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人血清蛋白-丙酮(乙醇)体系的荧光光谱及共振散射光谱特性  相似文献   

2.
碳纳米微粒的共振散射光谱研究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5  
液相碳纳米微粒的共振散射光谱实验表明,当碳浓度小于360mg/L时,它在400、470、510和940nm产生4个共振散射峰;浓度大于900mg/L时无共振散射、碳微粒浓度在0.45-45mg/L范围内与共振散射光强度I470nm成良好的性关系,研究了光源和扫描速度对液相碳纳米微粒共振散射光谱的影响。结果表明,光源的发射强度分布不一是产生共振散射光谱峰的一个重要因素,并结合已有的实验结果提出了界面共振吸收和黑白纳米微粒共振散射概念,解释了碳纳米微粒体系的共振散射光谱。  相似文献   

3.
在pH9.0的NH3—NH3-Cl缓冲溶液中,Zn(Ⅱ)与双硫腙可形成能稳定存在的螯合物微粒,显示出共振散射效应.该微粒体系的最强共振散射峰在605nm处,锌的浓度在0.02~1.54μg/mL范围内与共振散射强度(J605nm)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08μg/mL Zn.利用共振散射测量微肥中微量元素锌,方法简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严军  刘忠芳  刘绍璞 《分析化学》2007,35(1):123-126
在pH4.8~6.1的BR缓冲溶液中,槲皮素(QT)和汞(Ⅱ)形成螯合物时,将引起溶液共振瑞利散射(RRS)显著增强,并产生新的RRS光谱,其最大RRS波长位于320nm,另在450nm处有一小的散射峰。槲皮素在0.98~7.0mg/L范围内与散射强度(ΔI)成正比;反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对槲皮素的检出限为29.5μg/L。研究了适宜的反应条件和影响因素,考察了共存物质的影响,表明方法有良好的选择性。基于上述研究,建立了一种灵敏、简便、快速测定槲皮素的新方法,并用于天然药物槐米中槲皮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染料分子对硫纳米微粒共振散射光谱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聚丙烯酰胺存在下液相硫纳米微粒在 470nm处产生 1个强共振散射峰 ;在可见光范围内无吸收峰且吸收值较小。硫微粒质量浓度在 0 0 5~ 1 0mg/L范围内与I4 70nm间有良好线性关系。研究了乙醇、丙酮 ,以及溴酚蓝、溴甲基紫、结晶紫、亮绿等有机染料对硫纳米微粒共振散射的影响。结果发现 ,染料分子吸收是产生共振散射峰的一个重要原因 ;随着染料分子非辐射吸收值的增大 ,硫纳米微粒共振散射光强度降低。实验证明 ,溴酚蓝浓度在 0~ 1 0× 10 -5mol/L范围内 ,在溴酚蓝最大吸收波长 5 90nm处的ΔI590nm与溴酚蓝浓度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6.
翟好英  蒋治良 《应用化学》2005,22(8):852-856
Ag(Ⅰ)-DDTC螯合物微粒体系的光谱特性及其分析应用;银;铜试剂;螯合物微粒;共振散射;荧光  相似文献   

7.
共振散射光谱法测定环境水样中痕量锡(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pH 4.3的缓冲介质中,痕量锡(Ⅱ)对氯酚红-人血白蛋白-十二烷基硫酸钠体系的共振散射光谱有明显的减弱作用,共振散射强度的减弱程度(△I)与锡(Ⅱ)的质量浓度之间在0.2~4.0μg·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0.12μg·L-1,用于3件环境水样中痕量锡(Ⅱ)的测定,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n=6)小于3.5 %,加标回收率为95.5%~100.6%.  相似文献   

