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牛磺酸与对苯醌的荷移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春梅  李省云 《光谱实验室》2011,28(4):1833-1836
用分光光度法研究牛磺酸与对苯醌的荷移反应.实验表明,牛磺酸与对苯醌在pH 8.5的三酸缓冲溶液中,90℃水浴加热20min,可生成稳定的荷移络合物.荷移络合物的组成比为2∶1,最大吸收波长λmax=339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5.9×104L/mol·cm,在4-180μg/mL的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回收率在96....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西咪替丁与氯醌酸的荷移反应。确定了形成电荷转移络合物的最佳反应条件。在丙酮介质中,电子给体西咪替丁与电子受体氯醌酸于室温下可形成1:1的荷移络合物,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16.6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2.22×103L.mol-1.cm-1;线性范围为6.8—112.0μg/mL;相关系数r为0.9995;并对形成荷移络合物的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并应用拟定的方法对样品西咪替丁片剂进行了含量测定,回收率为99.44%—100.20%;RSD为1.3%。  相似文献   

3.
彭金云 《光谱实验室》2010,27(3):1085-1088
以罗红霉素为电荷给体,亚甲基蓝为电子受体,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它们之间形成电荷转移络合物的条件。结果表明:在乙醇-盐酸介质中,罗红霉素与亚甲基蓝于室温条件下形成稳定的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666nm,罗红霉素在30.14—66.30mg/L范围服从Beer定律,检出限为9.33mg/L,表观摩尔系数ε=2.01×103L·mol-1.cm-1。罗红霉素与亚甲基蓝的络合比为2∶1,并对形成络合物的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方法用于罗红霉素片剂和胶囊样品中罗红霉素含量的检测,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氨基酸与四氰代苯醌二甲叉的荷移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 6种氨基酸与四氰代苯醌二甲叉 (简称TCNQ)之间的荷移反应。测定了配合物的不稳定常数 ,讨论了配合物的组成。考察了形成配合物的影响因素 ,确立了最佳反应条件 ,并测定了味精中谷氨酸钠的含量 ,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
红霉素琥珀酸乙酯与茜素磺酸钠的荷移反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红霉素琥珀酸乙酯与茜素磺酸钠的荷移反应 ,建立了一种测定红霉素琥珀酸乙酯的方便、快捷的荷移分光光度法。红霉素琥珀酸乙酯与茜素磺酸钠在乙醇 -水介质中发生电荷转移反应 ,荷移络合物在波长 5 30 nm处有最大吸收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7.90× 10 3 L· mol-1·cm-1,该络合物的组成为 1∶ 1,稳定常数是 1.3× 10 5。药物浓度在 10— 10 0 mg/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当红霉素琥珀乙酯浓度为 5 0 mg/L时 ,6次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 1.33%。回收率 >98%。本法测定了红霉素琥珀酸乙酯片中有效成分的含量与药典法比较 ,二者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6.
李省云  杨毅萍 《光谱实验室》2004,21(6):1167-1170
L-酪氨酸与四氯对苯醌发生荷移反应 ,生成稳定的 2∶ 1络合物 ,其 λmax=348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9.5× 10 3 L·mol-1·cm-1,在 1.2 5— 12 .5 μg· m L-1的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 ,用于测定药物样品含量 ,与文献方法测定结果一致 ,回收率 99.7%— 10 0 .2 % ,相对标准偏差在 1.5 %以内  相似文献   

7.
氧氟沙星与氯冉酸的荷移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氧氟沙星与氯冉酸(chloranilic acid)的荷移反应,确定了形成电荷转移络合物的最佳条件.在丙酮-甲醇介质中,电子给体氧氟沙星和电子受体氯冉酸于室温下即可形成1:1的荷移络合物,在其最大吸收波长520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1.36×104L·mol-1·cm-1,氧氟沙星浓度在8.68-200μg·mL-1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对形成荷移络合物的机理进行了探讨,并应用拟定的方法对样品氧氟沙星片进行了含量测定,回收率在97.9%-100.5%之间,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13%.  相似文献   

8.
奥美拉唑与氯冉酸的荷移反应及其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美拉唑 (电子给予体 )与氯冉酸 (电子接受体 )在丙酮介质中生成 1∶ 1型荷移络合物 ,在波长5 2 5 nm处有最大吸收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是 1.0 2× 10 3 L· mol-1·cm-1。依据此荷移反应建立了一种快速测定奥美拉唑的荷移分光光度法。药物浓度在 2 0— 30 0 mg/ 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 6次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 0 .4 8% ,利用本法测定了奥美拉唑胶囊中有效成分的含量 ,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
司帕沙星与对硝基酚荷移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研究在水溶液中 ,司帕沙星与对硝基酚发生反应 ,生成稳定的 1∶ 1的络合物 ,其最大吸收波长为 397.0 nm,线性范围 0 .9— 30 μg/ m L。表观摩尔吸光系数 ε=4 .0 7× 10 4 L·mol-1·cm-1,基于以上反应建立本方法 ,用于测定药物制剂中的司帕沙星含量与文献方法一致 ,回收率为 99.60 %— 10 0 %,相对标准偏差为 1.93%。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研究了在水溶液中亚叶酸钙与对硝基酚发生荷移反应生成稳定的 1∶ 1络合物 ,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 4 0 2 .2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ε=5 .2 5 5× 10 2 L· mol-1· cm-1,线性范围为 5 0—12 0 0 μg/ m L。回收率为 99.5 8%— 10 2 .6 0 % ,相对标准偏差为 1.4 3%。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度高 ,可用于亚叶酸钙制剂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1.
利用甲磺酸培氟沙星与氯冉酸在甲醇介质发生荷移反应,建立了荷移分光光度法测定甲磺酸培氟沙星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荷移反应生成1∶1型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530nm,甲磺酸培氟沙星线性范围为2.25×10-8—3.38×10-6mol/L浓度内,回收率为98.7%—101.4%。  相似文献   

