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金诃脑血康胶囊中微量、宏量元素的测定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5批藏成药金诃脑血康胶囊中镉、铬、钴、铜、铁、镁、锰、镍、铅、锌等10种微量、宏量金属元素的含量,并对其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金诃脑血康胶囊中含有丰富的宏量元素Mg和有益的微量元素Cu,Zn,Fe,Mn,Ni等,有毒元素Pb,Cd含量较低,金属元素的含量高低顺序为:Fe>Mg>Zn>Mn>Cu>Ni>Cr>Pb>Co>Cd。测定结果为探讨藏成药中微量、宏量元素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功效的关系提供了有用的数据。  相似文献   

2.
采用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滇重楼和华重楼中Ca、Mg、K、Fe、Zn、Cu、Mn等7种金属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2种药材中金属元素的含量存在差异,其中滇重楼中宏量元素Ca、K、Mg,以及微量元素Cu的含量高于华重楼;而华重楼中微量元素Fe、Zn、Mn的含量高于滇重楼。实验的相关系数r≥0.9898,测定值的RSD在0.38%—1.70%之间,方法稳定可靠,其结果为进一步开发利用重楼药材资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芋头中10种金属元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干法分解样品,应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芋头中K、Ca、Mg、Cu、Zn、Fe、Mn、Cd、Cr、Pb金属元素的含量.研究了测定不同元素的仪器最佳工作条件,并做了方法的准确性和精密度考察.结果表明,芋头中含有丰富的K、Ca、Mg、Cu、Zn、Fe、Mn,Cr及有害元素Pb未检出,Cd含量符合食品卫生标准.该法加标...  相似文献   

4.
采用湿法消解制样,运用ICP-AES法对广西产中药广豆根和千斤拔中的常最及微量金属元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研究了仪器的工作条件,各元素的分析线和检测限,元素的含量平均值和标准差.结果表明广豆根中含Cu,Zn,Fe,Mn,Cr等微量金属元素和Ca,Mg,Na,K常量金属元素;千斤拔中含Cu,Zn,Fe,Ni,Mn,Cr等微量金属元素和Ca,Mg,Na,K常最金属元素;两者都不含Sn,Pb,Cd等对人体有害的元素.相对标准偏差值均小于5%.研究中还发现广豆根和千斤拔中Zn/Cu值分别为6.4和5.7左右,呈锌高铜低的现象,与癌症患者血清中锌低铜高的现象相反,而与抗癌中药中微量元素的含量锌高铜低的现象一致,这对理解这些抗癌中药的药理作用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洋槐花中微量元素的光谱测定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29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同时测定了洋槐花中K,Na,Ca,Mg,Pb,Cd,Cu,Mn,Co,Zn,Cr,Fe等12种微量元素的含量。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介于0.07%~2.31%, 回收率介于97.0%~107.0%。结果表明,洋槐花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其含量K>Ca>Mg>Na>Fe>Zn>Cu>Mn>Co>Pb>Cr>Cd, 说明洋槐花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6.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栽培小茴香中13种金属元素含量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先灰化、再用硝酸-高氯酸(φ 4∶1)常压微沸条件下消解小茴香样品,应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栽培小茴香中的金属元素Na,K,Mg,Ca,Cu,Zn,Mn,Fe,Co,Ni,Cd,Cr和Pb含量,研究了测定不同元素的仪器最佳工作条件,并作了方法的准确性和精密度考察。结果表明,栽培小茴香中Na,K,Mg,Ca,Mn,Fe,Cu,Zn和Pb含量分别为1 508.7,27 653.0,2 036.0,4 848.1,24.8,323.5,15.2,23.7和10.8 μg·g-1;Ni,Co,Cd和Cr未检出。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7.45%~102.50%, 相对标准偏差(n=9)为0.34%~2.77%。测定方法简单易行,方便快捷,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
主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测定了安徽茶园茶叶中四种大量元素(Ca,K,Mg,P)和七种微量元素(Al,Mn,Fe,Cu,Zn,Cd 和Pb)含量,并进行了生物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嫩叶中Ca,K,Mg 和 P的含量最高(Ⅰ, >3.0 mg·g-1),Al,Mn,Zn 和 Fe的含量次之(Ⅱ, 0.2~3.0 mg·g-1),Cu,Pb 和 Cd的含量最低(Ⅲ, <0.05 mg·g-1);而老叶中含量最高的是Ca,K,Mg 和Al(Ⅰ, >3.0 mg·g-1),P,Mn,Zn 和 Fe的含量次之(Ⅱ, 0.2~3.0 mg·g-1),Cu,Pb 和 Cd的含量最低(Ⅲ, <0.05 mg·g-1)。其中,P和Mn是茶叶中富集能力最强的;此外,Cu, Pb和Cd的含量低于相关的限量标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舒茶早和龙井43两个品种之间矿质元素的组成没有显著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分别采用湿法、干法和先灰化再用硝酸-高氯酸(φ,4∶1)常压微沸条件下消解桔梗样品,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栽培桔梗中的金属元素K,Mg,Ca,Cu,Zn,Mn,Fe,Co,Ni,Cd,Cr和Pb含量。研究了不同消化方法对测定栽培桔梗中的金属元素含量的影响以及测定不同元素的仪器最佳工作条件,并做了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考察。结果表明,不同消化方法对测定Mg和Ca有显著影响,不同消化方法测定的栽培桔梗中K, Mg, Ca, Mn, Fe, Cu, Zn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3 226.32, 922.57, 1 710.72, 9.23, 336.66, 8.75, 19.62 μg·g-1;Ni,Co,Cd,Cr和Pb未检出。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5.45%~105.50%, 相对标准偏差(n=9)为0.34%~5.78%。选择先灰化再用混酸消化测定栽培中药材金属元素含量,方法简单易行,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
ICP-AES法测定猫爪草中常量及微量元素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运用ICP—AES法对河南、新疆产猫爪草中常量及微量元素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猫爪草含K,Fe,Ca,Cr,Mg,Mn,Zn,Co,Cu,Ni,Se,Sr等多种常量及微量元素,微量元素Pb,Cd,As等的含量甚微;研究发现猫爪草块根中Zn/Cu值为3左右,与抗癌中药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有Zn高Cu低的现象一致。  相似文献   

