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置换法制备核壳结构Cu/Al复合粉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以明胶为保护剂、氟离子为络合剂的水溶液中, 采用Al粉直接置换还原铜盐的方法, 实现了纳米Cu在Al粉表面的快速化学沉积, 制备出核壳结构的Cu/Al复合粉末. 提出了置换反应的机理和历程, 探讨了反应的影响因素. 利用SEM, XRD, EDS, BET等测试手段对复合粉末进行了微观测试和表征. 结果表明: Al粉表面连续、均匀包覆了由晶粒大小约20 nm的Cu纳米颗粒组成的壳层.  相似文献   

2.
核-壳结构Cu/Al微纳米复合材料与WO3的热反应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置换法通过对溶液浓度的控制实现了纳米Cu颗粒在微米Al粉表面定量、快速地化学沉积, 制备出核-壳结构的Cu/Al微纳米复合粒子, 并用SEM、EDS和XRD技术进行表征. 在此基础上, 利用DSC 分析了Cu/Al-WO3的热反应性能, 对比了Al-WO3与Cu/Al-WO3在不同化学配比下的热反应历程, 同时分别提出了其相应的反应机理. 实验结果表明, Cu/Al微纳米复合材料与WO3的热反应活性明显高于传统微米级Al粉, 并且在还原剂Cu/Al轻微过量时该热反应达到最佳效果. 通过对Al粉表面改性, 热反应的活化能降低了68.185 kJ·mol-1.  相似文献   

3.
用XPS研究了LaMn_(1-x)Cu_xO_3的表面性质。实验表明对0≤x≤0.6,芯态谱能够清楚地区分最表面层和次表面几层的电子结构。组成元素中的氧和镧的含量不随x值而变化,二者维持很好的化学组成比。铜和锰在最表面单层的x值与次表面的有很大差别。清洁表面存在锰的富集。对(CO)吸附表面,情况相反。吸附的碳存在两个谱峰,这与吸附表面的复杂的铜谱相对应。对镧谱的分析得到两个伴峰,而不是通常认为的一个伴峰。价带谱的O(2p)峰位和价带顶与催化活性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4.
通过原子层沉积(ALD)技术在微米级奥克托今(HMX)炸药颗粒表面包覆了氧化铝和氧化锌薄膜.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包覆后HMX颗粒的表面化学组成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和热重法分析了包覆后HMX的热分解行为.测试了ALD氧化物包覆的HMX的机械感度和静电火花感度,研究了HMX颗粒表面包覆层的组成和厚度对其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ALD氧化铝或氧化锌薄膜均能够完整、均匀地覆盖HMX颗粒的全部外表面,薄膜厚度在纳米尺度范围内精确可调.ALD氧化铝或氧化锌薄膜对HMX的热分解性能影响很小.由于金属氧化物具有很高的硬度,ALD氧化铝或氧化锌包覆膜不能降低HMX的机械感度.但氧化物薄膜具有一定的导电性,可降低HMX的静电火花感度.  相似文献   

5.
孙琳琳  王伟  陈洪渊 《电化学》2019,25(3):386-399
近年来,单颗粒碰撞技术在纳米电化学领域受到广泛关注. 该技术通常控制超微电极处于某一电位,检测单个纳米颗粒随机碰撞到电极表面后产生的瞬时电流. 通过分析电流信号,可以研究单个纳米颗粒的性质. 尽管该技术可以检测单个纳米颗粒的电化学或电催化电流,但是传统的单颗粒碰撞技术缺乏空间分辨率,难以识别和表征特定的纳米颗粒. 因此,结合光学成像技术研究单颗粒碰撞电化学来补充电化学技术缺失的空间信息已成为一种趋势. 本文首先简要综述了单颗粒碰撞技术的三种检测原理,主要介绍了近年来单颗粒碰撞技术与荧光显微镜、表面等离激元共振显微镜、全息显微镜和电致化学发光相结合的研究进展,最后展望了单颗粒碰撞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化学还原法制备纳米级Ag粉高分子保护机理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研究了化学还原法制备纳米级Ag粉的高分子保护机理, 实验结果显示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能有效地阻止颗粒团聚并降低Ag晶粒尺寸, 得到近单分散200nm以下的Ag粉。PVP的保护机制为: 第一步, PVP与Ag^+形成配位键。第二步,配位键促进Ag颗粒成核。第三步, 形成大量小晶核使Ag颗粒平均尺寸减小, 而PVP吸附在Ag颗粒表面形成位阻效应阻止了颗粒团聚。  相似文献   

7.
环境中金属纳米颗粒的分析检测不仅需要关注其浓度和化学组成,还需要对其形状、粒径和表面电荷等进行表征.此外,环境中金属纳米颗粒的分析需要解决其低赋存浓度以及复杂基质干扰的难题.无固定相分离技术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的在线联用,具有较强的颗粒分离能力和较低的元素检出限,能够快速准确地提供金属纳米颗粒的粒径分...  相似文献   

8.
分别在酸性和碱性溶液中, 结合旋转圆盘电极技术和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技术原位考察了钯铁合金催化剂对氧还原反应催化活性的稳定性. 发现在酸性溶液中, 钯铁合金催化剂对氧还原反应的催化活性不稳定, 原因是钯铁合金催化剂在酸性溶液中发生电化学/化学溶解; 在碱性溶液中, 覆盖在电极表面的钯铁合金催化剂的质量及电化学活性面积在电化学扫描过程中不发生明显变化, 保持对氧还原反应的催化活性, 证明钯铁合金催化剂在碱性介质中非常稳定.  相似文献   

9.
颗粒因其在基础研究和实际应用中均具有重要的价值,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由于颗粒的功能和性质与其形貌、尺寸、电荷密度和表面化学性质等密切相关,因此,发展可用于单个颗粒(简称单颗粒)检测和分析的方法对于了解颗粒结构与性能的关系,进而研究其功能将具有重要的意义.单颗粒电化学(electrochemic alanalysis of single nanoparticle)检测技术是在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由于其可以精确地探测单个纳米颗粒的性质(如表面电荷、几何尺寸、表面化学),因而展现出了诱人的应用前景.本文将对最近发展起来的单颗粒电化学检测方法进行详细介绍,并根据检测原理将单颗粒电化学检测分为3类:基于碰撞原理的微电极技术、基于电阻-脉冲原理的纳米通道技术以及基于电化学和其他方法的联用技术.基于此分类,重点综述单颗粒电化学检测的原理、方法和潜在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电化学方法确定了钕铁合金在含氯化钕熔盐中的溶解度及其与温度、熔盐组成间的关系。所得的数据与急冷熔盐试样的化学分析法的结果有良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