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本文提出了“狭义相对论时空观”实施“课程思政”的具体方案.从狭义相对论时空观的知识出发,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将其恰当、自然地融入课堂,潜移默化地将正确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传达给学生,达到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水平、完善学生人格的目的.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和反馈,及时改进教学设计,提升教师自身“课程思政”的能力和素养.本文实现了狭义相对论中“课程思政”的“备”“教”“学”“评”的全部教学环节,立足“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的契合点,探索了有机互融的教学方式,促进了学生知识技能上的“成长”和精神上的“成人”同向同行.期望本次教学实践能对“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一点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王丽  崔金玉 《大学物理》2021,40(2):52-54,85
本文介绍了营口理工学院“大学物理”课程的设置,从线上教学资源的准备、线上教学活动的设计以及课程考核方式三个方面,对该校“大学物理”课程线上教学案例进行分享.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为该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改革打开了一扇崭新的大门,此次教学尝试,将会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3.
在教学过程中加强课程思政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势在必行.为了深化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改革,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借鉴传统教学针对达成知识目标的有效教学方法,对课程思政进行教学设计.通过线上、线下、考核“三位一体”的思政设计与实践,结合期末课程思政名师讲座提升,初步形成课程思政育人模式.该模式应用以第一章“质点力学”为例,实践表明课程的育人质量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华东师范大学“物理学史和物理学方法论”课程的教学出发,立足“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的课程基础,通过涵盖“学科历史与思想方法”的教学章节,以期达成“授业解惑和传道育人”、融合思政意识的教学目标.本文希望基于科学与人文的融合,来实践“立德树人”的理念,对于理科院系开展课程思政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5.
课程思政是新时期国家对高校课程教学的新要求,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以“力学”中“质点动力学”章节内容为例,努力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并期望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与渗透到“力学”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增强青年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6.
马连杰  张杰 《物理通报》2022,(S2):66-69
思政教学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如何以现行教材为依据,依据课程特点,找准“课程思政”切入点,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深入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和所承载的育人功能,并将其与专业知识有机融合,是摆在每位一线教师面前的新课题.本文以“信息与信息传播”(苏科版)为例,进行思政教学设计,供广大教师参考.  相似文献   

7.
山西大学数学物理方法课程团队在教学各环节尝试改革创新.教学理念创新以满足培养创新型拔尖人才的目标,教学内容改革以体现该课程“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内容重组创新以面向国家开展量子科技研究的重大需求,教学模式创新以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手段创新实现数学、物理相互融合,客观有效的教学评价以保障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课程思政与教研融合,实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相似文献   

8.
课程思政是实现高等教育“三全”育人的重要保障.大学物理是理工本科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具有受众面广、思政元素丰富的特点,对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树立民族自信和民族自豪感优势显著.因此,如何依托大学物理课程,在平时课堂教学中实现润物无声的思政育人效果,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以大学物理中“多普勒效应”章节为例,从创设情境、实验探究、数理推演及联系实际,运用课前、课中和课后3个教学环节进行大学物理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探索课程思政元素挖掘,及思政元素融入后课堂教学策略的选择与实施方法,为促进大学物理课程思政教学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高艳  王海锋  王博 《物理通报》2017,36(10):11-13
“ 数字电路”是高等院校理工科电信等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基础课, 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起着十分重 要的作用. 该门课程理论性和实用性都很强, 学生不易掌握. 本文以提高高校“ 数字电路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为目 标, 对课程的教学模式提出改革思路, 对该课程分层次教学模式进行探究. 研究中结合物理专业特点以及自己的实 际教学经验, 通过在教学中探索和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显示对“ 数字电路基础”课程在学生中进行 走班分层的教学模式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根据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教学实际情况,重新解构大学物理的课程教学目标,针对教学痛点问题,提出并实施“双态课堂,分层教学”混合式教学改革.从课程思政设计思路、多元化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翻转课堂时间轴、评价方案等方面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发表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让“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作为受益学生面较大的公共基础课程,大学物理实验在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研究和实践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从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思政教学问题出发,分析开展“同向同行”思政教育的可行性设计,并以具体教学实践探讨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入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成都理工大学数理学院大学物理教学部“大学物理”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本大学物理课程依托中国大学慕课、超星学习通等在线平台,构建了以教师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人才培养为核心的线上线下教学模式.本文以育人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优化了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体系,强化了创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创新课程考核机制和创新能力培养方式,并对创新效果和存在的“痛点”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探索并构建了“创新驱动、优体强翼”的大学物理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3.
以驻马店幼专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物理课程改革为例,基于OBE理念,在调研的基础上重新制定专业针对性强的课程大纲,依托C30教育云平台、智慧教室开展混合式教学,采取“线上学习”+“线下研讨”+“技能展示”+“课程思政”+“创新拓展”的形式反向设计课程,并构建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这种基于OBE理念,针对高职物理课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可以为高职物理课程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课程思政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课程思政教学是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中融入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它推动了课堂教学改革,实现了立德树人.主要从5个方面分析讨论了思政元素的教学设计,并以伯努利方程为例进行教学实践,从引出课程、知识讲解及应用、课堂教学总结3方面出发,对课程教学进行精心设计,“润物细无声”中助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邹韩仕 《物理通报》2022,(8):2-6+11
在中学物理课程中实施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对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有着特殊的功能与价值.结合“核能供暖”议题实践,阐述中学物理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可遵循“以情境为驱动,以问题为牵引、以解决为焦点,以升华为关键”的实施路径;为在中学物理课程中有序有效实践推进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应把握议题引入的适切性、问题设计的关联性、议题论证的开放性、反思评价的多向性4个维度,以期借此有效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高校公共基础课程中理论教学与动手实践及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的结合性不强,公共基础课程的功能和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科技创新意识淡薄等现状,对大学物理和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中如何实施“教学、实践、科研”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和实践.实践表明,该模式可以将长期割裂开来的基础理论的传授、动手能力的培训、科学研究方法和能力的培养三个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公共基础课程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课程思政理念融入物理教学是高校实现“三全育人”要求的重要途径,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严谨的科学认知态度,全面提升学生科学素养.以大学物理课程中“角动量守恒”一节为例,详细介绍了教学设计思路和在物理教学中如何融入思政育人元素,实现课程育人与思政育人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传统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现状的分析和讨论,针对目前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在遵循实验教学自身规律的前提下,构建“模块化”实验课程教学模式,从而改善课程结构,为培养学生解决具体问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提供针对性的训练;并采用“启发式”“问题式”的教学方法和多样化的考核评价标准,对于不同专业、不同基础、不同背景的学生进行差异化教学,建立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科学教学体系,进一步提高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19.
李雷  陶平  吴庆州  王涛 《物理通报》2022,(10):10-14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打造未来“金课”、建设一流课程的可行方案之一.结合独立学院的实际情况,探讨独立学院大学物理课程进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必要性.并从课程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考核与评价等4方面,进行线上线下两个空间维度、多个时段的运作策略及可行性做法研究,为同类院校课程进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张健平 《大学物理》2022,41(4):32-38+43
在“新工科”教育要求的推动下,专业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线上互动性差、线下参与度不强等问题显著地影响其可持续发展.本文结合工科专业基础课程的特点,提出了“4+3+1”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实施及教学评价.通过“热工基础及流体力学”课程的教学实施,发现大约92%的学生认为该教学模式能够促进知识的深入学习和技能的熟练掌握,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能力,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