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准噶尔盆地南缘构造物理模拟实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准噶尔盆地南缘地质构造特征和相似理论,成功地设计并进行了两组实验:①利用砂箱模拟了该区剖面中可见的三排背斜带以及背斜紧闭、向斜开阔的特征;②利用湿粘土模拟了南缘几排背斜带与边界断裂斜交成“入”字型的平面特征,对西南缘存在东、西分段性的形成机制给予了很好的解释。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压扭性走滑作用可以产生准噶尔盆地南缘的复杂构造现象,在右行压扭的区域动力学背景下可以产生与主位移带呈高角度斜交的张扭性断裂,以此可以解释南缘地区东、西分带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准中4区块位于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发育多个含油构造,油气勘探潜力巨大,但勘探程度较低。综合应用地震、钻井等资料,通过构造精细解释、平衡剖面回剥、断层落差等方法,系统研究准中4区块的几何学、运动学及动力学特征,在此基础上基于相似性原理,通过构造物理模拟实验再现了研究区构造演化过程,从而对研究区动力学成因取得了新的认识。研究表明,准中4区块断层呈带状分布,可划分为董3~董1井断层区、董7~董8井断层区和董6井断层区3个构造分区。其中,董3~董1井区断层为高角度逆冲断层,在J_1s~J_2t沉积期强烈活动;董7~董8井区断层为高角度正断层和斜滑断层,董6井区断层为高角度"卷心菜式"正断层,均在J_1s~J_2x沉积期强烈活动。进入白垩纪,研究区内各分区断层活动减弱,代之以区域整体沉降,至新近纪,构造变形以单斜挠曲为主要特征。构造物理模拟实验进一步证实了董3~董1井区断层受控于准南缘冲断和白家海凸起的阻挡,董7~董8井区断层受控于走滑变形机制下三台凸起冲断的后缘拉张。  相似文献   

3.
研究新疆准噶尔盆地南缘托斯台地区构造演化与构造动力学成因机理.对托斯台地区进行了野外地质调查与构造剖面实测,发现托斯台地区构造复杂,褶皱、断裂、不整合共同存在.托斯台断裂与小煤窑沟断裂都为正断层,共同组合成地垒式背斜构造;但2条断裂带构造变形强烈,出现挤压构造透镜体和劈理带.该现象表明托斯台地区经历了多期构造活动,早期(燕山期)处于伸展构造动力学环境,形成地垒式背斜构造;晚期(喜马拉雅期)处于近南北向挤压构造动力学环境,形成断裂带内挤压构造透镜体与强烈构造变形带.  相似文献   

4.
在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对准噶尔盆地南缘构造特征进行了系统论述,结合准噶尔盆地南缘部分地震与钻井资料揭示的深部构造情况,将准噶尔盆地南缘构造单元划分为冲断推覆系统和原置变形系统两大类,其分界面应为霍玛吐前锋断裂,此断裂在深部资料上显示为向南倾斜的台阶状逆断层。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准噶尔盆地东湾背斜带的构造形成、演化及特征,认为主要是由于来自喜马拉雅运动南北向的挤压力及上覆地层自身重力的双重作用下形成了东湾背斜及上覆宽缓向斜带,讨论了东湾背斜带的含油气性,分析了东湾1井的失利原因是由于受断层活动的影响所致,指出了东湾背斜带有利的勘探目标区是靠近滑脱推覆体的下盘地层,并且在侏罗系中有可能发现自生自储的油气藏.  相似文献   

6.
准噶尔盆地南缘的背斜构造大致分为三排,它们的变形强度各异。该文根据各背斜带的构造变形特征与空间展布特征,对其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成因机制模式。根据这一模式,从构造与生油配套关系的角度分析了油气聚集条件。  相似文献   

