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项目式学习以学生为学习主体,主张从做中学,充分体现学习的实践性和创造性.在复习课中引入项目式学习,为学生搭建一个实践操作、解决问题、交流合作的平台,有助于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完成知识的内化和思维的拓展,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以“自制杆秤”项目为例,呈现了在复习课中进行项目式学习的程序和方法,为物理复习课的教学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柴晓丽 《物理通报》2023,(10):102-106
从创客教育理念出发,以项目化学习为载体,探索促进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有效途径.阐释了初中物理项目式学习的设计策略和实践成果——“创物”项目、“创案”项目和“创意”项目,并以“我的乐器我做主”为例展示设计和实践的具体细节,从学业成绩和师生反馈来看初具成效.  相似文献   

3.
以普通物理课程为例,阐述了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普通物理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普通物理课程改革基于OBE教育理念,依托自建的江苏省在线开放立项课程,通过中国大学MOOC平台构建优质线上教学资源,实现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日常教学中将课程思政与PBL教学法相结合,课程内容上注重线下教学的广度与深度,注重紧密联系生活、生产及科研活动中物理学的应用,同时引导学生根据自己专业进行创新项目实践,贯彻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原则.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并采取雨课堂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和多元化学习评价,加强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形成了良好的教学生态.  相似文献   

4.
钮飘妍 《广西物理》2023,(3):119-121
大单元主题教学实践是一种整合性的学习方式,能够实现高中物理的深度学习,避免了高中生将学习停留在教学的浅层面。在深度学习视角下的高中物理大单元主题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高中生的物理学习经验、基础、能力为起点,利用深度学习指导大单元主题教学的开展,进行高阶的、具有思维能力的教学,来展开物理教学实践[1]。这就意味着高中的物理教师需要贯彻与执行有关于深度启发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方式,并跳出单个的知识点和教学实践,以学生为中心,建立教学内容之间的结构关联,帮助物理学习从纵深化的方向发展,以此获得整体性的学习感受与体验,实现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  相似文献   

5.
张冯新 《物理通报》2021,(2):132-135
文章结合自身教学实践,针对在物理核心素养背景下,从"借助项目设计,培养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策略性学习’反应程序化""借助过程优化,积累学习方法,促进学生‘策略性学习’研究深度化""借助物理与生活互动,提高学生对学习理解,促进学生‘策略性学习’运用实践化"3个途径来提升学生思维水平,发展学生思维品质,进而提高学生物理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6.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以项目设计、作品设计与制作等为学习载体,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方法、获得多方面体验以及科学知识.这种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自主研究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教育,与高中物理新课标的思想吻合,对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逐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都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乔翠玲 《广西物理》2023,(2):101-103
本文通过对项目任务“吹气模式下‘吸附’不同形状物体”教学设计的案例呈现,详细阐述立足伯努利原理这一根基,基于问题推动教学任务的项目实践活动教学设计。层层递进的问题使得教学方式由传授式转为探究式教学,更有益于学生深度学习,培养高中生技术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8.
薛梅 《物理通报》2022,(4):40-42
深度学习是相对浅层学习而言的,深度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以深度学习理论为指导,以“探究光的反射定律”一课为例,关注学生思维加工的程度,优化实验方案的教学设计,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9.
向心加速度是高中物理的重点内容,但是现行人教版等教材并没有设计对向心加速度的精确测量,这导致在教学中学生往往缺乏对向心加速度大小的直接感知。基于此,本文结合深度学习理念设计以项目学习为主线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利用手机传感器和phyphox软件直接对向心加速度进行精确测量并探究其大小的表达式,以此促进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梁丽勤  张宝健  王岩 《物理实验》2022,(1):35-38,49
针对现有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融合基于项目的学习和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设计了基于双PBL模式的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方案.对于简易洗衣机控制电路实验,以5次基于问题的学习为导向,通过既独立又相互关联的实验,完成了综合性较强的实践项目.实践表明:基于问题的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项目的学习,可以引...  相似文献   

