱电解质的电离"的深层理解。分析了学生对"微粒观"的理解和认识基础,设计了"弱电解质的电离"的关键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初、高中化学对"铝及铝合金"的相关教学要求,以"Al与O2反应"及"铝热反应"为例,阐述高中元素化合物衔接教学要承前启后,要了解学生已有知识基础,要为化学反应原理和物质结构的教学提供事实性的经验,在选修教学中加深学生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张红俊 《化学教育》2016,(11):35-37
以高中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教学内容为例,从分析教材文本和学生学习效果中确定教学问题,通过挖掘文本关键词、创新教学手段、查阅与研究文献对所确立的教学问题进行分析,为突破"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疑难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驱动下,探索了"三明治"教学方法在工科有机化学课程中的应用。首先对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建设,这有利于构建"三明治"教学主题,增强知识的系统性和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在"三明治"教学思想指导下,进行了相应的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改革,增强了实践性环节的比重和学生的参与度,凸显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通过学生的成绩和问卷调查分析可知,学生学习的热情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教学效果良好,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产学研用"是高等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本文在"产学研用"教学一体化背景下,为提高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效果,强化课程对学生专业能力、科研能力和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在分析目前课程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仪器分析"产学研用"教学机制、教学方法、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教学团队建设、教学考核等问题进行一体化建设探索,以期通过"产学研用"教学建设促进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升,并对高校培养人才与企业实际需求人才的有效衔接问题提供一定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2.
邱惠芬 《化学教育》2016,(19):38-40
以"溶解度"的概念教学为例,分析概念建构过程中如何促进学生的认识发展。在概念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前科学认识,挖掘学生的认识角度和思路,发展学生的认识方式,从而形成学生的认识能力。  相似文献   

13.
针对学生在学习《高分子材料研究方法》课程中存在的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知识的运用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较差等问题,结合《高分子材料研究方法》的课程特点,基于工程教育认证三大理念"学生中心、成果导向和持续改进",对课程的教学设计进行改革,内容包括:针对不同的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设计"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设置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教师在教学实施中采用启发式教学、互动式教学、问题导向教学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能够改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4.
立足2011年版课程标准,对"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一课的教学要求、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认真分析,深入挖掘蕴含在化学方程式计算这一技能性知识及其学习过程中的观念和方法。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加强多重表征的联系和大胆突破传统化学方程式计算教学的模式,引导学生感受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意义和价值,感悟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和本质,学习化学方程式简单计算的过程和方法,在帮助学生进一步从定量的角度认识化学变化规律的同时,促进学生"物质的变化观"和"化学的价值观"等基本学科观念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刘松伟  刘雅莉 《化学教育》2012,33(11):37-40
以高中化学1"物质的分类"教学为例,分析了物质分类的教学价值与学生学习的困难,阐述了基于"问题账单"促进学生建构化学概念的教学整体思路,并就其中关键环节的设计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以问题为驱动引导学生体会建立物质分类的必要性,以问题为线索设置认知冲突、构建教学内容主线,呈现了类别概念建立的多种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化学教学应以教材为基点,引导学生"用教材学",以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建构化学基本观念。结合教学实践阐述了引导学生"用教材学"的3种具体做法及其意义,包括学案承载设问、探讨图表功能、研析教材内容。  相似文献   

17.
从多个角度对"溶液的形成"课题的教学内容价值进行分析,提出需要采用调查的方法明确学生的学情以及基于学情的教学行动任务;同时设计了有关问卷对学生的已知和未知进行具体研究,然后基于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课程标准制定"溶液的形成认识发展模型",最后从"模型"中寻找到重要的教学支点形成了探究型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8.
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玩具表面涂层中铅"为例,将信息化技术和资源应用于课堂,构建了一种"信息化、项目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从教学分析、教'学策略选择、教学组织、教学效果等4个方面来优化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实践表明,信息化项目教学模式的运用,能将晦涩难理解的原理形象化,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丰富了传统教学方式,提升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对"基于学科观念的化学教学"研讨主题下"溶液的配制及分析"的9节"同课异构"进行了比较分析。以学科观念的构建为教学的基本价值取向,依赖一定的情境载体,形成清晰的教学思路,让学生在理性思维中逐步深化知识和形成观念是教学设计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张红俊  高兴邦 《化学教育》2010,31(10):55-57
借助"学生参与"量表编制化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现状调查表,对学生进行前测和后测,调查分析学生参与的现状,并就教师在实施参与策略前后学生的参与现状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