7.
选取黄岛地区北西向断裂为研究对象,通过区域野外地质踏勘系统研究了区内北西向断裂特征,并对典型断裂建立了地质模型。在此基础上,基于相似性原理,首次在研究区运用构造物理模拟实验方法对晚侏罗世-早始新世北西向断裂的发育演化进行反演恢复,取得了与实际地质情况较高的吻合度,为其形成机制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实际变形支持。构造物理模拟结果显示,黄岛地区北西向断裂的发育演化经历了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早白垩世中晚期-晚白垩世和古新世-早始新世3个阶段,构造应力场强度经历了较强—强—弱的演化过程。其中,早白垩世中晚期-晚白垩世是研究区大规模北东-南西向伸展的时期,北西向断裂多形成于此阶段。形成机制上,黄岛地区北西向断裂与晚侏罗世以来中国东部构造应力场的发展演化存在密切的成生关系,其动力来源主要受控于太平洋板块俯冲及郯庐断裂带、沧东-兰聊断裂带的走滑活动等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
褶皱相关断裂构造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褶皱相关断裂是在褶皱变形过程中,为了调节褶皱不同部分的应变差异而形成的从属于褶皱变形的断裂构造,其中最重要的是背离向斜逆冲构造和指向背斜逆冲构造,褶皱枢纽楔入武逆冲作用是相对能干性岩层在褶皱转折端部位加厚的重要变形机制.通过手标本尺度和露头尺度褶皱相关断裂构造的定性分析,并结合前人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提出了从断层与相关褶皱规模、断层发育部位与位移量变化特征、断层切层角变化特征以及断层与褶皱构造变形运动学配套关系等方面鉴别褶皱相关断裂构造的多种标志.褶皱相关断裂构造概念与构造模型,对于正确认识区域构造演化,合理进行收缩变形区域平衡地质剖面编制,以及探索褶皱、断裂构造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央拗陷带南缘构造特征与油气勘探的关系。方法对野外调研、地震勘探、钻探及解释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中央拗陷带南缘自北西向南东依次发育对冲、叠瓦和构造楔 ,其中的石板墩与黑墩构造带中二叠统烃源岩叠置,构造裂缝十分发育,油气成藏条件较为优越。结论中央拗陷带南缘构造带呈现自北西向南东渐趋复杂的构造面貌,且石板墩与黑墩构造带是下一步勘探的最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10.
准噶尔盆地南缘发育多排断褶带,具有南北分带,上下分层的特点。侏罗系的煤层和古近系的泥岩层是两个软弱岩层,根据后缘挤压、前缘双层滑脱的模式论文设计了四组物理模拟实验,模拟了多排断褶带的发育情况。实验结果表明滑脱层以上的地层越厚,滑脱层越显塑性越容易滑脱,滑脱层越厚越容易滑脱。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取了四组实验的数据,建立相关矩阵,采用因子分析法,对相关矩阵的结构进行分析。认为该区域断层发育受两大因素控制:第一类:盖层厚度和滑脱层厚度的综合影响;第二类:基底存在和滑脱层性质的综合影响。第一、二排背斜带发育受第一类因素控制,第三排背斜带处于两类因素控制的过渡带,第四排背斜带发育受第二类因素控制。侏罗系煤层的存在为第四、第五排背斜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1.
Silurian to Devonian foreland basin in the south edge of Tarim Basi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ased on the theory of plate tectonics, combin-ing with the isotopic dating of ophiolite, igneous and volcan-ics, geochemical test, rare earth element analyze and seismicinterpretation, this paper studies the pre-Carboniferous tec-tonics and sedimentary formation of the south edge of theTarim Basin and proves that there exists the Kunlun Oceanunder tensional tectonics during the Sinian and Cambrian inthe south edge of the Tarim Plate. After that, due to the colli-sion orogenesis, there formed the peripheral foreland basinin the south edge of Tarim. The Upper Silurian and Devo-nian molasses sedimentary system superposed on the Sinianand Middle Silurian passive margin flysch sedimentary sys-tem and formed the bivariate structure of the foreland basin.And at the same time, based on the field geology and seismicinterpretation, we have identified that the formation of theSilurian and Devonian have the character of half depositwhich shows thick in the south area and thin in the north,and the pre-Carboniferous thrust compression tectonics re-mained in the foreland thrust belt, which further demon-strates that there existed the Silurian and Devonian periph-eral foreland basin on the south edge of the Tarim Basin.  相似文献   

12.
通过构造物理模拟的方法,根据柴达木盆地西北部实际地质条件设计模型,对该区反S形褶皱-冲断带的形成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西北部褶皱-冲断带的形成受赛什腾山弧形刚性边界和巨厚下侏罗统泥岩滑脱层的控制;褶皱-冲断带自北东向南西逐步扩展,其形态也从弧形逐渐过渡为直线形;挤压应变主要集中在褶皱两侧的逆冲断裂之中,最大值通常出现在新产生的活跃构造带上,剪切应变集中在与挤压方向斜交的褶皱部位。  相似文献   

13.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烃源岩沉积环境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探讨鄂尔多斯盆地南部烃源岩沉积环境与地球化学特征的关系。方法以井下剖面烃源岩的地球化学分析资料为主,依据有机碳含量分布、有机质类型及饱和烃气相色谱等特征对烃源岩的沉积环境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沉积环境对有机质丰度和类型的影响因素,探讨了鄂尔多斯盆地南部烃源岩沉积水体的主量元素、古气候及古盐度条件。结果鄂尔多斯盆地南部烃源岩层系沉积时气候潮湿,沉积水体的古盐度较淡;半深湖-深湖相带沉积的还原程度强、有机质能被及时埋藏的灰黑色泥岩,大多有机质丰度高、有机质类型好;河流-沼泽相带沉积的灰色-绿灰色泥岩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低、有机质类型偏差。结论还原程度强、具一定深度水体的沉积相带是原始有机质沉积的良好场所,有机质能及时沉积、保存下来,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大多高;气候条件相对干燥、大气降水少、陆源碎屑物补充不足或较长时间处于氧化程度较高条件下沉积的碳酸盐岩类岩石.有机质丰度明显偏低。  相似文献   

