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初中物理教材在研究固体压强的演示实验中 ,通过小方桌陷入沙中的深浅来研究 ,效果不太明显 .可做如下改进 .取适量的面粉放入玻璃器皿中并摊平 .将两个玻璃杯一正一倒同时放在面粉上 ,观察两个玻璃杯的高度 ,然后在每个玻璃杯的底部放上一个 1 0 0 g的砝码 ,再比较两个玻璃杯陷入面粉的深度 .通过观察比较 ,学生不难得出 ,在压力一定的条件下 ,受力面积越小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即压强越大 .演示了压强和受力面积的关系 .再将两个玻璃杯倒放在面粉上 ,在其中一个杯底部加上一个 1 0 0 g的砝码 ,比较两个玻璃杯陷入的深度 .把 1 0 0 g的…  相似文献   

2.
在中学物理研究气体的性质时,通过演示实验得出了玻意耳定律,即"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它的压强跟体积的乘积保持不变."本文介绍一种验证玻意耳定律的实验方法.这种方法简便易行,既可以做演示实验,又可以成为学生实验,并且有很强的趣味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平面波赝势密度泛函理论(DFT)和广义梯度近似(GGA)的第一性原理计算了高温高压下金属化合物Co_2Zr和Co_2Ti的结构和热力学性质.Co_2Zr和Co_2Ti均为立方晶体,且结构类型为Cu2Mg结构.通过计算得出的晶格参数跟实验值符合较好.用准谐德拜模型计算了Co_2Zr和Co_2Ti的热力学性质.在0~100 GPa的压强和0~1500 K的温度作用下,两种物质的德拜温度Θ,热容CV,热膨胀系数α随压强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随着压强的增大,德拜温度单调的增加;相同压强下,Co_2Ti的德拜温度始终大于Co_2Zr.热容CV和热膨胀系数α均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增大压强时反而减小,说明减小温度和增大压强对CV以及α有相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设计和制作了一种新型的双耦合环的直接耦合高Tc dc SQUID结构。根据Y.Zhang等在高Tc rf SQUID中用图形填充内孔使电感减小的原理,在直接耦合dc SQUID中,用在耦合环内孔中图形填充的方法减小电感,进而增大Ap/Lp,以增大总的有效面积。用双晶衬底所做的对比实验表明,对于我们所设计的几何结构,有效面积增大了17%。  相似文献   

5.
为了给枪械中液氮相变容器结构的设计提供参考,文中采用FLUENT中mixture混合模型,通过UDF实现了密闭容器中液氮相变传热的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温度、传热面积和长径比对容器中压强和氮气体积分数的影响。根据数值模拟可知,随着温度和传热面积的增加,容器中压强和氮气体积分数都增大;随长径比的增大,容器中压强增大,而氮气体积分数减小。  相似文献   

6.
滑动摩擦力只与作用在接触面上的正压力及动摩擦因数有关,与接触面积无关.但是在设计转动轴承时却要将接触面积作得尽量小,如图1所示.这样的设计是很常见的,而没有如图2所示的轴承.日常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将接触面积减小会便于转动,这是不是说明摩擦力与接触面积有关呢?  相似文献   

7.
李崇成 《物理实验》1990,10(2):65-65,F002
现行初中物理课本第二册196页,为推出焦耳定律,安排了一个探索性演示实验。为增大可见度,提高演示效果,笔者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并设计制作了焦耳定律演示器,通过一些学校试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于后。一、结构原理焦耳定律实验器的结构如图所示。当电流通过电阻丝时,电阻丝发热,同时烧瓶内空气温度升高,压强增大。在实验过程中,烧瓶内空气质量保持不变,其状态的变化可近似地看作等容变化过程,压强跟温度成正比,即液面上升的高度跟电阻丝放  相似文献   

8.
利用乙醚做气体的液化温度与压强有关的演示实验,效果很好。乙醚是一种易挥发液体,它的沸点是35℃。我们的做法(如图所示):将数滴乙醚放入烧瓶中,用手握住烧瓶使乙醚汽化。然后用气筒打气,这时就可看到烧瓶壁上有乙醚的小液滴出现,从而说明增大压强,能够使气体的液化温度升高。如果这时换用抽气端从烧瓶中抽气,减小瓶内压强可以看到小液滴从瓶壁上消失。  相似文献   