10.
FAAS法测定苦杏仁和甜杏仁中的13种金属元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硝酸、高氯酸(V/V=4/1)常压微沸条件下消解苦杏仁和甜杏仁样品,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苦杏仁和甜杏仁中的金属元素:Mn、Ca、K、Mg、Na、Zn、Cu、Fe、Co、Cd、Ni、Pb、Cr的含量,研究了测定不同元素仪器的最佳工作条件、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结果表明:苦杏仁中Mn、Ca、K、Mg、Na、Zn、Cu、Fe、Co、Cd、Ni和Pb的含量分别为11.756,1614.167,5153.191,238.478,97.668,274.836,16.844,546.316,9.952,3.474,5.979,2.143μg·g-1Cr未检出,方法回收率(n=9)在97.32%-102.57%之间,RSD(n=9)在0.14%-2.22%之间;甜杏仁中Mn、Ca、K、Mg、Ni、Zn、Cu、Fe、Co、Cd、Ni和Pb的含量分别为6.622,1937.503,8663.824,216.956,257.546,77.961,12.483,372.183,7.990,3.666,2.268,3.214μg·g-1Cr未检出,方法回收率(n=9)在97.23%-102.43%之间,RSD(n=9)在0.47%-2.14%之间.该法快速,简单,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较高,能达到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11.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茯苓中微量元素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汉中两个地区茯苓中的微量元素含量。湿法消解(HNO3)茯苓样品,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茯苓中的Ca、Mg、Na、Cu、Fe、Mn、K、Zn含量,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茯苓中Pb、Cd二种重金属。茯苓中K含量最高,其次是Mg、Ca、Fe。除K外,汉中勉县茯苓中的微量元素含量普遍高于洋县。重金属测定结果表明,两地茯苓中重金属含量均未超出国家规定。本实验为进一步研究茯苓的药理活性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周秀梅  李保印 《光谱实验室》2011,28(6):3218-3221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了紫斑牡丹和滇牡丹胚乳样品中14种矿质元素(K、Na、Ca、Mg、Fe、Cu、Zn、Mn、Li、Ni、B、Ag、Cd、Pb)含量。结果表明,各测试元素的校准曲线线性良好;两种牡丹胚乳中4种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K、Na、Ca、Mg及6种与人体健康和生命有关的必需元素Fe、Cu、Zn、Mn、Ni、B含量丰富,3种对人体有害的微量元素Ag、Cd、Pb中,Ag与Cd均未被检出。表明两种牡丹胚乳矿质营养丰富,值得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3.
朱芳坤  曲黎  范文秀 《光谱实验室》2011,28(5):2501-2503
采用微波消解样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了茭白、芦笋、菱角、芡实、莲藕、莲子、荸荠7种水生蔬菜中K、Ca、Mg、Cu、Zn、Fe、Mn、Cr、Cd、Pb 10种微量元素的含量.该方法的加标回收率在95.3%-105.8%之间,RSD值小于3.0%,具有较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结果表明,7种水生蔬菜中K、Mg...  相似文献   

