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茂金属催化烯烃聚合的活性中心被认为是14电子结构的金属阳离子配合物[Cp2MR] +(R为烷基 ),并且金属中心的Lewis酸性和周围茂配体的空间构型对其催化活性及聚合产物的结构有直接的影响[1,2].然而,茂金属须大量MAO存在下才能显示高活性,并且其稳定性较差,这都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茂金属催化剂的实际应用.近几年来,将含非环戊二烯基配体的金属配合物应用于烯烃均相聚合的研究大量出现[3],其中非环戊二烯基配体有含氮化合物 [4~9]和含氧化合物[10~15]等,这些非茂配合物可催化乙烯或丙烯聚合,但活性一般较低 .  相似文献   

2.
茂金属催化烯烃聚合的活性中心被认为是1 4电子结构的金属阳离子配合物 [Cp2 MR]+ (R为烷基 ) ,并且金属中心的Lewis酸性和周围茂配体的空间构型对其催化活性及聚合产物的结构有直接的影响[1,2 ] .然而 ,茂金属须大量MAO存在下才能显示高活性 ,并且其稳定性较差 ,这都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茂金属催化剂的实际应用 .近几年来 ,将含非环戊二烯基配体的金属配合物应用于烯烃均相聚合的研究大量出现[3] ,其中非环戊二烯基配体有含氮化合物[4~ 9] 和含氧化合物[10~ 15] 等 ,这些非茂配合物可催化乙烯或丙烯聚合 ,但活性一般较低 .茂金…  相似文献   

3.
含氮杂茂配体的类茂配合物NpCpTiCl_2催化乙烯聚合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茂金属催化烯烃聚合时不仅须大量甲基铝氧烷(MAO)作助催化剂,而且其稳定性较差,结构修饰困难,这都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茂金属催化剂的发展.近几年来,将非环戊二烯类配体与IVB 族金属作用形成的配合物应用于催化烯烃聚合的研究大量出现[1],其中非环戊二烯配体有脒化物[2,3]、酰胺基[4,5]、NFDA3唑啉[6]、卟啉[7 ]、烷氧基[8]、芳氧基[9~11]、和β-二酮[12,13]、8-羟基喹啉[14~16]等.这些非茂配合物均可催化乙烯或丙烯聚合,但活性都较低.我们曾制备了含配位原子为氧或氮的非环戊二烯基配体的半茂配合物,即茂金属中一个环戊二烯基配体被非环戊二烯基配体取代,使金属中心与一个茂和一个非茂配体配位而形成的桥连或非桥连型的配合物[17,18].这类配合物不仅稳定性好,而且消耗的助催化剂量较少,活性高,对所得聚合物的结构有一定的控制作用.桥连型半茂配合物以“限制几何构型”催化剂为代表[16,19~20 ],非桥连型半茂配合物的报道较少,如CpTi(OiPr)Me2和CpTi(OAr)X2 [21 ,22].我们选择氮杂茂类配体为非环戊二烯阴离子配体,氮杂茂环以一价阴离子的形式与金属中心钛配位,与另一个环戊二烯阴离子形成类茂型配合物.这种类茂配合物易于制备, 稳定性好,而且消耗的助催化剂量较小.  相似文献   

4.
非茂催化剂对烯烃聚合显示出优异的催化特性,是继ziegler—Natta催化剂及茂金属催化剂之后的新一代烯烃聚合催化剂^[1],其中非环戊二烯基配体有含氮化合物[2-8]和含氧化合物^[9-15]等,这些非茂配合物可催化乙烯或丙烯聚合.将金属中心与一个环戊二烯基和一个非环戊二烯基配体而  相似文献   

