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几何知识的学习中要突出几何的直观性.解析几何的学习中,教师和学生往往徘徊在几何直观与代数计算之间,过多的计算会让学生觉得解析几何是埋头算出来的几何,而只用几何直观也会让学生进入歧途.在B版教材必修2"点到直线的距离"中,这种算出来的和看出来的差别就比较明显.首先,从学生的知识结构来讲:学生在学习点到直线的距离之前已经掌握了直线倾斜角、斜率、直线方程和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等  相似文献   

2.
现行立体几何教材几个问题及处理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立体几何教材是在原教材的基础上经过了若干次调整和修改后得到的 ,与以往立体几何教材比较 ,现行教材 (以下教材特指最新版本的立体几何教材 )有了很大的进步 ,受到了师生的欢迎 .作为教科书 ,语言的叙述要力求准确、简明 ,插图要规范、正确 ,应该是典范 .但现行教材中还是有几个问题 ,本文将这些问题提出来与大家商榷 ,以期在再版或新编教材时予以考虑、修正 .1 教材第 1 1页练习第 3题原题中有以下叙述 :“说出正方体中各对线段的位置关系……”分析 从原解中可知 ,这里的错误是将空间两线段的位置关系与空间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混为…  相似文献   

3.
孙莉 《中学数学》2016,(4):39-41
一、教材分析在九年级圆的教学时,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单元,一般包括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圆和圆的位置关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后者作为选学内容,不列入考试要求之后,各版本教材对前两种位置关系的设置也不相同,比如有些教材将点和圆的位置关系安排在圆的基本  相似文献   

4.
一、教材、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新课标必修2第3章“3。3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第2课时的内容,是点与直线位置关系由定性认识到定量分析的升华过程,是两点间距离的深入研究,也是直线方程和坐标法的一节应用课,同时又为后续学习两平行线间的距离、判定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求平面多边形的面积、推导抛物线的方程等做准备,承前启后。  相似文献   

5.
新课标教材对于概率部分的教学内容采用先介绍概率,后介绍计数原理的方式,使得用惯了老教材的一些教师非常不适应.笔者认为,这种编排方式不单纯是必修与选修内容安排的需要,更重要的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  相似文献   

6.
“直角走廊”问题的探源及拓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1]改变了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4第49页的探究·拓展题17可能被闲置的尴尬局面.这种用活教材、用足教材的做法很是值得学习和称道.对于等宽直角走廊问题,文[1]利用三角函数建立数学模型,然后通过换元将目标函数转化为函数在某一区间  相似文献   

7.
说课是教学研究、教学交流和教学探讨的一种形式.通过说课活动,能进一步提高认识,总结教学经验,学习和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现就立几课中“三垂线定理”一课提出一个范例,仅供参考.我把说课内容分成教材分析、教材处理、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程序四个部分.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节课是学生在已掌握了空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平面垂直的位置关系等知识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空间的两条直线的垂直关系,为今后继续研究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空间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因此,本节课的内容是至关重…  相似文献   

8.
<正>在近两年的全国1卷中,解答题17题都考查了解三角形的问题.考查的内容主要是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和面积公式在解题中的运用.笔者发现这两年的试题都与人教版《必修五》的课后练习题有关.真正体现了试题来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的命题精神.下面我们将从试题的命制原理、试题解答分析和仿真模拟三方面来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改革进一步强调教师“用教材教”,教材是落实国家课程标准的最重要的举措和手段.本文以人教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等比数列的前n项公式”为例,试图教会教师创造地使用教材,做好二次开发,真正实现从“教数学教材”到“用数学教材教”.  相似文献   

10.
统编教材初中几何第二册P_(117)的7.13第一讲的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本节安排了两个内容:一是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二是与圆有关的两个定理。一课时授完、其容量和难度都是很大的。对于这一节的教学,我们采取了分段解决,各个击破的办法,具体是这样处理的: 1 引导学生看书,让学生熟悉教材,提出疑难。学生看书时,老师设问板书: (1) 教材上P97对于直线与圆的几种位置关系是怎样概括定义的?它对用于概括定义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是否适用?(2)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三个式子和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的五个式子从形式上有何区别。在内容上有何联系?(3)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其性质如何?学生带着这些问题看书时,提倡讨论,允许争  相似文献   