9.
马成举  任立勇  唐峰  屈恩世  徐金涛  梁权  王舰  韩旭 《物理学报》2012,61(5):54702-054702
基于对光缆卷盘缆层静态压力分布的理论分析, 建立了光缆缠绕体系中的受力理论模型. 研究表明, 随着缠绕层数的增加, 卷盘各层光缆所受压强先快速增大而后变化平缓. 采用分布式光纤Bragg光栅(FBG)对光缆绕线装置上缆层的静态压力进行了实时传感, 理论上给出了FBG的中心波长偏移量与体系压强的定量关系, 实验上发现各层FBG的中心波长随着光缆卷盘缠绕层数的增加先较快速变化而后趋于平缓, 理论模拟和实验测量结果符合得很好. 该技术解决了光缆绕线过程中无法对缆层所受压力进行实时监测的难题.  相似文献   

10.
高压下MgO的热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第一原理平面波赝势方法和广义梯度近似研究了广泛温度和压强范围内MgO的热弹性特性.MgO从低压NaCl到高压CsCl结构的相变压强为397 GPa,表明它在地球内部不会发生相变.在压强上升到150 GPa时,MgO的绝热弹性模量跟0 GPa时的实验值和其他赝势在高压下的计算结果基本一致.从0 GPa上升到20 GPa时,MgO的各向异性逐渐减小;在20?150 GPa时绝对值逐渐增大.MgO明显地违背了Cauchy条件,反应出非中心多体力是重要的.另外,MgO的热力学参量与实验也符合的很好.  相似文献   

11.
初中物理中有关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的这节教材,是学生难以接受和理解的一节,像“外面的压强减小时,气体的体积就会变大,同时气体本身的压强也就减小”。这些现象,在日  相似文献   

12.
从常温常压到超临界乙醇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勇  刘锦超  芦鹏飞  杨向东 《物理学报》2010,59(7):4880-4887
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系统地研究了从常温常压到超临界状态乙醇的热力学性质、结构性质和动力学性质.模拟发现随着温度的升高,体系焓值增大,乙醇分子间的氢键作用减弱,自扩散系数增大;随着压强的增大,乙醇分子间的氢键作用增强,自扩散系数减小;乙醇自扩散系数在液相区随温度变化不明显,在气相区随压强增大很快减小,超临界区乙醇的自扩散系数比液相区大十几倍.温度和压强对乙醇自扩散系数的影响可通过密度来体现.与常温常压相比,超临界条件下的乙醇体系因密度涨落存在分子聚集现象,且在低密度区域更显著;乙醇分子间的氢键作用明显减弱,结  相似文献   

13.
孙博  刘绍军  段素青  祝文军 《物理学报》2007,56(3):1598-1602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平面波赝势方法,计算了Fe的几种不同晶体结构的总能量曲线,对HCP结构下晶体结构参数c/a随压强的变化关系做计算分析. 能量计算精度取为0.01 eV/atom. 计算得出: 1) 零温下Fe从bcc到hcp结构的相变压强约为15 GPa,与实验结果相一致; 2) 压强的升高会导致Fe的磁矩减小,最终破坏Fe的磁性; 3) 压强升高引起hcp晶体结构参数c/a缓慢增大,而在地核压强(135—360 GPa)范围内,c/a取常量约1.59能够满足计算精度的要求.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计算 压力效应 Fe的结构与物性  相似文献   

14.
碳纳米管在纳米技术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应用,就是它可以作为纳米管道传输液体. 本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结合一个液体压力控制模型,对液体水银由于外部压力作用在碳纳米管中传输的现象进行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当液体水银的内部压强超过一个临界值时,液体水银能够浸入到碳纳米管内部;不断增大液体内部的压强,碳纳米管可以连续地传输液体;而当对液体水银进行循环加压时,碳纳米管可以间断地传输液体水银. 关键词: 碳纳米管 流体传输 分子动力学  相似文献   

