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稀土配合物发光中的能量传递研究   总被引:29,自引:5,他引:24  
就稀土发光的能量传递开展了3个方面的初步研究。首先,研究了稀土镧和铕掺杂后共发光的现象和机制;其次是研究了稀土铽配合物作为能量传递桥可以将能量从导电高分子聚乙烯咔唑(PVK)有效地传递给铕配合物;第三,发现通过物理掺杂的方法可以改变稀土铕配合物的激发光谱的形状,使其向着长波长方向移动,这样可以使铕配合物的激发光谱和PVK的发射光谱发生更大的重叠,从而增强它们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激光诱导荧光法研究了钐、铕、铽和镝配合物的化学性质、光谱特性与光谱能级间的关系,提出了稀土配合物荧光发射的能量传递模型,并导出速率方程和定态解,根据Dexter固体敏化发光理论讨论了影响荧光产率的各种因素,推导出配体三重态向稀土离子激发态进行有效能量传递的3个条件。  相似文献   

3.
4.
PVK掺杂稀土铕配合物的电致发光中的能量传递过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Michler‘s Ketone(MK)作为协同配体与一种β-双酮类稀土配合物Eu(fod)3的氯仿溶液混合,两者有效配合生成一种新的稀土配合物Eu(fod)3MK,它的吸收谱中有一Michler‘s Ketone和Eu(fod)3都不具有的新的吸收峰,吸收边在450nm附近。这一新的吸收峰与PVK的发射谱有很好的重叠,从而使能量可以有效地通过Forster能量转移方式由PVK传递给稀土配合物。将这种新的稀土配合物掺杂到导电聚合物PVK中,并以它们为发光层制成电致发光器件。结果表明:加入协同配体后的光致发光和电致发光中,PVK的发射均被有效抑制。这说明MK贩加入大大提高了由聚合的基质向稀土配合物进行能量传递的效率。  相似文献   

5.
合成和表征了一系列稀土(钆,铕,铽)的邻(间)苯二甲酸配合物.通过测定了苯二甲酸配体的钆配合物的低温磷光光谱确定其相应苯二甲酸配体的最低三重态能级.同时详细讨论了配合物的发光性能,能级匹配和分子内能量传递机制.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一种新的含有3个配体的稀土配合物Eu(TTA)2(N-HPA)Phen(TTA-噻吩甲酰基三氟丙酮,N—HPA=N-苯基邻氨基苯甲酸,phen=邻菲咯啉)。将稀土配合物作为掺杂物与基质PVK按照不同质量比混合共溶,旋涂成膜。通过荧光光谱,分析了薄膜的发光特性,并将其应用于有机电致发光。研究了PVK和Eu(TTA)2(N—HPA)Phen之间的能量传递,并且制备了发光层为PVK:Eu(TTA)2(N—HPA)Phen,结构为ITO/PVK:Eu(TrA)2(N—HPA)Phen/BCP/Alq3/Al的多层器件,发现改变PVK和稀土配合物的掺杂比,可以不同程度地抑制PVK的发光,最终得到纯的Eu^3+的红色发光。实验结果证明,在PVK:Eu(TTA)2(N—HPA)Phen=5:1的质量比下,从PVK到稀土配合物之间存在充分的能量传递。  相似文献   

7.
稀土摩擦发光配合物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相似文献   

8.
邻苯二甲酸铽配合物与铕离子间能量传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应用红外光谱、紫外吸收光谱、稳态和时间分辨荧光光谱研究了邻苯二甲酸铽及邻甲基苯甲酸铽配合物的发光性能,配位体结构以及铕离子对配合物发光的猝灭方式,并探讨了溶剂、pH值对发光强度和寿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稀土有机配合物发光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76,自引:0,他引:76  
本文描述了稀土有机配合物发光学基础研究及有关应用研究的国内外动态。评述了近十年来稀土-β二酮配合物发光研究的新进展及在工农业、科技方面的应用。对八十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稀土生物荧光标记、稀土离子在生物大分子结构探针研究方面也给予了综合报道。此外,对稀土-高分子有机配合物、低价态稀土-有机配合物发光研究的概况做了介绍。最后,本文还展望了稀土-有机配合物发光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稀土铕配合物Eu0.5La0.5(TTA)3phen,把它作为发光材料应用于有机电致发光中.把铕配合物与高分子导电聚合物共混制得混合溶液,然后用旋涂的方法制得了发光层.实验中制备了单层、双层器件,讨论了器件的优化条件,并用能级图探讨了Eu0.5La0.5(TTA)3phen与PVK共混体系光致、电致发光的能量传递机制.优化后的双层器件,开启电压为6.5 V,在电压12.5 V,电流密度为68.48 mA*cm-2时器件达到最大亮度238.4 cd·m-2,发光效率0.35 cd·A-1.  相似文献   

11.
IntroductionTheintramolecularenergytransferprocessandmechanismofrareearthcomplexeswithβ-diketoneshavebeengeneralystudiedandac...  相似文献   

