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1]给出如下一个不等式证明问题.   △ABC的外接圆和内切圆半径分别为R,r.证明:sin(A)/(2)+sin(B)/(2)+sin(C)/(2)≥(3r)/(R).   本文将给出此问题的一个简单证明.……  相似文献   

2.
如图所示,设面△ABC的三内角平分线分别交三边于A0、B0、C0,交其外接圆于D、E、F;又交△DEF的三边于A1、B1、C1.点M、N;P、Q;R、S分别是△ABC与△DEF三边的交点.记A.B、C为△ABC的三内角,其对边分别为a、b、c;D、E、F为△DEF的三内角,其对边分别为a’b’c’R(R’)、r(r’)、p(p’)、S(S’)分别为△ABC(△DEF)的外接圆半径、内切圆半径、半周长和面积,△ABC的内心为I.这一常见的构图,可以衍生出一系列数学竞赛题.题1AD⊥EF.(199且年第32届IMO加拿大训练题第6题)知类似可知故I为西DEF…  相似文献   

3.
如图1,△ABC内接于⊙O,设△ABC的三边分别为a、b、c,⊙O的半径为R,则有asin A=sinb B=sinc C=2R(1)我们把等式(1)称为正弦定理.为了方便我们只研究等式(1)的变形.b=2Rsin B(2)Rb=2sin B(3)在等式(2)中,如果⊙O的半径R和∠B都为定值,则△ABC的边AC是定值.这其实就是圆的一个性质  相似文献   

4.
<正>定义:如图1,△ABC与△A′B′C′中,如果∠A=∠A′,∠B=∠B′,∠C=∠C′,且(AB)/(A′B′)=(BC)/(B′C′)=(CA)/(C′A′),则称△ABC与△A′B′C′相似,简记作△ABC∽△A′B′C′.一、相似三角形的判定1.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三角形相似;2.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3.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4.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二、相似三角形的性质1.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相似文献   

5.
文[1]证明了垂足三角形的一个性质: 定理若△DEF是非直角△ABC的垂足三角形,△ABC的外接圆半径为R,△DEF的外接圆半径为R0,有 R0=(1)/(2)R.  相似文献   

6.
解三角形问题,主要是处理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即通过已知的边角关系,确定三角形中未知量和未知关系.数学竞赛中的解三角形问题,常涉及以下知识点.设△ABC的三个角为A,B,C,它们对应的边分别为a,b,c,△ABC的外接圆的半径为R,△ABC的面积为S.1)正弦定理:sinaA=sinbB=sinCC=2R;2)  相似文献   

7.
定理以△ABC的三内角A、B、C的正弦sinA、sinB、sinC为边长能组成一个三角形,且这个三角形的三内角仍为A、B、C。证设△ABC的三边长分别为a、b、c。其外接圆半径为R,依正弦定理,得 a/sinA=b/sinB=c/sinC=2R, ∴ a=2RsinA,b=2RsinB,c=2RsinC ∵ a b>c。∴ 2RsinA 2RsinB>2RsinC。∴ sinA sinB>sinC  相似文献   

8.
三角形余切定理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 ABC中 ,三内角及它们所对的边长 ,半周长 ,外接圆半径 ,内切圆半径 ,面积分别记为 A、B、C,a、b、c,p,R、r,S.本文介绍三角形余切定理及其应用——解答一些与斜三角形有关的试题 .三角形余切定理 在△ ABC中 ,  actg B2 ctg C2=bctg C2 ctg A2= cctg A2 ctg B2=r.  相似文献   

9.
奥倍尔定理是关于圆内接三角形的一个定理,它作为西摩松定理的一个推广,已被矢野健太郎收入《几何的有名定理》(陈永明译,P.86)一书,本文试图推广这一有名的几何定理。奥倍尔定理通过△ABC的顶点A、B、C引互相平行的直线,设它们与△ABC的外接圆的另外三个交点分别为A′、B′、C′,在  相似文献   

10.
定理:在△ABC中,A1、B1、C1分别是直线BC、CQ、AB上的点,且有→AC1=→λC1B,→BA1=μ→A2C,→CB1=t→B1A,则△A1 B1 C1与△ABC有相同重心的充要条件是λ=μ=t,其中λ、μ、t均是不为-1的实数.……  相似文献   

11.
将任意△ABC各内角三等分,每两个角的相邻三等分相交得△PQR(内莫莱三角形),AX、BY、CZ分别为角A、B、C的平分线,且它们与QR、RP、PQ的交点分别为X、Y、Z(阅图1).季平龙猜想「”:A、X、尸;BJ、Q;C、Z、R分别荣线.本文否定这一猜想.H结出寞京三角形两个三线并点在质。性质ig凸ABC为非着腰三角形,则在上述记自下,人、X、P;B、Y、Q;C、Z、R$ffi三点不某城.任回纽图1,在西BPC中,由正孩定理而在西ABP5凸ACP中,用正弦定理可得由①、②可得面ABC为非等腰三角形,&ZBAPfZCAP.又AX为Z人的平分线…  相似文献   