14.
四川盆地南部嘉陵江组烃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盆地南部地区嘉陵江组中具有较大天然气储量的气井在天然气组分上与储量较小的微气井有明显差异,前者天然气以高成熟的甲烷为主.烃类碳同位素特征证明天然气来源于深层二叠系高熟-过熟的烃源岩.地球化学指标反映出嘉陵江组基本不具备生成大量烃类的条件.作者将向下断达二叠系或更深、向上断达嘉陵江组的断层称为嘉陵江组气藏的"烃源断层".烃源断层为二叠系或更深层烃源岩中的天然气向嘉陵江组储层中运移提供了通道,是嘉陵江组天然气富集的关键要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东营凹陷辛镇构造带底辟动力机制及"负花状"断裂形成的主控因素一直存有争议。通过地震资料精细构造解析,结合地层组合特征,设计含塑性层构造物理模拟实验,开展辛镇构造带构造沉积演化研究。根据构造带的地质特征及构造物理模拟结果,分析其深部底辟构造的动力机制,探讨伸展构造背景下塑性层的变形特征及其与上覆岩层的相互作用。取得了以下主要认识:(1)在盆地伸展构造背景下,坡坪式基底断层活动导致上盘岩层的地势起伏,后期同构造沉积产生的差异沉降诱发底辟发育;(2)辛镇构造带"负花状"断裂是底辟和区域伸展共同作用的结果,塑性层为断裂发育提供了良好的滑脱条件。  相似文献   

16.
 为确定华北板块南缘高变质煤条带形成机制与形成时代,通过研究华北板块南缘中二叠统山西组二1煤层煤级分布和岩浆岩空间展布特征,结合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碰撞历史,利用地质学"重力均衡"原理和日本岩石学家都城秋穗提出的"双变质带"理论,建立碰撞热流模型并合理解释导致高变质煤条带形成的热流来源,得出:1)扬子板块向华北板块的俯冲作用,在华北板块南缘前陆盆地形成高温低压带,促进了煤化作用,形成高变质煤条带;2)结合地质资料和区域构造特征分析,发现高变质煤带走向与印支期构造走向(东-西)一致,该高变质煤条带形成于印支期。燕山期岩浆控制了华北板块南缘大部分煤变质作用,但是在晋城-济源一带其煤变质是由于印支期板块碰撞形成的异常热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松辽盆地北部深层构造的平衡剖面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平衡剖面理论为指导,利用平衡剖面反演技术,研究了松辽盆地北部深层3条代表性剖面构造的发育史.研究表明,研究区火石岭期初始张裂,沙河子期断陷强烈扩张,营城期断陷向拗陷转化,登娄库—泉头期断陷期后热冷却沉降,青山口—姚家期表现为弱伸展作用.从火石岭期—泉头期的整个深层构造发育期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伸展盆地演化序列.从油气主运移期与构造形成期的配套关系考虑,古中央隆起带是深层天然气聚集的有利场所.根据松辽盆地深层构造演化史,认为近期的勘探重点应放在以中央古隆起带为核心的深层常规构造油气藏勘探上,同时兼顾非常规天然气的勘探研究.  相似文献   

18.
沁水盆地东部煤层气勘探潜力巨大,构造演化特征相对独特。依据野外地质踏勘资料,对沁水盆地东部的构造特征进行系统研究。利用平衡剖面回剥方法,定量分析典型剖面的运动学参数。在研究区构造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分析基础上,基于构造物理模拟实验,再现了沁水盆地东部的构造演化过程,从而对研究区构造演化取得了新的认识。研究表明,沁水盆地东部依次经历了弱挤压-强挤压-弱伸展-强伸展的演化过程,可将其构造演化划分为板块拼合盖层沉积(J_1前)、陆内强烈挤压变形(J_2~J_3)、微弱伸展活化(K-E)和陆内伸展裂谷(N-Q)4个阶段。此构造演化对沁水盆地东部煤层气的聚集与勘探开发具有重要影响,其动力来源主要受控于区域构造应力场的重大转变。早侏罗世以前,板块碰撞拼合及印支运动的辐射将沁水盆地东部置于NNW-SSE向挤压应力场;中-晚侏罗世,研究区开始出现重要构造分异与转折,整体转向NW-SE向强挤压应力场,逆冲断裂雏形在此阶段形成;白垩纪-古近纪,区域应力场由NW-SE向挤压应力场转变为NW-SE向伸展应力场,研究区构造体制发生重大转折;21世纪以来,研究区进入陆内伸展改造,构造格局至此基本定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