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微观因果律、弱收敛的前提下,对复合场论的关于交换积分次序的两个恒等式作了一个简单证明.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双粒子格林函数方法,在忽略双粒子间直接相互作用时,得到双粒子格林函数的一级、二级质量算符为各个单粒子质量算符的和.采用核物质近似和Skyrme有效相互作用得到的核子微观光学势,用折叠公式计算了氘核的微观光学势.用所得到的学光势计算了氘核的弹性散射角分布和反应截面,与现有的一些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发现反应截面能较好地符合实验,而弹性散射角分布符合实验较差.为了改进理论,又研究了双粒子间极化图对氘核微观光学势虚部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采用悬浮聚合工艺制备微米级铁红和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复合粒子,通过跟踪观察体系在预分散过程的变化,分析相关表面张力,润湿角的测定结果,解释了复合粒子微观结构成因。实验测试结果显示在高速预分散过程,铁红以大部分伸入溶液水相的形式存在于油水界面;在SEM下观察到复合粒子的微观结构是铁红存在于复合粒子表面形成嵌入式结构,FTIR测试结果显示铁红在聚合过程与初级自由基发生反应。  相似文献   

4.
 粒子物理学的基本任务之一是探究宏观物质世界的微观起源。以粒子物理标准模型(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为代表性成就的二十世纪,是粒子物理学的黄金时期。在规范对称性的框架下,标准模型成功地统一了微观世界中(由夸克、轻子和传递相互作用的规范粒子组成)除引力之外的三种基本相互作用: 电磁相互作用(确切地说超荷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和强相互作用。换句话说,从标准模型出发,几乎可以解释一切目前实验室微观物理现象。  相似文献   

5.
正在量子力学领域,看似广袤空寂的宇宙真空中,却充满了无数幽灵般的粒子。这些粒子在有与无的两种状态间变化反复。量子力学认为,在微观层面宇宙呈现的是一个模糊的超现实世界,而虚拟粒子对包括一个粒子和一个反粒子,它们在真空条件下时隐时现,并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量子计算机可以呈现在地球环境下难以形成的高能状态下粒子的行为,这张图是  相似文献   

6.
分析和计算了纳米粒子在聚合物熔体中的含时扩散系数与常规扩散常数. 采用广义朗之万方程描述扩散动力学,并通过模耦合理论计算摩擦记忆内核.为简单起见,只考虑了来自两体碰撞和溶剂密度涨落耦合作用两类微观因素对摩擦记忆内核的贡献. 采用聚合物参考作用点模型以及Percus-Yevick闭合条件计算了聚合物-纳米粒子复合溶液的平衡态结构信息函数;详尽分析了纳米粒子的尺寸与聚合物链的尺寸对扩散动力学的影响. 揭示了结构函数、摩擦记忆内核以及扩散系数等随着纳米粒子半径和聚合物链长的变化关系. 结果表明,对于小尺寸的纳米粒子或者短链的聚合物,短时间的非马尔可夫扩散 动力学特征比较显著,含时扩散系数需要更长的时间弛豫到常规扩散常数. 微观因素对扩散常数的贡献随着纳米粒子尺寸的增加而减小,却随着聚合物链长的增加而增大. 此外,模耦合理论得到的扩散常数与Stokes-Einstein关系的预测值进行比较,发现对于小尺寸的纳米粒子或者长链的聚合物,微观因素对扩散常数的的贡献占主导地位. 相反,当纳米粒子较大或者聚合物链长较短时,流体力学的贡献会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重新考查了海森伯当初对γ射线显微镜思想实验的论证,指出其中存在着种种漏洞:对点粒子误用了分辨本领的概念;对单个微观过程误用了经典光学的论据;以及误认为在散射实验中是对粒子的坐标进行了测量等等.  相似文献   

8.
按照层子模型,所有的强子都是由层子和反层子组成的束缚态.提出这个模型是由于实验发现强子之间存在着SU(3)对称性.这种对称性表明这些强子是由性质非常接近的三种更微观的粒子所组成的结合态.当结合态中一种组成的粒子换成另一种组成的粒子时,结合态的性质基本上保持不变.组成各种强子的这三种更微观的粒子称为层子.目前实验上尚未看到自由的层子,因而,层子是否客观存在,自然就成为强子结构理论经常被提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应用线性响应理论,在唯粒子表象中导出了考虑对相互作用的粘滞系数的微观计算公式。以?36U裂变为例,用尼尔逊(N?lsson)单粒子能级和波函数讨论了对相互作用对粘滞?量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李哲夫  贾彦彦  刘仁多  徐玉海  王光宏  夏晓彬 《物理学报》2017,66(22):226101-226101
Sm_2Co_(17)型永磁合金大量使用在上海同步辐射光源储存环的永磁型波荡器上,在受到长期辐照后会发生磁性能损失的现象,进而影响同步辐射光的品质.为了探索其潜在的微观机理,本文首先对Sm_2Co_(17)型永磁合金所处混合辐射场的粒子及相关物理量进行了计算分析,确定引发磁性能损失的主要粒子是中子.然后采用Ar离子模拟中子辐照损伤的方法对其进行辐照,采用透射电镜对其辐照前后的微观形貌及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探讨,采用振动样品磁强计对永磁合金辐照前后的饱和磁化强度进行了分析对比,并讨论了微观结构演化与宏观磁性能变化的联系.结果表明,Ar离子辐照后Sm_2Co_(17)型永磁合金饱和磁化强度的不可逆损失与微观结构变化有直接的关系,其2:17相从单晶结构转变为非晶结构是造成其磁性能损失可能的微观机制.  相似文献   