11.
以大学物理课程为例,从前期准备、教学实践、课程考核3方面进行混合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实践表明混合式教学突破了传统课堂的时空局限,极大地扩展了传统课堂的教学内容和深度,完善了网络教学,使学生实践了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实现了理想的师生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2.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对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针对现阶段传统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存在的问题,基于OBE教育理念,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输出为导向”的教学活动改革探索,整个教学活动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综合实践和创新能力。通过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为提升学生后续投入到社会中可持续性学习实践能力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为充分发挥近代物理实验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作用,在传统偏向验证性实验基础上融入创新设计元素,将科研和教学实验有机融合,既能切实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思维能力及实践能力,又能保留传统实验教学效果,既面向本科教学,更面向未来学生职业发展。以磁控溅射制备金属元素掺杂碲化铋基热电材料为例阐述创新型设计性实验模式,将真空镀膜、热电性能与X射线衍射实验三大重要近代物理实验项目结合起来,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设计、自主创新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和国家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4.
张士国 《广西物理》2023,(2):177-178+189
智慧学习是学生在智慧环境中进行的开放性学习过程。在智慧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较为轻松地获取信息、分析信息、获取知识。初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开放性较强,有许多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环节,可以有效实施智慧教学。智慧学习可以为学生快速地建构知识体系,具有较高的教学效率。本文以初中物理“简易密度计的制作”为例,探讨了智慧学习视域下的初中物理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5.
王如明 《广西物理》2023,(2):110-112
从学习进阶的理论来看,学生对某一问题的学习不可能一步到位,而是需要经过许多不同的中间过程,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依靠教师精心安排的教学程序逐渐发展和进步的进程。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在学习的不同阶段都进行深度的思考,以达到拾“阶”而上,提高的目的。以初中物理“特殊法测物质的密度”为例,探索如何用“学习进阶理论”来指导教学,以期达到有效提升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俞胜杰 《物理通报》2022,(S1):47-50
将深度学习引入试卷讲评中,就是要以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为引领,了解学情,对症下药,关注学生个体的发展,在试卷讲评中体现针对性、有效性、深发性和延展性.以高中物理试卷讲评课型为例,阐述通过对学生和教师的双向数据的深入挖掘,在试卷讲评的过程中要从多维度、多视角,对各类数据进行精准深入的整理、分析、总结,引发深度思考,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17.
新工科是我国工程教育改革新方向,旨在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学科专业,培养更多高素质综合型人才。机器学习作为一门新工科专业课程,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存在理论知识点抽象难以理解、课堂效率低下和学生学习积极性低等问题。该文基于项目教学法探索了一种以实践项目为行动导向的“点对点”教学模式,将理论知识点与实践项目的实现环节相呼应,设计了与教学内容相一致的实践项目库,构建了基于“实践”的课程评价体系。实践教学显示学生不仅掌握了基本的机器学习理论,还能熟练地将其运用到实践项目中,培养了学生的理论实践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为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在实际的石油开发工程中,经常碰到压裂裂缝的渗流问题,而建立一个裂缝渗流物理模型会涉及很多的数学物理概念和方法,把裂缝渗流问题引入到物理教学中,既可以加强学生对物理概念和数学方法的认识,又能对工科学生起到工程训练的目的。我们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采用了基于项目学习的教学方式,以突出物理概念、强化工程意识和注重项目学习教育理念这3个方面为重点,在交叉问题设计、课程安排和教学评价等环节上进行了探索。实践表明,物理与实际工程交叉课程的教学,可以用项目学习的方式有效开展,但在选择学生时,以面向大二或大三学生为宜。  相似文献   

19.
以应用复合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以教学与科学研究交融的育人观为指导,通过科研内容提取移植、由企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实际提升、由已有教学研究成果固化等多种渠道,在较高层次物理实验课程与实践教学中创新设计出一批物理与社会应用、物理与海洋、物理与生物、物理与环境等多学科交叉的具有海洋特色的实验项目,使实验教学内容与科研、工程、社会应用实践密切联系。通过这样的实验项目开设,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实践应用能力、研究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结合实践课程的设计思想,在大学物理设计性实验中构建了“项目-反思”式教学模式.学生通过“计划、探究、表达”的活动环节进行协作学习,教师仅以项目管理者的身份介入.教师通过确立评价标准、项目工作单的引导和网络日志的撰写,指导学生进行反思,确保高效率且高质量地完成设计性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