8.
apdc;cu(ⅱ)-apdc螯合物微粒;共振光散射;clo2分析  相似文献   

9.
彭忠利  蒋治良  杨明媚 《分析化学》2002,30(12):1534-1534
1 引  言脱氧核糖核酸 (DNA)是生命的遗传物质。X 射线研究表明 ,DNA呈双螺旋结构 ,双螺旋的直径约为 2nm ,长度约为5 0 0 0nm ,是一种特殊的纳米线。用共振散射技术研究DNA与有机染料相互作用已有报道 ,但未见DNA的共振散射、非线性共振散射光谱以及有关影响因素的研究报道。本文对DNA的共振散射光谱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 ,发现CTMAB使DNA的共振散射强度增强 ,且使 3 1 0nm处的肩峰变成最强共振散射峰。2 实验部分2 .1 主要仪器和试剂 RF 5 4 0型荧光分光光度计 (日本岛津公司 ) ;UV 3 4 0 0型…  相似文献   

10.
在pH 3.6~5.0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 当丹参酮ⅡA磺酸钠(STSIIA)与La(Ⅲ)反应形成螯合物时, 将引起溶液共振瑞利散射(RRS)显著增强, 并出现新的RRS光谱, 其最大RRS峰位于306 nm. 在一定范围内STSIIA浓度与散射强度(ΔI)成正比, 反应具有高灵敏度, 对STSIIA的检出限(3σ/K)为82.12 ng · mL-1. 考察了STSIIA与La(III)的适宜反应条件、影响因素和分析化学性质, 并基于STSIIA与La(III)反应产物的RRS光谱, 发展了一种简便、快速测定STSIIA的新方法, 可用于合成STSIIA过程中产品的纯度分析和诺新康注射液中STSIIA含量的测定. 还结合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对螯合物的结构及RRS增强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氨基甲磺酸席夫碱-邻菲啰啉镍(Ⅱ)配合物与脱氧核糖核酸相互作用的共振散射光谱在311 nm处体系有共振光散射,据此提出了一种测定脱氧核糖核酸的新方法。优化的试验条件如下:1缓冲溶液的p H为7.5;2反应温度为37.5℃;3反应时间为25 min;4配合物的用量为1.1 m L。脱氧核糖核酸的线性范围为0.53~7.87 mg·L-1,方法的检出限为0.16 mg·L-1。方法用于人工试样的分析,回收率在99.7%~102%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9)为1.7%。  相似文献   

12.
在pH 3.6的乙酸盐缓冲溶液中和聚乙烯醇(PVA)存在下,三聚氰胺(MA)与1,4-环己烷二甲酸(CHDA)发生结合反应形成结合物微粒,该结合物微粒在480 nm处有一个较强的共振散射峰。三聚氰胺质量浓度在0.67~20.0μg/mL范围内与480 nm处的共振散射光强度呈线性关系,其检出限为12μg/L。研究了共存物质对CHDA共振散射测定三聚氰胺的影响,方法的选择性比较好,应用于合成废水测定,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3%~3.7%(n=5),回收率在94.8%~103.8%之间。  相似文献   