11.
玻耳兹曼统计法与吉卜斯系综统计法是统计物理中两种重要方法。我们对这两种统计法进行了总结、对比了它们的异、同点,阐述了二者的联系,希望这一短文能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两种统计法的差别 1.对系统的要求 玻耳兹曼统计法(以下简称玻氏方法)只适用于由近独立粒子组成的孤立系统;而吉卜斯系综统计法(以下简称系综方法)适用于粒子间可以有相互作用的孤立系统、封闭系统或开放系统。 2.描述系统微观状态的方法 为简单起见,设系统由N个全同粒子组成,且每个粒子的自由度数为r。 在玻点方法中,系统的微观状态由μ空间(它是由粒子的r…  相似文献   

12.
用高能球磨法对聚氯乙烯/金属混和体系进行了研究,样品的结构和形貌分别采用XRD和电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铁/聚氯乙烯形成了“枣糕式”网状结构,而聚氯乙烯在铝粒子表面包裹良好。所有的粒子尺寸均达到纳米级即达到了微观尺度的复合。  相似文献   

13.
根据物质的电结构,将烟尘簇团粒子离散为一系列的偶极子,利用离散偶极子近似方法,获得了不同波长电磁波入射情况下分形烟尘簇团粒子不对称因子、吸收和散射效率因子的值.结合偶极子在电磁场中的力学性质,分析了烟尘簇团粒子在外加电磁场中所受的力和力矩,给出三种分形结构烟尘簇团粒子的电磁辐射压力及电磁辐射力矩效率因子随入射波波长变化的数值结果,分析了烟尘粒子对电磁能量吸收的宏观表现和微观机理.结果显示:入射波长、烟尘簇团粒子的分形维数及所含原始微粒数目都将影响烟尘粒子的消光特性.  相似文献   

14.
王峰 《物理通报》2016,35(7):126-129
延迟实验是惠勒提出的一个实验, 它所展示的物理结论与人们之前的得到的物理规则格格不入: 观测 行为决定了观测之前发生的事情, 时间上从古至今是一个整体. 该实验充分彰显了量子力学中哥本哈根学派的思 想, 不仅引发一个科学问题还引发了一个哲学问题. “ 延迟选择”实验中, 人们可以在事后以延迟的方式选择光子两 条传播路径中的某一条, 这和因果律相违背. 但是如果能继续以量子力学的基本假设去分析每个实验结果而不是用 “ 定域实在论”去人为确定粒子的路径, 就不会出现难以理解的“ 延迟选择”和“ 因果颠倒”  相似文献   

15.
在模拟外磁场作用时磁流体的微观聚集结构的基础上,本文建立了研究磁流体光学性质的微观模型,运用蒙特卡洛方法模拟了光线在磁流体薄层内传递的全过程,统计计算磁流体薄层的光谱透射率,分析了薄层厚度、磁性纳米粒子含量和粒径以及外加磁场强度对磁流体薄层光谱透射率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江海燕  吴宜灿  罗乐 《物理》2004,33(9):652-656
在重离子束治癌以及硼中子俘获治疗(BNCT)中,需要了解载能离子注入人体组织及人体细胞中引起的相关生物效应.为了更好地了解单个离子穿过单个细胞引起的生物学效应(即单粒子效应),理解在细胞或亚细胞水平上的微观剂量分布,文章以BNCT为例,采用蒙特卡罗程序模拟α粒子在人体细胞中的输运过程,通过研究粒子的射程分布、径迹结构、能量沉积及靶损伤情况等,分析注入粒子对人体细胞的损伤效应.  相似文献   

17.
采用推转壳模型下处理对力的粒子数守恒方法对奇奇核194Tl与奇-A193,195Tl中全同带存在的微观机制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高-j闯入轨道的堵塞效应在全同带的形成中起了重要作用. 文中对单粒子轨道占有几率和各推转单粒子能级上的粒子对转动惯量的贡献做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8.
本文所提出的平均值法是按照任一第l能级占据粒子数目不同,把粒子进行分组,算出体系的总微观状态数.再由平均值的定义,考虑到玻色子、费米子的不同特点,即可较严格的得到统计分布函数.同时由推导过程中即可很容易的判断出不同粒子化学势取值的正负、被包子产生凝聚的条件.  相似文献   

19.
用处理推转壳模型的粒子数守恒方法分析了稀土变形奇A核^173,175Hf的3准粒子的5准粒子高K转动带,包括转动惯量,顺排角动量,以及推转Nilsson能级上的粒子填布几率随转动角频率的变化,计算中无自由参数,实验观测结果在计算中得到较好地重现,分析了多准粒子带与相邻偶偶核基态带的转动惯量变化规律不同的微观机制,在这里Fermi面邻近高j闯入态的堵塞效尖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梅晓春 《中国物理 C》2002,26(Z1):98-103
按目前量子力学中的定义,微观过程在时间反演下保持不变的条件是系统的哈密顿量满足关系 .证明了目前粒子物理学中电磁相互作用理论实际上不满足这个条件,由于至今的粒子物理实验都表明电磁相互作用在时间反演下是保持不变的,因此目前粒子物理学的时间反演变换理论必重建.作者提出一种更为合理的时间反演方案,按此方案,单一过程的电磁相互作用的跃迁几率对时间反演保持不变.但对非单一过程的宏观系统,由于各不同过程跃迁几率振幅的干涉效应,使得宏观过程时间反演的对称性被破坏,因此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物理学上长期悬而未决的,孤立宏观系统演化过程不可逆但微观过程可逆的所谓可逆性佯谬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