5.
60年来稀土金属有机配合物化学取得重要发展. 辅助配体从环戊二烯基,五甲基环戊二烯基,茚基发展到各种非茂配体,如双酚,β-二亚胺,胍基,脒基等. 配合物的种类从简单的三茂稀土配合物发展到各种形式的二茂稀土配合物和单茂稀土配合物. 非茂配体的应用不仅拓展了稀土金属有机配合物的结构种类,还极大推动稀土金属有机配合物在高分子和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稀土金属有机配合物可有效催化烯烃均聚与共聚,共轭双烯烃以及极性单体的选择性聚合. 稀土金属有机配合物还能催化氢化,氢胺化和膦氢化等重要有机反应. 本文对稀土金属有机配合物化学过去60年的发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茂金属聚合催化剂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明亮  陈平平 《分子催化》2000,14(2):154-160
198 0年德国汉堡大学的化学家 Sinn等[1] 发现了烯烃聚合用的茂金属催化剂 .茂金属催化剂为两个环戊二烯中间夹有过渡金属如 Zr、Hf、Ti等的具有三明治结构的有机金属化合物 .茂金属催化剂与传统的多相 Ziegler- Natta催化剂相比 ,具有可溶且聚合活性物种单一 ,对乙烯等烯烃的聚合活性高 ,高分子产物的分子量及组成分布窄等特点 .选择不同的茂金属催化剂 ,可获得所需立构规整性的高分子物 ,除能获得全同立构的聚烯烃外 ,还可获得由 Ziegler- Natta催化剂不能合成的间规立构聚烯烃 ,如聚苯乙烯 [2 ]与聚丙烯 [3 ] .由 Ziegler- Natta催化…  相似文献   

7.
杯[4]芳烃钛-Al(iBu)_3催化乙烯聚合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众所周知 ,茂金属催化剂用于烯烃聚合 ,不仅具有高的催化活性 ,而且能制得高规整度聚合物 ,在理论研究和工业应用中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际上已形成对茂金属催化剂的研究热潮 .人们在致力于研究茂金属催化剂的同时 ,并没有停止对非茂金属均相催化剂的研究 ,其中酚氧基钛、锆配合物的优良催化性能尤为引人注目 ,这类新型均相催化剂能高效地催化烯烃均聚[1 ] ,苯乙烯间规聚合[2 ] ,乙烯 苯乙烯共聚等[3] .杯芳烃是由若干个对叔丁基苯酚通过亚甲基经 2 ,6位连接而成的一类环状大分子 ,其结构与酚氧类配体相似 .李勇等曾发现杯芳烃钛化合物与…  相似文献   

8.
二茂钛氨基酸配合物的合成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玲香  高子伟 《应用化学》2001,18(11):933-0
二茂钛衍生物在催化烯烃聚合、氢化、异构化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1] ,同时 ,因该类衍生物还具有良好的抗癌性能 ,且其毒性远远低于顺铂类化合物[2 ] ,使人们对这类配合物的研究一直非常重视 .有文献报道 [3] ,以具有生物活性的配体取代二氯二茂钛中的氯原子 ,可以改善其生物利用率 ,提高二茂钛的抗癌活性 .二茂钛配合物的合成绝大多数都是在无水无氧的有机相中进行的 ,在两相(水相 /有机相 ) [4 ,5] 中则很少 .我们曾经在有机相和水相中合成了一些新的二茂钛氨基酸配合物 [6] ,但操作繁杂 ,反应速度慢 ,影响因素多 ,产率低等是这两种体系…  相似文献   

9.
茂金属催化剂 ( Kaminsky催化剂 )是 80年代发展起来的烯烃聚合高效催化剂 [1] ,有关其催化烯烃聚合的研究很多 [2~ 4 ] .近年来 ,Kaminsky型催化剂催化乙烯齐聚合成低碳α烯烃的研究已有报道 [5] .由乙烯齐聚得到的直链低碳α烯烃是生产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 LL DPE)和高密度聚乙烯 ( HDPE)的共聚单体 .以茚基锆化合物与烷基铝组成的 Ziegler- Natta催化体系催化乙烯齐聚尚未见报道 .本文考察了Ind2 Zr( OC6H4 Me- p) 2 和各种乙基铝组成的二元催化体系对乙烯齐聚的催化性能 .1 实验部分  二茚基锆配合物 Ind2 Zr Cl2 和 Ind2 …  相似文献   