14.
比较紫色,红色和黄色三种新疆野生樱桃李及栽培品种果肉中无机元素的含量,样品采用微波消解方法进行前处理,ICP-MS法检测其中K,Ca,Mg,Na,Fe,Mn,Cu,Zn,Be,Li,Se,Sr,Cr,Pb,Cd,As,Hg等17种元素。该检测方法快速简便,精密度高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17种元素的加标回收率在93.5%~110.4%。分析结果表明紫色,红色和黄色三种新疆野生樱桃李及栽培品种果肉中的17种元素含量均较为接近,均含有极为丰富的K元素,含量高达1‰左右,Ca,Mg,Na,Fe,Mn均为含量较高的金属元素且含量依次降低,Cu,Zn,Li,Se,Sr,Cr也有一定含量,Pb,Cd,As,Hg等有害元素含量极低或未检出。实验结果为研究新疆野生樱桃李与栽培品种果肉中微量元素含量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5.
环境中重金属污染会导致谷物营养缺乏、代谢紊乱.借助ICP-MS/ICP-AES系统和离体穗培养方法,准确测定灌浆期不同浓度铜、镉(0,5,15,45 mg·L-1)处理对籽粒营养元素及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司浓度铜、镉处理显著降低小麦粒重;外源铜促进了籽粒P,K,Mg,Ca,Na,Mn和Zn含量的增加,抑制了 Fe和B的吸收.镉的加入对小麦籽粒P,K,Ca,Mg和Mn的吸收起促进作用,然而对Na,Fe,Zn和B的吸收起拮抗作用.外源铜、镉抑制小麦籽粒对Hg的积累,但籽粒Cu和Cd含量最高分别超过国家食品卫生标准的55和62倍,存在极大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6.
矿质元素是中药材品质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与中药材功效物质合成及其功效的发挥密切相关,中药材矿质元素含量受其种质、采收时期、药用部位、产地等因素的影响。荒漠肉苁蓉是我国著名补益中药,也是药食同源类药材,其矿质元素含量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应用ICP-AES法测定了黄花、白花、紫花三种类型荒漠肉苁蓉不同部位4种常量矿质元素和8种微量矿质元素含量。结果表明:(1)不同类型荒漠肉苁蓉均含有K、 Ca、 Mg、 Na、 Fe、 Mn、 Cu、 Zn、 Cr、 As、 Pb和Cd元素,但不同类型荒漠肉苁蓉矿质元素含量差异较大,黄花肉苁蓉矿质元素含量低于白花肉苁蓉和紫花肉苁蓉;白花肉苁蓉K、 Ca、 Mg、 Na、和Cu含量高于紫花肉苁蓉,而Zn、 Cr和Cd含量低于紫花肉苁蓉。(2)荒漠肉苁蓉中12种矿质元素分布特征差异明显,K、 Ca、 Mg、 Na和Cu主要分布在上部。(3)荒漠肉苁蓉不同部位矿质元素比值差异显著,三种类型荒漠肉苁蓉K/Na值均为下部>中部>上部;Mg/Fe值紫花、白花类型中部最高,黄花类型上部最高;Zn/Mn比值紫花和黄花类型中部最高,而白花类型下部最高;Cu/Cr...  相似文献   

17.
ICP-AES法分析灵芝中的微量元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湿法消解,ICP-AES法分析不同原料的两种灵芝子实体、灵芝子实体根部、灵芝混合物、灵芝破壁与不破壁孢子粉中的20种微量元素,Al,As,Ca,Cd,Co,Cr,Cu,Fe,Ce,Hg,K,Mg,Mn,Na,Ni,P,Pb,S,Se,Zn的含量.结果表明:不同灵芝样品中的矿物元素含量很丰富,其中元素K,Ca,Mg,Fe,Zn,P,S含量较高,主要存在的微量元素有:Cu,CO,Cr,Ni;具有潜在生理毒性的元素为Al,As,Hg,Pb,Cd,抗癌功效元素Se和Ge在所有灵芝样品中并未测得.孢子粉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相对灵芝原料更低些,灵芝混合物中有添加的功效元素Fe和se,灵芝根部切片样品中的Ca,Cu,Zn含量与其他样品都要高,不同品种的灵芝原料中的微量元素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8.
为比较金银花、山银花中金属元素的含量是否存在差异,用王水对金银花、山银花进行消解,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它们中Na、Ca、Mg、Zn、Fe、Co、Cr、Ni、Mn、Sn、Cu、Cd、Pb、Ag、Au等金属元素的含量.发现金银花、山银花中Na、Ca、Fe、Ni、Mn元素含量差异较大,他们所含的重金属元素超标.  相似文献   

19.
将微量脉冲进样技术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结合,对钝顶螺旋藻中的Ni,Zn,Mn,Cu,Mg,Fe,Ca和Pb等微量元素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钝顶螺旋藻含有丰富的镁,锌,铁及钙,铜。该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6.58%~106.12%,RSD<4.26%,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测定结果可为探讨钝顶螺旋藻中微量元素含量与其药效的相关性提供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