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 毫秒
1.
浙、闽、粤沿海地区和台湾是古亚洲燕山期边缘岩浆弧发育的重要地区。海沟和俯冲带的位置推测在台湾中央山脉东侧。本区可能并不存在海西印支期古岛弧褶皱系。 相似文献
2.
在考察乙苯脱氢工业氧化铁系催化剂的中变(逆)活性和脱氧机理实验基础上,结合有关报道,探讨了氧化铁系催化剂晶格氧及电子传递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东北地区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介形虫化石组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中国东北地区,自晚侏罗世启莫里期至早白垩世阿尔必期的介形虫化石可以划分出12个格架性的组合,其中包括海相、海陆过渡半咸水相和内陆湖相三种组合类型,且以后一种类型最为发育。文中简述了介形虫化石组合的分布层位、特征及其时代。 相似文献
4.
5.
采用程序升温还原反应(TPR)、XPS、高温真空XRD及活性和比表面测定等方法对单组分Fe_2O_3、双组分Fe_2O_3-K_2O催化剂及工业用XH-03催化剂研究晶格氧的性质和钾的助催作用;结果表明,纯Fe_2O_3催化剂表面氧种的还原程度差别较大,反应时晶格氧易于失去,造成缺氧而迅速失活,钾的加入使催化剂生成新的K_2F_e2O_4相,其表面氧种的还原性趋向一定的温度范围,晶格氧数量增加,且其稳定性也增加,从而同时促进了氧转移脱氢和直接脱氢反应的活性,因此认为K_2Fe_2O_4可能是活性相,脱氢反应的活性中心应由Fe~(2+)、Fe~(3+)、还原程度一定的晶格氧和K~+组成。 相似文献
6.
镧系超分子核酸荧光探针的研究和应用 --杯[4]芳烃对Pr(Ⅲ)自发荧光的猝灭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Pr(Ⅲ)-杯[4]芳烃-DNA体系的相互作用和荧光发光情况.试验结果表明,Pr(Ⅲ)可产生λex,max=300.0nm、λem,max=600.0nm的自发荧光,杯[4]芳烃在一定条件下能猝灭其荧光,加入DNA后荧光产生大幅增强,故可以杯[4]芳烃与Pr(Ⅲ)形成的发光镧系超分子作荧光探针测定DNA,同时初步探讨了体系相互作用机理.试验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1.0μg@ml-1和2.0~4.0μg@ml-1,检出限为1.276×10-3μg@ml-1.此法简单、灵敏、可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