12.
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色氨酸与2,3-二氯-5,6-二氰-1,4-苯醌(DDBQ)的荷移反应。由实验得知,在硼砂缓冲溶液中,40℃水浴加热30min,两者可生成稳定的1∶2型荷移络合物。此络合物的λmax=341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1.4×105L·mol-1·cm-1,浓度在2—12μg/mL的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回收率在98.73%—101.7%之内,相对标准偏差在3.2%以内。  相似文献   

13.
克霉唑与茜素红的荷移反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并确定了克霉唑与茜素红的荷移反应条件。在丙酮 水介质中形成 1∶1配合物 ,其λmax=5 2 5nm ,克霉唑浓度在 0~ 10 0 μg·m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8 7× 10 3L·mol-1·cm-1,相对标准偏差为 1 2 2 % (n =6) ,回收率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14.
天青A分光光度法测定硫酸软骨素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利用硫酸软骨素与天青A作用后 ,其复合物溶液在 6 2 5nm处吸光值与硫酸软骨素浓度成线性关系的特点 ,建立了一种测定中药复方样品中硫酸软骨素含量的快速、简便、灵敏的分光光度法。本方法在 0~ 30 μg·mL- 1 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 (R =0 999) ,回收率范围为 97 4 %~ 10 3 8%。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头孢噻肟钠与对苯醌(p-BQ)的荷移反应.确定了形成电荷转移络合物的最佳反应条件.在硼砂介质中,电子给予体头孢噻肟钠与电子接受体对苯醌于室温下可形成1:2的荷移络合物,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87.5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9.92×103L·mol-1·cm-1;线性范围为2-36μg/mL;对形成荷移络合物...  相似文献   

16.
李省云 《光谱实验室》2006,23(3):606-608
研究了盐酸半胱氨酸与四氯对苯醌的荷移反应,确定了荷移反应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在硼砂介质中,两者可形成1:1的稳定络合物,其λmax=354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8.7×103L·mol-1·cm-1,在2-18μg/mL的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本方法测定药物制剂含量与文献方法一致,回收率在99.83%-102.4%,相对标准偏差在1.9%以内.  相似文献   

17.
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甲硫氨酸与2,3-二氯-5,6-二氰-1.4-苯醌(DDBQ)的荷移反应.实验表明,在pH=9.0三酸缓冲溶液中,在50℃水浴中加热30min,两者可形成稳定的1:1型的荷移络合物.此络合物的λmax343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1.4×104L·mol-1·cm-1,在0.4-15.0μg/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回收率在98.24%-101.1%,相对标准偏差为0.89%-0.95%.  相似文献   

18.
新试剂洋茉莉基荧光酮与铁(Ⅲ)显色反应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了洋茉莉基荧光酮(PIF)光度法测定铁的新方法。在溴代十六烷基吡啶存在下,PIF与铁(Ⅲ)形成稳定的蓝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635nm。配合物中铁(Ⅲ)与PIF的组成比为1∶2。铁的浓度在0.00—0.24μg·mL-1呈线性关系。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635=1.26×105L·mol-1·cm-1。方法用于某些化学试剂中微量铁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甲磺酸培氟沙星荷移反应及荧光光谱性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甲磺酸培氟沙星与电子受体四氯对苯醌之间的荷移反应 ,实验表明 ,在甲醇体系中 ,甲磺酸培氟沙星与四氯对苯醌在光的作用下可形成稳定的荷移络合物 ,其荧光发射强度较甲磺酸培氟沙星显著增强 ,且最大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向长波方向分别位移 80和 6 0nm。在 0 0 5~ 10 μmol·L-1浓度范围内 ,甲磺酸培氟沙星荧光强度与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 ,其检出限为 0 0 0 4 μmol·L-1。该方法用于甲磺酸培氟沙星胶囊中甲磺酸培氟沙星含量的测定 ,结果与紫外 可见光度法一致。  相似文献   

20.
萧溶  杜培刚 《光谱实验室》2006,23(3):577-580
以盐酸雷尼替丁为电子给体,7,7,8,8-四氰基对二次甲基苯醌(TCNQ)为电子受体,研究了它们之间形成电荷转移络合物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在丙酮介质中,二者于50℃下60min即可形成1:1络合物,室温下至少稳定4h.荷移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845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70×104L·mol-1·cm-1,在1-20mg·L-1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基于以上反应建立本方法,用于测定制剂中盐酸雷尼替丁的含量,结果与药典方法一致,回收率为99.27%-101.40%,相对标准偏差为1.56%(n=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