13.
在pH 1.8~3.3的酸性介质中,金纳米微粒本身有一定的共振瑞利散射(RRS)强度,但盐酸氯丙嗪本身的RRS强度十分微弱,当二者共存时,溶液的RRS强度显著增强并出现新的RRS光谱,在280~368 nm之间产生强烈的散射带,其最大散射波长位于368 nm,并在284、440、498 nm处有明显的散射峰。在一定条件下,盐酸氯丙嗪在0~0.08 mg/L范围内与ΔIRRS强度成正比,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对盐酸氯丙嗪的检出限(3σ)达到1.75μg/L。本文考察了反应体系的RRS光谱特征,研究了适宜的反应条件、影响因素及分析化学性质,研究了共存物质的影响,表明方法具有较好的选择性,据此发展了一种用金纳米微粒作RRS探针测定盐酸氯丙嗪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在pH为4.1~7.0的Britton-Robinson缓冲溶液中, 甲氨蝶呤与钯(Ⅱ)相互作用形成1∶1的螯合阴离子, 并进一步与亚甲蓝(MB)反应形成1∶1的离子缔合物. 该反应可引起共振瑞利散射(RRS)的显著增强并产生新的RRS光谱, 最大RRS波长位于342 nm. 在一定条件下, 散射增强(ΔI)与甲氨蝶呤的浓度成正比, 其线性范围为0.008~2.0 μg/mL. 此方法具有高灵敏度, 对于甲氨蝶呤的检出限为2 ng/mL. 考察了适宜的反应条件和影响因素, 研究了共存物质的影响, 基于Pd(Ⅱ)-甲氨蝶呤-亚甲蓝体系三元离子缔合物的RRS光谱, 发展了一种高灵敏、简便快速测定甲氨蝶呤的新方法. 此方法用于人血清和尿样中的甲氨蝶呤的测定获得满意的结果. 同时, 对三元离子缔合物的结构和反应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本文建立了一种测定镉(Ⅱ)含量的共振光散射(RLS)光谱法。在pH=9.60的Tris-HCl介质中,镉(Ⅱ)与邻菲罗啉(Phen)形成螯合物后,再与溴酚蓝(BPB)形成离子缔合物,可使溶液的共振光散射显著增强;在波长638 nm处,RLS的增强程度与镉(Ⅱ)浓度呈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0~3.20 mg/L,检出限为4.50μg/L。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用于合成样和水样中镉(Ⅱ)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6.
蛋白质与三氯乙酸相互作用的共振散射光谱研究及分析应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三氯乙酸(TCA)与酪蛋白、明胶、γ-球蛋白、HSA、BSA结合形成缔合微粒,均使体系的共振散射信号显著增强,在470nm处产生一共振散射峰。在选定条件下,几种蛋白质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与I470nm呈线性关系。建立了定量测定蛋白质的共振散射光谱分析新方法。该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重现性较好,可用于多种蛋白质的测定。本法应用于合成样品及人血清样品中蛋白质的定量分析,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液相卤化银纳米微粒的界面荧光和共振散射光谱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蒋治良  翟好英  章表明  刘庆业  李廷盛 《化学学报》2004,62(14):1272-1276,J001
液相卤化银纳米微粒的共振散射光谱和发射光谱表明,AgCl和AgBr纳米微粒均在330,400,470和680nm处产生4个共振散射峰,在340,400和470nm处产生三个荧光峰.Ad纳米微粒在340,400,437,470和680nm处产生5个共振散射峰;除在340,400和470nm处产生3个荧光峰外,在434nm处有一最强的荧光峰.卤化银纳米微粒体系的浓度对共振散射信号的影响与浓度对荧光强度的影响一致,Aga,AgBr和AgI体系的共振散射光信号强度分别约为荧光信号的110,130和80倍,即荧光与共振散射之间存在相关性.提出了液相AgX纳米微粒荧光产生机理,解释了荧光与共振散射之间存在相关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以 (AgBr) m 团簇作晶种 ,在柠檬酸钠存在条件下 ,(AgBr) m 团簇表面结合的Ag+被光化学还原而获得土红色的液相 (AgBr) 核·(Ag) 壳 纳米粒子 .研究了 (AgBr) 核·(Ag) 壳 纳米粒子的光谱特性 ,在 51 2nm处有最强共振散射峰 ,在41 0nm处产生一个吸收峰 .结果表明 ,(AgBr) 核·(Ag) 壳 纳米粒子的形成是导致51 2nm共振光散射的根本原因 .  相似文献   

19.
硒(Ⅳ)-碘化物-结晶紫体系的共振发光和二级散射光谱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硒(Ⅳ)-碘化物-结晶紫体系的共振发光和二级散射光谱刘绍璞,刘忠芳(西南师范大学环境化学研究所,重庆,630715)关键词共振发光,二级散射,反二级散射,硒(Ⅳ)-碘化物-结晶紫体系,硒的测定长期以来,溶液体系的共振发光和二级散射现象常常被人们忽略。...  相似文献   

20.
在pH 3.6的HAc-NaAc缓冲介质中, V(Ⅴ)与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PAR)及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形成稳定缔合物, 在290 nm和570 nm处出现两个较强的共振散射峰, 在一定条件下, 于570 nm处, 共振散射光强度ΔI与钒含量在0~0.06 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 由此建立了测定微量钒的高灵敏度共振光散射新方法. 考察了适宜的反应条件和影响因素, 研究了共存物质的影响, 方法检出限为0.0023 μg/mL. 用此法测定植物样品中钒含量, 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 回收率为96%~10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