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组织胺敏感离子选择性微电极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合成了四对三氟甲基苯硼酸钠和三氟甲基苯硼-组织胺离子缔合牧,以该离子缔合物为对组织胺敏感的电活性物,进行了组织胺离子选择性的研究,同时制备了对 敏感的双通道离子选择性 电极,并对电极进行了考核。 相似文献
2.
对神经递质多巴胺敏感的离子选择性微电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用于检测神经递质多巴胺的双通道离子选择性微电极。利用所合成的四对甲氧基苯硼-多巴胺活性材料,构建了对多巴胺敏感的液态膜微电极,该微电极的响应性和稳定性较好,一般无机离子和有机离子没有明显的干扰。 相似文献
3.
用氯化石腊和邻硝基苯辛醚为混合溶剂制备中性载体ETH5214的镁离子选择性微电极,相对于钾离子的电位选择性系数较单独以邻硝基苯辛醚为溶剂的ETH5214镁微电极改善0.9个数量级。在纯MgCl~2和在含细胞内典型离子背景的MgCl~2溶液中,响应斜率为Nernst响应,检测下限分别为4×10^-^7mol.dm^-^3和2×10^-^5mol.dm^-^3。在pH3.5-9.5范围内,氢离子对电极的电位响应无影响。测量的重现性良好。电极的实用响应时间(t~9~5)≤3s,有效寿命长于5天。 相似文献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本文利用粉末微电极技术得到了Hg2+、Pb2+、Cu2+及Cd2+的溶出伏安曲线,并分别检测了溶液中微量Hg2+、Pb2+、Cu2+及Cd2+的浓度,其测量灵敏度分别为:514.6μA/cm2·μmol·L-1、131.5μA/cm2·μmol·L-1、41.2μA/cm2·μmol·L-1和96.5μA/cm2·μmol·L-1;检出限分别为:5.0×10-7mol/L、5.0×10-7mol/L、1.0×10-6mol/L和2.0×10-6mol/L;线性检测范围分别为:3.4~10.9μmol/L、4.5~10.0μmol/L、2.9~10.0μmol/L和2.2~11.2μmol/L。当溶液中同时存在上述四种金属离子时,采用粉末微电极技术得到了四个完全分离、互不干扰的氧化电流峰。 相似文献
14.
金刚石复合界面扩散系数的电子探针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结合金刚石与硬质合金复合材料的研究,对含轻元素的界面扩散问题提出了能谱仪与波谱仪原位互补分析研究的方法,从扩散深度和扩散浓度分布两种角度探讨了扩散系数的电子探针测定;同时讨论了该方法在金刚石与硬质合金复合钻头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Taylor dispersion equipment installed at the University of Coimbra for the measurement of diffusion in liquids has been tested
to ensure adequate accuracy and precision by measuring mutual diffusion coefficients for binary aqueous solutions of sucrose,
glycine, lithium chloride, potassium chloride, and hydrochloric acid at 298.15 K. In addition, binary mutual diffusion coefficients
for aqueous solutions of lactic acid (not previously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have been measured at 298.15 and 303.15 K
and concentrations up to 0.20 mol-dm−3. 相似文献
16.
17.
镍钴锰三元材料LiNixCoyMnzO2 (x + y + z = 1)在容量、倍率、循环及热稳定性等方面的性能往往受到金属元素Ni、Co、Mn含量的显著影响. 其中,增加元素Ni的含量有助于提高材料的比容量。因此,LiNi0.6Co0.2Mn 0.2O2(NCM622)和LiNi0.8Co0.1Mn0.1O2(NCM811)成为了目前研究最为广泛的两款高镍三元正极材料. 但目前针对这两款材料的对比研究主要集中在材料比容量、热稳定性和循环稳定性的影响方面,而对材料动力学性能的研究较少,尤其是对材料本征动力学参数的表征尚未见报道. 本文采用单颗粒微电极技术,以粒径相同的 NCM622 和 NCM811 颗粒为研究对象,排除导电剂、粘结剂和电极结构的影响,从材料本征动力学性能评估的角度出发,分析了Ni元素的含量对这两款材料的充放电性能、交流阻抗谱、锂离子固相扩散系数和倍率放电性能等的影响. 结果表明,与NCM622 相比,随着Ni2+和Ni3+总含量的增加,NCM811 表现出更高的充放电容量、锂离子固相扩散系数、电化学反应活性和倍率放电性能. 以 20 C 放电,NCM811 材料的放电容量保持率仍可达到80.8%以上. 相似文献
18.
通常需要将电活性材料与导电剂、粘接剂等辅助物质混合后,制成复合电极来评测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但辅助物质和复合电极结构可能影响评测结果的准确性. 由于单颗粒微电极可选取单一颗粒进行测试,无需加入添加剂材料,因此,采用单颗粒微电极评测材料性能可以得到材料的本征性能. 同时,单颗粒微电极还可以实现对材料的快速、精确评测. 本文利用单颗粒微电极方法测试了球形LiFePO4颗粒的循环伏安特性、循环稳定性和动力学性能. 结果表明,单颗粒微电极可以20 mV?s-1的速率快速扫描、精确测试,测得锂离子在该颗粒中的扩散系数约为2.4 ~ 3.2?10-11 cm2?s-1,电化学反应的控制步骤为锂离子的固相扩散控制. 另外,LiFePO4颗粒在该单颗粒微电极构成的电池中表现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这些显示了单颗粒微电极在电极材料特性研究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MD)方法对甲醇和乙醇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无限稀释扩散系数进行了模拟计算, 并应用泰勒分散理论, 采用超临界色谱仪对模拟结果进行了实验验证. 模拟计算值与实验值较吻合, 且变化规律基本一致, 表明采用这种新方法可以准确有效地预测超临界体系的扩散性质, 能够方便地应用于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20.
用逆流气相色谱法测定了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在293~373K间在低密度聚乙烯(LDPE)、聚甲基丙烯酸乙酯(PEMA)基体中的无限稀释扩散系数,拟合了扩散系数与温度倒数的对数线性关系,并求得扩散活化能,发现它在玻璃化温度附近出现转折,且两者之间存在0.6倍关系。通过检验Vrentas-Duda自由体积扩散模型,发现在小分子无相变情况下该模型比较准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