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液体表面光场环状暗斑效应及折射率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发现透过液体介质的光场出现了一环状暗斑效应。进一步研究表明,该效应是由于光在液体介质表面发生全反射引起的,环状暗斑半径的大小与液体折射率和液体厚度有关,当液体折射率一定时,液体厚度越厚,暗斑半径越大;光液体厚度一定时,折射率越大,暗斑半径越小。进而建立了环状暗斑半径与液体折射率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测量液体折射率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究液晶电光效应的微观机理,以扭曲向列相液晶为研究对象,对液晶分子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理论分析。运用连续体弹性理论分析了扭曲向列相液晶分子的指向矢取向变化,并对液晶电光效应曲线不同区间范围液晶微观结构的变化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液晶分子在零电场条件下的扭曲是均匀的;当外加电场大于某一值时,液晶分子开始转向,液晶产生电光效应。研究结果对液晶显示器件设计和深入理解液晶电光效应机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红外反射器件,通过载体液晶在电场下的转向控制胆甾型液晶聚合物粒子在器件中的排布方向,实现红外反射与透射之间切换.其中,胆甾型液晶聚合物粒子是实现红外反射关键.介绍了胆甾型液晶聚合物薄膜的制备方法,并采用超声波破碎的方法制备液晶粒子.研究了液晶混合物中不同比例的交联剂液晶1对液晶聚合物薄膜脆性和反射波段的影响,发现当液晶1占100%时,液晶聚合物薄膜的脆性最大,且其清亮点最高,并且薄膜的反射波段随着液晶1比例的增加而向短波方向偏移.同时,研究了薄膜厚度对液晶聚合物粒子的影响,发现液晶薄膜厚度越小,制备的液晶聚合物粒子越小且越均匀,其制成的器件电驱动性更好.该研究有利于帮助电响应红外反射窗的性能优化.  相似文献   

4.
W.Q. Wu  H.Y. Chen  D.Y. Sun 《Physics letters. A》2013,377(3-4):334-337
Using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s, we studied the morphologies of Lennard-Jones liquid encapsulated in carbon nanotubes (CNTs) for a wide range of liquid–CNT interaction, system size and temperature. The morphology of liquid is found to be sensitive to the filling ratio of liquid (a ratio of liquid volume to the available volume of CNT pore) and the liquid–CNT interaction. The ‘phase diagram’, namely by the morphologies versus the liquid–CNT interaction and the filling ratio, is obtained. In most cases, the liquid inside CNTs forms a thin liquid shell attached to a carbon wall when the filling ratio is small. With the increasing of the filling ratio, liquid tends to form droplet. As the filling ratio increases further, liquids form a cylinder with finite length. Finally, the whole inner space of CNT was filled with liquid when the filling ratio is large enough. Current studies could shed light on the adsorption and flow of liquid inside CNTs.  相似文献   

5.
存在液膜的毛细蒸发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何峰  王志军  黄义辉  叶鹏  王锦程 《物理学报》2013,62(24):246401-246401
采用水浴恒温蒸发方法研究了液膜存在时的毛细蒸发过程. 研究结果表明:毛细蒸发过程中液/气界面符合黏性指延,且不受蒸发速度及液膜状态的影响;蒸发过程可分为剧烈减速、匀速蒸发、线性减速蒸发和边界效应四个阶段,分别对应不同的液膜状态;毛细蒸发的主要区域在毛细管端口液膜处,工质由液体区流向端口蒸发区的过程中液膜起到了通道桥梁作用. 关键词: 毛细蒸发 液/气界面 蒸发阶段 液膜  相似文献   

6.
液体的折射率和液体的密度有直接关系,液体密度又与温度有关,根据已有关于透明介质的折射率公式,可得液体的膨胀系数的测量方法.迈克耳孙干涉法是测量液体折射率的温度系数的简捷的手段.用此方法得出了液体的膨胀系数,进而讨论了关于液体折射率的2个不同公式的精确程度.  相似文献   