10.
采用密度泛函方法对3种不同类型的硅桥联茂钛配合物[Me_2SiN(Me_4Cp)TiCl_2(A),Me_2SiCpFluTiCl_2(B)及Me_2SiInd_2TiCl_2(C)]催化丙烯聚合反应的选择性进行了理论研究.计算结果表明,硅桥联茂金属配体的空间结构是其催化烯烃聚合反应的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的主要原因.聚合过程中,α-烯烃配位有1,2插入(一级插入)和2,1插入(二级插入)2种方式,3种硅桥联茂金属催化剂均表现为烯烃的一级插入,这种区域选择性与催化剂硅桥联配体的刚性结构密切相关.对烯烃聚合反应链增长机理进行了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具有Cs对称性的Me_2SiN(Me_4Cp)TiCl_2和Me_2SiCpFluTiCl_2催化丙烯聚合分别得到无规立构和间规立构的聚烯烃产物,而具有C_2对称性的Me_2SiInd_2TiCl_2催化丙烯聚合得到等规立构的聚烯烃产物,与实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1.
研究以环戊二烯基为稳定化配体的稀土有机配合物中金属-碳σ键的形成、结构和性质是近年来人们感兴趣的课题。环戊二烯基重稀土-碳σ键配合物已有一些报道。然而,轻稀土-碳σ键配合物报道很少。我们曾报道以1,1′-三亚甲基双环戊二烯基作配体,成功地  相似文献   

12.
IVB金属配合物催化烯烃聚合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IVB金属配合物催化烯烃聚合的研究,不仅为工业界提供大量新型高效的催化剂模型,同时也为探索烯烃配位聚合机理提供了可能.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新型的配合物催化剂,可以制备具有优异性能的新型聚烯烃树脂.研究的核心仍然是新型聚烯烃催化剂,基于配合物中配位原子种类的不同,将催化剂的种类分为氮配位和氧配位催化剂.文中综述了近年来IVB金属配合物作为烯烃聚合催化剂的研究进展,集中讨论催化剂结构的变化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 ,有许多文献报道茂金属催化剂的负载化及其在烯烃聚合中的应用 ,这对发展新型茂金属催化剂和开发新型高分子材料有重要意义 [1,2 ] .我们 [3]曾报道壳聚糖负载稀土催化剂用于甲基丙烯酸甲酯的配位聚合有优良性能 .以五甲基环戊二烯为配体的有机稀土配合物 ,如 [Sm H( C5Me5) ]2 ,[C5Me5]Ln Me( THF) ( Ln=Sm,Yb)等在甲苯中单组分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及内酯开环聚合具有许多优异性能[4 ,5] ,但是经负载化的该类催化剂的聚合性能尚未见报道 .本文报道将 [C5Me5]2 Sm Me·( THF)负载于二氧化硅 ,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的结…  相似文献   

14.
茂钛催化剂聚1-丁烯的合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茂金属催化烯烃聚合以其高活性、定向性等特点受到广泛重视.Kaminsky[1~4]等用二茂基(Cp、Ind和Flu)过渡金属(Ti、Zr和Hf)化合物/MAO催化剂催化1丁烯聚合,可得到间规(sPB)、无规(aPB)或等规(iPB)聚1丁烯.Lin[5]和Wu[6]分别用单茂基的CpTi(OPr)3/MAO和CpTi(OBz)3/MAO催化剂进行丙烯聚合,都得到无规聚丙烯(aPP),并研究了催化体系中Ti氧化态分布,认为Ti+4有利于α烯烃聚合.有关用单茂钛化合物/MAO催化体系催化1丁烯聚合的研究目前较少文献报道.本文用新型茂钛催化剂—…  相似文献   