11.
1新教材“函数”一章体现了课改新理念新教材“函数”一章(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3年审定通过·必修)与试验修订本(2000年版必修)相比发生了一些变化:(1)删减了部分内容.如“映射”中的一一映射,“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中的函数的奇偶性.(2)调整了一些内容.原教材中,“映射”作为独立一节放在本章的开始,新教材把它列为第一节“函数”的一部分,且安排在函数的概念之后;原教材中“函数的表示法”仅作为“函数”一节的一部分,新教材将其独立成节;原教材阅读材料中的“对数和指数的发展史”,新教材调整为“对数的发展史”;新教材中将…  相似文献   

12.
张宗余  冯斌 《数学通报》2012,51(2):27-29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是高中数学教学中比较稳定的内容,但从大纲版教材到新课标教材,这部分内容位置变了,教材相关内容的安排也有相当大的变化.除了沪版新教材还是沿用旧大纲版教材,将这块内容还放在集合交集的模型外,  相似文献   

13.
一、基本情况分析 1.教材基本内容及作用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必修2第二章第一节课内容,直线的斜率和倾斜角作为拉开高中解析几何序幕的起始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课涉及了两个概念、一个公式及一个关系.两个概念中,倾斜角是从“形”的角度直观形象地刻画直线的倾斜程度,而斜率则是从“数”的角度反应直线的倾斜程度;一个公式是指直线的斜率公式;一个关系是能刻画直线倾斜程度的倾斜角和斜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数学学科不仅研究数量关系,还研究图形的位置关系.在初中阶段,几何图形的认知是学生思维的一个突破点,很多学生在几何图形面前非常害怕.这主要是因为不同的位置关系会带来很多变化,不仅包括形的变化,还包括数的变化.这些变化有些时候是显性的,且变化之间有着某种内在的关联,让数量关系随着图形的变化不变或者是有规律地变化.这种基于图形变化下的认知活动,也就存在着众多的可以前后延续适用的知识和经验,为学生类比获取新知提供极大的可能.借助类比  相似文献   

15.
同学们对"平行线"的复习要注意两个问题:(1)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的区别.平行线的判定就是根据同位角、内错角的相等或同旁内角互补这种"数量关系",来判定两直线平行这种"位置关系".因此平行线的判定属于由"数量关系"→"位置关系",  相似文献   

16.
1 教材分析“三垂线定理”是高中立体几何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是判断空间两直线垂直的一种重要方法 ,同时也是求作二面角平面角的主要方法 .翻开历年高考试卷可以看出 ,几乎每年的立体几何试题都考查了三垂线定理 (或其逆定理 )的应用 ,“叙述并且证明三垂线定理”就曾是一道高考题 (八二年 ) .我们知道 ,立体几何研究空间元素间位置关系与数量关系的基本思想是转化 (降维思想 ) ,即空间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问题都转化为对两条直线的研究 ,空间关系转化到某个平面上 ,利用平面几何的知识来解决 .而垂直这种特殊的位置关系又是研究的…  相似文献   

17.
学习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时,在人教版教材129页例3中,判断两圆的位置关系采用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用代数法判断,  相似文献   

18.
函数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函数的基础知识在现实生活、社会、经济及其他学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1(必修人教A版)(以下简称新教材)中函数这部分内容在理念、立意、内容结构和处理方式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与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数学(第一册上,人教版)(以下简称旧教材)中函数部分内容的要求相比,有许多不同的地方,现将这两本教材中函数这部分内容的结构和处理方式进行比较分析,以便老师能关注变化,继承创新地使用新教材,将新课程方案中提出和设计的新理念、新目标、新模式与新方法更好的贯彻于教学实践中.  相似文献   

19.
王丽  陈科 《数学通讯》2010,(2):39-43
从2004年9月开始,部分省区率先进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实验教学,而湖北省也从2009年9月开始使用人教A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作为湖北省参与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第一批实验的老师,我想结合人教A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183;数学1(必修)》(以下简称《必修1》)及《必修4》两册教材的教学情况,谈谈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新课标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20.
上海市“二期课改”高中数学试验教材已进入了第二年,新课程全面实施在即,新教材怎样教?和老教材相比,有哪些显著变化?怎样认识和理解新教材?这些成为一线教师最为关心的问题.在本文中笔者就数列与数学归纳法两章内容编排来谈谈“二期课改”教材的变化与特色.一、教材内容编排位置的变化数列与数学归纳法在“一期课改”教材中,是放在高二下学期解析几何之后,而在“二期课改”教材中,却把这一内容提前到高一下学期的三角比与三角函数内容之后.另外数列的通项公式与通项的递推公式,在“一期课改”教材中是分开讲述的,即数列通项公式在数列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