7.
应用SolidWorks 和ANSYS 软件设计了自由液态锡表面流体结构模型,计算了初始流速和热通量不同时液态锡的速度变化和温度变化,得到了流动液态锡的速度分布和温度分布。结果表明,垂直流动方向液态锡流速较为均匀,沿流动方向液态锡流速逐渐增大、液态锡液面厚度逐渐变薄。初始温度为600K 的条件下,热通量为1MW·m−2 时,液态锡出口温度为623.38K;热通量为5MW·m−2 时,液态锡出口温度为720.18K。在相同条件下使用液态锂作为计算流体,结果表明出口处液态锂的温度低于液态锡的温度。  相似文献   

8.
应用SolidWorks和ANSYS软件设计了自由液态锡表面流体结构模型,计算了初始流速和热通量不同时液态锡的速度变化和温度变化,得到了流动液态锡的速度分布和温度分布。结果表明,垂直流动方向液态锡流速较为均匀,沿流动方向液态锡流速逐渐增大、液态锡液面厚度逐渐变薄。初始温度为600K的条件下,热通量为1MW·m?2时,液态锡出口温度为623.38K;热通量为5MW·m?2时,液态锡出口温度为720.18K。在相同条件下使用液态锂作为计算流体,结果表明出口处液态锂的温度低于液态锡的温度。  相似文献   

9.
水平管段塞流持液率波动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空气和水为工质,采用双平行电导探针,在水平多相流环道(d=50.00mm)中研究了段塞流持液率与压力波动的关系以及折算气速、折算液速变化对持液率的影响,并将持液率的试验值与预测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持液率波动能更真实地反映段塞流动特性,可以用来确定液塞频率;增加折算气速时,液塞持液率减小;增加折算液速时,持液率增大.  相似文献   

10.
微重力下液封对液桥内热毛细对流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建立了具有液封的液桥(不相溶混的双层同轴液柱)内热毛细对流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采用涡量-流函数法对微重力条件下具有液封的液桥内热毛细对流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双层液柱主流区的温度场和流场,证实了液封能够削弱液桥内热毛细对流,从而提高浮区晶体生长质量,并得到液封厚度对液桥内热毛细对流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1.
液相型原子力显微镜的研制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虎  章海军  张冬仙  黄峰 《光子学报》2004,33(10):1273-1276
讨论了液相型原子力显微镜(AFM)的液相探头、液体池、图像扫描处理软件以及扫描与光电反馈控制电路系统.利用该液相型AFM分别进行了气相和液相环境中的样品表面形貌测量,给出了理想的图像结果.实验表明,该液相型AFM具有优良的液相扫描性能,同时保持了很高的图像分辨率、稳定性和重复性.  相似文献   

12.
对倾斜均匀表面上非等径液滴的聚合过程及特性进行了可视化实验研究,获得了液滴半径和表面倾角等参数对液滴聚合过程中液滴液桥半径、接触角和接触线变化特性的影响规律,进一步说明了倾斜表面上液滴聚合可以加快液滴的运动.  相似文献   

13.
对测量液氮汽化潜热实验进行改进,引入计算机数据采集技术,记录液氮的汽化过程,通过浸入液氮中的通电电阻释放热量,来改善汽化程度,这样既可以长时间地观察液氮的汽化过程,又能较准确的测量汽氮汽化潜热.  相似文献   

14.
The pulse laser ablation of a liquid surface in air when induced by laser irradiation through a liquid medium has been experimentally investigated. A supersonic liquid jet is observed at the liquid–air interface. The liquid surface layer is driven by a plasma plume that is produced by laser ablation at the layer, resulting in a liquid jet. This phenomenon occurs only when an Nd:YAG laser pulse (wavelength: 1064 nm) is focused from the liquid onto air at a low fluence of 20 J/cm2. In this case, as Fresnel’s law shows, the incident and reflected electric fields near the liquid surface layer are superposed constructively. In contrast, when the incident laser is focused from air onto the liquid, a liquid jet is produced only at an extremely high fluence, several times larger than that in the former cas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the liquid jets and atomization processes are studied for several liquid samples, including water, ethanol, and vacuum oil. The laser ablation of the liquid surface is found to depend on the incident laser energy and laser fluence. A pulse laser light source and high-resolution film are required to observe the detailed structure of a liquid jet.  相似文献   