12.
文[1]中笔者研究三角形性质时,发现了一个由三角形中线“生成”正三角形的问题,在文末笔者指出三条高线中能否有这种生成问题.最近,我们得到了如下结论.图1定理如图1,△ABC中,H是△ABC的垂心,H A、H B、H C的延长线上分别有点Z、L、M.若AZBC=BLAC=CMAB=33,则△ZLM是等边三角形.证明∵AZ=33a,BL=33b,CM=33c.(以锐角三角形为例)∵AH=2R cos A,∴H Z=2R cos A 13a,同理HM=2R cos C 13c.∵∠AH C=180-°B.ZM2=(2R cos A a3)2 (2R cos C c32) 2(2R cos C c)(2R cos A a3)cos B=4R2(cos2A cos2C 2cos A cos B cos C) …  相似文献   

13.
命题在任意△ABC中,若a、b、c分别为角A、B、C的对边,S为△ABC的面积,则一、命题的证明证明根据正弦定理得  相似文献   

14.
设△ABC的三个角为A,B,C,它们对应的边分别为α,b,c,△ABC的外接圆半径为R,S△ABC=S,则:  相似文献   

15.
新题征展(49)     
A 题组新编 1.在△ABC中,∠C=2∠B. (1)则(sin3B)/(sinB)等于( ). (A) (a)/(b) (B) (b)/(a) (C) (a)/(c) (D) (c)/(a) (2)则边c等于( ). (A) 2bsinC (B) 2bcosB (C) 2bsinB (D) 2bcosC (3)求证:c2-b2=ab. (4)已知△ABC三边组成一个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且最大角是最小角的2倍)求三条边长.  相似文献   

16.
定理设D、E、F分别是△ABC的边BC、CA、AB上的点,且BD:DC=CE:BA=AF:FB=λ,AD、BB、CF交成△RQS,P为△RQS内或其边上一点,以S_cS_a、S_b分别表示△PAB、△PBC、△PCA的面积,则当P点位于△RQS顶点时,S_aS_bS_c达到最小值。引理1 设△ABC所在平面为π,作平面π'与π交于直线BC,在π'内作正△A'B'C',使B'C'与BC重合。在AA',使A与A'对应,B与B'对应,C与C'对应,过△ABC内或边上任一点X作AA'的平行线交π'于X',则让X与X'对应,于是建立了π→π'的一一对应,则有 1)D、E、F对应点D'、E'、F'分别位于B'C'、C'A'、A'B'上,且有B'D': D'C'=C'  相似文献   

17.
三角形外心的一个性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定理三角形的外心和各顶点连线的中点,与相应顶点对边中点所连成的三线共点,且该点恰在三角形的欧拉线上.证明设O是△ABC的外心,OA、OB、OC中点分别为A1、B1、C1,BC、CA、AB边的中点依次为A0、B0、C0(如图1).图1设H是△ABC的垂心,HA、HB、HC的中点分别为A2、B2、C2,则知:直线OH就是△ABC的欧拉线.连接A0B1、A0C1,B0C1、B0A1,C0A1、C0B1,易知有A0B1=∥12CO,B0A1∥=21CO,从而,有A0B1=∥B0A1,所以四边形A0B0A1B1是平行四边形.不妨设,A0B0A1B1的对角线A0A1与B0B1相交于点K.于是,有A0K=A1K,B0K=B1K.同理B0C0…  相似文献   

18.
在文[1]中,褚小光建立了下述几何不等式:设△ABC内部(包括边界,下同此)任意一点P到顶点A,B,C的距离分别为R1,R2,R3,三边BC,cA,AB的长分别为a,b,c.则 a2R1+b2R2+c2R3≥(R2+R3)(R3+R1)(R1+R2),①等号当且仅当P点位于△ABC的边上时成立.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将建立涉及三角形平面上一动点 P的一组新的几何不等式 ,并利用三角形的重心坐标给出这些几何不等式的相应代数式 .这里 ,P点到三边和三顶点的距离都是带符号的 ,与 P点的重心坐标符号相一致 .有关三角形重心坐标的定义、定理参见文 [1 ].设△ ABC三内角∠ A,∠ B,∠ C的对边分别为 a,b,c.用 s,R,r,△分别表示△ ABC的半周长 ,外接圆半径 ,内切圆半径和面积 .以 ha,hb,hc,ra,rb,rc分别为相应边上的高和旁切圆半径 .∑ 表示循环求和 ,用 P( x,y,z)表示 P点关于坐标△ ABC的重心坐标 .1 仅含 (PD,PE,PF)的一组不等式众所周知 ,…  相似文献   

20.
楼可飞 《中学数学》2012,(15):57-58
定义1设A、B、C是直线l上三点,称(AC)/(BC)为点列A、B、C的单比,表示为(ABC)=(AC)/(BC).这里AC、BC都为有向线段.定义2设射影直线上的点列A、B、C、D均为普通点,称(ABC)/(ABD)为点列A、B、C、D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