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曾斓  肖小明 《化学教育》2008,29(5):48-49
通过自编的学生化学学习归因特点的量表对某民办中学高一学生进行了调查,得出如下结论:整体上学生对于化学考试和化学问题解决的成功和失败归因无性别差异,均主要归因于努力、基础、运气、教师和他人帮助等因素。但学生的成功归因在普通班与重点班中存在明显差异,普通班比重点班的学生更多地倾向于运气。在性别上,重点班中男生更倾向于将考试的成功归因于努力和能力,女生倾向于努力和教师;而普通班则无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2.
张四方  李广洲 《化学教育》2015,36(23):45-48
以中学生化学学习归因结构三维模型为理论框架,编制《中学生化学学习归因能力测量问卷》。该问卷由5个因子维度构成,分别是化学学习特定自我概念、化学学习情境认知、化学学习策略认知、化学学习人际认知、化学学习使能认知维度。经过理论预设、内容及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信度分析、专家效度和维度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等过程最终形成正式问卷。问卷整体信度、效度较高,结构效度良好,可以作为中学生化学学习归因能力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3.
对高中学生学习化学行为归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从“归因理论”的3个维度:内外因维度、稳定性维度、可控制性维度,采用调查问卷的研究方法,探索中学生学习化学行为归因认识的倾向及其规律性。并根据统计的结论,得出今后化学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化学符号在中学生化学问题解决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勇 《化学教育》2007,28(4):26-28,35
化学符号是化学学科特有的语言,在中学生化学问题解决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研究通过多种方法,揭示了化学符号在中学生化学问题解决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将北京市某示范高中高一年级学业水平层次相同的96名学生分成2个数目相同的样本,即参加了一学期化学探究性实验选修课(有经历)的和没有参加(无经历)的学生。利用自编量表和测试题,测试结果显示:有经历者解决问题能力高于无经历者;2类学生在问题解决前的表现相差不大,而在问题解决的中、后期,有经历的学生平均分逐渐明显高于无经历的学生;2类学生在设计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经历的学生在整体思维、过程调控、能力表现等方面明显优于无经历者。表明化学探究性实验经历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此,从学校、教师、学生等3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谈化学教学中的问题解决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问题解决法是一种适应性较广的教学法,也是80年代在国外被广泛采用的一种教学法.笔者拟结合我国教学实际,谈些学习体会.一、问题解决法的特点解决问题本来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及社会实践中面临新情境、新课题发现主客观的矛盾而自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归因理论”的 3个维度 :内外因维度、稳定性维度、可控制性维度 ,采用调查问卷的研究方法 ,探索中学生学习化学行为归因认识的倾向及其规律性。并根据统计的结论 ,得出今后化学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归因理论“的3个维度:内外因维度、稳定性维度、可控制性维度,采用调查问卷的研究方法,探索中学生学习化学行为归因认识的倾向及其规律性.并根据统计的结论,得出今后化学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多重平衡现象与化学问题解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重平衡现象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可以灵活地运用于多种化学问题解释和化学计算。本文探讨多重平衡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化学问题解决的研究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樟庆 《化学教育》2005,26(8):31-33,47
问题解决属学习的较高层次。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Polya)把“解题”作为培养学生数学才能、教会其思考的一种手段和途径。学生问题解决水平也是衡量教学效果的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11.
高中学生化学概念掌握和问题表征程度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研究结合国内外有关化学概念教学的研究情况,对高中学生化学概念掌握和问题表征程度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性的探索和研究。设计并在江苏省7所不同类型的学校进行了有关化学概念掌握的研究测试,同时选取优差学生进行有关化学问题的口语报告作业。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化学概念理解水平显著地影响着其解题时的表征程度。  相似文献   

12.
奉青  吴鑫德  肖小明 《化学教育》2007,28(10):23-25
本研究以53名不同化学基础的高二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口语报告法对高二学生化学问题解决中元认知能力做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高中生化学问题解决中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能力相对偏低;学优生、中等生和学困生在化学问题解决中的元认知能力差异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3.
付勇  杨立根 《化学教育》2022,43(9):65-68
研究发现,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使用了2种抽象层次不同的模型,化学学习水平越高,掌握较高抽象层次的模型的程度越高;优等生更多采用抽象层次较高的模型;不同抽象层次的模型对化学问题解决的正确率没有显著影响,但对问题解决的效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刘玉荣  王媛培 《化学教育》2017,38(13):33-39
在对思维地图的由来、优势、基本类型以及所代表的思维活动等方面介绍的基础上,明确思维地图不仅可用于对知识的表征和组织,还可以对思维过程进行描述。以“有机合成题”和“溶液中离子浓度比较”为例,尝试运用思维地图建立高中化学习题的解题模型,以期待思维地图能给我国高中化学教师和高中生一些启发,为高中化学习题教学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问题解决是个体内部的一种思维过程.高中生化学问题解决的数据化研究,通过口语报告法,将个体内隐性思维过程外显出来,并针对外显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数据化分析.从实证研究角度,认识到情境性题目信息的构成对高中生的化学问题解决过程存在影响,但错误的化学认知不一定会影响正确答案的获得.因为高中生化学问题解决目标态的实现与思维途径有关,并不一定只有完全符合化学科学逻辑的思维途径才是目标态得以实现的唯一途径.这些认识为现实的化学教学活动提供了客观的心理学证据.  相似文献   

16.
化学语言能力是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化学学习,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的一种基本能力,通过问卷调查、能力测试分析高中学生化学语言能力的现状与成因。  相似文献   

17.
对"结构不良问题"及解决能力培养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继青 《化学教育》2005,26(12):10-13
现实生活中经常会碰到大量结构不良的问题,恰当地运用这类问题,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大有好处。从结构不良问题的基本特征、教学功能出发,认为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应该适时渗透结构不良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并提出了培养这一能力的一些原则方法。  相似文献   

18.
杨玉琴 《化学教育》2016,37(19):46-52
学生化学符号表征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能否科学地思考和解决化学问题,反映了学生化学学习的水平。依据化学学习的特点,对化学符号表征能力进行了水平构建,开发和优化了测量工具,并且实施了能力测量及数据分析。研究显示符号表征能力测量工具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大样本测试数据表明:高一和高二学生的符号表征能力并没有显著性差异,而都与高三学生有显著性差异;3类不同层次学校的学生在符号表征能力上具有显著性差异;男生的符号表征能力高于女生。  相似文献   

19.
张甲锋  周青 《化学教育》2021,42(17):63-69
研究高中生如何解元素推断题能加深对化学问题解决的认识.用整群随机抽样法,以海南省某中学高二和高三年级各一个班的学生为被试,以改编的高考元素推断题为工具,用NVivo分析学生解题的书面报告,发现元素的解法和顺序有多种类型.这种多样性由不同的问题表征方式和解决策略引起.对课程与教学的启示:采用科学表征,并促进学生科学表征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