15.
袁世芳  闫艺 《化学进展》2019,31(12):1737-1748
与单核金属配合物催化剂相比,双核金属配合物催化剂所具的双金属活性中心对烯烃聚合催化活性和所得聚合物的性能(包括聚合物微结构、分子量大小和分子量分布)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综述了双金属配合物作为均相催化剂催化乙烯聚合及共聚合的最新研究,归纳思路包括不同的金属类型,即基于前过渡金属(Zr, Ti, Hf) 和后过渡金属(Ni, Fe, Co) 的双核金属组合; 不同的配体化合物,即CGC配体、酚氧亚胺配体、氮杂环胺配体、α-二亚胺和亚胺吡啶配体等。这些研究表明,前过渡金属催化剂不仅解决了乙烯自聚还实现了乙烯与α-烯烃共聚;后过渡金属催化剂高效催化乙烯自聚合,其中铁和钴催化剂获得高度线性聚乙烯,镍催化剂则产生多支链聚乙烯。  相似文献   

16.
钛基聚烯烃催化剂不仅满足了价廉和性质优良的聚烯烃生产,而且有望进一步提升聚烯烃品质和发展新型聚烯烃树脂,因而结构可控钛配合物催化剂设计合成与催化性能提升是聚烯烃研究的核心课题之一。在茂金属催化剂之外,多齿配体的钛配合物成为研究的热点,其中,三齿配体良好地稳定了钛配合物。与此同时,配位原子的多样化极大地丰富了配合物合成与催化活性调控,在控制聚合活性的同时改善了所得聚合物的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能。本综述集中讨论了近年来在烯烃聚合催化体系中三齿配位钛配合物新研究的进展,讨论了取代基对于配合物中电子效应和立体效应的影响,以及配合物结构变化对于烯烃聚合活性及所得聚合物性能的影响关系,相关结果有助于指导钛配合物设计合成和催化聚合规律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席夫碱配体由于在合成上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和良好的配位能力 ,因而席夫碱 -金属配合物的研究一直受到广泛重视 .多年来 ,席夫碱配体由简单的单齿发展到多齿和大环配体 .此外 ,过渡金属的席夫碱配合物具有独特的结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 ,如氧化还原 [1] 、催化 [2 ] 以及生物体系的化学模拟 [3 ] ;另一方面 ,由于银原子配位方式的多样性 (二、三、四和五配位 ) ,便于人们对超分子化合物的组装规律进行系统研究 ,因而银配合物的研究正日益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 [4~ 7] .鉴于此 ,我们设计合成了一个新的四齿席夫碱配体 L ,研究了其与 CF3 SO3 …  相似文献   

18.
胍上有三个具有给电子能力的氮原子,胍基负离子[(RN)2C(NR2)]-具有多种共振结构,可以多种方式与金属配位;同时它的空间位阻和电荷效应可以很容易通过氮原子上的取代基进行调控。近年来胍基作为辅助配体在主族和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中的应用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而且发现一些胍基金属配合物显示出了不同于茂基金属配合物的独特的反应性质。但是有关胍基钛配合物的合成与反应性能方面的文献报道还很少。本文报道两个胍基钛的配合物的合成,并对它们的催化聚合活性作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茂金属催化剂具有高的立体选择性、催化活性等性能,目前是烯烃催化领域研究的热点。实验设计用茚分别与二苯甲酮、苯甲醛、丙酮、苯乙酮合成富烯,之后与处理过的二甲基咪唑结合形成配体。配体与前过渡金属Zr结合形成咪唑桥联单茂Zr配合物,并对该配合物的性能做出检测,结果表明,催化剂[2-[2-(η5-茚基)-2,2-二甲基乙基]-1H-咪唑]-二(N,N-二乙胺基)锆在110℃,Al/Zr比例为700︰1时催化剂聚合苯乙烯的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20.
环戊二烯基负离子能与金属形成稳定的配合物,在金属催化反应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不对称催化反应的快速发展,一系列具有不同骨架的手性环戊二烯配体被相继报道.与此同时,相应的金属配合物也被广泛应用于不对称金属催化反应中.本文综述了手性环戊二烯配体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研究,介绍了手性环戊二烯金属配合物在不对称C–H键官能团化反应中的应用,同时探讨了该领域当前研究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