15.
基于石墨烯二维材料的诸多应用需要将其大面积、高质量地转移到目标基底上,迫切需要了解石墨烯在剥离和转移过程中与基底之间的相互作用特性.本文采用经典分子动力学方法探索了铜基底表面凹槽的几何特征尺寸对石墨烯吸附和剥离过程中凹槽基底对石墨烯吸附作用的影响机理和规律.结果表明:对于固定边界条件下的单层石墨烯,当基底表面的凹槽宽度固定不变时,吸附过程中基底对石墨烯的吸附力随二者间距的减小,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其最大吸附力随凹槽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而当凹槽深度继续增大至石墨烯未能吸附进入凹槽底部的临界值时,吸附力迅速减小;剥离过程中,石墨烯完全剥离的临界作用力随凹槽深度的增加同样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且与剥离前石墨烯与凹槽基底的相互作用面积有关;当基底表面凹槽的深度固定不变时,吸附和剥离过程中石墨烯-基底之间的吸附力随间距的变化规律取决于石墨烯在基底凹槽处的稳态吸附构型.  相似文献   

16.
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氧化烧结法,在不同工作压强条件下,制备了惯性约束聚变靶用空心玻璃微球(HGM)。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VMR显微镜系统和能谱仪对HGM的表面形貌、球形度、壁厚均匀性以及成分进行了表征。分析了工作压强对HGM表面形貌、球形度、壁厚均匀性和成分的影响以及相互关系。研究表明:HGM的表面形貌随工作压强的增大而变得平滑致密,表面均方根粗糙度逐渐减小。随工作压强增大,HGM的球形度没有发生明显变化,而壁厚均匀性得到不断提高,微球中C元素浓度逐渐降低,Si元素浓度不断升高,O元素浓度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7.
在4.2—273K温区内,0—18kbar压强下,测量了CeBi单晶的电阻率。实验表明,尼尔温度随压强增大而增大,且温度T>TN后,磁性电阻率ρs与lnΤ成正比。计及p-f作用,我们用Anderson模型计算了与压强有关的CeBi磁性电阻率,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验比较。结果表明,4f电子能级与费密能级的距离随压强增大而减小,压强增大导致p-f作用的增强。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R123为流动工质,进行离心透平级的一维热力计算,并通过数值模拟分析ORC离心透平级内流动情况及变工况性能。结果表明:在设计工况下,数值模拟结果与一维设计结果基本一致,功率与效率偏差在1%以内,符合设计要求。在变工况下,进汽压力在0.33~0.88 MPa变化时,效率随进汽压力增大先增大后减小,流量和功率随进汽压力增大而增大;背压在0.10~0.18 MPa变化,在临界工况下运行,效率和功率随着背压的增大而减小,流量保持不变;初温改变对透平生能影响较小,效率变化范围在1%以内;转速变化时,流量不变,效率先增大后减小,设计转速下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19.
为了实现石墨插层化合物在光电干扰领域的应用,对不同成型压强可膨胀石墨先驱体的微观形貌、膨胀体积及膨胀后的红外干扰性能进行了研究.制备了一系列压强下的成型样品,采用扫描电镜分析其微观形貌变化并用体视显微镜观察了由成型先驱体制得的膨胀石墨蠕虫的形貌.对各样品的膨胀体积进行了测量,并测试分析了各样品所得膨胀石墨对8~14μm波段红外的干扰性能.结果表明:可膨胀石墨先驱体受压成型后其鳞片和片层发生弯折、扭曲甚至碎裂,被打开的片层间距变小,插层结构被破坏;成型压强由0MPa增至50MPa,其膨胀体积由356mL/g减小到216mL/g,相应膨胀石墨的红外遮蔽率从0.87减小到0.42.因此,可膨胀石墨先驱体受压成型会破坏其形貌,其膨胀体积和红外干扰性能随着成型压强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20.
针对一台低速单转子轴流压气机,对不同间隙和转速下非定常叶顶泄漏流诱导的压力波的周向传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机匣壁面上沿叶片弦向和周向分布的动态压力传感器,测量压气机转子叶顶区域流场的压力信号;借助功率谱密度、滤波、空间傅里叶变换等方法,分析了非定常波动的频率特性、传播速度和周向模态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小间隙时叶顶泄漏流波动强度减弱;转速不变时减小间隙或间隙不变时提高转速,都将使得相同流量系数时叶顶泄漏流的波动频率增大。对各间隙和转速组合,随压气机节流,传播速度增大,周向模态数减少.转速不变时减小间隙,将使得相同流量系数时的传播速度和模态数增大;对同一间隙的相同流量系数,转速改变对模态数和传播速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