15.
杨宗立  苗润才 《光学技术》2005,31(5):729-731
实验发现,激光束照射在振动的液面上,表面波对入射光可产生衍射;插入液体里的金属细丝被拉出液面时,由于液体的润湿效应,其周围的液体拉伸一定高度而断裂。以上两种实验现象机理,可用于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激光经小孔透射样品池中的液体介质,在液体上表面发生遮光效应,根据其机理,建立了一种测量液体折射率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水平均质表面上液滴聚合过程的可视化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对水平均匀表面上液滴的聚合过程及特性进行了可视化实验研究,获得了液滴半径和液滴物性等参数对液滴聚合过程中液滴液桥半径和接触角变化特性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液滴聚合中液桥半径和接触角都呈衰减振荡变化; 聚合前液滴半径越小,液桥半径振荡频率越大,振幅越小,振荡时间越短;液滴的粘度越大,液桥半径的振荡频率越小, 振幅越小,振荡时间越短;液滴聚合前的接触角明显大于聚合液滴静止后的接触角,其差值与固体界面状况和气、固、液物性相关。  相似文献   

17.
聚合物分散液晶增强散射的理想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于天池  范志新  张翠云  李婧 《光学学报》2008,29(9):1757-1760
介绍聚合物分散液晶技术新进展,应用光学原理对液晶微滴增强散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液晶微滴最佳间距判据,液晶微滴间隔处聚合物材料光学厚度满足增反膜条件;提出液晶微滴最佳直径判据,液晶微滴直径满足双折射相消干涉条件;提出聚合物与液晶最佳配比的计算方法,应用晶体学原子堆积致密度知识给出最佳配比的计算结果.建立一种聚合物分散液晶增强散射的理想模型,进而从更基本的光学原理出发对异常散射理论模拟计算和实验上确定的液晶微滴最佳直径和聚合物与液晶最佳配比问题给出十分简单明确的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大型卧式液氢贮罐增压输出过程中低温介质传热数学模型,揭示了贮罐内液氢温度分布规律,说明了液氢温度分层形成的原因及过程,给出了输出液氢品质保障方法。研究表明:大型卧式液氢贮罐输出过程中液氢温度分布可用修正后的半无限大平板非稳态导热方程描述;在增压压力一定情况下,热液层厚度随着输送时间的增加而增大,且热液层厚度及其温度分布受卧式贮罐截面形状影响;液氢贮罐输出品质与贮罐内热液层厚度密切相关,可通过计算热液层厚度从而确定贮罐留底余量的方法,保证贮罐输出品质。  相似文献   

19.
纳米通道内液体流动的滑移现象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曹炳阳  陈民  过增元 《物理学报》2006,55(10):5305-5310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液态氩在铂纳米通道内的流动,通过改变流体和壁面之间的势能作用获得了流体和通道表面之间浸润性质不同时的滑移现象. 研究发现:液体分子在亲水性通道表面附近呈类固体性质,数密度和有序性较大,而在疏水性表面附近的平均数密度降低,形成一个低密度层;液体流动在固体表面的速度滑移随着液体与表面势能作用的增强而减小,当液体和表面的浸润性不同时可以发生滑移、表观无滑移和负滑移现象;液体在固体表面的表观滑移是液体在固体表面的速度滑移、粘附和流体内部滑移的综合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纳米尺度流动 速度滑移 浸润性 分子动力学模拟  相似文献   

20.
液体轴棱锥产生尺寸可调的单个局域空心光束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提出产生尺寸可调单个局域空心光束(bottle beam)的一种液体轴棱锥新模型.从几何光学角度分析了液体轴棱锥产生局域空心光束的原理,同时利用衍射理论加以模拟验证.得出:注入液体折射率大于轴棱锥材料折射率时可产生单个局域空心光束.通过光学设计软件TraeePro建立液体轴棱锥模型并模拟其光束传输变换特性.计算和模拟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