12.
手性高分子P–1由(R)-5,5′-二溴-6,6′-二(4-三氟甲基苯基)-2,2′-二正辛氧基-1,1′-联萘(R–M–1)和5,5′-二乙烯基-2,2′-联吡啶(M–2)通过Pd催化的Heck偶合反应合成得到,高分子配合物P-2和P-3由高分子P-1与Eu(TTA)3·2H2O和Gd(TTA)3·2H2O (TTA– = 2-噻吩甲酰三氟丙酮)反应生成。手性高分子P-1能发射强的蓝色荧光,这是由于手性重复单元(R)-6,6′-二(4-三氟甲基苯基)-2,2′-二正辛氧基-1,1′-联萘和单元2,2′-联吡啶通过亚乙烯基桥连形成共轭高分子结构造成的。在不同的激发波长激发下,含Eu(III)的高分子配合物P–2不仅显示高分子荧光,还可显示Eu(III) (5D0→7F2)特征荧光。含Gd(III)的高分子配合物P–3仅发射高分子荧光。基于高分子及含RE(III)的高分子配合物的荧光性质研究发现,共轭高分子并没有把能量转移到Eu(III)或Gd(III) 配合物部分,只发射它自身的荧光,含Eu(III)的高分子配合物P–2发射Eu(III) (5D0→7F2)特征荧光能量主要来源于配阴离子TTA–。  相似文献   

13.
利用瞬态与稳态光谱研究了铕(Ⅲ)-二苯甲酰甲烷-铵阳离子系列新型配合物在乙醇、DMF和环己烷三种极性不同溶剂中的光谱性质,发现不同铵阳离子配合物在同种极性溶剂中的瞬态与稳态光谱性质几乎完全一致,而在非极性溶剂中略有差异。配合物在乙醇和DMF溶剂中荧光呈单指数衰减,在环己烷溶剂中呈双指数衰减。通过计算表明,在乙醇和DMF中,配合物中铕离子^5D~0激发态的能量布局不同。  相似文献   

14.
The luminescence properties of the tetranuclear bimetallic lanthanide complexes Sm2Eu2 ( 1 ) and Eu2Tb2 ( 2 ),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the analogous homometallic complexes [Sm43‐OH)2(salen)2(acac)6(CH3OH)2] · CH3OH ( 3 ) and [Eu43‐OH)2(salen)2(acac)6(CH3OH)2] ( 4 ) [H2salen = N, N′‐ethylenebis(salicylideneimine), Hacac = acetylacetonate]. X‐ray crystallographic analysis reveals that complexes 3 and 4 have planar tetranuclear structures. For the Eu2Tb2 configurational isomer, the TbIII ion in complex 2 mainly serves as a sensitizer. The quantum yields and lifetime measurements for 2 support the premise that Ln/Ln energy transfer occurs in such lanthanide bimetallic complexes, along with the usual ligand‐to‐metal triplet energy pathways. Complexes 3 and 4 exhibit the characteristic metal‐centered emission.  相似文献   

15.
一类新型稀土配合物的合成与发光特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合成了一类新型稀土配合物Eu(asprin)3phen和Tb(asprin)3phen,并将其掺杂到导电聚合物PVK中,制成结构了为ITO/PVK:RE配合物/LiF/Al的电致发光器件。很明显,在相同掺杂比例下,前者的电致发光中PVK发射所占比例较大,而后者的电致发光中PVK的发射几乎全部被覆盖掉了,进一步研究发现它们的光致发光中也有同样现象存在,这表明具有同等配体的此类铕、铽配合物的特性存在很大差别,并对这一差别作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6.
顺丁烯二酸单苯酯稀土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荧光光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顺丁烯二酸单苯酯稀土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荧光光谱;顺丁烯二酸单苯酯;稀土配合物;荧光  相似文献   

17.
探讨了CO_2在稀土(Nd)(Ⅲ)双酞菁修饰电极上的电催还原行为。通过滴涂法将稀土(Nd)(Ⅲ)双酞菁担载在玻碳电极上制备成它的修饰电极,在水溶液中利用循环伏安、红外光谱法等方法研究制备的修饰电极对CO_2的电催化还原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稀土(Nd)(Ⅲ)双酞菁修饰电极对CO_2的电催化还原有较高的活性,还原电流随修饰量增加而变大,修饰电极的还原电流与溶液的pH值有关,随着pH值变大,还原峰向负方向移动。实验结果表明,稀土(Nd)(Ⅲ)双酞菁修饰电极对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具有很好的电催化活性,在该修饰电极上,CO_2可在较正的电位下被还原。  相似文献   

18.
能量转移发光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能量转移发光分析的理论,技术及其在无机物、有机物和生物活性物质测定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有关LB膜中的Forst。r型共振能量转移已有不少报导,这种能量转移一般可发生在给体(D)和受体(川两者相距50-100A以上.所以,可以用F0rS比r公式对临界转移距离进行计算h-’1.而对LB膜中涉及三线态的分子间能量转移报导则不多见,此类能量转移是发生在6-15A之间.Yalnam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